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幸福无泪 > 第149章 第149章恢复高考

第149章 第149章恢复高考


xxx元帅1977年9月21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一首《攻关》诗:“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打响了国家拨乱反正以来向科学进军的发令枪。

        1977年10月21日,遍布城乡的有线广播在新闻联播时间,播送了xxx、教育部关于在全国恢复高等院校入学考试的通知。

        许多人屏息静气,一字不拉地听完广播,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在中断了十一年后,大学的车轮将重新滚动。

        这一决定来之不易,1977年7月中旬的11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布“特殊时期”结束,xxx官复原职,xxx要求分管科教。

        1977年8月4日早晨,xxx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他与30多位重获起用的科学家,大学教授共商中国的科教兴国,决定在当年恢复中断11年的高考。

        他提出并决定取消了对考生家庭出身条件的限制。明确招生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通知具体细则如下:1劳动知识青年可以报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之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发布了这一消息。这一切突然来临,就像做梦一样,广大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震撼了整个中国大地。

        人们从屋角,从床下把那积满了厚厚灰尘的书本重新找了出来,视若神明,满怀激情地挑灯夜读。

        恢复高考带给无数青年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历史机遇。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而是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社会风气。

        十年废学,被堵在了大学校门外的知识青年达到3000万人之多,这就出现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独特景观,加上他们的亲人,学校的老师,牵扯其中的有近亿人,可以说,恢复高考这一决策激活了整个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为之改变,读书的身影随处可见,书店的长龙司空见惯。

        1977年12月,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这年的高考,积聚了太多的期望,这是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拐点,更是历史的转折。

        由于准备仓促,印刷试卷的纸张不够,xxx亲自下令解决。因为时间仓促,一时难以制订统一的考试规则,所以1977年冬天的考试,并不是全国统一考试,而是各省自考。

        文昌德在临报名前回到了厂里,他是高66级,知识水平站在第一方阵。他胸有成竹,因此在回来时就带了点离别的悲壮:他给女儿买了四季的衣服、一堆小画书、一个黄头发的会叫的洋娃娃和一个铁圈做成的学步车,他指着这车对苟爱琴说:“你一个人带小孩挺难的,雅雅快一岁了,要学走路了,越发离不开人了,你以后做事时将她放在这里面,安全些。”

        苟爱琴小声说:“好吧。”眼睛竟有些涩涩的。

        这一年的12月,文昌德在冬日的阳光里参加了那场激动人心的高考,1978年元月份,上海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翩然而至。此前他一直担心自己“政审”过不了关,尽管他将<通知>已熟记于心,现在看来真是公平竞争,他打心眼里感谢国家感谢党。

        当天,他花了100块钱,要好的同事、朋友又凑些饭菜票,大家在食堂撮了一顿。

        七十年代末最能牵动国人神经的是什么?谁都会说是上大学,人们用“天之骄子”、“时代宠儿”来形容那些幸运儿,这录取通知书简直就是一张登上天梯的路条,他一下子被捧到了天上,林书记见了他也主动上前握手,说这是厂子的骄傲,再说上两句鼓励的话,末尾还不忘满怀深情地说:“毕了业回来呀,厂子就靠你们了。”他当然知道,他200是不会再回来了。

        这一次文昌德没有单独见他的小老乡,只是把他个人的一些物品送给了建国。

        这个冬天,570万名从十三岁到三十七岁的应考者如过江之鲫般涌向考场,录取了273万人。据说在新生入学后,在同一个班级里,三十几岁的大哥对十几岁的小弟说:“我都能把你生出来”,这也算得上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葩。


  https://fozhldaoxs.cc/book/91321424/620147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