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神圣罗马帝国 > 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强脑补

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强脑补


欧洲各国放松了对法兰西的物资限制,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拿破仑四世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

        没有办法,各国政治立场的转变,同样也意味着欧洲世界不看好法兰西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这年头世界的中心就在欧洲,欧洲世界的观点将直接影响世界各国的判断。

        最近一段时间,法兰西外交部在海外努力拉拢盟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尤其是在英国人加入后,更是如虎添翼。

        如果没有这个坏消息,哥伦比亚、智利、阿根廷、墨西哥、日本都有可能成为反奥同盟中的一员。

        现在一切都不可能了,政客们都不是傻子,让他们顺势而为投机一把还行,要他们逆流而上和法兰西并肩作战,那就不用想了。

        打开地图就知道,埃及对这场战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落入了奥地利手中,反法同盟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眼瞅着法兰西在战略上陷入了被动,这个时候巴黎政府许诺再多的利益,墙头草们也不可能为他们火中取粟。

        强忍着怒气,拿破仑四世质问道“埃及地区怎么这么快就沦陷了?

        要知道前不久我们刚进行了增兵。23个步兵师加上埃及地区的部队,总兵力高达八十余万,难道我们的军队都是酒廊饭袋么?”

        谣言也不是随便放的,维也纳政府敢拿占领埃及忽悠人,那也是有资本的。

        就在一周前,法军丧失了埃及地区的出海口,埃及地区的法军同法兰西本土的联系,前线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法兰西刚刚对前线进行了增兵,就丢失了出海口,这分明就是奥地利人在故意诱敌。

        既然是在诱敌,那自然是有必胜的把握了。埃及地区这么快沦陷,也就说得过去了。

        外界可以这样脑补,拿破仑四世可忍不了。不仅丢了埃及,还额外赔上三十余万正规军,简直就是亏到姥姥家了。

        要是早知道如此,还不如抽回法属埃及的部队,在欧洲大陆和反法同盟死磕算了,起码还能增加一些胜算。

        面对即将暴走的皇帝,同样懵逼的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无奈的解释道“陛下,埃及地区具体发生了什么,现在谁也不知道。没准,这只是奥地利人放出的假消息。

        加上我们派出援兵,埃及地区光正规军就超过五十万,雅各布总督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就算是无法击败敌人,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全军覆没。

        在港口沦陷前,我们最后一次和埃及地区联系,雅各布总督还保证过至少能够坚持半年。”

        坚持半年,自然是有前提条件的。战争打的就是物资,在后勤充足的情况下,五十万法国正规军加上三十万炮灰部队,当然有一战之力。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法军重兵守卫的港口先一步沦陷了,法属埃及的部队直接变成了孤军。

        据海军传来的情报,他们同时遭到了奥军海空两军的袭击,损失惨重后被迫选择了撤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就是丧失了制空权的悲剧,地中海又不大,从利比亚起飞奥地利空军可以监控法国海军的一举一动,法国人却无法锁定奥地利海军的调动。

        在这个没有无线电报的年代,就算是间谍搜集到了情报,也没有办法及时传回去。

        信息不对等,法国海军在一系列的行动中,不得不采用保守状态。主力舰队根本就不敢分兵,生怕被奥地利海军给埋伏了。

        驻扎在埃及地区的只是一支分舰队,规模非常的有限,突然遭到奥地利海空一起袭击,自然是招架不住。

        没有全军覆没,就足以证明法兰西海军将领还是靠谱的。至于港口的安全,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没有了海军的火力的支持,又遭到了奥军的海陆空联合打击,法兰西在埃及的港口沦陷也成为了必然。

        听了这个解释,拿破仑四世神色稍缓“你的意思是奥地利人在造谣,不过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仅仅只是为了震慑那帮墙头草么?

        实质上我们都清楚,拉拢盟友进攻奥地利的海外殖民地,只是为了摆脱政治上孤立无援的被动局面,并不能真正影响到这场战争。

        对奥地利来说,赢得了这场战争,就算是海外的殖民地全部都丢了,战后也会全部回到他们手中。

        现在释放这个谣言,固然是保住了海外殖民地,同样也将他们推到了欧洲各国的对立面。尤其是英俄两国,绝对不愿意看到他们继续壮大下去。”

        释放这种谣言对奥地利得不偿失,这是拿破仑四世基于现在的国际局势,得出来的结论,也是国际社会愿意相信谣言的原因。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陛下,这或许是奥地利人在为战后国际局势做打算了。

        毕竟我们的战略一旦成功,奥地利在海外就会增加一大波敌人。牵扯到了这么多国家,要是全部打上门去报复,势必要花费大代价;不进行报复又不行,这关系到国家的尊严。

        如果是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小心了。敌人可能拥有了赢得战争的把握,才会这么干。

