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卫国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三嫁咸鱼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就在黄河上游的河东在襄陵、平阳强行推行阡陌令的同时,黄河下游的形势也十分紧张。
周天子被灭后,楚国也随之出兵灭掉了同为姬姓的鲁国,势力沿淮水支流泗水而上,渐渐逼近黄河流域。不知道春申君采取了什么手段,相邻的齐国竟然任由楚国将鲁国灭国,没有采取任何对抗措施。而面对齐国在其国境南面沿泰山修建的长城,楚国也没有了继续北上的意图,而是在淮水南岸,淝水入淮口附近大兴土木。
这片土地是古代的州来国,后来成为蔡国的国都,称下蔡。蔡国被灭后,这片土地归属于楚的淮上。楚王即位后,这里成为春申君封地的一部分,楚王为了表示对春申君的尊重,特地将此处命名为“寿春”,大约是“为春申君贺寿”的意思。春申君的府邸就建在这里,但不过是一座一里见方的小城。
这里河渠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十分发达。三百多年时,楚国就在这里修建了大型引水工程芍陂,是楚国的粮仓。
楚国虽然在这里大兴土木,但这里远离中原,距离各诸侯都很远,大家对此都没有什么反应。反而是楚国占领鲁国,动静更大一些。
周灭后,另一姬姓诸侯卫国立即向魏王称臣。魏王也立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卫君的弟弟。河濮之间的卫国和濮济之间的陶郡,成为楚(鲁)、魏两国之间的隔离带。
陶是一座以经济发达,特别是商业发达闻名的区域,中国著名富商陶朱公就是在这里起家的。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水运特别发达,驾船可以直接到达齐、赵、魏、周诸国首都。相比之下,这里地势低洼,湖泊、沼泽遍布,农业倒不怎么发达,可能渔业还更兴盛一些。这里的人以经商为荣,务农为下。这里原是宋国的核心区。宋被齐国所灭,引来天下共怒,各诸侯(楚国除外)同仇敌忾,在燕国的率领,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国伐齐之战。
秦军也在穰侯魏冉的率领下,参与灭齐之战。但秦军在攻破齐都临淄后,就退出的战斗,但将陶作为战利品收入囊中。由于陶与秦国的哪块土地都不搭界,算是一块飞地,就封给了当时的秦相魏冉。魏冉很用心地经营这片土地,多次出兵攻伐周围的城池,扩大陶的范围。魏冉的行为在当时还被政敌攻击:张禄指责他动用秦国的军队和物资,为自己谋利。张禄因此取代魏冉,成为下一任秦相。其实陶对秦的意义不小。它不仅是秦国向中原投射力量的源泉,也是中原作战失利后可以依托的后方根据地。邯郸失利后,围攻邯郸的部队就是在陶郡军队的策应下,撤到陶郡休整。从邯郸出来的王龁和子楚正是借助陶的中继,才得以重回咸阳。如果当时没有陶郡接应,要靠秦军自己的力量从邯郸杀回咸阳,就算能够成功,也会损失惨重;更何况大概率是要全军覆没。
但陶郡的处境也十分尴尬。它距离最近的秦国土地洛阳也有千里之遥,中间要经过魏国和韩国的土地。如果仅仅是传递消息还好,坐上一条船,大约两三天就能到达洛阳,但如果进行大规模物资,乃至兵力集结,那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情况下,陶郡必须用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而陶郡浓郁的商业环境,让获得一支武力充沛的军队十分困难。商人流动不定,而又耗时费力的工作环境,使他无法接受足够的训练,也难以在战场上保持意志坚定。那些从秦国境内移居到陶郡的农民成为陶郡防御的依靠力量,而这本身又要消耗秦国境内的农民。另一方面,陶郡的财富却难以转化成战斗力,也难以转运到咸阳。
魏王十分得意,因为他与秦国达成了一项交易:他可以为秦国提供防御陶郡的力量,而代价是陶郡将其商业税的一半交给魏国。当然,正式的文书是这样的:“魏效力于东垂,及于陶。”这代表魏国是奉天子命,代管陶郡。陶周围的势力以前还有所谓泗上诸侯,现在就只有楚国了,因为这些诸侯除了卫国外,都已被楚国吞并;而楚国如果要攻打陶郡,无异于与秦国开战,秦国可以从西边直接攻击楚国。如此一来,魏国事实上无需用兵,就能白得陶郡的好处。
