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或许是从来没有被儿子儿媳顶撞过, 也或许是没有了以前的底气,薛母难得安分了几天。
一直到农历春节,薛家的气氛都异常和谐, 说和谐也不那么恰当, 应该说彼此都在忍着,也许等春节过去,彼此之间的矛盾就会再次爆发。
冉佳怡的底气自然来自于自己赚的钱上, 如今她赚的可比薛茂的要多多了。
按薛母要求的, 两人确实每个月打六十块钱回来,对方眼中他们身上应该没什么钱,其实并不是。
不要低估这年头做生意的利润, 摆摊只是一门简简单单的小生意,可若是真做起来了,利润还是非常大的, 至少薛母要的六十就完全不在话下。
但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凭什么都给薛母。
如她开始所说, 薛茂每个月的工钱, 除去家中花用, 不够的冉佳怡再添上凑足六十给薛母,剩下的钱,则都是冉佳怡自己攒下的, 这一切都握在她自己的手上,根本没有薛茂置喙的余地。
当然,薛茂也完全没有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
说来也是奇怪,薛茂无疑是一个老实听话的儿子,可老实人的思维有时候却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薛母就是个雁过拔毛的性子,一旦知道冉佳怡做生意赚了钱的事情, 肯定会找她要钱,薛茂回家来竟然一句话没提,叫想了不少应对措施的她颇为意外。
一开始冉佳怡还没想明白,可隐约有一点点理解,或许在薛茂的思维里,赚钱养家是他这个做儿子该尽的责任,至于妻子赚的钱,则不含在其中。
这种老实人独有的思维观念,本质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搁在以往冉佳怡肯定是要批判的,现如今却觉得有些好笑,总归是对她有利的。
这几年大家的日子一点点富裕起来,手里有了钱也愿意对自己和家人好一点,尤其春节这样重大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购置年货,一个个喜气洋洋。
薛家自然也不例外,就连一向摆着一张尖酸刻薄脸的薛母,脸上也挂了笑容,这是丰收的喜悦。
比起老大一家出去赚的钱,家里粮食收成好都只是一件小事了。
要知道,大房夫妻出去半年,每个月贡献六十,半年下来,她的荷包足足多了好几千,妥妥一个丰收年。
只是与其他人家不一样,人家钱多了也舍得花点钱买年货,薛母却是一个貔貅的性子,光进不出,这个年过的与也在家种地时没什么区别。
冉佳怡自己是不缺这点吃喝,但几个孩子缺啊。
此番带回来的年货,冉佳怡只给了薛母一小部分,大头都被她带回了娘家,说大头其实总价值都不会超过百八十,比起上交薛母的少多了,艾家父母甚至还为此忐忑不安,私下里劝她多顾着婆家,不要带这么多东西回娘家。
给了东西,好歹收获了一番安慰,冉佳怡也就觉得没白给,起码比给不知感激的薛母要好。
————-
从年三十的年夜饭开始,家家户户走亲访友,空气中都弥漫着新年的味道,一直到初五,需要走的亲戚少了,热闹的气氛这才降了些许。
新年带来的欢快气氛,在薛家很快又变得凝滞,原因无他,只因冉佳怡提出要送大女儿去上学。
说起来了,大梅花也是六岁的年纪,上小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薛家压根就没有送女孩去上学的传统。
梅花是下一辈第一个孩子,只有几个比她小的弟妹,至于薛茂他们这一辈,两兄弟都是囫囵上了几年小学,认得几个字,至于同辈的女孩,那是离学校的大门都没进去过的。
“这不是纯粹浪费钱吗。”面对冉佳怡的要求,薛母是这么回答的。
,义务教育的概念早已普及,薛家这边不是不知道,若是一个六岁的孙子,就是砸锅卖铁怕也要送去读书,至于女娃的待遇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一个女娃读书能有什么用?”薛母的态度理所应当,薛父、薛家二房、连带着薛茂,面上竟都一副赞同之色。
读书有用没用,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冉佳怡不欲与她争辩,读书到底有用没用,读书真要是没有用,那些工作单位能只招有学历的读书人,要是读书没有用,国家会这么大力推进学校办学,老师会这么鼓吹,无用的言论无非不想出钱的搪塞罢了。
