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144、明末清初五大学者

144、明末清初五大学者


听到张世忠的问题。

朱舜水和他的朋友李飞道互相对视一眼,两人都感觉此事一言难尽。

只因为这些和尚.怎么看都显得太过水了。

有好些个和尚在刚才的考核当中,竟然连一句佛经都无法背诵出来。

朱舜水对此实在是感到有些无语。

只能拱手说道:“张大人手段高明,在下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世忠嘿嘿一笑:“嘿嘿,这可不是我手段高明,我也是跟别人学的。那个家伙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脑袋里总会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朱兄以后说不定有机会见到他。”

朱舜水说道:“听张大人这么一说,我也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让张大人如此推崇?”

张世忠接着道:“那个家伙叫周文斌,不过他现在不在京师,应该是在河南一带,前不久听说他正准备带人去少室山,估计那边会有一场好戏可看了……”

朱舜水感慨道:“敢于带人去少室山,看来这位周大人确实非同一般,光凭这份胆量就已经远超过常人了。”

张世忠点头应道:“确实,那个家伙的胆子向来都很大。走吧,事情处理完了,我们也该下山了。

朝廷的粮食可不养闲人,得赶紧把这些和尚送去修水渠才行,我们皇上下令兴修水利,这可是关乎到粮食生产的大事,所以这个事情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

之前一直没开口的李飞道。

这个时候不禁感慨地说道:“陛下当真是高瞻远瞩,之前我真是让人蒙蔽了双眼,竟然跟着那些家伙胡言乱语。

别的不说,兴修水利这个事情那绝对是大好事,我家在城外的那一片田地,今年的收成并没有减产太多,就是因为有水渠可以引水过去灌溉。”

朱舜水也附和道:“这些年天灾不断,平时看起来没那么重要的水利工程,在这种干旱之年就会显得特别重要了。

并且大量招募流民兴修水利,这还可以让大家有了活路,使得地方稳定,减少了动乱因素,乃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山下村子的村长也跟着说道:“当今陛下真是万古明君啊!就老汉我们所在的这个村子里边,以前也不是没有想过修水渠,可是没钱没粮也没人,那怎么修啊?

这一回好了,陛下让人免费给我们修了水渠,村子里面的田地,即使再遇到干旱,那也可以继续种庄稼,虽然比不上丰收年景,但是养活一个村的人应该问题不大……”

张世忠一脸自豪地说道:“那是当然了,陛下目光如炬,智慧如海,照着陛下的命令去做,那终归是不会有错的……”

……

几人一边热络地聊着,一边缓缓下山。

后面的士兵押着的那些和尚。

到了山下的时候,引起了众多村民的围观。

不明情况的村民悄悄议论起来。

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世忠听到那些村民的议论声。

对着村民们大声说道:“这些和尚违抗圣旨,除了招摇撞骗之外,正事不干,竟然连一句佛经都背不出来。

他们竟然违抗陛下的旨意,所以要将他们抓去修水渠,让他们好好体验一下民间疾苦。对了、他们背不出佛经的事情,你们的村长也都看到了的……”

和尚会不会背诵佛经,这个村民们其实并不太关心。

但是听说这些人都要被抓去修水渠。

老百姓心里都清楚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所以那些老百姓纷纷开口表示支持。

张世忠对于村民们的反应很是满意。

老村长则是跟村民们唾沫横飞地,绘声绘色地说起了他在寺庙里面的所见所闻。

张世忠则是带着队伍走了,只是每次到了人多的地方,他就会把事情的缘由大声宣扬一番。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朱慈烺手下的人办事的时候,就渐渐的变成了这样的风格。

那就是会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宣扬一下被处置之人的罪行。

顺便夸赞天武皇帝英明神武。

以此来树立正面形象聚拢人心。

反正总而言之,就是在宣传方面都变得很有一手。

这让他们在舆论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张世忠他们就这么一路到了城外一处工地上。

把那些和尚交给了工地的负责人。

并且特意交代重活累活,就尽量交给这些家伙去干。

工地负责人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问题,保证好好照顾他们。”

张世忠说道:“那行,我就先回去了……”

朱舜水一路跟到了工地来。

接着在张世忠他们走后,朱舜水和他的朋友李飞道。

又在工地上转悠了一圈,实地查看了具体情况之后。

这才悄然离去了……

……

朱舜水跟李飞道告辞之后。

带着书童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经历了保定城的这一系列事情之后。

朱舜水对于此次的京城之行,心中更加充满了希望。

赶路的心情都变得有点急切起来。

朱舜水发现距离京城越近,官道上赶往京城的读书人就越多。

有相识的人三五成群,相互结伴而行。

有些性格外向带点社牛属性的家伙,在这一路上不断地结交友人。

朱舜水没有主动去结交别人,但是也认识了不少人。

其中有一个来自衡州府城的王夫之。

跟朱舜水相谈甚欢。他们两人之前就听说过彼此的名号。

算是神交已久了.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崇祯年间的举人,乃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

这家伙也绝非等闲之辈。

在原本的历史上,王夫之也是明清初非常著名的学者,同样也是一位坚定的反清人士。

王夫之与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

不过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

他们现在都应该在南明。

而朱慈烺的出现把这一切都给改变了。

并且这五大学者当中有三人就在京城。

但是朱慈烺并没有启用他们。

因为他们当中的好几人,都跟东林党有着各种各样的牵扯。

而东林党那些只会嘴炮的家伙,恰好是朱慈烺的重点清洗目标。

所以哪怕朝廷急缺人才,朱慈烺也没有急着启用这几个历史上的名人。

朱慈烺先给他们一些反应时间。

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感悟。

朱慈烺相信像这些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肯定能够思考明白的。

让他们理解了朝廷的施政方向,理解了朱慈烺要做的事情,并且发自内心的认同的话。

那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更好地为天下百姓做事,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才能。

所以朱慈烺很有耐心。

而王夫之他们到了京城之后。

这几个原本的明末清初大学者。

也即将在京城开始相会了……


  https://fozhldaoxs.cc/book/98150582/474131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