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唐天将军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再临洛阳,智慧宫中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再临洛阳,智慧宫中


两京古道,虽还未开始动工水泥路,但自安禄山叛乱以后,古道被进一步加宽,特别是潼关以东,虽还存在险绝的道路,然崎岖不平已很少见。
修建两京古道的水泥路是大工程,沙石厂、水泥厂,只在长安附近,肯定是不足的。
朝廷在两京古道的华阴、灵宝、渑池、新安等地,都建立有水泥厂。
预备更多水泥、沙石。
同时,以水泥铺城池,向中原地区延伸。
秋高气爽,李瑄的车队到达洛阳。
得知至尊再幸东都,洛阳城中、甚至洛阳周边县乡的百姓,都来到城南迎接。
山河裂变,洛阳遭难。那一年里,中原大地,遍是铁蹄,惨绝人寰。
是至尊拨云见雾,拯溺救焚,百姓无不感激。
是以,在李隆基禅位李瑄为皇帝时,中原大多数地方无条件支持。除贱为良更为顺利。
现如今的洛阳府尹为独孤峻。是以前李瑄在西域时的幕僚。
李瑄在洛阳城的主城门定鼎门,见独孤峻等洛阳官吏,问候一众百姓。
他特意召一众乡老,向他们询问近些年来的民生,嘘寒问暖。
百姓们感激涕零,无以言表。
入洛阳城,李瑄暂且住在紫薇宫。
宫中枫叶似火,秋菊肆意绽放,有种别样的秋意之美。
李瑄让妻子们在紫薇宫中游玩,正好可以赏秋菊。
洛阳牡丹千姿百态,菊花也多种多样。
她们都是第一次来洛阳。
待十余天后,再行出发。
李瑄则召洛阳府尹独孤峻至武成殿问事。
“官制更改,以洛阳建府,区别于河南省,府尹觉得和以往有何不同?”
李瑄向独孤峻询问行省制对洛阳有没有影响。
虽然洛阳与长安同为都城,但中心不在此处。
洛阳府北至黄河,太行山脚下;东至荥阳,西至潼关,南至汝南。
虽然面积广大,但在资源的调动上,不如以往方便。
“回至尊,依大运河便利,粮草皆可轻松进入洛阳,含嘉仓内的粮食,一直满仓。月月有新粮换旧粮。”
“乾元以来,特别是除贱为良过后,市籍制被废除,崤山以东的行省多先经于洛阳府。更有不少胡商从长安到达洛阳。”
“因此,洛阳府的赋税,除每年上缴朝廷,还有不少盈余,可用以民生……”
独孤峻向李瑄汇报洛阳的情况。
改制以后,洛阳府凭借东都的名声,发展得更为迅速。
几乎能在长安买到的东西,在洛阳也可以买到。
洛阳城外,也建立有大量的工厂。
天下文人、诗人,也总是在洛阳城中汇聚,酝酿盛况。
“嗯!不错。洛阳府是大唐两京之一,是大唐在中原地区最核心的城池,发展洛阳的时候,不要局限于这洛阳南北的城墙。洛阳府不止洛阳城,百万百姓皆衣食无忧,才算是富足。”
李瑄点了点头,对独孤峻表示肯定,又不忘对他提点。
“臣遵从至尊的教诲。”
独孤峻起身拱手,并向李瑄启奏:“臣有一建议,还请至尊酌量。”
“但说无妨!”
