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神圣罗马帝国 > 第八十四章、开辟新战线

第八十四章、开辟新战线


君士坦丁堡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脸色阴沉的可怕,这次巴尔干大会战对英法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是对苏丹政府来说就致命了。

        为了这场战争,奥斯曼帝国已经竭尽了全力。不用怀疑,他们就只有这么点儿实力。

        前前后后动员了百万大军,战斗力怎么样姑且不论,反正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家底儿都搭进去了。

        结果战场上的情况,却令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非常的失望。本来联军一方应该是略占优势的,可惜这点儿优势,在英法指挥权之争过后,就消失的荡然无存了。

        消除英法矛盾?不要做梦了,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关系到了生死存亡,英法都可以互相扯后腿,现在还指望他们精诚合作?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沉声说道:“外交部联系伦敦政府和巴黎政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继续在战场上保存实力,这场战争我们就要输了。”

        “是,陛下。”外交大臣幅阿德回答道

        不要看现在战争打的激烈,实际上英法的伤亡都不大,战场上面主要战死的都是奥斯曼军队。

        英国人既然用枪顶在奥斯曼人的脖子上,逼他们在战场上消耗俄国人的实力,法国人自然也不介意学样。

        斯利文地区,俄国人一开始逮着法国人猛揍,为了保存实力,法国人自然就拿奥斯曼军队当炮灰了。

        反正现在是奥斯曼人求着英法帮忙,就算是他们做的再过分,苏丹政府也只有忍着。

        战斗进行到了现在,英法减员不到百分之十五,这还包括非战斗减员,而奥斯曼军队减员都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了。

        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伤亡,奥斯曼军队早就该崩溃了,不过有督战队就不一样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英法把枪架在他们脖子上,逼着他们上战场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起码给俄国人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战争大臣穆德拉忐忑的提议道:“陛下,让英法增兵吧,按照目前情况他们是不可能好好配合了。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靠绝对的实力辗压。

        战斗进行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处于了下风,就算是英军和法军肯拼命,也只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叹了一口气,苦笑着说:“没有那么简单,这次会战对英法并没有那么重要,就算是输了也无伤大雅。

        或许在英法看来,将战场放在沿海地区,或者是打一场君士坦丁堡保卫战,战争成本还会更低。

        甚至因为战线的拉长,俄国人的后勤压力大增,能够投入到前线的军队数量必然会减少,联军的胜算还会增加。”

        英法可以这么干,奥斯曼帝国却不能这么干。真要是把俄国人放到沿海地区决战,奥斯曼帝国的精华地区就沦为了战场。

        最后就算是赢得了战争,他们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基础也完蛋了。不要说收复失地了,能够保住现在的实际控制范围,都非常的不容易。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英法只是为了打击俄国人才和他们联手的,奥斯曼帝国的死活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半点儿收益没有,搞不好还要搭上大半个巴尔干半岛,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要是没有怨气就怪了。

        偏偏奥斯曼帝国和俄国人的矛盾太深,就算是苏丹政府想要认怂,俄国人还是要来打他们,只能跟在英法后面卖命。

        ……

        伦敦

        巴尔干半岛战局僵持了起来,英国政府头疼了起来。不要以为他们财大气粗,就可以不放在心上了。

        从利益上出发,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大英帝国把精力投入到殖民扩张中,才是最佳的选择。

        磨磨蹭蹭了大半年,英国承诺的军队终于到位了,最后一批援军已经从英伦三岛出发前往巴尔干半岛。

        这支援军是前线的蒙特斯中将强烈要求的,他已经不相信奥斯曼人能够剿灭游击队了,又不确定法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够击败俄国人。

        大英帝国的面子不能丢,陆军的面子同样不能丢。为了面子,为了陆军在国内的地位,还有未来的军费,英国陆军部的官僚们难得高效率了一回。

        理论上来说,这三万英军抵达前线,有大很可能打破战场上的僵局,不过英国政府依然没有信心。

        自从反法战争过后,俄罗斯帝国就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全世界第一陆军大国。

        伦敦政府对自家的陆军没有信心,他们不认为这点儿军队就能够破局,甚至伦敦政府都没有要求过陆军主动发起进攻。

        在英国内阁看来,英国本来就不是陆军强国,在巴尔干战场上只要不丢人就行了,击败俄国人的重任,还是让法国人和奥斯曼人去完成好了。

        约翰-罗素首相问道:“巴尔干半岛的战局已经陷入了僵局,除非联军再次增兵,否则短时间内是无法取得胜利的,你们有什么看法?”

        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提议道:“首相阁下,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俄国人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处心积虑的准备了两年多,联军是仓促应战。

        还有就是奥地利政府的立场,出乎了我们的意料。维也纳政府居然放弃了对俄国人的限制,还给他们提供了后勤补给。

        我们已经派人和维也纳政府接触过了,他们的态度非常坚决。还没有听我们的条件,就直接表明了中立态度。

        我们让他们拒绝给俄国人提供战略物资,他们以自由贸易的借口拒绝了我们。”

        “自由贸易”这是英国人提出来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报复在了自己身上。偏偏他们还不能反对,这是大英帝国的国策。

        这个年头,还没有中立国不得出口战略物资的限制,至少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奥地利现在是正大光明的在和俄国人做生意。

