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大会风云人物,力压全场(求订阅)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三嫁咸鱼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周二,早上八点,课题组的众人提前来到材一,开始着手布置三楼会议室的会场。
孙沃前去北区一条街的水果店,拿昨天预定好的新鲜水果拼盘;
吴菲菲从魏兴思那边取了一包茶叶,然后烧水煮茶,并准备好一次性纸杯和塑料杯托。
段云负责搬运整箱矿泉水,并在每个老师的座位前摆上一瓶;
陈婉清、韩嘉莹她们在每位老师的座位前放置了一个标有名字的三角立牌,并发放一份会议材料。
考虑到人手足够,许秋没有选择去帮忙,而是留在楼下的216办公室里,做着大会演讲前的最后一次准备。
最开始,他是参照上次去龚远江那边参加会议的情况,按照英文汇报进行准备的。
结果后来才知道,今天的会议是用中文汇报的,因为上次有Bazan在场,而这次没有老外参加。
这倒是让许秋减轻了不小的压力。
其实,这种大会,不论是说中文还是英文,对教授学者们的影响倒不大。
他们吃科研这口饭,基本上都有双语的基础,毕竟考评指标中占比最大的就是SCI论文,英语不好,发不了文章,就很难评得上教授。
影响最大的还是学生。
语言的应用,包括听说读写四项。
对于魔都综合大学的学生来说,读写可能都比较擅长,毕竟能通过应试考试考进来,这方面多半不会太差;而听说方面就不一定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会非常大。
像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四毕业的时候,能够和歪果仁用英语正常交流的,估计也就在半数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国外的教授过来魔都综合大学进行学术汇报,有一半学生是听不懂的。
而且,有一些学生甚至连四级都过不了。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魔都综合大学本科毕业是不要求四六级成绩的,只要通过校内的综合英语测试就可以。
而校内的综合英语测试采用的是绩点制,虽然这个测试的难度是专八级别,拿A有难度,但只要不缺考,拿个C、D还是比较轻松的,可以正常毕业。
唯一的问题,就是绩点会被拉的很难看,拿了四学分的D,相当于挂了一门三学分的课程。
早上八点五十分,会场布置完成,而且已经有不少老师和学生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
魏兴思西装笔挺,面带笑容的站在会议室的门口,像一个销售一样,迎接着到访的老师。
来访的老师,主要是校外做有机光伏领域的学者。
因为一个学校里很少存在研究方向重合的多个课题组,所以校内的老师相对比较少,许秋只看到了唐云坤。
会场内,唐云坤和冯盛东坐在一起,他们经过周日的一顿饭局,算是搭上了线。
两人刚好是校友,全部都是魔都综合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不过他们两人并不是同一级,唐云坤要比冯盛东早三年毕业,因此之前并没有什么交集。
虽然现在两人选择的道路并不相同,一个是在国内任教,一个是在国外发展,但研究领域有所关联,还是有很多合作机会的。
另外,这种级别的会议,是要到院系那边报备的,系里也帮忙进行了一波宣传预热。
许秋收到了辅导员鲍伟在班级群里转发的通知,说只要参加这场大会,可以算参加八场学术汇报。
这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研究生期间总共只需要听20场学术报告,现在这一场就顶八场,非常的划算。
因此,也导致今天来会场的人数稍微有点多,会议室内部一共40多把椅子都不够用,位置很快就都坐满了。
见状,吴菲菲派出孙沃、段云等人去隔壁的会议室拎椅子过来。
可即使这样,刚搬过来的椅子也不够分。
于是,来的晚的人就只能站着听报告了。
许秋坐的位置在中央的大会议桌上,魏兴思的旁边,他的座位前面也有一个专门的三角立牌,上面写着他的名字,算是享受着老师级别的待遇。
在到访的人群中,许秋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
包括博士班的班长穆雪,她的手里捧着一个实验记录本,上面还放着一张签到表,大概是用来统计过来听报告的学生。
另外,前室友陶焱也过来了,他的课题组办公室就在216的隔壁,上个楼就到了。
正因为离的比较近,他是几乎卡着点来的,然后进门发现会场已经爆满。
陶焱夸张的往后缩了缩脖子,嘴上还嘟囔着什么,许秋从他的口型来看,大概是在说“卧槽”。
除了陶焱外,还有其他几个本科保研的同学,也来到了会场,大多都是课题组就在材一或材二的同学,距离比较近,顺带来签个到。
而像室友孙一凡,现在人在张疆,就没有跑过来。
等参加会议的老师悉数到齐后,魏兴思从门口回到会议桌前坐下,向许秋小声嘀咕了一句:“早知道人这么多,我就去申请一间大的阶梯教室了。”
