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宋泼皮 > 第395章 0391【赵楷:死要见尸!】

第395章 0391【赵楷:死要见尸!】


第395章  0391【赵楷:死要见尸!】

        宋徽宗南下的第一站,是镇江。

        在得知东京城被攻破,赵桓出逃,不知所踪后,宋徽宗在蔡京与童贯以及一众南方官员的拥护下,成功复辟。

        再度成为大宋皇帝的赵佶,任童贯为枢密使,统管枢密院。

        蔡京为宰相,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

        话说蔡京这会儿都八十岁了,走路颤颤巍巍,说话大喘气,随时都会嗝屁,但赵佶还是选择任用蔡京。

        没别的,就因为蔡京有着丰富的捞钱经验,且是个绝佳的背黑锅之人。

        君臣两合作了这么些年,默契十足,用起来也舒心。

        他此次南下虽搬空了内帑,可这点钱哪里够他挥霍?

        到了南方,皇宫要不要修?

        艮岳要不要建?

        美人要不要选?

        这些可都要用到钱!

        原先被罢官的朱勔,也重新被启用,一众南方官员也纷纷升官,皆大欢喜。

        赵楷终于得偿所愿,被册封为太子。

        结果,还没等一众君臣开心几天,驻扎在淮阳军的吴玠便开始挥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宋徽宗觉得镇江不安全,又跑到了江宁府(南京市)。

        眼见吴玠打到了扬州,赵佶又觉得江宁也不太安全。

        正准备继续跑路时,吴玠突然休兵了,退守高邮。

        同时,襄阳那边宗泽也传来消息,说青州军退兵了。

        赵佶敏锐的察觉到了韩桢的意图,但又不太确定,因此召集群臣议事。

        江宁府曾经阔过,隋朝之前,六朝在此建都,辉煌至极,号称南方的明珠。

        结果到了隋朝,杨坚一统南北后,一把大火将建康城池宫殿烧了个干净,偌大的宫城,变成了荒地。

        一直到唐时,才逐渐恢复些生气。

        到了五代十国,南唐李家定都江宁,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总算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兴盛。

        而原本南唐的皇宫,此刻经过重新修缮后,成了赵佶的住所。

        清晖殿内。

        蔡京坐在软榻之上,身旁有两名宫女伺候着。

        他眼睛彻底不行了,白日都看不太清东西,耳朵也不行了,需得有人在耳边大声转告才行。

        蔡京苍老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陛下,韩桢而今暂时退兵,恐怕是军中粮草、火器短缺,只是缓兵之计,待重振旗鼓后,定会继续挥兵南下,陛下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闻言,吴枢立刻上奏道:“不如迁都杭州。”

        他本是嘉兴知县,得知太上皇南逃后,立刻搜罗了一大批奇珍异宝,赶往镇江接驾。

        宋徽宗大喜,任命其为太常少卿,一步登天。

        “不妥!”

        吴枢话音刚落,便被黄潜善打断,驳斥道:“杭州靠海,山东水师可从海上长驱直入。微臣觉得,应当迁都福建。”

        “福建乃蛮夷之地,只泉州繁荣一些,不如荆湖,位居南方腹地……”

        “一派胡言,福建多名士,怎就是蛮夷之地了?蔡相公便是仙游人,难不成蔡相公也是蛮夷?”

        看着殿下一众朝臣为了迁都之事吵得不可开交,赵佶心头冷笑。

        这些臣子的心思,他岂能不知。

        不过各自有小心思才是对的,唯有如此,朝堂之上才不会是铁板一块,他可操控的空间也就越大。

        所谓帝王之术,本质上就是对人心的操控。

        如果大臣上下一心,那皇帝就成了傀儡。

        蔡京为何能数度为相?

        为了帮他敛财之外,还有充当搅屎棍的效果,负责把朝堂的水搅浑。

        片刻后,赵佶才不慌不忙的开口:“迁都之事另议。”

        闻言,殿下一众吵得面红耳赤的朝臣们,顿时偃旗息鼓。

        赵佶将目光投向童贯:“韩桢休兵之事,童爱卿如何看?”

        如今,已没人再称呼韩桢为韩贼了。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拳打金人,脚踢赵宋,占了河北两路与京畿后,大势已成。

        距离天下五分,只差韩桢登基称帝了。

        童贯沉吟道:“数日前扬州一战,韩桢弱点暴露无遗,南方气候湿润,且水网众多,不利于火器火炮发挥威力,韩桢麾下俱都是北人,不通水战,又无内陆水师可用。靠着长江天险,想打到南方并不容易。”

        “老臣觉得,划江分治的可能性很大。”

        赵佶点了点头,他心里也是这般想法。

        蔡京提议道:“陛下不如派遣使节,去一趟汴京,试探一番。”

        “可。”

        赵佶又问:“诸位爱卿可有使节人选?”

        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

        谁都不愿去汴京,那地方对他们来说,如今就是龙潭虎穴。

        童贯沉吟道:“老臣倒是有一人选。”

        “谁?”

        赵佶问道。

        童贯答道:“秦桧!”

        “秦桧?”

