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明天子 > 第三十三章 南巡之意

第三十三章 南巡之意


第三十三章南巡之意

        虽然因为江南与北京距离,让朱祁镇得到消息,是有一定的延迟的。但是即便如此,江南的很多事情,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到了朱祁镇手中。

        对江南发生的事情。

        朱祁镇在预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预料之中,他知道推行商税,定然有一番波折。毕竟利益分配这东西,从来是实力的表现,在朱祁镇这边,是调整国家财政的第一步。

        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大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成为第一大项。

        但是对于江南士绅看来,却是朝廷又一次割江南的肉。

        双方不发生冲突才怪。

        其实,并非朱祁镇一心要割江南的肉。

        而是江南的底蕴太厚了。

        唐宋数百年的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仅是水利工程,田地耕耘,还有人才文化等等。

        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是远远追不上的。

        如果从江南地方来看,这正是他们值得骄傲的地方,借以谋求大明体制之内,更高的位置却也是应有之意。

        只是朱祁镇作为大明皇帝,自然要江南一带多为朝廷出力也是很自然的。

        立场不同,诉求不同,自然要有分歧。

        但是弄到而今这个情况。

        朱祁镇也是没有想到。

        对于这所谓大周天军,朱祁镇根本没有过脑,也没有下令平叛什么的。

        朱祁镇压根不相信,如果他一手锤炼出来的明军,打过这么多仗的精锐,连这点麻烦都拿不下来,朱祁镇干脆拿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这一点小乱子,固然不值一提。

        但是朱祁镇也有几个着眼之处。

        第一,这一次乱事对江南各地的影响如何?

        即便朱祁镇一直发展北京,但也无法影响大明根本的政治结构,那就是以江南钱粮养西北士卒。

        所以,如果江南久久不定,对朝廷还是有些影响的。

        当然了,朱祁镇还是有办法兜底的。就好像汪岳临时支取银行的钱,反正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银行法。

        朱祁镇也是可以的。

        少府银行盈利并不是太多,但是并不意味少府银行账上没有多少钱。

        这是两个概念。

        当然了,朱祁镇也知道,这种行为越少越好。

        所以,江南这一场乱事,自然平定越快越好。

        只是朱祁镇很明白,他最好的干涉就是不干涉,江南有军队,南京驻军,松江的水师军队,还有江北的漕兵,安徽与浙江兵力不多,但也有一两万,一两月之内,就能聚集十几万人

        吗?

        也不缺钱。

        江南本身就富庶,再加上汪岳透支的那一笔钱。足够平乱了。

        也不缺人才,曹鼐老臣也是经历过兵事的,他第一任官,就是在大同某县当县丞,与鞑子打过交道。王恕虽然这一次差事办得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大明中生代官员之中,王恕也是不可绕过的人物。

        要兵有兵,要钱有钱,有人有人,这都不缺。

        朱祁镇再指手画脚,反而容易出事。

        其次,就是大明奴婢制度。

        虽然朱祁镇早就大赦过了,很显然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政令,是不会轻易深入人心的。这种使用强依附性的,类似于奴隶的人工作。

        恐怕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而今却必须解决了。

        大明毕竟与西方不同,大明发展工业的初衷,就是为大明百姓找一口饭吃。这个出发点,万万不能动摇。

        毕竟,这是能说服大明很多官员最关键的地方。

        也是儒家所谓的仁政。

        夏虫不可语冰。

        朱祁镇给他们说工业化的好处,估计听见的人,都会觉得皇帝疯了。唯有从这个方面才能得到很多大臣的支持。

        但是如果,工业化的结果是大规模奴隶制度复兴,是类似于早期资本主义一样,让工人成为活着的机器零件。

        死亡率如此之高,甚至胜过在乡村忍饥挨饿。

        朱祁镇推动变法,就会有更多人质疑。

        而且朱祁镇也慢慢发现一个问题。

        很多时候,在商品经济之中,生产有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市场,造出东西能卖出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大明大量产出铁,盐,布,茶,糖,等等商品,但问题是卖给谁?

        最大的市场自然是大明内地。

        而今西方人与中国的航线,还要通过印度与阿拉伯中转,贸易份额很少。这个市场并不算大。

        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将来必定能发现,商品一定会过剩的。

        也唯有培养出更多消费者,才能减缓这个过程。

        最后,另外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说实话,朱祁镇对徐春申之死,也很是感叹的。

        徐春申有罪没有?

        自然是有罪的。

        但是徐春申冤枉不冤枉,也是冤枉的。

        因为徐春申的所做所为很多时候,都是约定成俗的规则,很多时候,徐春申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不能通过正常的手段来解决。

        让他不得不铤而走险。

        这是他的不幸,也是大明的不幸。

        虽然这一次变动之后,少府的商业

        版图又大大扩张了一步,但是朱祁镇并不是太开心的。

        因为他发现,他这些年的努力,不过放出来一个东西。

        那就是官僚资本主义。

        细细看来,中国经济的版图,十分之三都是少府,剩下十分之四都掌握在其他权贵士绅手中。

        剩下的一点点的版图,才是所有商人整合起来的份额。

        朱祁镇对这个比例,并不是太高兴的。

        有时候,他也想不清楚,他这样做到底是发展商业,还是遏制商业?

        只是,这个问题,朱祁镇一时间也没有办法解决。

        他的屁股毕竟坐在大明皇帝的位置上,而这些权贵官僚与他是一体的。朱祁镇不可能砍了手足,让他们让出其中庞大的利益。

        足够杀人害命的利益。

        想想朝廷不过是想征收商税,就搞出这么多事情来。

        如果朱祁镇要这些人退出,将赚钱的买卖让给那些泥腿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不用想就知道,是要动摇国本的。

        但是这样下去,朱祁镇也觉得不行。朱祁镇想来想去,从一边翻出一个册子,上面写着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十几条。

        其中有很多关于经商的规定。

        这就是朱祁镇为准备的民法典。

        侧重保护底层百姓与商人的利益。也起到了规范经商的作用。

        当然了,这些条款有些朱祁镇想到的,有些却是大明律之中有的,不过分散在很多法条之中,朱祁镇一一将这些法条都给捡了出来。

        但是就这些够了吗?

        当然是不够的。

        很多法律都要因地制宜。要符合现实。

        所以制作这一套法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祁镇准备将各大行的行规整理一番,做些删减,然后与这些内容合并在一切,整合成一个体系。

        只是,朱祁镇觉得,这一件事情不适合在北京来办。

        北京的商业气氛其实是比不上官僚文化的。

        即便是最赚钱的遵化铁厂,像一个衙门也胜过像一个企业。所以朱祁镇制定出来的商业规则,仅仅适应于北京是绝对不行的。

        而江南乃是大明商业的中心所在。

        必须适应江南的情况才算可以。

        朱祁镇心中有一种感觉,他觉得他似乎很有必要去一趟江南了。

        朱祁镇不得不面对,大明政治权力与大明经济重心的一次碰撞。这样的情况,朱祁镇知道此早要来的。

        这一次江南之乱,正好拿来作为借口。

        只是南巡是一件大事,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考虑,最重要的是先整顿好朝廷内部。

        。


  https://fozhldaoxs.cc/book/7217/94803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