新笔趣阁 > 大明佛 >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多观照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多观照


江南的秋,格外润泽。虽然战乱迭起,如今又元军压境;但凉风细雨,依旧常有,湖光山色烟雾朦胧间,禅林与庭前花木共沾露,似乎家国破碎,山河依旧,江南美人子婉转亦常有。

        

        这一日黄昏时候,栖霞寺的两名门僧,眼见得天色渐暗,山风渐冷,空气也渐渐潮湿起来,便知道,今夜多半又有雨,而最后一名虔诚的香客,匆匆下山而去之时,便各自扶着一扇山门,缓缓地朝着中间推去。却忽然看到,山脚下有火把亮起,摇摇晃晃,朝着山上飞来。

        

        这二人便笑道,“此时此刻,还上山来,怕不是城内周大善人?瞧这火把,怕不有百数以上,莫不是看到天气转凉,带人送来过冬衣物?”便复又嘎吱嘎吱地将两扇山门拖开。商量着谁在这里等候,谁又去寺内禀报。

        

        谁料,一道矫健的身影,已经飘然飞到山门前,对着这二人作礼唱诺道,“李都督、李司马,前来拜见悟虚大师。”

        

        原来是军爷,前来打前站,后面上来是应天府的大都督大司马!这两名僧人,急忙合掌回礼,道了一声阿弥陀佛,便双双朝着寺内跑去。

        

        栖霞寺如今主事之人,乃是吉相大师的徒孙,法号法静,听得禀报,急忙率着栖霞众僧,前往山门迎接。却不想,与李文忠、李善长二人相遇于大雄宝殿之前。

        

        此二人,只带了两名亲随进寺,见得法静,便问道,“法静大师,悟虚大师,在何处闭关?”

        

        待静随即将李文忠、李善长二人引到千佛崖,指了指前方密密麻麻的石窟,“二位大人,悟虚大师便在石窟中闭关。至于是那座石窟,小僧也不知。”

        

        此刻,天空已经趁着淡淡的夜色,开始飘起小雨来。崖壁上的石窟,在夜色雨雾中,显得无比安静和幽远。

        

        李文忠了望,便抱拳对着崖壁,大声说道,“悟虚大师,文忠前来拜谒!”虽说未曾修行,但习武带军之人,中气十足,洪亮的声音,穿透湿气雾霭,在千佛崖下扩散回荡,惊起数只归巢倦鸟,震落片片带露秋叶。

        

        只不过,千佛崖,大小石窟,却如老僧坐禅一般,纹丝不动,无声无息。

        

        渐渐地雨大了起来,李善长已过中年,禁不住深秋高山夜雨连绵阴冷,便对着千佛崖拱拱手,便与法静离去。只剩下李文忠一人,站在昏暗深沉夜雾中,默默对着一片模糊淡墨崖壁。

        

        悟虚从大都督府回到石窟闭关之后,将观音大士赐下的海音螺,八思巴与元法大师赐下的转经轮,还有自己无意间在范蠡洞府中得到的星云竹片,一一取出。

        

        星云竹,偶然得知,所知不详细,但似乎坚固异常,堪比金刚,而且似乎有破法妙用,对敌之时,往往有奇效,譬如前日与王保保手中大日金刚杵硬碰硬,自己凭借星云竹似乎还略占上风。

        

        ;转经轮,自己进了囚魔峰,却是未曾动用,想来,八思巴和元法合力加持赐下的驱魔法器,威力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尤其是遇到魔门中人之时;。

        

        而海音螺,则最为殊胜,乃是观音菩萨法身亲自赐下,里面似乎自成一界,如今自己虽然只知用来隐遁保命,但其真正的妙用,想必还需要自己探查摸索。说不定,刘伯温所说的东海一行,大大的机缘,便要具体应在这海音螺上面!

