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明天子 > 第九十章 近乎破产的草原经济

第九十章 近乎破产的草原经济


第九十章    近乎破产的草原经济

        两人联名上奏,说明漠南蒙古的情况。却让朱祁镇心中一喜。

        并非他们带来了好消息,恰恰相反,他们带来的坏消息。

        这消息有多坏?

        从端木瑞的奏折之中,可以看出漠南蒙古的草原经济,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理解这一点,还要把握漠北漠南的经济总趋势。

        可以说,从元朝灭亡之后。蒙古草原上失去了吸血的对象之后。整个草原经济直线下降,再也没有回头的样子。

        在元代漠北可以产量二十多万石,这个数字或许还不如大明有些府的粮食产量,但是在漠北种出来,却可以减少大量运费。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战争之后。

        漠南漠北的农业生产全部被摧毁。

        就好像没有出现过一般。

        其实在大宁,开平,乃至东胜等地,种粮食或许收成不高,但并非不可以的。但是从两人的奏报之中。

        当地是没有一点农业基础。

        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朱祁镇并不奇怪。

        但是下面的情况就让朱祁镇大吃一惊了。

        在朱祁镇的心中,草原的经济支柱,不应该是畜牧业吗?毕竟蒙古就是游牧民族,这不是他们的老本行吗?

        但是现在情况却让朱祁镇大吃一惊。

        兀良哈数万人,但是牲口,包括马,羊,牛,驼在数量上并不是太多的,甚至按照端木瑞的计算,今年冬天,如果不加以赈济的话,就会相当大一批人饿死。

        而端木瑞在开平,东胜也看过,情况相差不大。

        在端木瑞的观察之中,漠南蒙古各部的食物来源,一半来自于放牧,一半来自于狩猎,两者近乎五五开。

        朱祁镇其实很喜欢狩猎,狩猎带给人刺激,甚至要比打电子游戏强。只是朱祁镇亲自狩猎,才知道狩猎其实是一件产出比不多的事情。

        要知道,大部分原始人都是从狩猎采集开始的,然后演变成农耕游牧等生产方式,不就是因为狩猎养活不了更多的人。

        一个部落近一半的人都要狩猎来养活,可见兀良哈三部的畜牧水平下降到了什么的地步。

        甚至为了赈灾,朱祁镇从京仓之中,发一大批粮食去漠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开支。

        一直过的紧巴巴的朱祁镇,此刻却给很痛快。

        因为兀良哈三卫的情况,印证了朱祁镇一个猜测。而端木瑞从很多地方收集的消息,更暗示了一点。

        那就是瓦刺经济近乎破产了。

        没错,漠北草场不错,但是漠南的草场何曾差了?

        兀良哈就弄成这个地步,瓦刺的情况又能比兀良哈好上多少?

        一场场大战,打得朱祁镇咬牙切齿硬撑,难道瓦刺就有人山人海了吗?

        现在证明并不是。

        瓦刺也先的处境,比朱祁镇更惨。之前朱祁镇看到锦衣卫报回来的情报,上面写着整个秋季也先都在狩猎之中。

        朱祁镇之前以为是也先整兵经武,准备报复。

        毕竟,对游牧民族来说,围猎本身就可以当成军事训练,但是而今看来,却满不是那一回事。也先是为了解决瓦刺食物危机。

        如此一来,瓦刺的虚弱,也就呈现在朱祁镇的面前。甚至一些之前朱祁镇没有注意的情报也被他一一列出来。

        那就是大明与瓦刺在同一片天空之下。

        当大明遇见灾情的时候,难道草原之上,就很太平吗?