她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自己赚了钱给家里,家里就应该出钱给她的女儿读书,“城里的女娃都要去学校读书的,爹娘你们要是不愿意送,我就自己出钱送她们上学。只是,给您二老的钱基本上就掏空了我们的工资,要是自己送,以后给二老的钱肯定没以前那么多了。”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薛母却不能不接受,她的底气也就在这一亩三分地,出了这片地,人要是压根不给钱,做爹妈的也无法。
供一个孩子读书可需要不少钱,提倡免费义务教育是往后几年的事情,这年头的学杂费,书本费,加上伙食费等等,合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至少薛母是舍不得出这笔钱的。
“老大家的,娘要这些钱都是帮你们攒着,等你们以后有了儿子,这些钱还不都是给我小孙孙子的。不是娘喝不得,而是浪费在棉花几个身上,实在是浪费了。”薛母认为苦口婆心的劝慰没有得来大儿媳一丝一毫的认同。
但上学的钱再多,一年顶多也就十几块,哪里比得上冉佳怡如今每个月六十块钱的孝敬,两相比较之下,薛母犟不过冉佳怡,只得咬牙答应了这个要求。
“那事情就这么说定了,年后就先送梅花去吧。”冉佳怡轻飘飘一句话定下来上学的事。
薛母暗道真是翅膀硬了,眼中满是愤恨与不舍,想着什么办法能重新压制住大儿媳。
————-
此事一出,薛家所有人是彻彻底底的认识到,大房的地位与以往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如果说年前那一出,只是让他们隐隐感觉到,老大家的底气好像足了不少,但如今这样看来,已经有了足以与薛母抗衡的底气,这个认知给所有薛家小辈带来的都极大震撼。
在薛家,两兄弟从小到大的认知,包括几个儿媳几年的经验,薛母都是一个说一不二的性子,容不得其他人半点反驳,只有薛父的话能听进去一点,却原来只要手头有了钱,就能够让薛母低下头来吗。
冉佳怡的行为无疑大大挑战了薛母的权威,薛母再生气也无可奈何。
说起来也是好笑,原主所在的艾家与嫁过来的薛家,同样属于生子困难、也都重男轻女,但轻的程度却不太一样。
艾家虽然看重儿子,可在面对女儿的婚事时,也尽心为她们打算找的好人家,而薛家对待女儿和孙女则完完全全跟看待货物一样,不然在原主那一世也不会把三个孙女都卖了。
不过现在一切还未发生,纠结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冉佳怡只得尽力为三个女儿争取一些利益。
从薛母手中抠钱,无异于虎口夺食,薛母暂且忍了冉佳怡的要求,只是对着她依旧横挑鼻子竖挑眼,眼神极为不善,要不是冉佳怡他们还能外出打工赚钱,怕是早就被薛母赶出家门了。
其实一开始来的时候,冉佳怡也想过做出不求上进的假象,然后让薛母把大房赶出家门,两人带着三个女儿再重新奋斗,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是凭什么呢,这个家的发展夫妻俩也是真真切切出了力气的,赚的钱都上交给了公中,那么家中的财产合该有他们一份。
况且与其憋憋屈屈的被薛家赶出家门,再重新奋斗,还不如她先奋斗起来,赚足了钱,谅薛母也不敢对她说什么。
说白了,冉佳怡不想平白受薛母的气,又不是真的白吃白喝,天天被这么骂,谁能受得了。
薛母那如芒在刺一般的目光,没有给冉佳怡带来太大的影响,索性就这么几天功夫,春节后蒋佳怡和薛茂自然还是要外出打工的,等到初十外出他也就看不到了,只因没法上学的事情答应下来了她就不会给薛母反悔的机会。
————-
这个春节对薛家所有人来说都是极具颠覆意义的,也是胆战心惊的。
好在随着元宵佳节的临近,诡异的氛围也在慢慢淡化,冉佳怡他们也终于又要外出了。
上一次两人离开,还是因为担心计生科的上门,惶惶然如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但这一次出去就是风风光光的了。
作为给薛家收入贡献最多的两大功臣,薛母再不乐意,人离开前还是得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路上需要的干粮也得准备地妥妥当当。
大房的日子看起来过得好,二房两口子暗中观察下来,也都蠢蠢欲动。
说起来薛家两房的日子都不好过,主要是都没有生一个儿子出来,若是能脱离父母的掌控,自己掌握话语权,谁不动心。
但想到前些日子,老大言语间的那些辛苦,薛家老二还是打消了这些念头,在家里虽然烦心事多,但种地的活又是他们干惯了的,农闲的时候还能休息一会儿,比不得外面那么苦。
——-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薛母整张脸都溢满了喜色,不只是因为这个讨人嫌的大儿媳妇终于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荡,更多大的原因是两人外出打工她马上又可以有进账了。
