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明天子 > 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

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


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

        其实担心前线的人,不仅仅是朱祁镇,还有黎思诚。

        对于面对这个局面,黎思诚也有一种失控的感觉。

        的确,黎思诚虽然手腕相当厉害,不过短短数月之间,就将升龙城内外都控制在内,完成了对权力的继承。

        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即便如此,他对整个安南的掌控未必有多高。

        即便是朱祁镇登基多少年了,对广西前线的掌控,也不是太高的,这并非朱祁镇无能,而是距离太远了。

        对于黎思诚来说,虽然距离近了一些,但是他对前线的掌控能力,也并不比朱祁镇高上多少。

        如果他知道因为钦州七峒会引起双方大战,黎思诚宁肯让大明先夺了过去。

        正如杨洪与朱祁镇分析的一样,黎思诚很清楚,大明不可能在广西留下来大量军队,大抵就这一阵子。

        等明军退走之后,黎思诚再想办法蚕食就行了。

        毕竟对于广西边境的土司们,固然不愿意屈服于安南,但是如果大明大军再次过来,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一般来说,广西土司不会对安南方面的要求多做回绝。除非触及底线。

        所以,安南有时间,在大明无暇顾及的时候,一点点的将边境线向北推进,就好像是麓川之战的时候,安南就在边境上挑事。

        几乎大明朝廷有大事,安南都会在边境上做一些小动作。

        只是,而今传来的消息,让黎思诚知道,不管怎么样都要与大明打上一仗了。不过与之前的一样,一边打一边谈,他二话不说,下令再派出使臣,向大明请罪。

        只是不走广西这里,而是乘船从广东上岸。

        黎思诚又下令,准备御驾亲征。

        将升龙城之中最后的禁军集结起来,正是征召四镇之兵。

        后黎朝,立国之后,分四道,而是四镇就是四道之兵,京北,山西,山南,海阳四道兵马都是所谓的外兵,而升龙城的兵力就是京军,或者说禁卫。

        之前,与大明广西,云南对峙的两道,就是京北与山西两道。有一部分京营还有地方的镇兵,还有相当多的新征的兵马。

        达到二十万之数,已经到了三丁抽一的地步了。

        这还是安南正处于上升期,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才能有这种地步。

        这就是大明与安南国力的差距。

        广西与云南的大军,朱祁镇根本没有什么压力,但是对于安南来说,已经是半国之兵,都动员了。而此刻,黎思诚不知道,大兴兵事对内部的影响,对百姓的负担,但是他也顾不得许多了。

        比较,如果这一战打胜了,黎思诚还能想以后。

        如果这一战打败了,不仅仅他,还有黎思诚身后的安南权贵都没有以后了。

        安南固然口中对大明的军队轻视之极,但是实际上他们也知道,明军的厉害,否则安南之战打了二十多年,更多是将大明给耗败的,而不是打败的。

        大多数安南将领都是口中轻蔑之极,但是真正打起来,都是非常谨慎的,就好像是黎思诚一般。

        黎思诚一声令下,几乎清空了安南国内之兵,连与占城对峙的兵马也抽调了不少,筹集了十万大军,在黎思诚的带领之下,向边境而来。

        而今黎思诚已经将安南内部的经制之军,几乎收刮干净了。

        这已经是举国之兵了。

        当然了,如果大加征召的话,不要说三十万,再来三十万,黎思诚也能做到,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安南上上下下,凡是男丁全部为兵了。

        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倾国之兵了。

        毕竟,安南举国百姓也不过数百万而已。

        也就是安南国力的极限了。

        黎思诚决定御驾亲征也就不愿意将这大半副家当交给别人手中。几乎是太阿倒悬了。特别是他也是刚刚登基,在国内没有什么威信。对于军权更是不敢有一丝的放手了。

        于是乎,黎思诚带十万精锐来到凭祥城下。

        在短短一道关卡,大军绵延数十里。甚至大军都不能在此地展开,只能层层布防。

        可以说声势浩大之极。

        在北边几十里就是明军大军,以毛胜本部的滇军与广西大军,还有当地重新召集起来的土司狼兵。

        区区凭祥小县,面对如此大军,凭祥土司李成,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土司,年轻的时候也跟随大军去过安南。

        但是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场面。

        李成将李家所有的人都召上城池,几乎连同老少妇孺加在一起,也不过两三千人而已,至于所谓的城池,更是简陋之极的夯土建筑,放在九边,连一个千户所的规格都算不上来。

        也就是说凭祥而今没有被攻下来。

        并不是凭祥城池有多么难守,而是安南大军被黎思诚叫停了。

        黎思诚此刻到了军中,二话不说就赏赐全军,激励将士,临阵之前,气可鼓不可泄。一时间安南大军欢呼之声,有惊天动地之感。

        众将自然向黎思诚求战。

        黎思诚摇摇头,说道“北寇乃大国也,不可力敌,故而如果北寇来救,这一战就打,如果北寇丧胆,这一战就不用打了。”

        “而且打也不要在这里打,敌强我弱,当诱敌深入。”

        在黎思诚心中,他估计想拖下去。但是在这个时候却不能说出来。

        而且在黎思诚心中却知道,时间在他们这一边,因为雨季快要到了,一到雨季,连绵的阴雨根本不利于作战。

        明军甚至不适应这里的气候。

        到进入雨季之前,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熬过这一个多月之后,今年这一战估计就要罢手了,到时候想办法通过外交手段,结束这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事。

        这个理由,黎思诚知道,毛胜也明白。

        毛胜此刻也在太平府城之中,坐立不安。一方面他将各地土司人马,其他各路人马都聚集在太平府。

        另外一方面,他在等。

        对,在等北京的命令。

        这也是一种自觉,虽然朱祁镇对广西说是放权了,这个时候毛胜可以自主决定反攻安南,但是作为在官场上混迹了多少年的老油条。

        他自然知道,做了决定就要承担责任。

        所以,他上报钦州黄氏之事后,就在等朝廷的决断。

        当然了,他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最少他令董兴进入钦州七峒,也就是黄氏原来的领地。

        但是到了之后,却发现人去楼空,安南人已经将所有人都带走了。

        这一带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地方,此刻也成为一片无人区了。

        劫掠对面的人丁,补充自己的户口,这也是两国交战的正常动作。

        如此一来,董兴就带领广东的军队,驻守钦州,负责这一带的防御,或者进攻。

        不过,这一带临海,安南并没有在这里打仗的意思,毕竟安南的水师比明军的水师差了不少。

        在这里开战,不确定因素不少。

        安南当地突入凭祥城下,也就是确定了双方作战的地方。那就是凭祥方向?

        为什么?因为凭祥的地理环境。凭祥城南边不远之处,有一处天险之地,在洪武年间修建了关卡,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镇南关。

        说起来,这里才是安南与大明的边境所在。

        只是镇南关天险自然是险峻的,不过再好的关卡也是要精兵来镇守的,如果放在这里数千精锐,纵然有十数万安南大军,也不能寸进。

        在大军准备进攻安南的时刻,这里一度被京营接管,但是很快,决策撤兵之后,就转给了当地土司,也就是土司李家。

        。


  https://fozhldaoxs.cc/book/7217/66373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