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九品寒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武帝驾崩(1)

第一百七十一章 武帝驾崩(1)


司马炎果然没有康复过来,而且一日重似一日。大臣们每个人都心事重重,当然不是担心皇上的病体,而是都在谋算着皇上真的驾崩之后,自己未来的地位该怎样保全,甚至怎样抓住机会谋求更大的空间。  在这期间,朝中很多重要职位都有了大的调整。有的人欢喜,有的人则是被迫接受。这背后大多都是皇后杨芷及其父亲杨骏的暗箱操作。  先是司空卫瓘被改封为太保。司空跟司徒、太尉一起,并称为三公。三公是最显赫的、位极人臣的官职,但历代却并不固定。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时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到了后汉以后,就变成太尉、司徒、司空了。每一次称号的变更,都不乏争权、改制等政治因素在里面。晋代的三公称号也沿袭后汉,却把太师、太傅、太保尊为上公,但晋朝的太师不能称太师,而是改称为太宰。因为要避大晋第二位开拓者、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的名讳。  上公是比三公更尊贵的称号。卫瓘从司空变为太保表面上是晋升了,但实际上却是被架空了。因为朝中大多数的实权都掌控在三公九卿手里,尤其是三公,真正是大权在握。大体上太尉主管军事;司徒主管人事;司空主管工事。而上公呢,只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虚号,基本没啥权利。何况卫瓘还没了一个尚书令的职位,差不多就相当于退居二线了。  又有汝南王司马亮由太尉、录尚书事、太子太傅改封为大司马、都督豫州,出镇许昌、加假黄钺。在晋代,地位最高的职位有八个,除了上公和三公之外,还有大司马、大将军,即所谓的八公。大司马虽然不在三公之内,但地位却在三公之上。不但被封了大司马,还被赐予假黄钺的荣誉。黄钺乃是威严的象征,是皇帝的专用仪仗,“假”通“借”字,加假黄钺就是允许你借用专属于皇帝的这种荣誉。司马亮的职位变动也像卫瓘一样,表面上是升了,且无限风光,实际则不然。大司马在天下动乱的时候可以调动军马,指挥作战,威风无比,但在太平时代则没什么权利,反倒不如主持日常军事的太尉。况且又把录尚书事这个实权丢了,最可怕的是都督豫州、出镇许昌,这就是要把司马亮驱逐出朝廷中央,赶到许昌一边窝着去。至于假黄钺,虽然从来只是少数权臣获得,但如果不掌握真正实权,那也只是一个虚荣罢了。  而杨骏呢,则谋取了司马亮原来的官职,由车骑将军变为太尉、录尚书事、太子太傅,另加都督中外诸军,也就是节制天下所有军队的权利。这样一来,等于晋朝的军政大权全都落在杨骏一个人手中。  在司马亮还没有出发的时候,司马炎已经到了危重的地步。他却有一时清醒,意识到自己即将撒手而去,而自己的继承者又太过不堪,实在是放心不下。当初跟随自己一起革命,建立帝业的元老功勋们皆已亡故,如今能够依靠的只有汝南王,怎么能让他离开京师呢?于是便将中书监传来,口述诏书,命汝南王司马亮不再出镇许昌,而是留在朝中与杨骏共同辅政。  中书监将诏书拟好,还未发布,却被杨骏索去。杨骏对司马家宗室,尤其是司马亮是很忌惮的,哪能容得下他?杨骏看了之后,就将诏书压下来,秘而不宣。后来还不放心,竟与自己的女儿皇后杨芷密谋,将此诏书废了,另立一份新诏书,改为由杨骏单独辅政,并催促司马亮尽快离朝。  司马亮离开后不久,司马炎就病危了。弥留之际,他见司马亮迟迟没有露面,便要立刻传见,想亲口托付重任,却终究未能实现。最后病死于含章殿。  所有的开国皇帝都是有作为的,司马炎也不例外。虽然是经过他祖、父两代三王的奠基才实现的大晋的肇建,但他本身的才能也是不容小觑的。他的父亲司马昭再怎么专横霸气,却终究没敢走出关键的一步,而他接替父位刚刚数月,便代魏称帝,足见其有一定的魄力。后又结束了天下百年大分裂的局面,重新将华夏版图合在一起,也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到了晚年,他认为自己一统天下,令八方朝贡,四夷称臣,天下太平,百废俱兴,这是何等的文治武功,不免有些飘飘然,追求享乐起来,以至于晚年昏乱。  跟他嗜血成性的父祖比起来,司马炎最大的特点是宽厚仁慈。终其一朝都没有过乱杀无辜。这个特点有利于笼络人心,但也容易遗留祸患。虽然司马炎的一生算得是功成名就,但他却没给后人铺就一条平坦之路。继任者们开启了晋朝的新篇章,不过不是欣欣向荣,而是充满忧患的新篇章。  能够改变历史的人,都将留下是非功过。而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司马炎死后,被谥以“武”字,后人称之为晋武帝。“武”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谥号。历史上很多被谥曰“武”的帝王,比如周武王、汉武帝、汉光武帝、魏武帝,即便不是开国皇帝,也是开疆扩土的一代雄主,俱名垂青史。司马炎下葬之后,供奉祖庙,庙号又被尊称为“世祖”。  司马炎死后,太子司马衷继皇帝位,尊先皇后杨芷为皇太后,册封原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广陵王司马遹为太子。