        

        想到此处,悟虚不由将海音螺摄到手中,细细地打量着了一番,一边回想到,自己先前神识进去之后的清静,还有释妖药善、以及那潘姓蛇妖女。略一沉吟,神识便又飞了进去。

        

        如同先前一般,悟虚依然神识附着在海螺寺佛殿中观音菩萨佛像之上,随即便看到正在殿中端坐诵经的一二光头,忽然若有所感,抬起来头来,朝如今自己神识所在之处望来。

        

        悟虚识得,这一二人,一个是药善,一个是自己赐予法号的心明。也不知道海螺道场中时间是如何运行计算,悟虚此次进来,见药善一身精纯的佛息,如晦似海,显然收发由心,其修为当在凡尘六层左右。而心明,当日首先替自己解惑,自己便以海螺道场一丝本源气息回赠,虽然修为不过凡尘四层左右,但起点不同,若真论起这同一段时间的精进,还属心明。

        

        何况,这心明,虽然容貌普通,气质却一般,但站在那里却是似乎与这方天地隐隐有所契合,悟虚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却是越看越顺眼。过了片刻,方才恍然大悟,自己将海螺道场一丝本源气息加持其身,这海螺道场又是自己所属之物;因着这层关系因缘,方才如此这般。说穿了,不过是与自己有缘罢了。可见这因缘玄妙入微,因果循环不爽。

        

        悟虚此刻却是不想惊动这二人,便神识静默。药善、心明二人,顿时失了感应,对着上方泥塑观音菩萨佛像,拜了拜,便又低头诵经用功去了。

        

        悟虚在这海音螺道场之中,似乎神识无限,当有所想所属,起心动念,无处不可看,无事不可知。

        

        顿时,在药善、心明回过神,又开始领着殿中僧人诚心诵经之时,悟虚便觉得浑身渐渐暖洋洋的,舒坦得很。似乎有无形之物,从殿中大众身心涌到自己神识之中。

        

        这便是念力?越是虔诚,越是纯净,越是对神识有所助益?

        

        难道自己诵经,亦是对应着,令上界满天神佛菩萨阿罗汉,心旷神怡?悟虚默默想着,却忽然听到一个声音传来,“那桃花岛妖女,虽然先前对悟虚大师多有得罪,但如今一心悔过向佛,还恭请菩萨慈悲为怀,将其封印解除。”

        

        悟虚明白药善口中所指,正是那被自己在桃花岛雪莲洞摄入海音螺,封在海螺寺大殿前放生许愿池之中的潘若怜,忽然想到当初自己在海螺岛外救下的那名全身绿色的婴儿。当时,自己将其带到寺中,要潘若怜照拂一二,却不知如今情况如何?

        

        遂略加感应,便见得那放生许愿池池中有一个像小船一样的竹篮,边缘全是鲜花,里面坐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婴儿,正睁大眼睛,满眼眷恋地望着池边旁一身白衣的潘若怜。

        

        那一身白衣的潘若怜,正在闭目修炼,周围幽冥之气,聚而复散,周而复始。

        

        悟虚不由叹了一声,果然是如自己先前所料,这潘若怜与那潘若雪当是姐妹,若不是自己先是封印在池中,随后为了照顾那小孩,放了出来却又无令其能离开池边十步,不然少了放生许愿池的佛门封印之力,她的九幽冥水诀,只怕如今也是大成,其修为估计也要冲击真人境界了。

        

        便暗中\将封印解开,那潘若怜顿生感应,睁开双眼,忽然飞到空中,快若闪电,势若银蛇,如是飞了几圈,方才喜不自禁地降落在大殿门槛外,对着殿内合掌拜道,“多谢菩萨。”

        

        药善、心明等,听到动静,回头见潘若怜身在大殿外,又见其如此说道,便也纷纷又回过来,率众僧朝着观音菩萨佛像号口宣佛号不已。

        

        悟虚却无回应,只是尝试着,要将潘若雪摄出海音螺,却谁知,刚一动念,便冥冥中感应到自己尚未真正炼化主持海螺道场,海音螺只进不出,除了自己这个例外。若是要真正炼化海螺道场,却须得在此间做满功德,至于如何具体做?那冥冥中传来的讯息,却是未曾说明,想来悟虚尝试着去做了,方才知道。

        

        在此间做满功德?自己一进入此间,便神识附着在观音菩萨佛像之上,所显化的法相也是观音菩萨的模样,难道要自己在这里以观音菩萨之名,行走此间,积累功德?