李瑄让独孤峻坐下直说。
他有容人之量,不会因言语过失去苛责臣子。
“回至尊,现乾元盛世开启,西北边患皆已扫平。当将中枢暂且迁至洛阳,一来可疏解长安的人口,不必再大量运输粮食到长安。二来可以借助南北大运河,对中原、淮南、江南等地区施加影响力。”
“关中四塞之地,然先帝五次就食于洛阳,已不复天府之国的力量。天子居于洛阳,可使长安暂且休养生息……”
独孤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李瑄。
迁徙中枢,创造盛世。
结合新法,独孤峻觉得想在工商上更上一层楼,中枢搬迁至洛阳为重中之重。
相比于长安,洛阳可以直接对河北、淮南、江南、齐鲁等省份产生影响。
这些地方,全部都是当前大唐最富庶的区域。
说到底,行省制度下,长安府距离核心稍远,对南方的影响力不足,还需要至尊亲自巡狩南方。
独孤峻担心因为武则天立神都洛阳的原因,使至尊不想移中枢至洛阳。
毕竟大唐是两京制,迁徙中枢,不是迁都。
“朕有过这样的想法。然长安虽然无法直接影响河北、江南,但长安可以通过丝绸之路,影响河西陇右、影响西域。那里的部族还未完全归心….…”
李瑄缓缓说道。
长安是四塞之地,但潼关、萧关、武关等对李瑄这种锐意进取的君王没有任何意义。
历史上,国度六陷,天子九迁。
真要到那份上,还不如直接亡国。
但李瑄中意于长安能对西境的控制。
诚然,大唐核心在崤山以东,但西域对华夏非常重要。
其实,李瑄认为发展南方,可以在长江旁选择一座新都,比如金陵。
这样可以加快岭南开放,早日进入东南亚。
但李瑄不想大兴土木。
而且华夏的地势,一直是北高南低。
因此北方更容易为都城。
幽州,李瑄则没有考虑过。
历史上定都幽州,是要对抗胡人的威胁。
现李瑄扫清北方、东北一切障碍。
幽州作为行省的中心城市即可。
虽大唐是两京制,但只能侧重于一座城市。
选择长安,牢固河陇、西域、蜀地、朔方、瀚海都护府、雪域高原等。
选择洛阳,则依托洛阳四通八达的交通,以及大运河,发展核心地带的商贸。
“至尊,臣前往长安时,朱雀大街已铺上光滑的水泥路。您也计划在两京古道修水泥路。若此路修成,长安与洛阳七百里,车马三日即至。届时,中枢在洛阳则可影长安以西。”
独孤峻向李瑄回答道。
“我会好好考虑。”
李瑄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水泥路修成,要等到几年后了。届时西域、雪域高原对大唐的认可度会更高。
那时再考虑将中枢迁至洛阳,全力发展崤山以东。
他隐隐被独孤峻说动。
在当前的时代下,华夏是开拓者。
崤山以东,人口占据大唐总人数的五分之四以上。
工业革命,一定是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开始。
若真能完成工业革命,铁路、柏油路修建,拥有电报机等通讯,掌控西域易如反掌。
李瑄要做的,是尽快完成农业革命,将工商业推到一定临界点。
大唐必须快速进步,否则小农经济会显得十分脆弱。
迁徙中枢之事,待两京古道的水泥路修好再说。
李瑄又与独孤峻交流一些其他事情,最后,李瑄向独孤峻询问:“南下江淮的船只是否已经备好?”
“回至尊,大小一百艘船只,皆已备好。”
独孤峻向李瑄回答。
一部分天策卫沿着大运河南下。
另一部分则乘船跟随。
最大的一艘是李隆基曾经打造的龙船,重修一遍,为李瑄此次南下的主船。
“有劳府尹。”
李瑄点了点头,然后与独孤峻一起,慰问洛阳府其他官吏。
翌日,李瑄前往大唐月报总部视察。
六年时间,七十多期的发行,使大唐月报在大唐百姓心中,产生一定的地位。
没有人怀疑大唐月报上新闻的准确性。
至尊亲笔撰写的《西游记》依旧在连载中。
对于凡夫俗子来说,《西游记》的故事老少皆宜,令人津津乐道。
李瑄看到大唐月报的发行愈发流畅,活字印刷,使大唐月报能在次月初三,陆续印刷出报纸,然后快马送往各地。
哪怕是南海,也可以在两个月内送达。
坐于家中,即知天下事。
大唐月报的出现,使消息流通得更快,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千千万万的百姓。
下午的时候,李瑄来到位于紫薇城的智慧宫。
智慧宫在紫薇城的宫城之中,由原本的弘文馆改建。
李瑄第一次到达智慧宫。
阿费夫等诸国学者、发明家,多达八百余人。
平日里,他们负责翻译自己国家经典。
同时,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知识。
也有学者研究大唐的历法、数学。
那些发明家则让他们自己捣鼓。
大唐也有一批学者在智慧宫,与外国学者取长补短。