然而,秋收以后,卫君向魏王报告,赵国的军队在向卫国周围集结,似乎有进攻卫国的意图,请求魏王给予援助。魏王即令将军新垣衍征集三万魏军集结于濮水岸边,同时派出使臣前往邯郸,质问赵王为何出兵濮阳。还派人前往陶郡,通知陶守张唐,自己将派兵支援卫国。
赵王答复说,楚王遣使,让赵国履行承诺,为楚国打下卫国的土地,楚国将给予赵国钱粮援助。
邯郸之战后,邯郸府库皆空,几乎无以为继。于是魏、韩、楚等国以提供钱粮为条件,让赵国出兵,助他们攻城克地。魏国因此而收复了安邑,韩国得到了上党。楚国那时没有合适的目的,现在把那事又提出来,楚国出钱粮、出兵,赵国出兵,两国协作作战。以前诸侯商议的作战目标是秦国,目标是收复以前被秦国占领的土地。但这一次赵国明确说明,自己已经与秦国结盟,不能再占领秦国的土地。楚国说,自己也与秦国结盟了,这次目标是卫国。卫国并没有与秦国结盟,与卫国作战不会激怒秦国。至于卫国的保护国魏国,在赵、楚两国的压力下,应该不会有所作为!赵国觉得这份算计还算合理,就贪图楚国的钱粮,同意了楚国的要求,出兵卫国。
但魏国与赵国也是盟友,魏国派人来质问,赵国也有些不好意思,把这次作战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魏国使臣回到大梁,报告魏王。魏王再次派人警告赵国,卫国受自己保护,如果赵国要打卫国,魏国必定出战!赵王不置可否,简单地回答道:知道了!
其实,赵国要攻打卫国,最直捷的道路要穿过魏国的国土:从安阳、黄城过黄河,经棘蒲、繁阳,再过黄河,到达刚平,算是进入了卫境。这一路上,安阳、黄城、棘蒲、繁阳都是魏国的城池,许多城池还是县城规模的大城,如果没有魏国的同意,赵国的确很难通过。在得到魏国的警告后,赵国大军渡过漳水,就停在邺城,不再前进。
在灭掉鲁国后,楚国攻打卫国就要简单得多。它只需要从曲阜出发,沿汶水绕过泰山脚下,从东阿渡过濮水,就进入了卫国的地界。这一路是在陶郡和齐国的边界行军,应该没有什么威胁。惟一有些威胁的是,穰侯费了很大力气攻占的刚、寿两城,正好夹在汶水与泰山之间的道路上。
自从参与了秦国祭天大典的楚使回来后,春申君的心情就十分不好。秦国明摆着是自命天子,令天下诸侯臣服。本来以为秦国的傲慢态度会激怒诸侯,从而争取再一次合纵的机会,却不想诸侯们个个圆滑。去年还与秦国打得不死不休的赵国,竟然第一个投靠了过去,承认了秦国的天子地位。韩国的姿态也放得极低,完全是一会诸侯朝见天子的姿态。燕王、齐王派来的使臣也十分顺服,没有对秦王表示任何异议。相比之下,楚国的抗拒态度就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本来以为没有派使者的魏国是个硬骨头,自己也赶紧派人打气,并协助魏王联络韩王,三国暗中准备硬抗秦国。但没想到没硬过几天,秦国一打虞城,魏国立即服软,连入质太子的事都做出来了。虞城离大梁那么远,失去虞城对魏国有何伤害?韩王更是身段柔软,一地未失,一矢未发,竟然亲自入咸阳朝觐。遍观天下,自己想要抗秦,竟然连个同道也没有。
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秦国欺负上来?难道大家就这么打算认命?难道三晋人真的认为秦国就是天命所归?春申君坚决不相信天下大势会向这个方向转变:这种趁势一定要扭转过来,一定要尽快打破诸侯对秦国的畏惧,重新树立对抗秦国的决心!
应该从那个方向入手呢?春申君的眼光看向卫国。
卫国是姬姓诸侯,周天子覆灭后,卫国失去了保护,立即向魏王称臣,而不是向秦王;秦王邀请天下诸侯入咸阳观鼎,卫国也没有派人去。卫国力量不强,如果能够把卫国从魏国那里夺取过来,天下形势必然大乱,秦国建立自己威望的企图可能因此而失败。
春申君秘密派人联系卫君,晓以利害,希望卫国能够主动向楚国称臣。卫君倒是态度暧昧,似有所动心,但他的弟弟因为娶了魏王之女,决定反对。这事不了了之。因此春申君决定,加大对卫君的压力,一定要迫使他改投楚国。
https://fozhldaoxs.cc/book/72833843/188866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