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 第86章 出征!最后的底牌李景隆

第86章 出征!最后的底牌李景隆


第86章  出征!最后的底牌——李景隆

        建文二年十一月。

        年关将近,但是华夏大地上的百姓却注定无法渡过一个平静的新春了。

        朱允炆将南方数省的兵力集合,总计五十万,准备对抗南下的北军,就在不久之前,他们攻破开封,迫使傅友德东逃山东,随后一路向南。

        南阳等城先后告破。

        他们开始向着东南推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对方的真正目标,是那应天城。

        连诸王也没有想到,他们才刚刚起事,就要面临最终的决战。

        就连一向支持朱棣的辽王,也面对严铿提出了异议。

        为何不稳扎稳打?

        要知道南京是敌人的腹心。

        大江南北,还有无数的城池接受南京的诏令。

        就连北方,都没有彻底平息。这个时候南下,未免有些突兀,也容易被人偷老家。

        肃王与庆王,叫得更是欢畅。

        “严指挥使,莫要如此心急,不如稳扎稳打,可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严指挥使还是年轻啊,殊不知此战不同于与草原上的战争,我等可万不有失败,不然便万劫不复,严指挥使倒是会打仗,但是对这天下大势却是一窍不通啊!”

        ……

        质疑声,震耳欲聋。

        就连朱棣,也满脸疑惑地转向了自己的这名心腹大将。

        按照他的想法,也是不断占据各个省份,扩大自己的力量,直到与南廷最后决战。

        现在大战,太早了。

        严铿摇了摇头,在所有人的反对声中,他抽出长刀,在沙盘上绕着双方的地盘画了一个圈。

        北军,占据辽东、北直隶、河南、山西。

        南廷,占据南直隶、福建、浙江、四川……

        “如今之势,不可拖延。”严铿坚定地说道:

        “我军看似连连取胜,攻城掠地,其实是南军战略失当,在主力惨败之后致使士气低落,又兵力空虚,才轻而易举连下数城。”

        “他们视我军为叛逆,那建文更是自诩圣主明君,自不可能固收等待‘叛军’来攻,于是迫其军出战,南军战力不及我等,才有今日。”

        “然即便如此惨败,南廷之实力依然远胜于我等。他们更是坐拥大明最繁华的东南之地,一旦放下所谓的面皮,坚壁清野对抗我军,则难胜也。”

        “以四省之力对决天下,一旦进入对峙,则变为底蕴之争,北地远不及南方繁华,假以时日我军必败无疑。”

        “为今之计,便是火速南下,迅速结束战斗,改天换日。”

        诸王沉默了。

        如果南京方面真的不要脸,坚守不战,与燕军展开拉锯,那就变成了国力的比拼。

        诸王绝对会被拖死,甚至没有了南方的漕粮与财政的支持,他们手中这数十万的大军能维持多久都是个未知数。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朱棣与南京反复拉扯,到建文四年的时候,燕军的后勤已经一塌糊涂,也正是因为后勤已经崩溃,朱棣才在接到道衍的指点后很干脆地孤注一掷,千里奔袭,不要后勤就地给粮。

        要不是前线拉锯太久导致后方防御松懈,被燕军直接打到了南京,朱棣必败无疑!

        好在这个时空,有严铿为他出谋划策。

        道理很浅显,诸王也并非不知兵之人。

        诸将恍然大悟,脸上浮现出了赞同的声色。

        庆王和肃王的脸色有些讪讪的,他们以为对方贪功冒进,却不知看不清天下大势的原来是他们。

        决议已定,北军调转了方向。他们本来已经打算攻湖广,但是现在这辆战车的矛头指向了东南。

        <div  class="contentadv">        决战终于到来了。

        朱允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朝中已无可用之将,老将尽皆出征。

        南方没有大的战事,自然不会有什么新锐的将领。

        勋贵之中,第二代闹出了些名堂的,只有四个人:曹国公李景隆、越国公严涯、韩国公李祺、魏国公徐辉祖。

        韩国公李善长在洪武二十六年病逝,之后便由驸马都尉李祺继承他的爵位,他和严涯一样,都是国公兼驸马。

        两个驸马,虽然都会弓马之术,但是总体上说,还是偏向文臣更多一些。

        徐辉祖虽然也会带兵,不过总体上而言,还是李景隆更强一些,至少李景隆可是连太祖都夸赞的。

        朱允炆只能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李景隆的头上。

        这一天,所有的士兵汇聚在了南京城外,朱允炆亲自登台,鼓舞士气,文武百官皆在后方战力,为大军送行。

        面对密密麻麻的人群,朱允炆挺起了胸膛。这是他自登基之日起,第一次离开南京城,也是第一次站在这么多人面前。

        他看着被封为平叛大将军的曹国公李景隆,开口道:

        “八王之乱,再现于今,北地糜烂,河山沦陷,此尽乃朕之过也。”

        他亲自为李景隆斟酒,郑重地递到他面前。

        “曹国公,朕相信你便是朕的周亚夫,此去必定马到成功,平定叛乱!曹国公,请。”

        李景隆抬起头,看着上方的皇帝,此时的他背对烈阳,明黄色的衣袍在阳光下闪烁,竟真有几分龙气。

        一刹那间,热血沸腾。

        “定不负吾皇所托。”他沉声地说道,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出征!”他拿起朱允炆赐下的斧钺,用力一挥,发出了指令。五十万大军,开始启程,一瞬间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声势极为浩大。

        看到这般场面的众人,也不由地在心里感叹,朝廷如此强大,诸王真的可以获胜吗?

        那些有二心的人,也不由地收起了多余的心思。

        只有严涯站在下首看着这一幕幕,嘴角划过一丝弧度。

        这支大军,便是南廷最后的底牌了。

        他轻轻抚摸自己不长的胡须,心中思绪万千。

        二叔被贬,南边的投资已经失败,南廷就算胜利,也与他们家族关系不大了。

        他眯起了眼睛。

        入仕为官者,严家共有十一人,其中四人为京官,七人为地方官,最高的,达到了正四品的知府。

        或许,等李景隆的战斗结果出来,就是该站队的时候了。

        他并不觉得,南军此战定然获胜。

        战争比拼的,可从来不是人数。北军悍勇,相比于南方的军户,他们的战斗力强上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不仅是严涯,天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紧紧盯着北上的李景隆。

        他们在等待,等待着南廷或诸王露出颓势。

        那个时候,便是天下景从之时。


  https://fozhldaoxs.cc/book/76170411/862924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