李瑄来到智慧宫,宣布译书的学者,可以永久成为唐人。
凡发明利国利民之物者,依旧会奖励官职、爵位。
以激励这些外国人在大唐扎根,彻底为大唐效力。
阿费夫等学者动容,他们只是外来人,从未奢求过大唐的爵位、官职。
但有大唐皇帝亲口承诺,他们不得不信。
手舞足蹈,激动溢于言表。
大唐作为最文明的国家,有英武的天可汗统治。
看洛阳的布局和繁华,人人都想永居于此。
对一些波斯人来说,本来已被大食统治。是天可汗将他们解救出来,还能自称波斯。
一个个卯足劲,希望能创造出利国利民的东西,让天可汗看到他们的价值。
李瑄在洛阳城陪伴妻女数日后,在临走前的一天,召所有智慧宫的成员,到智慧宫听从他的演讲。
现智慧宫的祭酒为声名赫赫的文人萧颖士。
他在开元时期进士及第,起起落落,一直推后进为己任,被称为“萧夫子”。
李瑄之前请李白为智慧宫祭酒,但李白对这种以译书、数学、经文、发明、哲学思想为主的智慧宫不感兴趣。
所以李瑄令萧颖士为祭酒。
虽然是从一品官职,但没有多大权力。
许多人认为智慧宫祭酒,连侍郎都比不上。
智慧宫中,大唐与外国学者加起来共一千三百余名,包括李瑄随行的官吏,坐得满满登登。
智慧宫的主殿布局是李瑄设计的。
如后世的大会堂一样,能坐一千多人。
更方便去交流。
“拜见至尊……”
李瑄和萧颖士进入智慧宫的主殿后,所有人起身拜见。
来大唐的外国学者,个个聪慧。
他们出发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汉族,现大部分都能掌握一定汉语。
即便听不懂李瑄的话也不要紧,会议过后,会有人告诉他们。
李瑄抬手,所有学者重新落座。
李瑄的地位,大诗人、大词人、大文学家、大发明家的身份,注定李瑄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奉为圭臬。
唐人看李瑄时,眼中含光。毫不掩饰对李瑄的崇敬。
外国人眼中,李瑄是传说中的神灵。
“朕今日想问诸位一个问题。有谁考虑过,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我们脚下踩的大地,是什么样的形状?是方,是圆,亦或者其他形状?”
李瑄立于中央,抛出这个问题。
有的东西,如果没有他的引导,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
他也不想有那么多称号。但他既来之,就必须将脑海中有限的知识留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
至尊为什么会问出这句话呢?
这句话,恰恰将学者们问住。
他们一直活跃在这世界,却无法得知天地的方圆。
“智慧宫中,我也是学生。诸位可畅所欲言。”
李瑄笑了笑,让诸位尽管说。
事实上,在大航海开启前,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世界是圆的。
有的知识一些人的推测、猜测,以及后人的捏造。
待人到达星空,才能真正看到世界是圆的。
包括李瑄现在的言行,在大航海前,也只能算推测。
“回至尊,大地广袤无垠,四野平坦,天理应为方,方能与地之方正契合,仿若榫卯相扣,构建乾坤秩序。”
一名汉家学者,用天地皆方的猜测,想证明天地皆方。
“古人有过记载,以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循环往复,猜测天是圆的。”
又一名学者认为天地是圆的,有理有据。
二人话语一出,学者们围绕方圆,争论起来。
“诸位以为,这天地真就广袤无尽吗?有史以来,也仅仅有罗马这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与我大唐接触。”
“若信方圆,该有天边,为何不曾有人达到?”
在学者们争论不下之时,李瑄说出自己的意见。
华夏人常说的“天涯海角”和“远在天边”,但都是文人的想象,没有人去过。
中原自诩中央之国,以华夏为中心,四方为戎狄蛮夷。
可想过戎狄蛮夷以外为何?
众学者不解其意,但都如学生一样,认真听着李瑄发言。
“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如果是方圆,就到达天边。如果世界是球体,从东出海,还回会到原点……”
李瑄向学者说这番话,意味着大航海,将要开启……


  https://fozhldaoxs.cc/book/93159716/453775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