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日不落沙洲 > 第24章 第24章

第24章 第24章


自沙门乐僔于公元366年开窟以来,莫高窟经历了初创、发展到逐渐衰落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千余年来,先民们创造并小心地维护着这座文化圣殿。但后来有百余年时间,莫高窟如同消失了般,在历史记载中难寻踪迹。

        直到有一天,一次偶然的“意外”,让敦煌的名字传遍寰宇。

        一切的源头,则来自于一名道士王圆箓的意外发现。

        王圆箓是出生于陕西的湖北麻城县人,因家乡连年灾荒,被迫外出谋生,后流落至酒泉入道修行。

        1892年,已近不惑之年的王圆箓走进莫高窟,感慨莫高圣境为“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乎”。随后,他定居此地,看护莫高窟,还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清理洞窟积沙。据传,仅第16窟淤沙的清理,他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

        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公元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意外发现了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6万多件的藏经洞(即莫高窟第17窟),由此揭开了莫高窟新的历史篇章。

        王圆箓的墓志明确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

        自此,莫高窟引起世人关注。可惜,首先到来的多是疯狂的“掠夺者”。

        按说,王圆箓还算是个尽责的人。发现藏经洞后,他徒步数十里,赶往县城找到敦煌县令严泽,还奉送了藏经洞的两卷经文,希望引起这位官老爷的重视。

        可惜,这位严知县不学无术,把这两卷经文竟当作两张发黄的废纸。

        1902年,王圆箓又向新任敦煌县令汪宗翰汇报了藏经洞的情况,这位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颇有研究的知县当即去莫高窟察看,并顺手拣得几卷经文带走。却也只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

        两番未果,王圆箓仍不甘心。他又从藏经洞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行程800多里奔赴肃州(今酒泉),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廷栋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再后来,刚完成《语石》一书初稿的金石学家叶昌炽就任甘肃学政不久,就接到汪宗翰关于莫高窟藏经洞情况的报告,便托汪宗翰为《语石》一书寻找一些关于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碑刻资料,却未下令对藏经洞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只是向甘肃藩台建议将这些古代文献和文物运到省城兰州保存。

        然而,敦煌离兰州路途遥远,仅运费就要五六千两银子,只好又“搁浅”,直到1904年,省政府才下令敦煌检点经卷就地保存。

        “据考证,王圆箓还给‘老佛爷’写过信,但并未寄出去。”著名敦煌学者赵声良告诉记者,但并非像传说那样,王圆箓斗胆写给“老佛爷”慈禧的秘报信泥牛入海,而是偏居一隅的一介道士根本没有渠道把信寄出去。

        王道士与藏经洞频遭“冷遇”,可有人却视莫高窟为宝地,不远万里而来。

        俄国人奥勃鲁切夫在黑水城遗址挖掘之后,赶至莫高窟,以五十根硬脂蜡烛为诱饵,换得藏经洞写本两大捆。这是藏经洞文书流失于外国人的开始。

        再后来,听说藏经洞消息的英国人斯坦因迫不及待地赶到敦煌,以四块马蹄银从王圆箓处换得写经200捆、文书24箱和绢画丝织物5大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敦煌,从王道士处获得写本570余卷。

        当时王道士将经卷卖给斯坦因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逐级上报却无人过问,让他灰了心。

        二是急着筹款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完成自己的宏愿。

        三是斯坦因的“探险家精神”触动了崇尚唐玄奘的王道士,虽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却让了步。简言之,王圆箓贱卖珍贵敦煌文物是“政府不理、经济需求、信仰吻合”三大原因导致的。

        此后,西方窃贼接踵而至。

        当时,西方人到中国带走文物时,都持有当地官方许可证,且一路官兵保护,一介道士根本就没有能力拒绝他们。

        客观地讲,王圆箓到达莫高窟时,莫高窟处于“废弃”的无人管理状态,王圆箓四处募捐,清理积沙,在某种意义上算是“看护莫高窟的第一人”。据考证,“王圆箓生活很清贫,募捐以及贱卖敦煌文物所得均用在‘功德’上。”

        引起争议的,还有第17窟藏经洞的封闭原因。

        第17窟原为唐代高僧洪辩的修行禅窟。洪辩去世后,族人及弟子为示纪念,将禅室改为影堂,内塑洪辩塑像。

        但不知何时何因,这个洞窟存入了大量古代写经和艺术品,直到被王圆箓发现。

        对于藏经洞封闭原因及时间,由于缺乏明确记载无法确知,但近百年来众说纷纭,并渐渐形成“避难说”和“废弃说”两种流派。

        “避难说”人士认为,在西夏入侵沙州时或在1006年为防御信奉□□教的黑韩王朝进攻沙州时,三界寺僧人有计划地封存了经卷、佛画、文书等。

        “废弃说”人士则认为,在11世纪初叶,随着佛经样式的演进,折叶式的刊本经卷逐步替代了古老的卷轴式经卷,因此就把以前使用起来不方便的卷轴经典等进行集中处理,作为敦煌寺院的“神圣废弃物”而封存。

        历史的争论继续留给历史,高主任等一众研究院大佬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揭开尘封的宝物身上的谜底,是每个敦煌人的夙愿。


  https://fozhldaoxs.cc/book/64142459/638380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