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不近人情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三嫁咸鱼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对于这个张溥,崇祯皇帝其实是一直在关注的。对于他被人捧着,慢慢地接受所谓的人情往来,甚至连他用难以想象的低价,在扬州府买到一套豪宅大院,崇祯皇帝也是通过窃听种子,在第一时间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倒没有说有多愤怒,这是官场上自然而然会遇到的情况,就看张溥自己怎么去做了。如果就是下去不改变,那么他就和大部分官员没什么两样,当官久了就成了贪官污吏中的一员。如果他自己能改变,醒悟的话,以张溥的才能,就可以更进一步去用他,而不是只把他当所谓的酷吏。
让崇祯皇帝有点没想到的是,东厂档头姜冬,却是始终保持着初心,竟然去告诫了张溥。
一般来说,哪怕是监察百官的东厂,很多人刚成为其中一员的时候,未尝没有为国为民之心。只是权力掌握得久了,被糖衣炮弹攻击之后,往往就会沦陷,转而和被监察的官员一起同流合污。
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自己刚穿越过来之后,整顿了一次厂卫。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虽然姜冬是个好样的,但不代表其他人都是这样。
在张溥母亲给张溥说拉姜冬下水的那话时,崇祯皇帝就警醒了。厂卫这边,还是要经常敲打才行,也要从制度上来保证厂卫的清廉。
在领军前往大同府的路上,崇祯皇帝就为此想了很多。
能保持初心的厂卫,必须要及时鼓励,这是其一;当然,已经堕落了的厂卫,那就要立刻严加惩处,不能让这种老鼠屎把周围的米都给染坏了。
另外,厂卫监督的范围职责,要实现轮换制。
就比如说姜冬这里,他已经跟了张溥两年了,相处久了就容易一起堕落。要进行轮换制。如此一来,就算张溥想拉东厂的人下水,可这东厂的人经常轮换,那拉人下水的成本也就高了。另外,只要换到一个保持初心的厂卫,那么张溥的事情都会被揭发出来。
当然了,这只是举个例子,张溥用断指发誓,这个题材,要好好在官场上宣传,就把张溥再推出来,号召所有官员向张溥学习。
从张溥的这次事件中,崇祯皇帝另外还有一件事情,那是相当不满意的。就是地方都察院的官员,竟然因为张溥如今掌握了大权,位高权重,就也跟着去巴结,走人情去了。
反过来说,地方都察院有监察地方官员之责,他们是不是也会被地方官员的糖衣炮弹攻击,这个应该很有可能。看来地方都察院也要实现轮换制,不能让监察官员在一个地方久待。另外,作为都察院的御史,必须要在上任之初登记财产收入,大于多少银两收入的,在都察院体系内进行报备,一旦查出有隐瞒不报,或者来路不明的财物,交代不清楚的就要论罪。
另外,要禁止地方都察院的御史人情往来,哪怕是同年好友什么的,也全都不能交往。这样做或者有点不讲人情,但崇祯皇帝觉得,对于监察地方官员的御史,就应该和其他官员保持距离。要不然的话,就算不收取贿赂什么的,双方吃吃喝喝的,有了情面,就肯定会妨碍地方监察官员的工作。
监察官员,就应该塑造成不讲情面,那种冷面的,难以亲近的官员才好。当然了,因为地方都察院还接受民告官,因此,对于民情的了解,也是要有必要的。因此,也不能一直待在地方都察院内,和谁都不往来。必须要走出都察院,便服走到百姓中间去,去听,去了解,同时要记录行程见闻,最终择其重要的,行程当地的档案留存,甚至可以上报京师都察院,以便京师这边,能对全国的民情也有个了解。
还有,对于监察官员的生活,朝廷这边也要去了解,必须要让他们衣食无忧,至少不能像当年的海瑞那样。总之,清官可以富,而不是清官就是要穿打补丁的衣服,自己亲自去种田种菜这种。真要这样的话,又能有多少海瑞会存在?
就一个张溥的事情,崇祯皇帝关于吏治方面,想了好多。不过他感觉,光是这些还不够。但已经想到的事情,可以先做起来。
于是,就在晚上宿营的时候,崇祯皇帝写了一道旨意,把自己的想法都写了,然后发往京师,令内阁和司礼监以及六部九卿,包括东厂在内进行讨论补充,定稿之后再回奏给他确认。
忙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也领军到达了大同府。
在大同府的周边,还能看到建虏和蒙古联军入侵之后的痕迹。
周边一些庄堡,防御能力强的,在看到烽火的第一时间,所有人就躲进庄堡内严加防备,因此没有什么事情,但是,庄堡外的一切,不是被抢,就是被破坏了,可谓满目疮痍。
还有一些庄堡,防御能力弱的,看到烽火信号,知道是草原上的敌人大举入侵,就立刻逃到了周边去躲藏。建虏和蒙古人一来,就把所有的一切都烧了。如今,庄堡的百姓已经返回,正在重建家园。
然而,老百姓自己的能力很有限,大部分人,都还是露天住宿,等着房子先盖好才行。
崇祯皇帝一到,所有的百姓都跪地迎接。
一眼看去,不管是衣着还是面色,都能看出,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好。想想也是,边关地带,常年受兵灾,每年的秋天,草原上的蒙古部族更有打秋谷的惯例,也就是会入关劫掠。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姓要能过好日子就怪了。
如今已经是九月份了,北方的天气已经转冷,特别是在晚上,天气就更冷。百姓还在重建家园,根本就还没住的地方,晚上肯定非常难熬。
看到这一幕,崇祯皇帝心情有点沉重。都不管闻讯赶来的大同府文武官员,下了马,在锦衣卫的护卫之下,走向了百姓中间。
他先是上前,扶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并没有说话,老人也不敢说话。然后,崇祯皇帝又扶起边上的另外一个幼童,摸摸他的脑袋,面黄肌瘦的,实在让人心疼。
转目四顾,看着他们,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忽然大声说道:“朕来了,这一次,会打得草原上的那些杂种再不敢入关,朕保证,朕必定以最大的努力,保证大家安居乐业!”