许秋同样低声回应道:“主要是我们辅导员发了通知,来了不少学生混听讲座的次数。因为研究生需要听够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才能毕业。”
魏兴思恍然:“原来如此,我说怎么有这么多不认识的学生。”
许秋随口说道:“估计过一会儿人就少了,很多人应该就是来签个到,然后就走人的。”
魏兴思哈哈一笑:“也是,让其他领域的人来听我们的专业报告,还是有些吃力的。”
闲聊了几句,魏兴思低头看了看表,发现已经接近九点整,便起身走向演讲台,开始主持会议。
调试了一下话筒,魏兴思沉稳而顿挫的说道:“我宣布……有机光伏研讨会正式开始……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与会嘉宾,分别是开南大学的龚远江……”
魏兴思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龚远江默契的起身,朝众人挥了挥手,其他人立刻会意,开始鼓掌。
之后,魏兴思每念出一个名字,对应的老师就起身打招呼,然后其他人鼓掌。
虽然没有事先排练过,但这些教授们都有着丰富的参加会议经验,龚远江带了个头,其他人就都明白了。
“中科院的卢长军……”
“京航大的鲍原友……”
“川大的郑笑……”
“瑞典隆德大学的冯盛东……”
“安城交通大学的马薇薇……”
“伐南理工大学的梁浩贤……”
“最后,我们课题组的工作,将由我的学生许秋进行汇报……”
轮到许秋的时候,场下的“啪啪啪”声音最为激烈。
毕竟在场的不少人都是许秋的同学,而且以学生的身份在大会上进行汇报,会更多的博得人们的注意。
陶焱还起哄般的吼了一嗓子“好!”,本来他看到这么乌泱泱的一片人,打算签个到就跑路的,可现在听到了许秋的名字,决定留下来听一听。
本科毕业后,两人虽然时有联系,课题组办公室也挨得很近,但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熟络了。
陶焱也想看看许秋现在科研做到了什么程度。
介绍完与会嘉宾,魏兴思继续主持会议:
“首先,我们有请开南大学的龚远江教授进行汇报。”
“龚远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他的团队在AM、JACS、EES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超过20篇,H因子为35,与2013年入选“长江”学者……”
“龚远江汇报的主题是,全小分子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进展,大家欢迎!”
伴随着掌声,龚远江上台,接替了魏兴思的位置,开始汇报: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够在大会上首个汇报,我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课题组近一年来的一些工作……”
许秋在下面一边听着龚远江的报告,一边盯着自己电脑看。
马上就要轮到自己汇报了,许秋稍微有那么一丢丢的紧张,主要现在还出现了预期外的突发情况,他不仅要面对参会的老师们,还要面对自己的同学们。
不过,紧张归紧张,该做的工作也不能落下。
在龚远江汇报的过程中,许秋同步用电脑记录着对方讲述的内容。
龚远江一听就是经常做学术汇报的老手,语言节奏把控的非常好,之前选择把他安排在第一个出场,也是为了开个好头。
现在他们算是转型成功,搭上了ITIC系列非富勒烯这条顺风车,成果斐然。
龚远江一共汇报了五个工作,两篇AM,一篇AEM,一篇JMCA和一篇ACSAMI,是一个系列的工作,基于小分子给体材料的改性。
改性的方法和许秋优化ITIC系列受体材料时有点类似。
最开始开发一种材料作为基准,然后通过制备器件、实验表征时得到的反馈,对分子结构进行不断的微调。
每调整一次,就发表一篇文章。
性能提升幅度比较大,就是大文章,性能提升幅度比较小,就是小文章。
这也是应用型研究的本质,说白了,就是不断的试错。
排除开挂的因素,大佬和普通研究者之间的差别,就是大佬试错的时候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也因此他们拿到的资源会更多一些,这样最终出成果的期望值最高。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龚远江顺利的完成了首场汇报,在回答了台下听众的几个问题后,魏兴思无缝衔接,登台继续主持会议:
“接下来,有请许秋为大家汇报。”
“许秋是我们课题组的直博生,一年级,也是目前组内有机光伏团队的负责人,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非富勒烯受体,在《自然·能源》、《焦耳》、NC、AM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许秋汇报的主题是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进展,大家欢迎!”
