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39 《焦耳》综述,光速接收!(求订阅)

439 《焦耳》综述,光速接收!(求订阅)


  许秋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操作着笔记本电脑,登录学校邮箱。

  没过多久,他便收到了魏兴思转发过来的两封邮件,分别是《焦耳》和AM的审稿意见。

  许秋首先打开《焦耳》综述的审稿意见,大致浏览了一番。

  审稿人一共有三个,出具的意见全部都是正面的,编辑给的意见是小改。

  其中,第一个审稿人的意见是“建议文章直接发表”。

  同时,他还高唱赞歌,吹了一波许秋和魏兴思对有机光伏领域的贡献,表示:“ITIC系列的开发是有重大意义的……”

  其实对方就是把许秋在《焦耳》文章中评判自己组里工作的一段话改了改,然后放了上来。

  从文字表述上来看,这个审稿人应该是国内的研究者。

  许秋推测估计是受益于ITIC系列材料,蹭了几篇文章吧,因此格外的感谢原作者,具体判断不出来是谁。

  第二个审稿人,明显也是国内的研究者,模板式审稿,先总评一段,然后分条列出建议。

  不过,这次只有一条建议,那就是好心的指出了“文章中引用文献不全”,并附上三篇建议引用文献的DOI号。

  许秋查了一下这三篇文献,有两篇是发在新刊Solar  RRL上的。

  这个新刊是Wiley旗下专门收录光伏相关文章的期刊,之前组里投AM被拒的时候就被建议转过这个刊,那时魏兴思自然没有转。

  同时,这个期刊估计是二区或三区的档次,不清楚有没有机会上一区,暂时不在组里的文献检索库中,

  另外一篇是最新出的一篇CM文章,许秋之前写综述的时候,这篇CM还没有发表,因此也就没有将其放入综述文章当中。

  三篇文章的通讯作者都是京航大的鲍原友,那么审稿人大概率也是鲍原友没跑了。

  许秋把这三篇文献全部插入综述文章中对应的位置,不过,正文内容却没有新增,也就是没有补充对应的文字描述。

  因为这篇综述主要是在讲魏兴思组里的工作,其他课题组的工作,除了徐正宏他们的IDTBR被单独拎出来提了几句,剩余的工作都没有提及的必要。

  而且,一般研究者也不在意你有没有在综述中展开写他们的工作,主要在意的是有没有引用他们的文章。

  没办法,谁让现在科研圈里普遍看重引用次数呢,国内、国外都不例外。

  许秋具体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原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工作[7-10]。”

  修改后:“……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工作[7-13]。”

  多了三篇参考文献,不过是把引文编号从[7-10]变更为[7-13]。

  当然,带来的问题就是后续的文献顺序全部都乱了,需要重新再整理一遍。

  如果换做是魏兴思,遇到审稿人建议引用文献时,他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用不在自己文献阅读库中的文献,除非那篇文章真的是非引用不可。

  也就是说,他只会引用那篇档次相对较高的CM,另外两篇Solar  RRL就不引用。

  魏兴思认为:“审稿人有建议的权利,文章作者也有不采纳建议的权利,只要能拿出合理的理由就行,编辑那边都是有自己判断的,不会单凭审稿人的意见来决定一篇文章。”

  不过,许秋还是比较心善(从心?)的,索性也不挑挑捡捡,就全部引用了。

  第三个审稿人大概率是个老外。

  审稿意见写的比较“随意”,有很多口语化的表达。

  开始也是称赞了许秋和魏兴思ITIC系列的工作,将这个系列的工作称为是“BIG  break  through(大突破)”。

  这也是一些歪果仁喜欢的表达,在表示强调的时候,就把整个单词都变为大写字母。

  国内如果表示强调,书面上表达的形式是在字的下面画两个点,不过出现的情况比较少,可能只有在语文课本上会有,通常都是用“”,甚至【】。

  之后,这个审稿人还提了一些很具体的意见,有些碎碎念的样子,想到哪里说哪里,不是那种分条罗列的,诸如此类:



  “作者你们为什么不聊一聊是怎么想到要做ICIN这个结构的呢?”

  “你们认为ICIN单元相较于同类的饶丹宁结构有什么异同?是什么产生了两者之间的性能差异?”

  “你们认为有机光伏领域近三年的效率极限是多少?”

