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32章 朝贡制度需改变,刘家港接见商人

第32章 朝贡制度需改变,刘家港接见商人


第32章  朝贡制度需改变,刘家港接见商人
御书房中,杨轩听着朱棣的话,一脸无语。
“你这种想法,妥妥就是冤大头。”
“若我是海外国家的人,就拿些不值钱的东西来朝贡。”
“反正大明大方有钱,只要来朝贡,就能大赚一笔,为什么不来呢?”
“难道就不能是他们仰慕我大明的文化,才来朝贡?”朱棣不服道。
“这样的国家和人也有,但终究只是少数。”杨轩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说道。
“国与国之间,更重要的还是利益。”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个道理在国与国之间尤为明显。”
“他们为什么仰慕大明?敬畏大明?”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明强大,拥有轻易覆灭他们国家的能力。”
朱棣沉默,其实这个道理他也明白。
“所以,所谓的天朝上国,是我们打出来的。”
“而不是别人吹出来的。”
“若是有人一味的沉浸在所谓的天朝上国中,而不思进取,那这样的人,该有多蠢啊!”
说这话的时候,杨轩还若有所指的看向朱棣。
后者神色讪讪,不敢和杨轩对视。
“那你说要怎么办?”
“朝贡制度是父皇当初制定的,若是改变,朝堂上,恐怕又要吵成一片。”
朱棣头疼道。
重开市舶司开海就已经违背祖制了,现在又改朝贡制度,怕是没那么好办啊!
杨轩也知道这事儿不好办,但又不能不办。
“要不,就告诉百官,朝廷会把省下来的钱,用来给他们涨俸禄。”
“只要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想来他们也不会拒绝吧!”
杨轩眼珠子一转,看着朱棣说道。
“嘶…你还别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朱棣也是眼前一亮。
与其当一个冤大头,不如把这钱用来给官员们涨俸禄。
最起码,他们不会叫自己冤大头。
朱棣心思转动,这样一来,改变朝贡制度应该不难。
“那以后我们拿什么回礼呢?”朱棣又问。
“四书五经各一百套。”
“这可是教化蛮夷,读书人不是最喜欢教化天下嘛。”
“若是外国使臣不收,光是朝堂上的读书人怕是能把他们骂死!”
“毕竟这可是圣贤书啊!”
“你心真脏啊!”朱棣看了杨轩一眼,明白了其用意。
“难道你不想嘛?”杨轩反问。
随即,两人相视,皆是露出了得意的笑。
这波,属实是把读书人给算计进去了。
“当然,若是过意不去,可以再给点不值钱的东西。”
“反正就是不能吃亏。”
“至于之后诸国朝贡的礼物,咱们可以看看他们国家的条件,让他们有选择的朝贡。”
“对了,你这里的舆图呢?”
“跟我来!”
随后,朱棣带着杨轩来到了御书房后面的墙角下。
紧接着,朱棣将挂在墙上的一块绸子扯了下来。
眼前堪舆图非常大,是朱棣召集了不少人所做的。
其包含了大明周边诸国。
在这个时代,算是很详细了。
杨轩走到舆图前,指着暹罗、真腊、占城等东南亚国家。
“你看,这些地方,粮食一年三熟,而且距离大明也不算太远。”
“若是我们让他们将朝贡物换成粮食,这每年少说能有几十万石的粮食。”
“咱们大明的水师,什么实力你是知道的。”
“若是将这些粮食通过海运运送到顺天府,当做军粮存着。”
“那一旦北边发生战事,或者发生天灾  我们就不用再费心从南方调集粮食。”
“毕竟,陆运的损耗在一半以上,而且速度还不快。”
“但是海运,可以极大的降低损耗。”
“只要有五成以上的粮食能安全送到,那就是值得的。”
“更不用说,这几十万石粮食都是白来的。”
听着杨轩的话,朱棣也有些心动。
他为什么劳民伤财也要疏通运河,不就是因为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损耗太大了嘛。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茶叶、丝绸、瓷器、铁锅跟他们换。”杨轩再次补充。
大明的粮食问题一直存在,从大明建国以来,人口增加了不少。
当然,粮食产量也提升了些,但这并不能让全大明的百姓都吃饱肚子。
若是能通过朝贡和海外购置解决一部分大明的粮食问题,朱棣觉得这事儿可以干。
他当这个皇帝也好几年了,每年都要调南方的粮食补贴北方。
可这路上的损耗就是个大问题啊!
