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黄雄英朱元璋 > 第166章 咱早该带你来看一看的!

第166章 咱早该带你来看一看的!


  户部尚书赵勉自杀而亡以后,户部的官吏全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特别是那些参与其中的官员,日不能食,夜不能寐。

  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对付贪官的手段,就拿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来说,除了涉案的六部官员以外,  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甚至因为追踪脏款,还牵涉到全国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

  总之,有杀错,没放过!

  郭桓案与之前的空印案是朱元璋重典肃贪的表现,让明朝官员警戒恐惧,时人谓:“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  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

  所以这一次户部犯案,别说是户部的官吏,就是其他的官吏也都忧心忡忡,害怕牵连到自己。

  朱元璋这一次却没有过问太多,全权交由朱雄英来处理。

  而朱雄英并没有将这一次户部的贪腐案交由锦衣卫处理,要知道锦衣卫专门罗织官员吏民的罪名,使人感到随时有杀身灭家的恐怖。

  所以朝中许多官员也都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朱雄英将整个案件交由杨靖来办理,并嘱咐杨靖一定要秉公办理,不得牵连无辜。

  杨靖领命,一律秉公处理。

  他治狱明察真伪,而不以刑律苛细严究。对供词案情稍有不实者,  必定亲自过问,彻底查明,他量刑平允,  不偏不倚,经他复查审理,结果多所平反,活人甚多。

  此事,也受到老爷子的赞许。

  户部一案,算是落下帷幕,最终赵勉畏罪自杀,户部牵连十数人,通通被处死,不过祸不及家人……

  户部经过一轮清洗,尚书的位置也空缺了出来,不过一年一度,由户部主持的春耕却是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来……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大清早的,朱雄英如往日一样早起。

  日子似乎又回到和以前一样,一样的慢条斯理、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东方泛起鱼腩白,朱雄英就开始起床锻炼了,打了一趟军体拳,  又跳了一段第八套广播体操。

  朱雄英经过上一次晕倒的事以后,开始早睡早起,  注重身体锻炼。

  身体是最重要的,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一切……

  锻炼完,朱雄英休息了一会,然后去找老爷子吃早点。

  一起吃早点已经成了爷孙俩默契的一件事情,因为在吃早点的这点时光,他们可以讨论许多事情。

  老爷子每天的胃口都不错,吃了几个肉包子,最后喝一碗豆浆一壶清茶,早饭便算是彻底结束。

  东方的红彤彤的一轮日出,照耀在大地之上。

  老爷子咂摸咂摸嘴,对朱雄英道:“出去走走。”

  朱雄英想了想,左右也没太多事,这些日子处理户部的事情闷了许久,也想出去转转。

  最主要的是,他想看一看大明春耕的情况。

  “成!”

  说着,两人便换上常服,带上蒋瓛,朝宫外走去。

  迎着清晨春日的微风,晨曦掀开了晴朗的一日,应天城房屋鳞次栉比,傍水而建,一列列鱼鳞瓦房,灰墙百瓦排列开,安静祥和的矗在那里。

  典型的江南徽州建筑,看上去心旷神怡。

  人家烟火随着春日微风开始冒出袅袅炊烟。

  秦淮河堤岸的青石板台阶上,妇人们挽着篮筐,在水中卖力捶着衣衫。

  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不过爷孙俩这一次的目的地,却是应天城外的乡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应天府的城郊,大地上都铺了一层绿色,空气中都带着阔别已久的春日清腥味儿。

  乡村的田埂之上。

  朱雄英搀着老爷子席地而坐。

  朱元璋也不嫌脏,大喇喇坐在田埂,随手抽了一根狗尾巴草在嘴里嚼着。

  一切都那么随意。

  这个让满朝文武惊恐到极点的铁血冷漠的皇帝,在朱雄英面前再次恢复和蔼老人的一面。

  朱雄英抬头看去。

  农田里已经有许多春耕的百姓开始一年的春日农耕。

  看着看着,朱雄英突然咦了一声。

  朱元璋随口问道:“怎么了?”

  朱雄英有些疑惑的道:“咱大明不是已经普及牛耕了么?怎么……”

  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

  前方农田内,一群百姓正手扶曲辕犁卖力耕种,放眼望去,用牛耕的却鲜有几户人家。

  朱元璋叹口气,道:“你也知道,去年严寒,百姓虽然有你的无烟煤,勉强度过寒冬,但是牛就不行了,去年,京畿各地不知死了多少耕牛。”

  “牛崽子还没长起来,老一点的牛,也舍不得继续用,百姓和牛是有了感情的,能让牛歇歇就歇歇。”

  大明的耕牛和战马一样,都是稀缺物。

  要不是实在难以耕种的土地,一般百姓人家舍不得用耕牛,有些是无耕牛所用。

  “原来是这样!”

  朱雄英自言自语的说道:“这样一来,耕种的效率不就大大的减弱,长期使用人力,也会让一部分人累出问题?”

  朱元璋叹口气:“那又有啥办法?”

  朱雄英似乎想起什么,忽然道:“为什么不将田埂两端架起代耕架?”

  朱元璋不解的道:“啥是代耕架?”

  代耕架是明末农耕器具发展的一大进步,明末战乱纷争,耕牛锐减,于是伟大的劳动人民便想出这样的省力耕种器具。

  朱雄英想了想,道:“就是在田地的两头,各设起一個人字形的木架,每个木架各装一个轱辘,轱辘两头安上十字交叉的橛木,手板橛木,犁自行动……”

  说着,朱雄英拿来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朱雄英在努力回想着,虽然这种农耕器具在明末农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对于后世的朱雄英来说,这东西始终还是太过陌生。

  他只能凭着自己的理解去画。

  等他画完,再去看朱元璋,不知何时,朱元璋已经一动不动的盯着朱雄英,表情有些痴呆。

  朱元璋呆呆的看着地上画的代耕架,神色渐渐有了变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时而激动的面色潮红……

  他似乎渐渐搞明白朱雄英说的代耕架的用处了。

  “你……你想出来的?”

  朱元璋有些愣神,只是一双眼睛看起来像是要吃人一样。

  “有……有问题?”

  朱雄英不确定,也不知道对这个时代来说,这种东西是算好还是不好,但从用途上来说,朱雄英觉得应该没多大问题啊。

  不知道老爷子为什么这副表情。

  朱元璋拍着朱雄英,目光赤红,一脸懊恼的大呼:“咱早该带你来看一看春耕的……”


  https://fozhldaoxs.cc/book/84471896/7147958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