太后杨芷虽然名义上是皇后贾南风的婆母,但论年龄,她比自己的这个儿媳还要小两岁,跟她的外甥、名义上的皇帝儿子司马衷同龄。因为她乃是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第一任皇后是她的堂姊杨艳。杨家等于是一门二后。历史上一门之中出现两位妃子共同侍奉一位皇帝的情况也有过,比如前汉时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姊妹俩。不过,一门二后的最终结局大多都不太好。烈火烹油,物极必反。只要出现一门二后的情况,不但此二妃本人,就连这个家族必定是十分得势了。人一得势,很少不飘飘然、得意忘形,继而排斥异己,做出有损朝纲的事。最终到了失宠的那一天,必定会被政敌所不容。  太国丈杨骏更加肆无忌惮,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住进了皇宫的核心、最威严的太极殿。将自己进封为太傅,专权朝政。所有诏书都要经过太后女儿之手,再转由自己,之后才对外实行。杨骏本来就没什么威望,再加上种种恶劣行为,遭到了世人的不齿。为了收拢人心,竟将所有大小官员俱增俸一等,参与司马炎丧事的增二等,二千石以上没有爵位的都封为关中侯。真正荒诞之极。  皇后贾南风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当然并不满足于安分后宫,只是如今迫于杨家势倾朝野,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抗。但在暗地里却没闲着,偷偷地培植党羽,积蓄力量,伺机一举将杨家整垮。  说实话,此时的杨家并没有把贾南风放在眼里,他们所忌惮的只有司马亮等宗室成员。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得知皇帝驾崩,就赶来洛阳吊唁,但却害怕杨骏加害自己,便以生病为由,不敢进宫,只在自己的大司马府门外叙哀。杨骏借此讨伐于他,堂堂的最高武官大司马竟不敢与杨骏对抗,偷偷地逃回自己的许昌领地去了。  这么重量级的对手在自己面前都跟避猫鼠似的,杨骏得意非常,放下警惕,放心搞专权去了。  新皇的登基对高官们产生了震荡,但对舒晏这样的小人物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被中正评为五品,按照上品陟、下品黜、原品守本的原则,自知升迁无望,就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尚书郎吧。只不过如今卫瓘调离了尚书台,面对新的上司,还是要更加勤勉谨慎才是。  相反,小默现在的积极性却大不如以前。不是因为对先皇有多眷念,也不是这个新皇帝口味有多叼、多难伺候,而是因为司马炎死了,自己曾经满怀期望的为舒晏中正品级平反的事就无人做主了。小默知道司马衷庸碌无为,大事还无心力顾及,哪里会管此等蝇头小事?料想无济于事,所以根本没有向他提及。虽然掌管着整个珍馐署,但她这个珍馐令比较特殊,平日只管负责皇帝和皇后的食馔,以前是司马炎和杨芷,现在却是三个人,除了司马衷和贾南风,还有皇太后杨芷。  当初还没进宫的时候,在尚书台暂时借住,小默为舒晏做饭,就已经创出了“神厨”的称号。名声传到东宫,当时还作为太子妃的贾南风也想品尝品尝神厨的厨艺,曾派人专门去请,奈何小默不给面子,这让贾南风怀恨在心。她想了一个主意,故意让太子将尚书台住着一个神厨的事透露给皇上。看皇上怎样处理,如果皇上垂涎他的厨艺,必然要留下他,但务必要害他净身;反之,如果皇上不在意口舌之福,必然会追究他个非法居留之罪,也会吃不了兜着走。不管怎样处理,都可以令太子讨好皇上,还可以间接收拾小默。她在暗中窃喜报复了小默,可她哪里知道她的这种报复在小默的女儿身身上一点也没有影响呢?  现在贾南风做了皇后,虽然还对小默耿耿于怀,可当她如愿以偿地享用了神厨的厨艺后,哪里还会舍得报复他?所以小默每天只用三成本事,却依旧保障了自己稳稳地不被动摇。  芷馨因为石崇的缘故,在玉叶馆却遇到了波折。  石崇乃是贾家一党的人,这是世人皆知的。杨骏辅政以来,本来对石家就有所提防,可石崇却在这个时候上了一道关于反对大开封赏的奏折。奏折慷慨诚恳地陈明:虽然新皇登基、先皇驾崩乃是本朝的大事件,但其重要性却远远不能跟建立大晋的泰始革命和收复东吴这两项伟业相比,但如今恩泽的程度却优于前二者,这很令世人感到不妥。凡事就算不能远依古典,也应该遵依先例行事才行。今天开了这个先例,以后岂不是将会遍地公侯吗?  不管石崇的目的是出于对立杨骏还是纯粹的就事论事,这都令杨骏很不爽。奏折不会被采纳不说,还将石崇排挤出京师,封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加鹰扬将军。虽然官衔一大堆,但却远离了皇上左右。  芷馨作为石崇的女儿,当然不会不受到波及。虽然在她心里从没心甘情愿地承认过这个“飞来横父”,没把石崇真正当过父亲看待,但外人哪里知晓这些?杨骏更不能让这个政敌的女儿留在后宫,担任着能够接触众多人脉的女博士。太后杨芷并不舍得芷馨,永安公主更是极力挽留,但芷馨最终还是被遣送回了石府。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https://fozhldaoxs.cc/book/83209242/1309914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