        驻俄使馆传来消息,最近一段时间里俄奥两国正在频繁进行接触。我们都知道俄奥关系非常密切,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影响力非常大。

        那帮东欧蛮子的脑袋又比较简单,很多时候做事都不经过大脑。如果让奥地利拉拢了俄国人,那么后面的战争就难打了。”

        鄙视链一直都是存在的,长期以来欧洲大陆都是西欧发达东欧落后,最东欧的俄国人自然成为了大家鄙视的对象。

        毫无疑问,卡雷尔·卡德莱茨就深受这一观念影响,对沙皇政府一直都抱有偏见。

        战略也罢、利益也罢,只要人傻就通通不是问题。

        按照一山不容二虎的原则,作为邻居的俄奥两国应该是水火不容,现实却恰恰相反,俄奥关系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以至于欧洲的国际关系研究专家们都被带偏了,甚至有很人公然提出只要政客们能够保持克制,用政治手段就可以解决所有矛盾。

        坦率的说,这一观点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没有英国人这个搅屎棍,本位面的欧洲大陆还真有可能靠政治手段解决争端。

        要知道在二十年前,法奥还是盟友的。两国的矛盾冲突开始升级,还是英国人加入同盟后。

        由于对沙皇政府没有信心,担心最糟糕的情况发生。法兰西政府无奈的做出了速战速决的决定,强令前线发起进攻,欧陆战争再次被推向了。

        ……

        伦敦,自从法属埃及的消息传来后,格莱斯顿首相就开始失眠了。

        连成一片的奥地利实在是太恐怖,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不列颠的战略安全。

        从这一天开始,不列颠的海上霸权对奥地利丧失了制衡作用,万一哪天两国翻了脸,不列颠还必须要到陆地上和奥地利死磕。

        没有办法,苏伊士运河已经落入奥地利手中,好望角就成为了不列颠连接印度的唯一枢纽,成为了军事上的必守之地。

        丢了这里,也意味着丢了印度。至于绕路过去,理论上可行的,实际上根本就不具备可操作性。

        绕路说起来简单,真要是绕路几万里,不仅增加了海上航行时间、风险和成本,同时也削弱了英国政府对印度的控制。

        要是俄国人再次南下,英国政府可没有办法保证,能够及时将援兵和战略物资送过去。

        会议室内,格莱斯顿首相脸上风云密布,严肃的说道“诸位,我们所担心的最糟糕局面还是出现了。

        法属埃及沦陷,我们对奥地利的所有限制手段,都丧失了作用。眼下我们不仅要想办法拉法国人一把,还要考虑如何保障好望角的安全。”

        危机意识也好,被害妄想症也罢。理论上来说,只要俄奥两国达成交易,奥地利就对好望角下手的可能。

        就连交易内容,在场的众人脑补完成了。俄军出兵欧洲大陆帮忙对付法国人,换取奥地利出兵占领好望角,切断不列颠同印度的联系。

        一家拿下欧陆霸权和非洲霸权,一家获得英属印度,两国再联手瓜分世界。从利益上来看,俄奥两国都是血赚。

        外交大臣乔治“外交部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们会想办法破坏俄奥两国进一步靠拢。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除非法国人能够在欧陆战争中重创奥地利,要不然从今往后好望角都不在安全。

        战场上的事情说不准,单纯从纸面上的实力来看,我不认为法国人有赢得战争的可能。

        就算是我们全力支持法国人,他们也没有重创奥地利的实力。要知道现在的奥地利帝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还是一个坐拥三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亿人口的巨无霸。

        如果再加上反法同盟中的其他国家,就算是我们和法国人加起来,都很难占到优势。

        在这种背景下,要么我们亲自下场参战;要么就是逼法国人拼命,利用他们消耗奥地利的实力。

        这么做的好处非常明显,法奥两国的实力都被削弱了,无论谁胜谁负,战后都没有独霸欧陆的实力。”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不列颠刚刚和俄国人pk了一场,在阿富汗战场上损失了二十余万本土部队,根本就没有能力继续和奥地利来一场友谊赛。

        自己不想拼命,那就只能让盟友上了。法兰西也是一个大国,要是竭尽了全力,也够奥地利喝一壶的了。

        一旦奥地利的实力受到重创,那就是俄奥两国分道扬镳的时候。毕竟欧陆霸主只能有一个,争不赢的时候是没办法,才被迫放弃的;一旦出现了新的机会,谁也不会放手。

        殖民大臣普里姆罗斯附和道“爵士的提议不错,我非常的赞同。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增兵好望角,不给奥地利人有机可趁。

        最好将从阿富汗战场撤下来的部队,派到好望角地区驻防,打消奥地利人的野心。”

        ……

        。


  https://fozhldaoxs.cc/book/7223/61634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