        

        这算不算装神弄鬼?蒙蔽此间众生?这是一个问题。

        

        悟虚想了想,退出之时便留了一道神识在海音螺中,附着在海螺寺大殿观音菩萨佛像之上。

        

        回到自己曼陀罗法界,悟虚见法界本尊,还是一片青色玄气缭绕得本尊模糊一片,心有所感:自己先前见佛龛上那佛像一直面目不清,只当修行不够,便没有将神识附着其上,只是时时在佛堂诵经,回向参拜,最多也只是以神识稍加探查。

        

        莫不照着海螺道场中那样,试试,能否将神识附着在上面?

        

        悟虚随即又分出一道神识,朝着其飞去,附着其上,谁知道这道飞入的神识刚刚想要掌控那佛像,便被莫名其妙地弹了出来。悟虚再试,这次那佛像更是泛起淡淡的金光,自己神识一阵剧痛,对那道神识失去感应。

        

        悟虚不敢再试,因为冥冥中传来一道信息,自己若是再胆敢想以神识操控着佛像,便要有大恐怖降临,更是隐约在佛像方才泛起的金光中,看到无数护法金刚天龙鬼神。

        

        看来这个佛像也是另外来头,不是自己真正所有。悟虚将方才海螺道场情景相互印证,便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小心翼翼地以神识托住佛龛上的佛像,要将其一点点挪到旁边位置。

        

        那佛像莫看着不大,平时也可以经由自己参拜,飞起御敌,却一经挪动,再放下之时,便是一会儿自动飞回了原位,端坐在佛龛正中间。

        

        我的法界我做主,悟虚不信邪,卯足了劲,又将佛像在此挪移,然后拼尽所有灵力,要将佛像按在那里,不令其归位。

        

        一、二、三、四。。悟虚一边死死按住,抵御着佛像传来的庞大牵扯之力,一边默默数着数,直到数到九九八一,哪佛像方才安静下来。悟虚好似做了一百个俯卧撑,跑了五千米一般,虽倦怠得很,心中却是无比的畅快欢喜。

        

        忽然,悟虚揉了揉眼睛,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怎么这佛像还是在中间位置?仔细打量四周,原来随着这佛像挪动,佛龛乃至整个佛堂也随之悄然而动!

        

        悟虚知道,如此异相,显然这法界生成的佛像,不但是中心枢纽,恐怕更是曼陀罗法界之基石。自己若是妄动,己若是再继续折腾,恐怕法界不保,真的有祸端降临。

        

        但自己方才在海螺寺,神识附着在观世音菩萨佛像,随心动念,只觉整个道场皆隐隐在掌控,药善、心明等人的虔诚念诵,可以明显增加自己神识。显然,曼陀罗法界修行,亦当如此,方可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悟虚静下心来,将曼陀罗法界这一喇嘛教法门仔细揣摩,又回忆起莫恩生前修习此法的点点滴滴。

        

        原来,这曼陀罗法界,入手之处,便是观想佛尊,引得诸佛降临加持,法界渐显。如此倒也还好,只要修到后面,再复观己身,以己为佛,便可神识附着在佛像之上。只不过,这其间,由佛至己,会产生许多幻境,更有隐藏的心魔干扰,凶险得很。而且,在悟虚心里,自己修出法界,虽然依仗诸佛庇佑加持,但终归是自己的;若是修到后面,虽然自己可以操控佛像,但佛像却还是天上某尊佛菩萨相,自己只是以神识附着其上,那么说到底,也不是自己之物,便如同如今的海螺道场一般,还是观音大士的道场。

        

        想到此处,悟虚睁开紧闭的双眼,微微叹了一口气,方才明白当日观音菩萨当日赐下海音螺之时,对自己所说的,“我今赐予汝,望汝善加看护,早日转化为汝之道场”这句话的提点之意。

        

        悟虚先前在天源衍圣寺,苦读喇嘛教经典,又多次向八思巴等人请教,得出的结论,却依旧是语焉不详,只知道到了修出法界这一步,后面却是各凭领悟和机缘,随心而造,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如今,一遭闭关静悟,受海音螺启发和观世音菩萨提点,悟虚却是明白:我之法界,我之道场。。这才是真法界,真道场,大\法界,大道场!

