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改变观念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十一月的海市正式进入冬季。
阴天的时候潮湿的风能带着寒气钻进骨头缝和头皮里。
也不知道当初是哪个能人规定的, 长江以南没有公共供暖,这冬天都要把人冻死了竟然没暖气!
几十年后很多人重新装修就为了装地暖,可在1998年年底, 地暖技术还不成熟。
去年余自新在g市,整个白天几乎都呆在车间里, 机器嗡嗡响着散发热量,倒不觉得冷,今年在海市, 客人来做脸,脸还没洗好脸盆里的水就冷了。
幸好这时候城市还没禁蜂窝煤, 余自新也搞了一个烧蜂窝煤的土暖气。煤炉连着管道和油汀式的暖气片, 灌上水循环加热。她害怕煤气毒, 每天晚上都关掉煤炉, 早上再加热要一个多小时暖气片才能热起来,有时又太烫,她又缝了个双层的棉罩子盖上。万一烫到谁可糟糕。
她还买了个电油汀, 放在自己房间晚上开着。不开不行啊, 坐下读书学习,一会儿就手脚冰凉,抱着热水袋也觉得冷。
姑父他们住的一楼更冷。还潮。有时早上醒来, 被罩摸起来都湿湿的。
刘洋到旧货市场买了两个暖风机, 每天临睡前吹半个小时。
二姐说g市今年冬天也冷的厉害。
大姐卖夜宵时也搞“外卖”汤粉了, 本来是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饭缸来,有人图省事,一个缸装几个人的饭,怎么装?汤粉丸子倒进塑料袋里扎紧,一个摞一个全放在缸里。再后来, 干脆缸也不带了,就提个大塑料袋回去。
大姐的房子也装修好了,不过她装的很简单,租出去了,一个月租金五百五,是黄阿姨帮忙找的租户,她儿子的朋友的亲戚。
徐山平家王母娘娘不知道为啥跑去宋家跟李桂香干了一架,没讨到好。李桂香被宋大明收拾得跟鹌鹑一样,对别人可狠呢。两个人都放话说只等宋秋凤回来让她好看。
大姐听爷爷说了这事也不生气,只说今年原本也没打算回家过年。借着银行贷款呢,得还十五年呢!那利息日夜不停,过年的时候酒楼餐馆都要加订丸子,她和徐山平一去一回就得少赚几千块,回不起呀!
爷爷听了表示,赶快把银行贷款还清吧,你爹妈很用不着你回来尽孝。
可不是,她回去干什么?去给人端尿盆?等着让人收拾?
徐山平这几天乖得跟兔子一样,怕不是他又说漏嘴什么话才搞出来这一出。
余自新听了二姐的转述捂嘴笑,徐山平算是被大姐降住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结婚生子之后会怎么样。
再说金姐那边,试用装搞出来了。
金姐订了两包装的,一是她们商量好的小包装,爽肤水乳液洗面奶是50毫升,晚霜20克,另一是在店里用的豪华装——其实就是大量装,水乳是300毫升,晚霜100克。
包装是印的是专门请岭南画院的老师画的古装美人,是她提议的,她还记着当初推销ic电话卡,红楼十二钗有多受欢迎呢。
牌子起名叫“仙姬”,金姐找风水大师在几个备选名字里测的。
宋诗远觉着这名字怎么有点像日本牌子,不过顾客们反响不错,说听着贵气。连花姐这专门人士也大加赞赏。
余自新也觉得这名字其实更有国风韵味,只是这时候国风、汉服这些元素都还没萌芽。人们心里也没具体的概念。
大概是金姐来海市日化厂参观时看到人家研发了草本药的新产品,从得到了启发,她想到的几个名字都是类似的。
大美人的某些触觉真和普通人不一样啊。
一问二姐,果然如此。
她前几天还跟金姐去了趟新马泰,不是去旅游,是去买燕窝。那一路真是风尘仆仆,路不好,坐车坐的屁股要裂开了。
金姐自己是不吃什么燕窝的,但总有阔太偷偷问她保养秘诀是不是吃燕窝。
于是金姐决定那就搞点燕窝吧。等护肤品生意发展起来,没准以后再搞个燕窝系列。
原先燕窝是海南广西那边产的多,这些地方后来搞房地产开发,环境破坏了,留一地烂尾楼,哪里去找野生燕窝?
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一个村一个村搞燕窝养殖,村里高音喇叭整天放着录下来的燕子叫声,还专门给燕子盖二层小楼,墙上留着好多小洞,没窗户,引燕子来村里做窝。
燕窝和仙姬护肤品宋诗远都已经给余自新寄了一些,估计几天后就能收到了。
还有,她们和机场的合作也快谈好了。唉,这做生意真是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南方航空的大本营就在g市,金姐找了些关系,见着高层后事情就容易办了。
宋诗远还有个好消息:“我也买房了!贷款买的!零首付!蓝印户口也要拿到了。”
金姐现在是民营企业家了,艺术总监宋诗远水涨船高,市领导都见过好几次了,得给人才待遇,办贷款都是银行行长亲自领着去办的。
“小妹,我做梦也想不到,两年前踩着针车的我会有这一天。”
余自新感慨万千,“这是你应该得到的。”要是没有你的勇气,天赋,努力,你不会走到这一步。
宋诗远挂电话前嘱咐小妹,“那万你用吧!我暂时用不着,金姐说等我考下车照了,公司给我一部车开着,还能省税呢。你不是也说过,要想办法让钱生钱吗?一直搁在银行里算怎么回事呢!”
余自新谢过二姐,捏着银行卡在笔记本上再次画推导图。
她要用这万块,撬动一块更大的蛋糕!