这些跪着的百姓听了,顿时都有点诧异。要知道,皇上可是金口玉言的,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难道皇上真得有把握,让草原上的那些鞑虏真得以后都不敢入关了?这可能么?
想到这个,他们又立刻想了起来,去年初的时候,皇上不就是来过一次,把关外河套的土默特部给灭了么!这在以前,可是谁也不会信的事情,觉得不可能。可是,如今,皇上又说了好像不可能的话,但是,这可是皇上啊,说不定就成真了呢?
想着以后的日子里,要真有那么一天,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关外的鞑虏入关,不再担惊受怕,不用东躲西藏,不用努力一年却都被鞑虏抢了去,那样的日子,怕会是世上最幸福的日子了吧?
这么想着,几乎所有的百姓,都不约而同地一起伏地大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真要那样的话,有这么厉害的皇帝,他们是真心希望这样的皇上能万万岁,永保他们的平安,从此再不受兵灾。
崇祯皇帝再次扶起又跪了下去的白发老人,同时对其他人和蔼地说道:“都平身吧!”
说完之后,他转身吩咐道:“传大同府地方官员过来!”
大同府的地方官员早就看到了皇上在这边的情况,虽然有点远没听到皇上说什么,但是,他们可是看到百姓激动的情绪,听到那山呼万岁的声音。
此时,听到皇帝传召,立刻就担心起来,小心翼翼地过来,大同府知府到了近前,就立刻抢先解释道:“陛下,微臣按照朝廷赈灾方略,早已给他们发放了赈灾粮了。”
他身后的官员,也立刻跟着点头,就怕皇上误会,要治他们的罪。
边上的那白发老者听了,同时也看到了知府大人看向他,眼神中有求救的意味,他犹豫了一下,带着点惶恐给崇祯皇帝说道:“陛……陛下,草民们确实都领到了赈灾粮食,要不是知府大人发放及时,草民们都饿肚子了。”
知道自己要来,地方官府敢不赈灾救灾,那就真是胆大包天了!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点点头看向大同府知府说道:“卿做得不错。作为地方父母官,就必须要做好当父母官的责任。如今全国都在防灾救灾,此事是决不能马虎的。”
大同府知府一听,自然是连声答应,表示绝不敢怠忽职责。
崇祯皇帝还是有耐心地听完了他的表态,然后转头看向他身后的一名武官问他道:“你是大同卫所指挥使?”
“末将在!”那人正是大同卫所的指挥使,听到皇帝点名,连忙回应道。
崇祯皇帝确认之后,便用稍微严厉的语气对他说道:“立刻派出卫所军队,给受兵灾百姓赶建房屋!明白么?”
虽然边关的卫所军队,比起内地的卫所要好一些。可打草原鞑虏的事情,主要也不是靠他们,让他们参与救灾中,算是正当其用。
卫所指挥使一听,稍微愣了下,这个事情,他可从没干过的。不过皇帝当面下旨,就是给他十万个胆子,他也不敢拒绝的,便立刻答应下来。
崇祯皇帝接着转头看向大同府知府道:“地方卫所参与救灾,在江南那边已经有先例了,以后朕会颁行旨意,地方卫所的职能,就都要加上这一项。卿是地方主官,要对地方灾情负责,如遇重大灾情,可申请卫所军参与救灾,事后报于指挥使司。”
“微臣遵旨!”大同府知府一听,连忙答应下来。
从皇帝的话中能听出来,如今虽然只是个例,但不久之后,估计全国都要推行这种救灾方式了。
而附近的百姓一听,不由得都是大喜。修筑房屋,正是需要壮力的。而一家子里面,又有几个壮力。可是军队就不一样了,一支军队过来,那可都是壮力,有他们帮忙的话,那房屋修筑的速度,绝对是非常快的,也就能早好些日子不用在露宿了。
此时,他们看着崇祯皇帝在和文武官员谈话,因此,不敢出声道一声感谢。不过他们偷偷看向皇上的眼神中,却充满了感激之色。
处理了受了兵灾的灾民,崇祯皇帝便领军进了大同府,他没有休息,而是第一时间召集了地方军事力量,当然,吴三桂也在这里。
看着底下大同府总兵以及援剿总兵和他们的手下各级将领,崇祯皇帝严肃地说道:“朕此次过来,就是要解决边关之患,消灭济尔哈朗为首的建虏以及和大明为敌的蒙古部族,这个,你们应该是知道了的。那么朕,就再说点你们不知道的。”
大堂内,所有将领确实都知道皇帝御驾亲征,是为了什么而来。在崇祯皇帝到达之前,他们私下其实就已经讨论过。虽然皇上有之前消灭土默特部的战例在,可这一次,想要再消灭以建虏为首的草原敌人,想来想去,好像就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由此,他们对皇上的这次御驾亲征,都表示了怀疑和担心。
此时,崇祯皇帝的说话,让他们一时之间没再去想已经想过的问题,而是都有点好奇,想要知道皇上又要说些什么他们不知道的话。
只见崇祯皇帝环视他们,大声说道:“京营改制,汰弱留强,最终只留下五千人马而已。要补充京营的兵力,这是必然的。因此,朕决定,就在此次战事中,立下战功,表现不错的将士,便能成为京营将士。此份旨意,朕亦会颁布给边关沿线将士。你们,听到了么?”
https://fozhldaoxs.cc/book/82930420/5313611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