        帕麦斯顿一度想去奥地利市场上扫货,断掉俄国人的货源。想想过后他就放弃了,国内的资本家们不好惹。

        如果伦敦政府购买奥地利人的商品,而不采购他们的商品,这些人闹起来了也是要命的。

        作为政治上的盟友,海军大臣詹姆斯?格雷厄姆解围道:“帕麦斯顿先生说的没错,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我们对俄奥关系做出了误判。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检讨错误也于事无补,现在最重要的是击败俄国人,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俄国人也不是没有弱点,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目前巴尔干半岛上的俄军作战物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奥地利人提供的,剩下的才是俄国人事先储备的物资。

        而高加索地区的战略物资,基本上都是俄国人自己提供的。

        这些战略物资,大都囤积在乌克兰沿岸一带。如果我们可以突袭这些地区,对俄国人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俄国人提前两年准备的成果都在这里。本来准备利用黑海舰队运送作为前线军队的后勤补给。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英法海军杀了进来,海上交通断绝,他们只能靠牛车、马车慢慢往前线运输。

        要是英国人突袭了这些物资,光经济上的损失,就能让沙皇政府哭泣。

        以俄国官僚的贪婪性,那怕是英国人仅仅轰上几炮,他们就敢把这些物资战损个七七八八。

        帕麦斯顿提议道:“我们不光可以捣毁这些物资,实际上还可以在乌克兰沿岸开辟第二战场。

        俄国人把主力部队投入到了巴尔干半岛上,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端掉黑海舰队的老窝。

        没有这些碍眼的苍蝇,我们的人随时都可以在黑海沿岸登陆,俄国人就要头疼了。

        别的地方他们可以不要,克里米亚半岛却是万万不敢丢的。

        俄国人的军事力量也不是无限的,我们开辟新的战线后,他们首尾不能相顾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伦敦政府对俄奥关系判断失误,这是外交部做出了错误判断造成的,帕麦斯顿必须要想办法弥补。

        开辟新战线,就是他的智囊团想出来的策略。只要击败了俄国人,前面的所有失误,都不值得一提了。

        反正拥有海军优势,黑海沿岸他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俄国人要同时兼顾三个战场,显然是力有不及。高加索地区不提,放弃巴尔干半岛是不可能的,俄国人已经付出了太多,距离君士坦丁堡就剩下临门一脚了。

        偏偏克里米亚半岛也丢不得,要是丢了这里,英法海军天天堵在了他们家门口,俄国人想在黑海发展海军都不可能。

        没有海军,继续攻略君士坦丁堡就剩下政治意义和宗教意义,就算是攻克了,也很难守住。

        内政大臣亨利·约翰·坦普尔质疑道:“帕麦斯顿先生,开辟第二战线理论上来说非常不错,可是不要忘了,我们也是劳师远征,俄国人的消耗大,我们的消耗更大。

        就像现在的巴尔干半岛大战,联军的军费开支就是俄国人的一倍,俄国人直接从奥地利采购物资,我们的物资运输成本也比他们高四分之一。

        奥斯曼人的财力已经枯竭了,撒丁王国的军队所有开销都是我们负担的,法国政府的财力也不容乐观。

        要是再开辟克里米亚半岛这条新战线,军费开支大部分都会落到我们头上,财政上可没有这笔预算,怎么说服国会呢?”

        没有人喜欢吃亏,现在要开辟新战线,英国人就必须要充当这个金主。这意味着又是数百万英镑,乃至上千万英镑的开销。

        帕麦斯顿不慌不忙的解释道:“亨利先生,你多虑了。如果战争在克里米亚半岛上面爆发,实际上我们还更加占便宜。

        只要我们事先捣毁俄国人囤积在黑海沿岸的物资,俄国人想要进行补给,就只能从后方运输。

        这个成本可要比从奥地利采购高的多,以沙皇政府的反应能力,突然遭遇这种情况,他们短期内根本就调整不过来。

        这种时候,越是慌乱,越容易犯错,俄国人做出了错误决策,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就算是他们不犯错,三线作战也超越了他们的国力承受极限。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缺兵、缺钱、缺物资的敌人,赢得这场战争问题不大。

        至于增加的军费开销,和打垮俄国人相比,付出一点儿代价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么一场大败下来,被沙皇政府强行压制的社会矛盾就会爆发,内忧外患之下,俄罗斯帝国分裂的可能性非常大。

        到时候,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意志宰割俄罗斯帝国,彻底消除这个威胁。”

        这个年代俄国人是英国人的首要敌人,如果只是击败俄国人,不足以令英国国会同意大出血。

        如果要有彻底打垮俄国人的可能,那就不一样了,没有那个议员能拒绝这个诱惑。

        见无人继续反对,约翰-罗素开口说:“如果大家没有别的意见,那么现在就开始表决,同意帕麦斯顿先生提议的请举手。”

        说完,约翰-罗素自己先举起了手来,他也不能抵御击垮俄国人的诱惑,只要完成了这个任务,他就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

        扫视了一眼后,约翰-罗素继续说道:“通过,下个星期我会以内阁的名义向国会提交议案。

        帕麦斯顿先生,外交部立即和法国人进行沟通,争取尽快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最好赶在国会表决之前,免得到时候又出现了幺蛾子。”

        战略再好,也必须要有人去实施。英国陆军数量就那么一点儿,全部送上去都不够俄国人打,那么就只能让法国人抗雷了。

        拿破仑三世既然想利用这次战争捞取政治声望,想要不付出代价怎么可能呢?

        约翰牛可不是冤大头,法国人要是不出力,他们是不可能爆发的。

        ();


  https://fozhldaoxs.cc/book/7223/51410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