虽然在外人眼中,薛家的生活没什么变化,但薛母可是一点点见着自己的存钱罐子满起来,心里那个开心劲儿不比抱孙子少。要不是有这些钱打底,她怎么可能忍得了儿媳那么顶撞自己。
离开前,家里提前收拾好行李,准备好干粮,薛母终于再次想起了自己的催生任务,兢兢业业跟在冉佳怡后面念叨个不停,那威力不亚于和尚念经,不过全被冉佳怡无视,反正想要大房有孙子,除非薛茂换个老婆。
当初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她就瞒着薛茂和薛家人,偷偷去了镇上的计生科主动给这具身体上了环,以后就是想生也是生不了的。
既然原主说了不想生,她就得一劳永逸。
到了离开的日子,两人如约启程出发,只是这一次后面多了三个追在后面哭鼻子、恋恋不舍的小姑娘。
上一次两人走的时候,三个孩子没有反应过来,因而也没有闹出什么动静,但是经过这大半个月的相处,尤其是冉佳怡的处处呵护,三个小女孩还是与母亲恢复了亲密关系。
看着三个小姑娘,冉佳怡心里也有点难受,托这大半个月的看顾,三个小姑娘的伙食没有遭到克扣,各自网上窜了一小截,脸上也略微长了点肉,她这一走,怕是很快又要恢复原形了。
半年,冉佳怡心想,再给她半年时间,她一定会想办法把三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给她们一个好的生活条件。
离别愁绪也就那么一会儿功夫,登上火车,冉佳怡的心底又是干劲十足,不管是为了原主、还是为了三个孩子,她这一次都要更加努力。
依旧是几天的长途跋涉,两人回到阔别将近一个月的津门,来不及思考更多,便都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
薛茂很是满足于自己的搬货工作,只要吃饱了出力气就行,不用动脑子,也不用想那些杂七杂八的,早上出门干活,晚上吃饭睡觉,心大得不得了。
说实话,冉佳怡自己是很难理解这种心大的。
为什么他可以毫不担心三个女儿在老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也不担心冉佳怡摆摊是否会太过劳累、或者遇到什么麻烦,仿佛他人生全部的意义就在那一点工作上,以前是种地收成,现在是搬货赚钱,仿佛只要做好了这一点,他为人所有应当承担的责任都尽全了一般。
冉佳怡自己是不愿意成为这样一个人的,她宁愿清醒地活着去争取,也不愿意稀里糊涂任人摆布。
回到了津门,一切与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冉佳怡的小摊子摆了起来,夜校也重新恢复了上课。
时间一晃过去几个月,匆匆忙忙来到六月,去年她已经在夜校上了半年的课,今年六月份就可以领到中学的毕业证书,届时她也应该做出些改变了。
摆小摊子确实赚钱不假,可这样赚的也着实是辛苦钱,每日里没个停歇实在累人得很,时间长了早晚身子骨熬坏,不能长久。
她之前那是要要钱没钱、要学历经验也无,想要做些什么都不能,如今好歹算是一个中学生,在津门一年长了点见识,也攒了点资本,改做别的也有一个借口。
拿到夜校毕业证的那一天,冉佳怡将自己近一年攒的资产仔细数了一遍。
即使去掉日常的花销和给薛家的收入,她身上也足足攒下六千元钱,可以说都是她一个个烙饼、一杯杯豆浆卖出挣的血汗钱,她得好好想一下,能拿来做点什么。
这笔钱说多不多,办不了什么大事,可说少也不少。冉佳怡在津门几条繁华的商业街转悠了一圈,便决定了下来——她要做服装生意。
相比较于卖烙饼赚的蝇头小利,服装行业的利润可就高了去了,这些钱足够她租下一个位置还不错的铺子,然后进一些时兴的衣服。
冉佳怡考虑做这个,第一是不用跟烙饼一样自己动手那么辛苦,第二就是她清楚后世的服装流行趋势。
人在外地、也没有一个信得过可以商量的朋友,冉佳怡索性就自己直接干了,至于薛茂,反正问他啥都是畏畏缩缩的,没有一点实际参考价值。
没有找到合适的店面与进货来源之前,冉佳怡的摊子也不敢完全停,只是减少了点摆摊的时间,其他空出来的时间里,她将津门大大小小的服装店铺考察了个遍,也顺带摸清了不少家的进货渠道。
荆门的北边有一大片的工厂,服装、工业制造等等,各种行业应有尽有,内里错综复杂,即使面上看着同样的商品,保不齐就有好有差,没有根底的人摸进去指不定被坑的裤子都不剩,冉佳怡也是真切的打听到靠谱的消息,才敢真的上门订货。
————-
又花半个月的功夫,冉佳怡找到合适的铺面,重新装修整顿布置,这两样几乎将冉佳怡身上的钱财全部掏空,这让她的心里也有些空,但好歹服装店终于开了起来。
这一切都是冉佳怡自己干的,薛茂没有出一点力不说,还尽给她泼凉水,劝她别瞎折腾。
或许他是真的担心,但冉佳怡越听越不舒服,时日久了看出她的态度,薛茂也就不敢多说了。