        只是蒙古对抗灾情的方式,与大明不同。大明自然是竭力救灾,宁肯掏空国库,但是蒙古却是愿意杀死别人,争夺剩留下来的食物。

        草原上在正统十四年之后,多次内乱。

        而今想想未必不是断绝贸易,连年天灾的激化了内部矛盾。

        朱祁镇心中一句冒了上来,那就是瓦刺可伐。

        之前别人所言,朱祁镇心中却是打了折扣了。他从来不敢完全相信一个大臣。但是此刻他亲自挖掘出来的,自然让他更相信。

        仅仅是为了这个结论,朱祁镇就愿意付出很多粮食。

        朱祁镇批阅道:“赈灾粮立即发运,当以推行青贮为要。”随即又看了看内阁给出的票拟。

        却是兵部与户部联合运输,沿着驰道出关,出关之后,有边军护送,大抵有二十万石粮食。

        朱祁镇想了想,在票拟上更改,道:“当怀远人,示之以厚,将二十万石粮食,改为三十万石粮食。”

        朱祁镇不是穷大方,河北产粮区的形成,给了朱祁镇很大的帮助,最少在打仗的时候,朱祁镇缺的主要是银子,而不是粮食。

        所以抽调出三十万石粮食,对京仓并没有什么压力。他每年放出来的陈粮就不止三十万石,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运输。

        驰道只能通道边关,还没有空修到大宁。

        说不定运费要比运输的粮食好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祁镇暗暗将用驰道联系草原这一件事情提上日程,不过这也是战后的事情,毕竟战事没有结束之前,大明是没有这个钱去修建驰道的。

        朱祁镇又继续翻下去

        ,有些奏折,朱祁镇根本不细看,大抵是请安的,判决的,还有请粮的。

        这些内阁都已经批过了。

        请安的,朱祁镇有心思就写一两句,没有心思就点一个红点,表示看过了,只有判决的。朱祁镇也不会去细看案情。

        并不是朱祁镇不注重人命,而是所有死刑都归朱祁镇勾决,但是在送到乾清宫之前,这些案子不知道经过多少的手了。

        不敢说没有冤枉的。即便冤枉的,也是上下勾结,天衣无缝。

        朱祁镇仅仅靠一点时间也看不出来的。

        而且朱祁镇也不是官破案的,刑部有问题,要都察院做什么?都察院有问题,要锦衣卫做什么?锦衣卫有问题,要东厂做什么?

        这些案子,这些部门都过了一遍。

        朱祁镇自然不会浪费时间了。

        不过很快,就有一个让朱祁镇感到气愤的奏疏,是广西的来的。

        韩雍与柳溥之间相互攻击。

        主要是关于大藤峡平乱的事情。

        柳溥上奏,要包围围困起来,然后派人招抚,或者令土司兵进山围剿,总之他有一句,千方百计隐瞒,没有说出来的话。

        那就是他不想进山。

        至于韩雍的意思却是说,广西叛乱以久,贼寇有轻朝廷之心,以为在山中就是天堑,故而越发猖狂,横行无忌,围攻县城。不用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慑宵小,故而当发大兵,征召土司,进山围剿。

        说实话,朱祁镇远在北京,对广西的情报,也是地方官员与锦衣卫的一些情报。他们两个人所言谁对谁错,朱祁镇也拿不准。

        但是,他气愤两件事情。

        韩雍已经总督两广了,柳溥就要听令。

        其次,而今的局面不就是柳溥不敢进山造成的。

        这话可以从其他人的口中说出来,但是朱祁镇不希望从柳溥的口中说出来。

        越发让人怀疑,南方卫所已经成了什么样子。

        朱祁镇在御批训斥柳溥,并令柳溥回京,让田真代替柳溥镇守广西,令他听韩雍号令

        至于对韩雍的奏疏上,同样是一通训斥,要让他熟悉民情,专司剿匪。

        却是朱祁镇对韩雍搞不定柳溥不满意,朱祁镇自然也知道大明而今文武并立,有并驾齐驱之态。

        所以文武之间的矛盾也暗自滋生。

        柳溥与韩雍的矛盾,看上去是意见不合,但是背后到底有什么却不知道了。

        只是柳溥一直不能剿灭,让朱祁镇失去了耐心,而且韩雍在江西赈灾表现不错,朱祁镇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https://fozhldaoxs.cc/book/7217/58889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