许秋今天特意穿了正装,在上台前他整了整衣领。
然后,他朝侧后方的课题组成员们看了一眼,学妹回应给他一个满满的笑容,段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当他与魏兴思交错而过时,魏老师也递过来一个鼓励的眼神。
他又往远处看看,陶焱等一众同学也冲他点了点头,大多数人都没有离开。
看到有这么多人在支持他,许秋突然没那么紧张了。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最开始,我们设计了一种名为IDT-ICIN的分子……”
“之后,我们将IDT升级为IDTT,扩大了中央D单元的共轭长度,开发了一种名为ITIC的材料……”
“现在,基于ITIC的最新衍生物IDIC-4F,也就是刚刚被接收的《自然·能源》工作,器件效率达到13.5%……”
“最后,我们把近期的工作总结在了《焦耳》综述上,同时对机光伏领域的未来进行展望……”
许秋按照之前预定的顺序汇报,时间控制的非常好,二十九分钟结束。
当一篇篇的文章如同走马灯似的被展示出来的时候,台下的师生们低声的议论纷纷。
许秋的同学们,虽然之前都听说许秋以博士生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国奖,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的评奖过程和细节,只知道最后的结果。
现在这场汇报听下来,他们顿时都明白许秋为什么能力压正统博二、博三的学长学姐们,斩获第一了。
单看这成果数量,估计得是第二名的好几倍吧。
而在场的老师们,尤其是和魏兴思往来不多的老师,他们之前虽然知道魏兴思组里发表了不少文章,但看到这些文章数量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
仅仅一年时间,一个只有不到十人的团队,产出了近三十篇高质量的文章,简直是“高产赛母猪”啊。
而且,关键之处在于,这些文章都和台上的那位相关。
许秋不是文章一作,就是文章二作。
同属学术圈里的人,他们对文章作者排序的意义可是门清。
对于大多数的课题组来说,假如发表了30篇文章,来自组里的5个学生,那么平均分配下来,大致上是每人10篇一二作文章,比较分散。
而假如一个学生把组里全部的30篇文章,都挂上了一作或二作,就说明组里的全部工作,这个学生都是主要参与者。
这是非常夸张的现象,表明这个学生的实际贡献量,大概率已经超过了课题组的导师。
在场的老师们顿时明白,为什么魏兴思要力推许秋了。
如果文章冠名完全是按照贡献来的话,现在许秋的成就,已经在魏兴思之上。
许秋演讲结束后,台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大约持续了半分钟才停下。
许秋对自己的汇报也很满意,此时的状态很轻松,内心吐槽着:“这是看我只讲了29分半,所以要用掌声强行给凑到30分钟吗?”
掌声停下后,魏兴思起身说道:“对于许秋的汇报,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话音刚落,就有数人举起了手,魏兴思左右看看,最终随意挑选了一位。
被选中的“幸运儿”许秋并不认识,男性,年龄约莫三十岁出头,长相没有什么特点,可能是一名青椒学者,也可能是被课题组派过来参会的博士后。
这位陌生青椒学者先是点评了一句:“发表的文章都非常厉害,工作做的也很系统。”
随后问道:“这篇《自然·能源》的文章是刚刚被接收吗?我刚才在网上没有检索到。”
许秋一听这问题,就知道对方多半和魏兴思不熟,不然他大概率会从魏老师那边收到一份打印出来的《自然·能源》文章。
不过,许秋还是认真回应:“是的,上周五刚收到编辑的消息,估计文章的电子版会在一个月后上线。”
陌生青椒学者追问道:“那方便把文献给我发一份吗?另外还有《焦耳》的综述文章,也可以给我一份吗?”
