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中国名人传记大全 > 第72章 孙膑——攻心为上策,令敌自授首

第72章 孙膑——攻心为上策,令敌自授首


孙膑,战国时期的着名军事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生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兵法大家孙武(孙子)的后裔。
  他的名字“膑”据说是因为受过膑刑(去膝盖骨的酷刑)而得名,这桩不幸的遭遇也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尽管身体残疾,孙膑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思想,成为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军事战略家之一。
  一  生平概述
  1  家族背景与早年生活
  孙膑出身于军事世家,其祖先孙武所着的《孙子兵法》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块瑰宝。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孙膑自幼便受到了军事理论的熏陶,对兵法有着天然的敏感和深刻的理解。
  然而,关于他的早年生活,史料记载不多,只知道他与魏国大将庞涓同窗学习兵法。
  两人虽为师兄弟,但庞涓后来因嫉妒孙膑的才华,设计陷害,导致孙膑遭受了膑刑,脸上还被刺字,使其几乎无法行走。
  2  身残志坚,隐忍待发
  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孙膑没有沉沦,反而更加坚韧不拔。
  在身心受到重创之后,他被迫逃往齐国,投奔了齐国的大将军田忌。
  在此期间,孙膑始终保持低调,同时潜心研究兵法,等待时机一展所长。
  他的智慧和才能很快得到了田忌的认可,田忌不仅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还经常向他请教军事策略。
  3  马陵之战,智胜庞涓
  孙膑最为人称道的军事成就,莫过于马陵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他巧妙运用了“减灶诱敌”的计策,让庞涓误以为齐军士气低落、士兵大量逃亡,从而引诱魏军深入追击。
  当魏军进入齐军预设的埋伏圈时,孙膑利用地形优势,夜袭魏军,最终在马陵道全歼魏军,庞涓自杀身亡。
  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孙膑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也彻底粉碎了魏国称霸中原的野心,巩固了齐国的地位。
  4  孙膑兵法
  除了实战上的辉煌成就,孙膑还留下了重要的军事理论着作——《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
  虽然该书的真伪及确切成书时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但书中所蕴含的军事思想无疑是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发展。
  《孙膑兵法》强调“攻心为上”,重视心理战术和谋略的运用,以及灵活应变的战术安排,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孙膑的一生,是充满坎坷与荣耀的传奇。
  他以残疾之身,凭借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在战国乱世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孙膑的故事激励着后人,无论遭遇何种逆境,只要坚持信念,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借鉴,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二  主要功绩
  孙膑的主要功绩集中在军事指挥和军事理论两大领域。
  他的智慧和策略不仅在实战中取得了辉煌胜利,而且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军事指挥的辉煌成就
  ①  桂陵之战
  在桂陵之战中,孙膑首次展现了他的军事天才。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围困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
  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援。
  孙膑提出“批亢捣虚”之计,不去直接解救被围的邯郸,而是直取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魏军回撤。
  在魏军回师途中,孙膑又利用地形优势,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伏,以逸待劳,大败魏军。
  此战充分体现了孙膑对于战争全局的精准把握和灵活运用兵法的能力。
  ②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孙膑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公元前342年,魏国再次出兵攻打韩国,韩国同样向齐国求援。
  孙膑故技重施,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但这次他更加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战术。
  孙膑命令军队在撤退过程中逐日减少营地的炊烟数量,制造出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诱使魏军统帅庞涓轻敌冒进。
  最终,在马陵(今山东郯城附近)狭窄的山谷中,孙膑布下天罗地网,利用火光信号发动突袭,不仅重创魏军,还使得庞涓自刎而死。
  此战充分展现了孙膑深谙人性、擅长心理战的特质,以及对战场形势的精确判断和控制能力。
  2  军事理论的贡献
  ①  《孙膑兵法》
  孙膑的另一项重要功绩是他对军事理论的贡献。
  《孙膑兵法》虽然一度失传,直到近代才部分出土,但其内容丰富,涵盖了战争准备、战术运用、将领修养等多个方面。
  这部兵书强调了“势”与“变”的重要性,即在战场上要善于创造有利态势,并能随机应变。
  它提倡“以静制动”、“以弱胜强”,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原则。

