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三百六十六回 民屯

第三百六十六回 民屯


“这么快回来?复州的事都已办妥?”

        复州卫面积最大,而且盘踞了不少土匪窝,尚可喜居然这么快回来,让杨承应感到有些吃惊。

        他很清楚,尚可喜如果单纯为他父亲的事回盖州是不可能的。尚可喜既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也不会不顾大局。

        尚可喜抱拳道:“复州卫虽大,但土匪一听说是大帅的兵马,纷纷倒戈投降。江将军和我按照大帅的吩咐,只诛杀首恶和从犯,其余合编成民屯,进一步改造。”

        民屯,是杨承应为迅速安定盖州以南定下的举措。

        简单来说,就是把他们“编户齐民”,按照金州镇推行的制度:

        以户为单位,十户为一屯,推举一名屯长。十屯为一庄,设庄长;十庄为一镇,由预备营的总旗担任镇将。

        略有区别的是,他们不和其他流民混居,以便就近监视。

        等改造一段时间,消除他们的戾气,再逐步放开。

        由于他们长期不事生产,杨承应让江朝栋安排人给他们贷粮食和农具,冬季一到按人头收利息。

        两年为期,两年后不再按人头收利息,而是正常按地收税。

        “这么快是好事,你暂时留在复州卫协助江将军,给我好好的监视这些土匪。”

        杨承应说道:“并非我有意搞歧视,而是必须挫其戾气,不然他们永远不会懂得安分两个字怎么写。”

        土匪嘛,长期逍遥已经养出了好逸恶劳、嗜杀的习气,必须下重手处置。

        尚可喜微微皱眉道:“大帅,留女兵营和女医护队就行了吧。盖州是重地,需要人手防守。”

        “建虏短时间无力再战,你不用担心。”杨承应拒绝了。

        “好吧……”尚可喜欲言又止。

        杨承应微微一笑道:“怎么?还有话说?”

        尚可喜犹豫再三,才道:“大帅,俺父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俺听说文馆的人选居然没有他?”

        “你知道文馆是干什么的?”杨承应反问。

        “俺不知道。不过,俺知道他们都不是简单的管读书人的,您没那个闲心。”

        “哈哈哈……有空多读书,就知道文馆的妙用。另外,你好好表现,我没听说父子可以同时进文馆。”

        听到这话,尚可喜眼睛都亮了。

        杨承应笑道:“今天的话,你不要对任何人提起。你出去打听打听,有只有四个人的文馆吗?”

        “是,俺知道了。”尚可喜激动的抱拳说道。

        年轻一代,尚可喜属于其中的佼佼者,而且多立战功,在杨承应第二批进文馆的名单之列。

        杨承应暂时只安排四个人,一方面是分工需要,另一方面是不引起朝廷太多注意。

        尚可喜刚退下,守门的亲卫来报:“大帅,公主派人来犒劳您。”

        “哦,快请进来。”杨承应起身。

        亲卫抱了抱拳,转身离开。

        不多时,他领着一个用帷帽和白纱遮住面部的女子进来,女子身后还跟着两个清秀的侍女。

        “大帅,人已带到。”亲卫抱拳行了一礼后,随即退了出去。

        从这位女子进来,杨承应便开始打量她,特别像一位故人。

        果然,当女子取下帷帽和面纱,露出容颜,杨承应吃了一大惊。

        “驸马爷,多日未见,小女子这厢有礼了。”沈漪蓉行万福礼。

        “别来无恙。”杨承应抱拳还礼。

        无论什么时候,看到这位天姿国色,都感觉心神动荡,非常的害怕。

        沈漪蓉浅浅一笑:“民女是奉了公主的令旨,前来盖州,伺候驸马爷。”

        “什么?伺候我!”杨承应秒懂这里面的深意,不由得皱眉。

        要是来的人是英娘该多好。

        沈漪蓉微微点头。

        “感谢公主一片美意。正好,府上缺几个端茶的侍从,就让你带来的侍女做吧。至于你嘛,帮我整理书房。”

        公主的令旨拒绝是不行的,杨承应只能接受。不过,具体怎么接受,公主就管不到他了。

        沈漪蓉眼神一暗,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但她选择了接受,行礼后,和侍女们离开了书房。

        杨承应松了一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

        以他的聪明,不难猜出公主这样做的意图。沈世魁主管两地财务,需要拉拢。而最佳的拉拢方式,莫过于结亲。

        但是他受的教育,对这种事本能的排斥。自觉已经非常对不起英娘,不能再做类似的事。

        只有等公主来了之后,和她好好的谈一下,杨承应心想。

        剿匪和安定流民两件事,进行得如火如荼。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接收流民达十万之众。

        而且,这种情况不止是盖州和复州,归服堡也出现了零散流民。

        在努尔哈赤的搜杀无粮人和供养旗丁的压迫下,百姓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后金。

        杨承应指示刘伯漒和周文郁,按照民屯的新政策安置流民。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容易发现后金的奸细。

        毕竟奸细是来挑拨对立的,谁想种地啊。

        面对“歧视”,他们自以为得到了挑拨的好机会,偷偷搞串联。然后被想过安稳日子的百姓举报,一波带走。

        因为和杨承应的政策相比,后金那是完全的不当人看。

        何况,上面有明文规定,两年后就取消。

        逃亡来的百姓,只要问当地百姓,便知道金州镇是啥情况。

        而且,杨承应还专门编了一套说辞,去年大旱,让整个金州镇损失惨重,迫不得已这样做。

        如此一来,奸细被很轻易的发现,并且消灭。

        消息很快传到了后金。

        沈阳,汗王宫。

        “咳咳咳……咳咳咳……”

        病倒在床的努尔哈赤,听到自己派出去的奸细都被清除十之七八,恼怒不已。

        “下去吧。”一道女人的甜美声音响起。

        “嗻。”乔装百姓的哨探,恭恭敬敬的退下。

        女人端着一碗药,来到白发苍苍的努尔哈赤身旁:“大汗,吃药了。”

        说罢,她用勺子舀起一点药汤,吹了吹,再喂进努尔哈赤的嘴里。

        这一幕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潘金莲和武大郎。

        然而,她不是潘金莲!而且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努尔哈赤长命百岁,至少熬到她的三个孩子长大成人。

        她不是别人,正是——阿巴亥!


  https://fozhldaoxs.cc/book/81681140/1325520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