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帝国败家子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评定开始

第一百六十三章 评定开始


“哈哈”
        听了王康之言,董易武顿时激烈的大笑起来,像是听到了最大的笑话一样,甚至都笑得直不起腰。
        他指着王鼎昌道:“富阳伯,你这个儿子可是真的”
        这一番让得周边人都讶然的看着他,就连别驾于兴业,司马郑启功也是如此,刺史大人一向老练稳重,何曾如此失态过。
        不过也可以理解,前两场比试都输了,而这已经是封地之争的最后一场,若是再输,那可就是完了。
        现在王康这么早的出来,想必也是胡写一气,败局已定
        这么想着,他两也是笑了,他们都是属于刺史一系,跟着董易武在打压伯爵府上可没少出力。
        若是伯爵府崛起他们可是没有好下场的,尤其是还有柳山,李钰这两个先例在前
        而王康跟其父王鼎昌,也是被董易武此刻的样子看的一愣,像是看傻比一样的看着他。
        正大笑着的董易武,见得周边怪异的目光,也是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了,干咳了一声,重新坐下。
        他强忍着笑意问道:“你说你写完了,那我问你,你知道什么是策论么半个小时一篇策论,你写了多少字”
        “据我所知,你连毛笔都不太会用吧”
        “我写的什么自然是不用刺史大人操心,”王康冷笑着道:“你只需要知道一点,你儿子写的肯定不如我”
        “哈哈”
        闻言,董易武几人又是大笑起来,这个败家子,不但狂妄的没边,也天真的没边啊
        王鼎昌却是一句没问,他不想给自己儿子压力,本身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出乎意料了,结果如何,由天而定吧
        这般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从内堂董乾大步走了出来,他昂首挺胸一副自得模样,显然是胸有成竹
        见得董乾走出,董易武忙着问道:“如何”
        董乾暼了王康一眼笑着道:“必将拿下”
        “好”董易武没有丝毫的怀疑,又是问道:“赵皇所出的策论之题,是什么”
        “诸国争霸,该如何自处”
        这个题董易武略微沉思,心中更是笃定,若论了解国家时政,十个王康怕也是比不过一个他儿子。
        在这几年里,他儿子董乾早已经开始参与政务,对于自己儿子的水平,没有人比他更了解。
        必局,必赢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结果总算是好的。
        “恭喜刺史大人”
        “恭喜啊”
        “经此之后,董大人必将得到总督大人赏识,再进一步轻而易举,到时可要多多提携我等啊”
        “如此,便以茶代酒敬刺史大人与董大少一杯”
        “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啊”
        身边几人都忙着恭维道,董易武听得也是喜上眉梢,那股得意劲根本就掩饰不了。
        茶杯相碰,其乐融融
        “哎,我说评比结果还没有出来,你们是不是得意的太早了”王康看不下去了,开口问道。
        “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因为结果早已经注定”董乾笑着说了一句,而后坐下。
        “哈哈”几人又皆是笑了起来。
        是啊,结果已经注定了,王康怎么可能赢啊
        而就在此刻,内堂的评审已经开始
        李济同身子沉重的走到王康二人的桌上把两人所写的策论拿上。
        不怪他如此,王康写了不过半个小时就离开,能写出什么
        “我们四人交叉看吧最后定论,如何”正文公开口道。
        “自当如此”李济同应道。
        两份策论放在面前,不看内容第一眼就能看出不同,董乾所写整齐工整,行距,字距完美如一,如是印刷出来
        而王康的就不敢恭维了,除了能认出是什么字,其他的就算了吧
        “哈哈”看到这一幕,洛川南笑着道:“我还是先看董乾吧至于王康的不看也罢啊”
        确实没必要看啊,因为肯定写不出什么,说不准就是乱写一气,题不对意。
        说着他拿着董乾的看了起来。
        而李济同则是低叹了口气,将王康所写拿了起来,看看他是写了些什么
        字迹虽显的杂乱,但好歹每个字都能认出,李济同点点头,这个败家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看完第一段,李济同顿时一怔,这开篇部分写的很好,切入点也堪称完美,这个意思也很好理解。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法,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乍一看似乎有些题不对意,但细想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先从宏观方面论述。
        李济同来了兴趣,又是立即看了下去,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还涉及到了老赵皇李济同顿时一凛,谁说王康不懂时政的,连这些都是清楚。
        他有预感,王康或许又要给他一场震惊了
        李济同一眼不眨,逐句看下,那眼睛也是越来越亮。
        文笔老道,论点详细,策略言明,通篇其实只说了一个观点策略,建议全民备战
        这属实是一个大胆的策略,但仔细读下来,举例种种,令人不得不信服。
        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
        这是最后一句,全篇完毕
        好真是好
        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对军事熟习,他们知道还有对手存在,那么一定能够打破他们的坏主意又压下他们的骄气。利和害的界限,难道不是很明白吗
        这完全就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
        读之令人不觉心生豪气
        完美,真是一篇完美的策论
        李济同激动的神情,让其旁的正文公看到,不觉心生疑惑,好奇的问道:“此篇策论,写的如何”
        李济同深吸口气,压住内心的激动,将手稿给了正文公道:“我先不言说,还请正文公看后评定”
        如此镇重正文公接了过来,也是看起,如李济同一般,只是第一段就将他吸引,不觉沉迷了进去
        作者题外话:三更结束,看的可爽


  https://fozhldaoxs.cc/book/984/7304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