  “……”

  问题虽多虽杂,但好在都是一些小问题,而且也算是帮忙补足文章的质量,让文章变得更加完美。

  其实,这也是科研圈建立同行评审的初衷,即让发表出来的论文质量有所提高。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些变了味道,现在的同行评审,很多时候都是互相给对方的工作挑刺,从鸡蛋里挑骨头……

  不过,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是一个领域发展壮大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在最开始的时候,通常是一小撮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成立一个组织,组织内部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基本上都是为爱发电,不那么在意利益得失,目标也是高度一致。

  而随着组织慢慢发展壮大,门槛逐渐降低,不断的吸收新人进来,而进来的新人质量良莠不齐,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诉求,这就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偏离了本来的模样。

  拿科研圈来说,早期就是一小撮富人,他们过习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后,想试图找一些精神方面的追求,就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纯粹是为了兴趣爱好,大多不为名利。

  而现在想搞科研的门槛已经非常低了,科研本身也慢慢演变为一种职业,一份工作。

  类似的,逼乎、小破站,或者说早期的互联网社区,能够接触到的都是对新兴事物感兴趣的精英,门槛很高。

  那个时候,逼乎还不是“逼乎”,都在正经的科普、分享。

  而现在要么是“人在比邻星,刚下飞船,秒入一亿宇宙币”,要么是各种营销号,戾气很重,动不动就引战。

  也就只剩下热榜可以看一看,了解近期的新闻了。

  许秋一边听课,一边码字。

  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对《焦耳》正文的修改,并写好了意见答复文件,检查了一遍后直接用邮件发送给魏兴思,然后起身前往食堂。

  下午,许秋开始忙活另外一篇“半透明器件”AM文章。

  这边一共有两个审稿人,最终的意见是小改。

  虽然两个审稿人的意见都偏向正面,但是提出了很多问题,处理起来稍微有些麻烦。

  需要补充两个实验,一个是“半透明器件的显色指数评估”,需要用到组里没有的仪器,色度测量仪。

  色度仪是用来测量物体(纸张等)反射的颜色和色差、测量ISO亮度(蓝光白度R457)以及荧光增白材料的荧光增白度、测量CIE白度等……的仪器。

  功能还是比较丰富的,也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印刷、陶瓷、化工、纺织印染、建材、粮食、制盐等行业。

  许秋之前有看到其他课题组半透明器件的文章用到过这项测试,不过因为自己组里没有仪器,当时就打算不测量,看能不能混过去,但奈何自己投的是AM,只要稍微有一些漏洞,就会被同行们抓住。

  这种仪器设备上的问题,只能让魏兴思想办法了,如果能找到渠道,且测试起来不麻烦的话,可以直接测一测,可如果麻烦的话,就只能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了。

  另外一个要补充的实验相对比较简单,审稿人比较关心单独的电极、单独的有效层、整体的半透明器件的可见光透过率(AVT)值。

  其实,这项实验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有做过,主要是做给自己看的,可以让他对器件各部分造成的光损失有个大致的印象,现实中他是没有做过的。

  不过问题也不大,现在补一个就是了。

  许秋直接远程遥控莫文琳,给她发了条指令,让她开始把实验做起来,这篇文章她还是共一呢。

  另外,审稿人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一个审稿人对半透明器件的加工工艺比较好奇,询问具体的加工工艺,因为他们之前曾经尝试过类似的制备条件,但是最终实验失败了。

  在下午两节课上,许秋把AM文章审稿意见中能改的地方都改掉,剩下的就只差需要补充的两项实验。

  晚上,许秋回到材一,前往218,打算找魏兴思探讨一下关于色度计的事情。

  他刚走到218门前,正打算敲门,魏兴思却突然从里面拉开了门,两人皆是被对方吓了一跳。

  过了两秒钟后,魏兴思缓过来主动开口说道:“咱们《焦耳》的文章接收了!刚刚收到编辑的邮件。”

  “这么快。”许秋挑了挑眉毛,这个速度堪称光速,中午把文章意见才发了回去,晚上文章就接收了。

  当然,也算意料之中,就这三个审稿人的意见,编辑其实也是可以选择直接接收文章,不修改的,小改秒过可以理解。

  许秋不由的想到了另外的那篇《自然·能源》,最先投出去的,结果现在连意见还没有回来。


  https://fozhldaoxs.cc/book/9847/6497277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