“没问题,会后我给你一个拷贝。”这种都是小事,许秋当即点头应下。
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购买全部的期刊资源,比如魔都综合大学就没有买《自然》系列的期刊电子版,大概是因为太贵了。
平常许秋他们想要下载《自然》系列的文章,要么求助图书馆,利用全国的高校、研究所的学术资源来找文献,要么自己发邮件找作者要。
就像许秋刚被接收的《自然·能源》文章,日后如果他想看自己的文章的话,都需要付费才能看。
有点类似于网文,作者想要看自己作品,或者在付费章节发本章说,也要先订阅才能发,就很……正常,因为版权并不归作者所有。
“谢谢,”陌生青椒学者道了声谢,终于进入正题:“许秋,我看到你展望部分列举的内容比较多,可以具体针对器件稳定性方面讲一讲吗?”
“当然可以。”许秋推测这位青椒多半是专门做稳定性相关的研究,便通过想法加举例说明的方式,回应道:“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可以引入聚合物受体作为第三组分,比如在二元体系中加入少量的N2200……,可以设计具有非共轭中央单元的受体分子……,还可以……”
许秋并没有藏私,把当下常见的提高器件稳定性的方法都分析了一遍,同时还把自己最近从徐正宏那边NC工作中得到的灵感,也给讲了出来。
这位比较有礼貌的陌生青椒学者原地消化了一会儿,点头说道:“谢谢,我没有问题了。”
随后,魏兴思又叫起一位举手提问的学生。
这位被叫起的学生,许秋对他还稍微有些印象,上次去参加龚远江的会议时,彼此就见过一面,是京航大鲍原友的学生。
至于具体名字叫什么,他就记不清楚了。
鲍原友的学生并没有对许秋的工作进行点评,而是直接提问:“我看到许秋你的报告中有提到刮涂实验……我最近正在做刮涂器件,但成功率并不高,方便透露一下你们的刮涂实验怎么进行的吗?以及在操作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
许秋操作激光笔,将PPT展示的页面,转移到那篇刚刚发表的刮涂AM文章上。
虽然刮涂的实验主要是学姐和学妹负责的,但在模拟实验室中,许秋也经常摆弄这些仪器,对此并不生疏,他考虑片刻,回应道:
“刮涂的话,实验操作本身并不难,但对仪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存在刀片不平整、高度控制方面的精度比较低等问题,很容易造成得到的薄膜的厚度非常不均匀,容易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的现象,现在已经有专门生产刮涂机器的厂商了……”
“并不是所有的体系都适合刮涂,最好是选择具有高电荷迁移率,对电池尺寸、厚度不敏感的体系来执行刮涂操作,这样的体系得到的刮涂器件,性能不会比传统旋涂的器件差太多……”
“除了可以对有效层进行刮涂外,还可以对电极、传输层材料进行刮涂,比如采用PFN、PEIE等可溶液法加工的传输层材料,以及银纳米线等可溶液法加工的电极进行刮涂……”
“好,好的……”鲍原友的学生连连点头,又追问道:“那有没有推荐的刮涂机器呢?”
