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神圣罗马帝国 > 第七十三章、变换国籍

第七十三章、变换国籍


1852年6月25日,奥地利再次出兵进攻奥斯曼帝国,一个月内转战塞尔维亚、波黑地区数百里,解救了被奥斯曼帝国奴役的民众百余万,将文明的曙光传递到了巴尔干半岛……

        ——以上是奥地利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

        实际上奥地利军队只是在奥斯曼军队撤离过后,接管了当地的防务,维持了社会秩序。

        这年头的塞尔维亚地区还好管理,乡下的农奴很安分,城市虽然有暴民诞生,可是还停留在街头混混阶段。

        在奥地利的铁拳之下,这些奥斯曼帝国的余孽瞬间灰飞烟灭。剩下的看上去都是安分的好孩子,当然这也和奥斯曼人撤离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青壮不无关系。

        这不是奥斯曼人的好意,也不是他们干了蠢事。战争需要大量炮灰和民夫,要是留下这些青壮就是在资敌。

        多瑙河流域两公国就是一个例子,现在俄军至少从当地征招了十五万民夫,必要的时候这些民夫也可以变成士兵。

        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奉献,俄国人就只能从国内抽调民夫了,沙皇政府不是傻子,这样的选择题自然会做了。

        从国内抽调太多的青壮出来,也是会影响生产的,而在两公国抽调民夫就无所谓了。这里是属于奥地利的地盘,损失再惨重俄国人也不心疼。

        俄国人不在乎,弗朗茨也不在乎。没有俄军的暴行,怎么能够衬托出奥地利的好呢?

        现在这些罗马尼亚人,还没有加入奥地利国籍,他们不是奥地利人,也不曾向奥地利缴税,奥地利政府自然没有义务给他们提供保护。

        至于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这些地区根本就没怎么开发,无非就是粮食减产而已。

        厚黑一点儿想,如果这些青壮在战场上损失惨重,未来奥地利统治当地的难度,还会下降一个档次。

        想要避过俄国人征招,加入奥地利国籍就是唯一的选择,俄国人是不会征招奥地利人的。

        大家各取所需,俄国人获得了大量的民夫,奥地利也发放了不少国籍出去,收了一帮拥护者,在这个问题上俄奥两国合作的非常愉快。

        这次塞尔维亚攻略,尽管奥地利政府投入的力量小,可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视了。恰恰相反,弗朗茨还非常重视这个未来的祸乱之源。

        为了在源头上掐灭这个欧洲的战乱之源,奥地利政府还制定了专项措施。

        军管是必须的,清洗当地的奥斯曼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善后,弗朗茨还特别批示,运送了大量的面粉、豆粉过来当救济粮。

        贝尔格莱德的地理条件,在巴尔干半岛可谓是得天独厚。

        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处,也是潘诺尼亚平原和巴尔干半岛的相遇处。作为欧洲与近东地区的联络点,素来都有“巴尔干之钥”的美誉。

        不过现在贝尔格莱德的守备司令官艾萨拉斯帕夏,就不觉得这个巴尔干之钥是什么好地方。

        周边地区都放弃了,就留下了他这个倒霉蛋,守卫这座孤城。

        放弃贝尔格莱德跑路,这个想法不只是一次在他心目中涌现,但是艾萨拉斯帕夏不敢付出行动。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给他下了死命令,要他守住这座巴尔干半岛的门户之城,为奥斯曼帝国未来的反攻奠定基础。

        对反攻塞尔维亚,艾萨拉斯帕夏是唾之以鼻。要是奥斯曼帝国有这实力,这场战争也不会打到这个地步了。

        出这个主意的人,显然是要坑他了。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艾萨拉斯帕夏是有心里准备的,早在近东地区办法之初,他就递交了辞呈,结果被驳回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守住贝尔格莱德,要么战死杀场。剩下的路他都不敢选,死他一个总比死全家的好。

        除非奥斯曼帝国赢得了这场战争,那么找人活动一下,多送几份儿礼,就可以解决问题。

        在艾萨拉斯帕夏看来,这种几率无限为零。赢不了这场战争就需要替罪羊了,他这种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正好合适。

        “派人侦查一下,敌人在搞什么,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发起进攻?”艾萨拉斯帕夏命令道

        在三天前,奥地利军队就包围了贝尔格莱德,除了每天例行公事的打上几炮外,就再也没有动作了。

        这种异常的举动,自然引起了艾萨拉斯帕夏的警惕。无论他如何小心谨慎,敌人就是不来进攻。他的一系列准备,自然都做了无用功。

        艾萨拉斯着急,城外的费斯拉夫中将更加着急。带着一帮预备役上战场也就算了,反正敌人更垃圾。

        可是总部的命令要他将伤亡人数压低在千人以内,这就为难他了。前面奥斯曼军队撤离了,直接接管地方基本上没有啥伤亡,现在进攻贝尔格莱德不可能也不付出代价啊?

        有点儿政治头脑的费斯拉夫中将清楚,政府对这场战争并不热衷,就连进攻贝尔格莱德命令都只有四个字——见机行事。

        上面的大佬这么做,显然和政治有关。俄奥同盟,已经不在是一个秘密,关于盟约的内容大家众说纷纭。

        费斯拉夫猜测是国内不想让俄国人攻克君士坦丁堡,又受限于盟约不得不支持俄国人战斗,这种情况下奥地利军队打酱油就说的过去了。

        可是对他们这些军人来说,就悲剧了。没有战争,就没有战功。这种一枪不放,接受地盘儿的功劳,只能算是苦劳,加官晋爵还够不上。

        费斯拉夫问道:“贝尔格莱德的地形图在这里,敌人也不是傻子,防守的相当严密。

        谁有办法,可以在不付出大的人员伤亡情况下,拿下这座城市?”