        

        观想诸般漫天神佛,到头来还须得自观自照,自塑自相,佛门无上隐秘心法,便在其中。

        

        悟虚双手合掌,走到佛堂左侧壁画前,对着碧海莲座之上的观世音菩萨,默诵心经,欢喜赞叹。

        

        拜谢之后,悟虚这才发现,佛堂角落里,一只传讯玉符一直闪个不停,正是蓝玉有事禀报。稍一感应,悟虚便知道鄱阳湖朱元璋打了一个大胜仗,若无意外,数日之内,陈友谅便要葬身湖底,朱元璋也会班师回转。这却是白莲教众,从鄱阳湖秘密传来的讯息。

        

        悟虚心中高兴,今日顿悟法界修行,朱元璋又在鄱阳湖大捷,不日回转,到时候应天府之危遂解,自己再抽身寻赵彤一趟,便可抛下俗务,上庐山或者便在这石窟内,潜心修法。

        

        便出了法界,打算飞往洪泽湖。却看到那李文忠远远地在崖下,冒着连绵夜雨,一动不动地站着。

        

        李文忠先前的呼声,悟虚也听到过一两声,但忙于参悟海音螺和曼陀罗法界之密,便没有加以留意。如今连逢喜事精神爽的悟虚,见其依旧还在那里苦苦等候自己的出现,便把先是回了一声阿弥陀佛,随后把手一抬,解开布下的禁制,打出数颗夜明珠,将自己所在石窟照亮,对着李文忠说道,“李都督,深夜冒雨,久等小僧,却不知有何要事?”

        

        那李文忠进了石窟,见悟虚面带微笑,虽然略显疲惫,坐在那里,却是犹如旁边前朝雕刻的佛像一般,气势浑厚庄重。便暗道,难道短短一日不到,受到的暗伤,便好了?又或者顿悟了?

        

        心中猜测着,却是一边抱拳,要将来意禀明。

        

        悟虚挥挥手,“如净师弟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之事,小僧已经知晓。”言下之意,若无其他要紧之事,便无需相扰自己的清修。

        

        李文忠,微微一愣,他既然知晓鄱阳湖大捷,若是大帅传讯告知,定然会提到自己此行目的,可听其语气,似乎又不知道,顿时反倒是踌躇起来。

        

        悟虚将李文忠细微表情看在眼里,忽然也是一怔,神识默察法界角落里的那一堆传讯玉符,见又有两只玉符发出淡淡的亮光,正是李林甫和朱元璋传讯而来,便不由松了一口气。

        

        神识读取之后,悟虚斟酌了片刻,对李文忠说道,“李都督的来意,小僧已经知道。如净师弟一番美意,悟虚心领了;他如今担子很重,忙于天下大事,无暇修炼,倒是更加需要那些东西。”

        

        李文忠见悟虚如此说道,想了想,“大帅,得知大师闭关,便郑重交待下来要文忠送来元阳草、舍利子和三清丹,好助大师一臂之力。更是千叮咛万嘱咐,三清丹来之不易,功效非凡,要文忠一定亲手交于大师。文忠不敢违背。”说罢,便从怀中,取出三个小小玉瓶,一一放到悟虚座前。

        

        朱元璋在玉符中,只是提到命李文忠送来元阳草等物。悟虚看着眼前这三个一字排开,整整齐齐的玉瓶,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李文忠,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李都督,如今虽然过了修炼的最佳年龄阶段,却想必也是学过一些道法的吧?”

        

        李文忠眼中精光一闪,随即答道,“文忠,幼年也曾在江湖上跟着一些和尚道士,学过一些锤炼筋骨,运气发力之术,但进展甚微,难窥门径,自从投奔到舅舅这里来,舅舅也曾找过正一教高人传授道法,但文忠天资有限,年岁又长,加之军务繁重,这修炼之事,便渐成奢望。如今,也只是会正一教入门心法,会使一些符箓。”

        

        悟虚想了想,说道,“根骨乃天定,人力难改。如今李都督年岁已长,又沾染了人世间许多业力,要想踏上修行一途,确实比较难。”

        