第二天早上,余自新做了些水煎包去职介所找王姐,说要跟她们汇报一下最近的情况。
王姐知道蒋老师给女儿的婚房订了装修,很善解人意地跟她换了时间,让她排在前面。
刘洋又招了两个短工,日结工资的,就是打打下手,涂墙漆这些。个人同时做两个工地,他和刘家成一人看一个,速度更快了。
估计,到了12月就可以开始做蒋老师女儿的婚房了。
蒋老师听了高兴啊,“小余,你可要让你表哥亲手给我们做,我就看的是他的手艺!”
她吃着余自新拿来的煎包,“哦哟,你这手艺,不开店亏了。”
余自新装作无意问,“蒋老师,你给你女儿买的新房子买到哪里了?”
蒋老师笑了,“结婚哪有女方准备房子的呀?”
“啊?”余自新怔怔的,“你们城里,也是这样的规矩啊?”
王姐、田老师和蒋老师都笑了,“你们那里是什么规矩?”
余自新叹道:“农村女人可怜呀,既不是娘家的人,到了婆家还是外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到癞□□只能忍着恶心过。房子、孩子、宅基地,没有一样是她们的!从前没有电子厂服装厂的时候,我们那里哪一年没有媳妇子喝药跳河的呀!”
“我姐姐们都说,她们好不容易进了城,努力工作赚得不比男人少,当然得有自己的房子。哪怕房子小,是自己的落脚地,谁也不能赶她出门,这一辈子这就啥也不怕了!我大姐二姐都在g市买房子了,都是她们自己贷款,写自己的名字。”
余自新骄傲地微笑,“我二姐说贷款买房其实更合算,别看要还十几年贷款,其实一个月才几百,我大姐的房子就租出去了,简单装修,租给熟人的朋友,一个月五百多租金,差不多抵掉她的贷款,她们都打算再供一套,以后g市发展更好了,手里有几套房子当收租婆多好呀!”
蒋老师听了,若有所思。
余自新跟讲笑话似的,“幸好我大姐自己买了房子。我大姐那个准婆婆一脸刻薄相,不知听哪个碎嘴的说他们在g市买房了,就打电话说要来g市做太后,还要让我姐姐给她端尿盆伺候呢!嘻嘻,大姐夫直接骂他老娘做痴梦……真是的,都解放多少年了,还做地主婆的梦呢!”
田老师和王姐还在笑,蒋老师却笑不出。
要不是女儿和小陈从高就是同学,两个人好了几年了,她说什么也不能同意这门婚事。
小陈的妈也是个刻薄人,不过做个单位小领导,眼睛就长在天灵盖上了,还瞧不起她家呢!
婚房装修老妖婆原本懒得管,一听说她定了装修队,又拉着两个孩子去看别家的装修,土的要命,气得她女儿晚饭都吃不下。
余自新上辈子见多了婆婆妈妈不对付的事,当初蒋老师领着女儿来看了样板房就直接拍板,连跟亲家母打个招呼都不打,她就觉着是个机会。
果然,蒋老师皱着眉耷着眼,看来嘴里的水煎包都没滋味了。
余自新趁热打铁,“我准备去浦东看看房子,就这个周末。王老师,你帮我问问秦师傅周有没有空吧?一个一个楼盘跑,没车太受罪了,这么冷的天气。”
司机秦师傅是常建刚从前的战友,他在单位开车,周末接点私活。
王姐跟他打电话讲定了,余自新又跟田老师闲聊一会儿,约好今晚点来做脸,这才提着空饭盒走了。
余自新走到街道上没一会儿,蒋老师在后面喊她,追上来小声说,“小余,周我跟你一起去看房子啊?”
“好啊!”余自新挺高兴,“刚好您帮我参谋参谋。买房子可是大事,我又是外地来的,哪里懂行呀!”
到了周,余自新不止约了蒋老师母女,还约了邱莉莉和刘素英。秦师傅的小面包车挤得满满的。
刘素英两口子给女儿读书舍得花钱,说到买房子,也和蒋老师一个想法,女孩子买啥房子啊?结婚当然是住男方的房子嘛。到时他们给女儿陪嫁一辆车就好了。
邱莉莉原本也是这么想的,或者说,她没自己想过,只是旁人都这么说,她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个观念。
可现在一听,哦,人家小余和两个姐姐从农村出来的都知道女人要自己有房产,我比人家差啥了?我为啥不能有自己的房子?
没当余自新的“宣传大使”前,邱莉莉觉得五万块是很大一笔钱——去年毕业的师姐们一个月才百块基本工资,爸爸妈妈工作了多少年,工资也就两千。
可最近她不这么觉着了。
她每卖出一套护肤品就赚三十,两三周工夫她卖了五十套,学习一点也没耽误。她的室友周周日还到别的大学宿舍推销,比她赚的还多,手机都买了!
余自新说羡慕死她了,爷娘都是海市人,又是国企员工,办银行贷款容易得很,贷款买房,一套浦东的房子九千首付就买下了,一个月还贷才几百块,慢慢还呗!几百一个月谁还不起呀!买房还抵扣个人所得税呢!
邱莉莉算了算帐,回去跟她妈妈讲,一定要买新房。用妈妈名字办贷款,还款她自己来。现在跟着小余做点小生意,到了日本以后,打一天工的薪水就够付一个月的贷款了。
刘素英本来还有点犹豫,为了女儿留学还卖了房子呢,现在到浦东买房子?会被亲戚朋友笑话呀。
结果她跟蒋老师一见面,两个妈妈嘀嘀咕咕了一会儿,铁了心——买!给女儿买!为了将来不受婆婆气也要买!
她们年轻时受的气不能让女儿再来一遍。
https://fozhldaoxs.cc/book/68368431/543831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