        赵佶面露疑惑,脑中思索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任何印象。

        童贯解释道:“陛下,此人是政和五年进士,宣和五年又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文采了得。”

        他推荐秦桧,是出于私心。

        秦桧的妻子王氏,祖父是大名鼎鼎的三旨相公王珪,同时也是童贯的干女儿。

        论起来,秦桧乃是他的干女婿。

        赵佶南逃之后,东京城一些高官勋贵眼瞅风头不对,也跟着一起逃到南方,其中就包括王家。

        经童贯这么一提醒,赵佶恍然道:“朕有些印象了,此子文采风流,写得一手好字。宣他入殿!”

        “微臣见过陛下。”

        <div  class="contentadv">        不多时,秦桧便来了。

        见他气宇轩昂,英姿不凡,赵佶不由心生好感。

        又当众考校了一番学问,秦桧都对答如流,并引经据典,这让赵佶更加喜爱了,笑道:“此番出使汴京,就交予爱卿后,若能达成和谈,朕不吝赏赐!”

        秦桧意气风发,朗声道:“微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十里秦淮。

        河畔两旁商铺林立,富贾云集。

        波光粼粼的秦淮河中,画舫凌波,好一派纸醉金迷的繁华景象。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条雕龙画凤的宝船。

        宝船长二十丈,其上共有五层,雕梁画栋,彩带飘扬,阵阵丝竹声自船舱中飘出。

        顶楼船舱之中,赵楷正在宴请一众勋贵官员子弟,其中还有不少南方巨贾。

        一名容貌俏丽的女子,正自弹自唱。

        歌声婉转,余音绕梁。

        一曲终了,有人问道:“太子殿下觉得此女如何?”

        此人姓黄,与黄潜善沾亲带故,经营着织造生意,家资颇丰。

        若换成以往,这样的商贾,连见他一面的资格都没有。

        但今非昔比了,他老子缺钱,他更缺钱。

        作为太子,开了东宫府,开销自然也就更大了。

        赵楷语气倨傲地点评道:“比之汴京的苏大家,差远了。”

        黄员外附和道:“太子殿下说的是,江宁如何能与汴京相提并论。”

        赵楷话音一转:“不过倒也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风情。”

        闻言,黄员外心头一喜,立马说道:“听闻太子殿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不如让她留在太子殿下身边,多多学习。”

        赵楷勉为其难道:“也罢,本殿下就指点一番。”

        “绾绾多谢太子殿下。”

        那女子端起一杯酒,盈盈拜倒在赵构脚下,微微仰起小脸,一双水润润的大眼睛满怀感激。

        薄纱下一抹耀眼的白皙,看的赵楷心头一阵火气。

        一场宴会,直到傍晚才结束。

        赵楷醉醺醺的坐上马车,回到东宫之中。

        喝了一杯醒酒茶,赵楷唤来属官问道:“赵桓可有下落?”

        属官摇摇头:“并无,汴京那边传来消息,只说逃出了城,生死不知。”

        “生死不知?”

        赵楷面色阴沉的问道:“韩桢可派人追捕?”

        大哥也真是的,逃甚逃,死在韩桢手里对大家都好,非要逃出来添乱。

        “没有。”

        属官答道。

        沉思了片刻,赵楷眼中闪过一丝狠色,压低声音道:“派人搜查,死要见尸!”

        属官下意识的问道:“那活着呢?”

        “嗯?”

        赵楷冷冷看了他一眼。

        见状,属官哆嗦了一下,立刻醒悟过来,赶忙说道:“太子殿下请放心,下官必定找到先皇的尸骸!”

        “去罢。”

        赵楷这才展露出笑容。

        只要大哥不回来,等父皇百年之后,这皇位便会稳稳的传到自己手中。

        ……

        ……

        尽管韩桢已经下令解除了军管,但东京城却并未如预期中那样,恢复往日的生机与繁华。

        大街小巷中,虽也有小商小贩。

        东西瓦市子,也有商铺开业了。

        可相比起以往,还是太少了,街道冷清,百业凋零。

        何栗亲自约谈了城中一批商贾,让他们放心大胆的打开门做生意,效果却微乎其微。

        为此,何栗愁得嘴上都起了泡。

        赵鼎主动提议道:“何府尹,下官有一计,或许可行。”

        何栗忙问道:“元镇有何计策,快快说来!”

        赵鼎迟疑道:“此事说来容易,不过需要陛下配合。”

        “走,随本官入宫面圣。”

        何栗也不废话,当即拉着赵鼎去了皇城。

        “见过陛下。”

        一路来到垂拱殿,何栗与赵鼎躬身行礼。

        韩桢停下手中毛笔,目光落在赵鼎身上,笑问道:“这位是?”

        “陛下,微臣名赵鼎,现任开封府通判。”

        赵鼎拱了拱手,不卑不亢的自我介绍。

        赵鼎啊!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恍然。

        这位可是南宋名臣,中兴贤相,对金人主张边打边谈的策略,属于少有的理性派。

        不过自打从金国留学归来的秦桧上位后,便处处打压排挤,赵鼎的官职也是一贬再贬。


  https://fozhldaoxs.cc/book/93230298/850887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