像杨轩说的,用海外的粮食解决一部分大明的粮食问题。
那么省下来的粮食,就可以用来做更多的事了。
首先,疏通运河,兴修水利就可以加快进度了。
“你再看这几个地方。”杨轩指着舆图上满剌加国和苏门答腊,爪哇等地方。
“这些地方有的生产香料,有的地方盛产诸如沉香木等珍稀木材,朝贡之物,我们可以选这些嘛!”
听着杨轩的话,朱棣微微点头。
海外的好东西确实不少。
“行,就这么办吧!”朱棣道。
“不过这事儿还是要提前跟那些使臣商量一下。”朱棣又补充。
“这是自然,大国自有大国的风度,岂能如强盗一样。”
杨轩笑了笑。
随后,朱棣让人叫来太子朱高炽和礼部尚书郑赐。
一起就朝贡制度进行商议。
一开始两人自是持反对态度的,可慢慢两人就被说服了。
朱高炽看的比较长远,有大局观,既然改变朝贡制度对大明利大于弊,那他就没有反对的理由。
毕竟,他是大明的太子。
商议结束之后,杨轩就和朱高炽、郑赐一同前往会同馆。
与各国使臣交涉的任务自然落到了礼部尚书郑赐的头上。
后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口才,舌绽莲花,将各国使臣说服,同意了新的朝贡制度。
虽然以后大明的赏赐不多了,但很多他们国家不值钱的东西却在大明非常值钱,大不了以后来朝贡的时候多带一点。
总之,他们也不可能吃亏。
那么,谁吃亏了呢?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次日朝会,就朝贡制度的问题进行了商议。
一开始群情激动,但随着太子朱高炽表明支持态度,和朱棣拿出涨俸禄这个杀手锏之后,风向立马就转变了。
毕竟,省下来的钱都是他们的。
为什么要反对?
谁会跟钱过不去?
而且,给各国回礼圣贤书,更是得到了文官们的一致支持。
这可是教化蛮夷啊!
什么?你说圣贤书不值钱?
放肆,竟敢辱没圣人之言,你已有取死之道!
就这样,朝贡制度的改变异常顺利。
就连朱棣也没有想到。
也不知道老朱知道自己定下的制度又被改了后,会是什么反应。
可惜啊,他已经不在了。
……
之后的几天里,朱棣下达了好几道圣旨。
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扩充水师,打造宝船。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让东南亚各国用粮食朝贡,那自然是要有大船来装粮啊!
为了保护航道运粮安全,水师自然也是要扩充的。
至于郑和,他还肩负着探索远洋的重任,自然不能让他来当这个运输大队长。
要知道,杨轩给他的图册上的作物还没有找到呢。
朝堂上的事没有影响到杨轩。
他最近这些天也很忙。
天气已经转凉,他之前种下的种子才发芽不久,肯定熬不过寒冬的。
于是便组织了一些人手建造暖房,准备将发芽的种子全移植到暖房中。
干完了这些事儿,杨轩准备在家躺个两天。
谁料这个时候,夏原吉登门求见。
“下官参见长平侯!”
夏原吉拱手行礼。
“少礼少礼!”杨轩笑道。
“不知夏尚书此来所为何事?”