店铺开业的那一天,冉佳怡提前通知薛茂过来帮一天忙,薛茂很是震惊,没想到妻子竟然真的把店开了起来,也答应了过来帮几天忙。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标志着冉佳怡的小小服装店也正式开了起来。
冉佳怡进的衣服都是当下最盛行的款式,主要卖女装,略微配上一点男装,价格卖的也比人家贵一点,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是很好,但随着客人上门,冉佳怡搭配的一套套服饰很得客人满意,人也就慢慢多了起来。
做生意这种事,只要卖得出去就没有亏的,。三个月过去,冉佳怡的店铺基本也慢慢倒腾起来,有了固定的顾客,身上的担子也总算轻了点。
她租的铺子是那种二层小楼,一楼是铺面,二楼就是出现她和薛茂如今住的地方。
冉佳怡算了自己的收入,如果能持续下去,或许两年她就能在津门买下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彻底在这儿俺家落户,而不需要回薛家仰人鼻息。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学校开学,薛母难得没有作假,按照约定将梅花送进学校,开启了梅花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生涯。
学习的学校有了保证,冉佳怡开始时不时给她们买些吃食回去,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三姐妹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身高也在慢慢跟上同龄人。
孩子不在自己身边到底不放心,而且以免以后被薛母拿捏,冉佳怡也还是想着尽快将三个孩子接过来的。
她现在租的房子中,多住三个小女孩完全不成问题,至于上学的事情,她去问过周边的小学,说是可以接收借读生,但如果没有正式户籍的话,将来小升初的考试要回到原籍考试,冉佳怡对自己能落户津门,抱有绝对的自信,便想着将三个孩子带过来。
从津门回老家的路途实在太过遥远,这一回去耽误的功夫得耽误不少生意,冉佳怡先写信回去商量,本以为会很顺利,却没料到遭到了薛母的强烈反对。
亲爸妈想把女儿接到自己身边照顾,薛母也确实说不出什么拒绝的理由,但她知道不能同意。
光是年节闹得那一出,她都可以想象,大房必定会跟放飞的风筝一样,再也不受自己掌控,如今人在外面,她只能拖,但若是等到人回来,她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
思虑良久,薛母还是定下了一个主意。
天高皇帝远的,薛家不同意,冉佳怡也无法,索性离过年还有三个月,冉佳怡也计划着等春节回去,将这件事情处理了。
这一年的时间,冉佳怡着实做了不少事,因而也感觉时间流逝得格外迅速,仿佛一眨眼的时间,又是一年腊月二十,冉佳怡关了店铺,再次包袱款款回了薛家。
————-
这一次回来,冉佳怡完全没有遮掩,身上穿戴的都是津门最时兴的,大包小包,叫人一眼看见就知晓这是发达了,乍一回村就引起了巨大反响。
几乎是被夹道欢迎着回到了薛家,薛家人看见这幅景象一时间没回不过神,还是在村人的提醒下将人迎进来,衣锦还乡,不外如此。
薛母看见了是既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儿媳儿媳发达了,不高兴的则是他们完全没有提过一丝一毫,显然没把她放在心上,有心想说几句,压根找不到说话的时机。
看着在村人中长袖善舞的大儿媳,薛母都有些怀疑,这真的是自己那个木讷寡言的大儿媳嘛。
薛家的院子从半下午一直热闹到了日落西山,家家户户的炊烟升起,众人这才遗憾的离开。
等到只剩下了自家人,薛母才有机会发问:“老大家的,你们这是真的赚大钱了。”
这个问题一下午冉佳怡回答了没有十遍也有八遍,此时面对薛母还是一样的回答:“没有,就是赚了点小钱。”可看着这幅穿戴,谁相信啊。
不管信不信,薛母都清晰意识到,这个儿媳妇已经不是自己可以掌握住的,或许,她还要反过来示弱。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28 00:07:24~2021-04-28 23:30: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穆小汐 6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fozhldaoxs.cc/book/68053013/667928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