许秋正待提起蓝河的公司,打算帮忙宣传一下,却看到魏兴思在向他使眼色。
仔细一琢磨,在学术交流会议上,谈生意好像确实不太好的样子,于是他便改口道:
“仪器方面的事情,我们可以在会后详谈谈,或者你也可以翻阅我们课题组发表的那篇AM文章,里面的支持信息中也标注了所用仪器的型号。”
“好的,谢谢。”鲍原友的学生结束提问,魏兴思再次选择了第三个提问者,正是许秋博士班的班长穆雪。
穆雪被选中也不奇怪,因为在场的女生本来就少,而她又是唯一一个举手的女学生。
“许秋,我想代表同学们向你问一个问题,请问怎样才能像你一样,一年发表十篇一作文章呢?”穆雪开口问道。
“呃……这真是个‘好’问题啊……”许秋思索片刻,决定抖个机灵:“老生常谈的努力、天赋、机遇之类的话,我就不说了,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可行的建议,让你也能够一年发十篇文章……”
“什么建议?”穆雪顿时来了兴致,在场的其他师生也被许秋这话吸引了注意力。
许秋一本正经的说道:“要不你换个导师,来我们课题组,投奔有机光伏的怀抱……”
这话一出,在场的师生都被逗乐了,魏兴思还额外补充道:“穆雪你要是愿意来我们课题组,我去找穆正川讲,跟他要人。”
穆雪红着脸,慌忙的摆摆手说道:“不,不用了。”
应付完穆雪,提问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
但台下举手的人还是非常多,魏兴思看到梁浩贤也举手了,便让他来做最后的提问。
一般这种会议,学生提问的比较多,老师们相对都比较高冷,除非是遇到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才会出来问问题。
“工作方面我就不具体点评了,这个成果大家都看在眼里。”梁浩贤话锋一转,直接发问道:“许秋,你觉得有机光伏领域未来一两年的上限在什么地方?器件效率能做到多少?”
梁浩贤的问题,也是在场学者们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除了龚远江得知了一些内幕消息外,其他人都不清楚魏兴思课题组,或者说许秋目前研究的最新进展。
但也不好直接发问,要求他们把最新的成果公开出来。
因此,用这种迂回的方式提问,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另外,在得知许秋才是藏在魏兴思课题组里的隐藏大佬后,他们对许秋的前瞻性观点也非常的看重。
学术圈里,除了院士这种最顶端的存在,其他时候几乎是没有年龄歧视的,只要你足够NB,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
况且,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能稳步提升的,大致的趋势差不多是先快速上升,接着缓慢上升,最后缓慢下降。
不少人,取得关键科研成果的年龄,都是在40岁以内。
包括很多诺奖得主,30多岁的时候解决掉一个诺奖级别的问题,之后可能就没有其他什么突出的成果了。
‘现在模拟实验室中的初代结果已经做到了14%以上,而且向上的空间不小。’许秋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低调一些,不把话说的太死:“预期很快可以突破15%,未来我觉得16%、17%也是有机会的,至于18%这道门槛,暂时还看不到。”
他的性格和魏兴思不太一样,不喜欢夸还没有实现的海口,尤其是在一大众人的面前,吹牛逼一时爽,之后万一圆不会来就很尴尬。
也许是因为他还比较年轻的缘故,虽然系统的出现,以及种种科研上的经历让许秋成熟了不少,但本质上他还是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少年。
估计再经历几年,等博士毕业之后,就能褪去最后一份青涩,把脸皮修炼的更厚一些。
梁浩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示意他没有其他问题了。
提问环节结束,许秋在众人的掌声中,返回自己的座位,内心也是有些感慨:“大会上其他人提的问题,可谓是千奇百怪,什么样子的都有。”
不过仔细想想,今天的大会其实也只是整个大会的一部分罢了。
参加会议,大多数的事情,其实是在会场外办好的。
比如私下的学术交流,单对单的效率,对个体来讲显然更高一些,而且还可以聊一些在公众场合下不方便聊的内容。
大多数人都不会在公开场合报道还未发表的工作,报道的通常都是已经发表的文章,对于同行来说,这些文章都已经看到过了,就没太多的意思。
也只有像许秋这样领先其他人非常多的先行者,才会选择多聊一些他自己的想法,给别人提供一些研究上的思路。
魏兴思继续主持会议。
上午第三位上场的是马薇薇。