将夏原吉引入客堂,落座之后,杨轩问道。
“陛下命下官去刘家港负责货物拍卖之事。”
“下官以前从未做过这事儿。”
“想着侯爷既然知道这个方法,那具体如何做,应该是知道的。”
“所以特来请教。”
夏原吉道。
也是,举办拍卖会,这对夏原吉来说,还是头一次,若是没有利益最大化,怕是不好和朱棣交代。
“那要不我随你去一趟,届时你在旁好好看看。”
“毕竟,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了。”杨轩想了一下,道。
“如此甚好!”夏原吉惊喜道。
“好,随后我便和陛下请旨。”杨轩道。
正好趁此时机,带安庆和秀禾也出去转转。
“下官静待侯爷!”夏原吉道。
送走夏原吉,杨轩转身回到后院找安庆商量了一下去刘家港的事。
对此,安庆自无不可。
何况还能亲眼看看大明的远洋水师,何乐而不为呢?
次日,杨轩入宫和朱棣说了这事。
第三日和夏原吉离开了京城。
随行的还有朱棣调给他的一个锦衣卫百户所。
一行人乘船顺江而下,几天后到达了刘家港。
驻守在这里的户部官员早已为他们安排好了住处。
行李什么的自有人去收拾,杨轩带着安庆登上了宝船。
巨大的宝船引起安庆的震撼。
这是国力的象征。
纵观这个时代的所有国家,也只有大明才能造出如此巨大的宝船。
另一边的夏原吉也见到了打算参加拍卖的大商人。
消息散出去已经很久了,想来的基本上都来了。
杨轩和安庆在宝船上转悠了一会儿便回到了房间。
坐了一路的船,也该休息一下了。
安顿好安庆和秀禾,夏原吉又找上了门。
“侯爷,不知何时接见那些商人?”
“明天吧,你安排一下!”杨轩想了想,道。
这件事还是尽早干完的好,杨轩知道朱棣想早点看到这笔银子。
之前下定决心,扩充水师,朱棣又拨了不少银子出去,心疼了他好久。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杨轩洗漱完就去见了那些大商人。
都是各地有名的富商,经济实力强大。
“草民参见长平侯!”
众商人行礼。
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很低,士农工商,阶级分明。
“免礼。”
杨轩淡淡道。
随后便坐在了主位上。
“你们能来,本侯很高兴。”
“此次拍卖,不仅有剩下的货物,还有各国使臣所带来的。”
“所以,尔等并不需要担心货物不足。”
杨轩先给了众人一个定心丸。
听到这话,众人脸上的担忧果然少了不少。
“此次拍卖之后,往后也会形成惯例。”
“朝廷船队带回来的货物,都将进行拍卖。”
“像之前那种零散的出售模式,将不复存在。”
杨轩又道。
在场的商人,要么是之前没有买到货的,要么是买的太少。
所以在听到杨轩的话后,人脉实力不强的也都安下了心。
毕竟之前直售的时候,有一些大商人就是通过人脉关系,用低价拿下了不少货。
这给朝廷造成了不少损失。
杨轩带来的这一个百户所的锦衣卫,也承担着暗查贪污的任务。
“此外,朝廷准备重开市舶司,以后海商带回来的货物也将在市舶司的监管下进行拍卖。”
这个消息现在还没有流传到民间。
只有一些人脉强大的大商人提前得知了。
而在场绝大多数人也是现在才知道。
果然,此话一出,便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杨轩端起茶杯静静品尝,也没有打断他们。
一旁的夏原吉心里有些急,不知杨轩为什么要说这个。
市舶司一开,海外的货物大量涌入大明,势必会使原先高价货物降价。
若是这些人打算买以后的便宜货,那此次拍卖还怎么办下去?
似是察觉到夏原吉心中的想法,杨轩给他递过去一个安心地眼神。
后者本着对杨轩的信任,压下了想要开口的欲望。
等到众人商量的差不多了,杨轩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他们。
从他们的眼神中,杨轩能猜到,有些人怕是不打算参加此次拍卖了。
打算等以后降价了再买。
当然,也有不少人眼中充满了热切,他们知道此次拍卖会是他们的机会。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长远的眼光的。
对此,杨轩不得不提醒他们一下。
只有这些人卷起来了,朝廷才能利益最大化。
……


  https://fozhldaoxs.cc/book/83574594/678521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