        李文忠此刻顿时明白朱元璋为何要自己亲自将东西交于悟虚,却原来是要悟虚不但消除对自己的隔阂,更是暗地里期望悟虚能够助自己正式踏入修炼一途。是以纵然是身为统帅大军、杀人不眨眼的将领,李文忠此刻也是眼巴巴地望着悟虚;见悟虚说完方才之言后,又是良久不语,其心中更是急得如猫抓一般,却不敢表露出来,只是默默念道:舅舅既然如此,定然是这悟虚有办法,莫急,再等等,再看看。

        

        果然,对面的悟虚又两眼直视着自己,口吐异香,一字一句地说道,“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顿时,李文忠如奉纶音,终于忍不住问道,“文忠一向恭敬礼佛,还请大师开恩点拨。”

        

        悟虚随即问道,“小僧先前夺舍喇嘛教莫恩之事,你想必也知晓吧?”

        

        夺舍?悟虚与舅舅下了庐山之后,夺了那名叫莫恩的喇嘛教真人修士的舍,方才一飞冲天,修成曼陀罗法界,受诸多大人物关爱与庇护。难道要自己找个小和尚或者小道士,夺舍?这个,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或许还是条捷径。。李文忠脸上阴晴不定。

        

        却听得悟虚又说道,“我夺舍莫恩之后,才知道那莫恩原先乃是西域一流浪汉,到了二十多岁,从一名重伤老者身上得了一门《冥唤神念术》,从此踏入修行一途,又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拜入喇嘛教,修习密宗法门,喝酒吃肉,夜夜春\宫,竟然也修到了真人境界。”

        

        李文忠心中一阵激动,原来世上还有这等术法,这等好事。

        

        哪知,悟虚又是一盆冷水泼来,“只可惜《冥唤神念术》,我传于那刘福通,刘福通却修成了外道,造下安丰杀劫;而喇嘛教密宗法门,你若是毫无根基,要入门,却是须得以密宗法门灌顶加持,堂堂义军将领,却成了喇嘛教门徒,与王保保作了师兄弟,这也是大大的不妥。”

        

        李文忠听罢,一阵沉默,却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直勾勾地望着老气横秋、左一个不过,有一个可惜的悟虚,心里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到了最后,悟虚似乎方才打定主意,说道,“也罢,佛法无相,显密通融,我便以法界之力,持白莲心法,为你灌顶加持。如以一来,你便不算喇嘛教之人,修得却是净土宗法。”

        

        说罢,悟虚便将李文忠摄入法界,与自己神识之体相对而坐,一边口诵《阿弥陀经》,引得法界佛堂外金光涌来,一边命李文忠跟着念诵之余,全心观想阿弥陀佛法相。待那一片片金光在李文忠头顶汇聚,隐约显现阿弥陀佛法相,悟虚双手外缚、两中指竖起相拄,拇指相交叉,随后将此阿弥陀佛根本印,朝着李文忠额头打去。

        

        待到行功完毕,悟虚又将面前玉瓶中的舍利子,摄到空中,略一感应之下,打出道道法诀,交于李文忠,“你回去之后,运转白莲心法,持印观想阿弥陀佛法相,到了后面,法相有了几分凝实,自然便迈入凡尘之境。这舍利子,经过小僧一番祭炼,可以助你观想之时,驱除杂念心魔;还有这元阳草,可补充元气,有益于观想之后,心神损耗的恢复。你都一并带去吧。”

        

        李文忠,直觉脑海中,一片金光,金光之中,又隐隐有一尊佛像显现,心中欢喜,知道悟虚已经为自己灌顶加持,犹豫一下,接过舍利子和元阳草,随后纳头拜谢。

        

        悟虚摆摆手,“三清丹弥足珍贵,如净师弟以此相求,说起来,小僧这个做师兄的还是占了便宜。”顿了顿,又说道,“你且去吧。往后修习若有疑难,你可向释海师兄请教。”

        

        李文忠急忙问道,“大师难道要远游?”

        

        “鄱阳湖大捷,危机不再,你我有缘再见。”飘渺烟雨之中,悟虚早已远去。

        

        正所谓

        

        法界道场两相证,方知佛像为何成。

        

        崖下夜雨送清丹,一番观照渡凡尘。


  https://fozhldaoxs.cc/book/9951/62457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