她登场后,听到稀稀拉拉的掌声,看到下面旁听的人在许秋演讲结束后,走了大约三分之一,仍旧面不改色。
马薇薇的工作并不多,回国后只发表了两篇文章。
不过,这两篇文章,被她硬生生的讲满了半个小时。
主要是为了刷存在感,八位参会嘉宾,她是成果最少的一个,能上会可能也是有魏兴思的关系在里面。
而学术圈,因为同行评审这种特殊的制度,并不是很客观。
所以多刷存在感还是比较重要的,别人知道你这个人,而且印象不差的话,那么在审稿的时候可能就会宽松一些。
当然,能宽松的一般是二区的小文章,差不多就会给过。
如果是AM、JACS之类的一区顶刊,基本上都是会挑刺的。
因为要发这种档次的文章,大家就是在参与一个近似的零和游戏,你发的多了,我发的就少了。
上午第四位是冯盛东。
他带来了一些TAS、TRPL、THz的理论以及实例分析。
其中,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和魏兴思这边合作的,当然也有一些他是第一作者,Tõnu是通讯作者的工作,那基本上就是纯粹的理论研究。
冯盛东过来这边主要是拉合作的,他的收获非常大。
在汇报结束的提问环节,当即就有几位老师表示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感兴趣,要互相留联系方式。
中午,众人去吃了一顿食堂,休息了一阵子,返回会场继续开会。
下午的第一场是徐正宏组的梁浩贤。
他会上讲的都是关于ITIC系列衍生物的合成,以及与之匹配的给体材料的合成。
从研究方向上来看,和魏兴思组有很大的重合。
因此,在周一的时候,梁浩贤去找魏兴思交流了一番,主要讲了讲他们的大概思路,防止和魏兴思这边做的工作撞车。
这也是大会交流的一个目的,避免重复劳动,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下午的第二场是京航大的鲍原友。
他的工作就不提了,最令许秋印象深刻的当属他的演讲能力。
上次在龚远江那边,鲍原友用英文汇报,讲的就磕磕巴巴的。
结果这次的大会用中文演讲,鲍原友同样也讲不好,还是磕磕巴巴的。
许秋估摸着鲍原友可能是自身语言功能方面存在障碍。
大概,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身“残”志坚。
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又给他打开了科研的一扇窗?
第三场是中科院的卢长军。
卢长军主要汇报的是传输层材料的研究进展,像比较著名的可溶液法加工的有机传输层材料PFN就是他和清北大学臧超军一同研究出来的。
现在基于PFN不断优化,形成了一个系列的传输层材料,包括PFN-Br,PFN-Na,还有另外一个关于PDIN的体系,也有PDINO,PDIN-Br等等……
不过,关于给体、受体材料的合成方面,卢长军已经很久没有出来什么大文章了,可能也是正处于低谷期。
高校、研究所里教授的文章产出也是有周期的。
原因也很简单,教授一般不亲自做实验,干活的都是学生,如果学生厉害,那么文章就多一些,学生如果拉胯,那文章自然就少了。
这里的“厉害”或者“拉胯”,是结果导向的。
如果向前推导,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天赋、努力程度、运气都是影响结果的考量指标。
虽然人们可能不愿意承认,但其中最重要的其实是运气。
科研这种靠天吃饭的行业,天赋再高,再努力,老天和你开玩笑的话,谁都遭不住。
许秋获得系统,未尝不是一种运气爆棚的体现。
最后一场是川大的郑笑。
他们课题组没有选择跟风开发ITIC受体材料,而是继续坚持开发PDI的体系,这一年来设计合成了除了很多种PDI分子。
现在PDI体系的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已经变更为郑笑课题组,他们成果的把器件效率突破到了10%以上,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的3D-PDI分子。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继承了许秋之前的衣钵,包括他们用到的稠环化等概念,都是参照许秋当时发表的那篇关于3D-PDI的AM文章。
另外,郑笑虽然没有自己去开发ITIC材料,但也用到ITIC材料,去做了一个和PDI共混的三元体系,发了一篇AEM。
和莫文琳的那篇ACSEL文章有点类似,但郑笑他们发表的时候更晚一些。
终于,晚上五点多,魏兴思宣布:“会议圆满结束。”
PS:上推荐了,小小的爆发一下。
https://fozhldaoxs.cc/book/9847/6478128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