        一名青年军官跃跃欲试的说:“司令官阁下,好办法我没有,笨办法倒是有两个,要不要试试?”

        费斯拉夫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说:“瓦西姆,只要能够在降低伤亡的情况下夺下贝尔格莱德,那就是好办法!”

        “是,司令官!”

        “贝尔格莱德地处蒂萨河和多瑙河支流交界处,我们只要在上游地区修筑大坝蓄水,采用水攻就可以攻克这座城市。

        不过贝尔格莱德地处潘诺尼亚平原,大水攻城会造成多大的破坏,难以估计。

        第二个办法,就是驱民入城,贝尔格莱德的守军中有不少当地人。我们可以把士兵家属,和倾向于奥斯曼帝国的人,全部赶到贝尔格莱德城下。

        如果守军放他们入城,这些人会加剧他们的粮食消耗量;如果守军拒绝他们入城,那么就驱赶这些人拿着木棍攻城,消耗敌人的弹药。

        不过这么做的后患太大,战后我们必须要封口。”瓦西姆说道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办法是好办法,就是太毒了一点儿。

        用大水攻城影响范围太大,损失无法控制;驱民入城,战后封口实际上就是杀人灭口,只有这些当事人都死了,影响才可以降到最低。

        犹豫了许久,费斯拉夫才缓缓的说:“向国内求援,让政府派水利专家过来,我们要水淹贝尔格莱德。

        驱民攻城就算了,国内还调集了大量的赈灾粮过来,要是我们把人给祸害光了,这些粮食用来救济谁?”

        大水淹城费斯拉夫敢做,驱民攻城他还是下不了这个狠心,国内的救济粮只是一个借口。

        现在塞尔维亚地区的青壮,都被奥斯曼人带走了,想要武装炮灰攻城都做不到。

        用剩下的老弱病残,这些人没有武装起来的价值,拿着木棍攻城这不是让他们去死么?真如瓦西姆所说的,只能消耗敌人的弹药。

        天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够把敌人的弹药耗光。真要是干了,战后塞尔维亚地区,就要出现大量的无人村、无人镇了。

        攻克了贝尔格莱德后,还要进行大灭口,不杀的多瑙河变颜色,怕是难以结束。

        贝尔格莱德内是肯定不会有活人的,抓来的炮灰也一个都活不了。费斯拉夫不是屠夫,还干不出来这种事情来。

        瓦西姆的提议在这个年代看来很正常,美国人正在屠杀印第安人,英国人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大开杀戒,远东的清政府正在和太平天国进行杀人比赛。

        这次战争中的主角,毛熊和奥斯曼也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杀良冒功可是他们军功的主要来源之一。

        他们大军过境,时常会产生一些无人村。奥斯曼帝国这么大片地盘,还能够很好的控制人口增长,奥斯曼军队也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年代,被整肃过后的奥地利军队,简直就是当中的一股清流。在近东战争中,以军纪第一著称。

        有利有弊,费斯拉夫没有驱民攻城,奥地利政府又运来了大量的赈灾粮,塞尔维亚地区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尽管青壮数量稀少,奥地利政府还是采取以工代赈,招募当地的老弱病残修补道路、恢复交通。

        在施工过程中表现优异者,就有资格申请加入奥地利国籍。拿到奥地利国籍,才有资格当官。

        这个时候,奥斯曼人跑路,原来的统治阶级完蛋了,社会秩序重新洗牌,当地还需要大量的官员。

        投机者自然是争先恐后的申请加入奥地利,毕竟这是改变阶级最好的机会。

        不要说是现在,即便是在之前拥有奥地利国籍的人,到了这里都更加受尊重,奥斯曼政府的官员同样怕引起外交纷争。

        人都是盲从的,看到别人加入,自然也跟风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传出了消息加入奥地利国籍,农奴都可以获得自由民身份,然后就疯狂了。

        从波黑到塞尔维亚,再到多瑙河流域两公国,很多民众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加入奥地利国籍,其中大半都是农奴。

        不过这个时候,限制门槛也出来了。加入奥地利国籍,必须先学会奥地利语。

        这吓不到他们,反正只要申请了,奥地利政府就会派语言教师来教,学会了日常用语过后,就可以成为奥地利的一员。

        当地官员,把奥地利的土地赎买政策都复制了过来,也不管土地的主人什么意见,就强制给赎买了。

        就算是有意见也没有用,他们的土地所有权是奥斯曼帝国认证的,和奥地利没有关系,人不在就算是无主之地。

        至于奥地利政府的做法是不是合法,这个问题就没有人考虑那么多了,反正现在这里是奥地利人说了算。

        利益永远都是最好的武器,奥地利没有获得这些土地的主权,反倒是先把当地民众变成了奥地利人。

        如果奥地利能够统治两三年时间,当地的主流人口都加入了奥地利国籍,那后面的事情就有意思了。

        某一天苏丹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了这些土地,派官员过来接收,然后猛然间发现,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上,居然都是外国人,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


  https://fozhldaoxs.cc/book/7223/51410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