  这些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先祖孙武的兵法理论,也为后世的军事战略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②  兵法创新与实践
  孙膑的兵法理论并非空谈,他在实际作战中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战术,如“减灶诱敌”、“围魏救赵”等。
  这些策略的成功实施,证明了其军事理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孙膑的军事思想不仅对战国时期的战争形态产生了影响,也为后世军事家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材料和战术灵感。
  总评
  孙膑作为一位身体残缺的军事家,却能在战国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中脱颖而出。
  依靠的是他对兵法的深刻理解、对人性的敏锐洞察以及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的军事成就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战役胜利上,更在于其对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这些理论对后世的持续影响。
  孙膑的事迹和兵法,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颂扬,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三  历史评价
  孙膑,战国时期着名的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兵法思想和传奇的军事生涯,赢得了历史上众多学者和军事专家的高度评价。
  他的名字与一系列辉煌的战役紧密相连,尤其是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这两场战役不仅展示了孙膑高超的指挥艺术,也奠定了他在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1  古代评价
  ①  史家记载
  在古代文献中,孙膑被视为与先祖孙武(《孙子兵法》作者)齐名的兵法大家。
  《史记》中司马迁虽未单独为其立传,但在《孙子吴起列传》中简要记载了孙膑的事迹,将其视为继孙子之后又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与实践者。
  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则明确提到了《孙膑兵法》,这表明孙膑的兵法思想在当时已受到官方的认可和重视。
  ②  军事理论贡献
  古代军事评论家普遍认为,《孙膑兵法》是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发展,它在战术层面的创新与实践案例,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孙膑的军事理论,尤其是“以奇胜正”、“避实击虚”等思想,被视作灵活用兵的经典范例,体现了高度的战略智慧和战术灵活性。
  2  近现代评价
  ①  军事思想价值
  近现代学者在深入研究孙膑兵法后,对其军事思想给予了新的诠释和高度评价。
  孙膑提出的“因势利导”、“攻心为上”等原则,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兵学中宝贵的哲学思想。
  对于现代军事理论的构建和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孙膑的军事实践,特别是对心理战和信息战的运用,被看作是早期非对称战争思想的体现,预示了未来战争的一些趋势。
  ②  文化象征意义
  孙膑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他的坚韧不拔、智勇双全,特别是在身受膑刑后依然能够成就一番伟业,成为了逆境中奋斗和智慧战胜力量的象征。
  孙膑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其他人生挑战中,都强调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3  国际影响
  在国际上,孙膑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兵法思想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对西方军事理论和战略研究产生了影响。
  特别是对于那些研究东方战略文化的学者而言。
  孙膑的军事理论提供了不同于西方传统军事学派的独特视角,促进了东西方军事思想的交流与融合。
  总结
  综上所述,孙膑的历史评价是多维度且跨越时空的。
  他不仅是古代军事实践的典范,更是军事理论创新的先行者。
  孙膑的兵法思想和战略智慧,不仅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据重要位置,也在世界军事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桥梁。
  孙膑的名字,因此成为了智慧、勇气和战略胜利的代名词,被后人长久铭记与学习。
  ——————————
  小故事  ——  孙膑巧解玉璧之困
  昔时,齐国有一年闹了大旱,百姓苦不堪言,国库亦空虚。
  邻近的赵国趁机派遣使者,携带一块珍贵的玉璧作为礼物,提出愿以粮食援助齐国。
  但条件是齐国必须派一位智者解开一个谜题,才能获得粮食。
  这个谜题被刻在了玉璧之上,据说无人能解。
  齐王闻讯,急召群臣商议,却无一人能解此谜。
  这时,有人推荐了孙膑,说他是破解难题的高手。
  齐王于是命人请来孙膑,将玉璧及赵国的条件告知于他。
  孙膑接过玉璧,只见上面刻着:“吾身圆润无棱角,中间有孔能发声,不敲自鸣非我愿,何物藏我腹中生?”
  孙膑沉思片刻,微微一笑,转身对齐王说:“此题不难,乃是形容一物,明日我便给出答案。”
  次日,孙膑携一物至朝堂,当众展示,乃是一只精致的陶埙。
  他对齐王及在场众人解释道:“玉璧上的谜语,描述的正是这陶埙。
  它圆润光滑,中央有孔,不敲击也能通过吹奏发出美妙的声音,而声音便是藏于其腹中产生。”
  在场之人无不叹服。
  使者见状,只好履行承诺,将粮食送至齐国,解了齐国燃眉之急。
  此事一出,孙膑之名更盛,不仅因其兵法卓绝,亦因其智慧超凡,能解生活中的难题,深得人心。


  https://fozhldaoxs.cc/book/64044022/678523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