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幽默化三国演义 > 第176章 祭泸水

第176章 祭泸水


话说在维大汉建兴三年秋九月一日,有个名叫诸葛亮的武乡侯,他不仅领益州牧还兼任丞相。
  这位老兄在祭坛前对着那些为国捐躯的蜀中将校和南人亡者的灵魂说:
  “我大汉皇帝,比那些五霸加起来还要威风,智慧更是超越了三王。最近有些远方的小家伙不懂事,竟然敢来捣乱,真是蚂蚁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我奉了皇上的命令,去教训了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我们的队伍如同猛虎下山,把那些小蝼蚁们一扫而光。我们的将士们都是九州的精英,官员将领更是四海的豪杰。
  大家都是一心一意地为国家效力,忠诚于君王。谁知道你们这些家伙一时大意,中了敌人的诡计,有的被箭射中,有的被刀砍伤,真是倒霉透顶。
  不过,你们活着的时候是勇敢的战士,死了也是有名的烈士。现在我们要凯旋而归了,俘虏也抓了不少。你们的英灵还在,祈祷一定会听到。
  跟着我的旗帜,跟着我的队伍,一起回到故乡,享受家人的祭祀,别做他乡的孤魂野鬼了。
  我会向皇上奏明,让你们的家人得到恩惠,每年都有衣服粮食,每月都有俸禄,这样你们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安心了。
  至于本地的土地神和南方的亡魂,你们也有固定的血食,不会离我们太远。生者要敬畏天威,死者也要归于王化。
  希望你们都能安息,不要再哭闹了。这是我的一片诚心,献给你们的祭祀。唉,真是可惜啊!请享用吧!”
  读罢悼词,孔明泪如雨下,哭声震天响,感动得三军将士都跟着掉眼泪。孟获他们也跟着哭成一片。
  只见满天的愁云怨雾中,似乎有无数鬼魂在飘散。
  于是孔明下令把祭品全部扔进泸水里。
  第二天,孔明带领大军来到泸水南岸,只见云开雾散,风平浪静。
  蜀兵们安然渡过泸水。果然“鞭子敲得金镫响,士兵们唱着胜利的歌回家”。
  走到永昌,孔明留下王伉、吕凯守四郡;让孟获带着众人回去,嘱咐他要勤政爱民,善待百姓,不要耽误农活。孟获哭着拜别而去。
  孔明自己带着大军回到成都。后主亲自出城迎接,站在路边等候孔明。
  孔明连忙下车,跪在地上说:“臣没能迅速平定南方,让主上担心了,这是臣的罪过。”
  后主扶起孔明,一起坐车回宫,设宴庆祝胜利,重赏三军。
  从此远方的小国纷纷来朝贡。孔明奏请后主,对阵亡将士的家庭给予优待。人心欢悦,国家安定。
  …………………………………
  曹丕这货,当了七年的魏王,正好是蜀汉建兴四年那会儿。
  他先是娶了个甄氏,这女子原来是袁绍家老二袁熙的媳妇,邺城被攻破后成了他的战利品。
  后来生了个儿子叫叡,小名元仲,从小就聪明伶俐,曹丕疼得跟个宝似的。
  后来又娶了个郭永的女儿当贵妃,长得美若天仙。
  她爹夸她说:“我女儿简直就是女人中的女王啊!”
  所以大家都叫她“女王”。
  自从郭贵妃进宫后,甄夫人就失宠了,郭贵妃一心想要上位,就跟宠臣张韬密谋。
  那时候曹丕生病了,张韬就趁机诬陷甄夫人在宫里埋了个桐木偶人诅咒皇上。
  曹丕气得火冒三丈,直接赐死甄夫人,立郭贵妃为后。
  因为郭贵妃没有自己的儿子,就把他收养过来。
  郭贵妃虽然很疼爱他,但就是不让他继位。
  曹叡十五岁那年,已经是个骑马射箭的高手了。
  春天的时候,曹丕带他去打猎。
  在山里碰到一对母子鹿,曹丕一箭射死了母鹿,然后看着小鹿跑到曹叡马前。
  曹丕大喊:“快射它!”
  曹叡在马上哭着说:“陛下,您已经杀了它的母亲,我怎么还忍心继续杀它呢?”
  曹丕听了这话,把弓一扔,说:“我儿子真是个仁德之君啊!”
  于是封曹叡为平原王。
  后来,在炎炎夏日的五月,丕皇帝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袭来,身体不适,尽管经过医治,病情却未见好转。
  于是,他召见了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和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这三位重臣进入寝宫。
  丕皇帝叫来年幼的曹叡,指着他对曹真等人说:
  “我现在病得很重,恐怕难以康复了。这个孩子还小,你们三人要尽力辅佐他,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三人都回答说:“陛下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我们愿意竭尽全力来侍奉陛下,直到千秋万岁。”
  曹丕又说:“今年许昌城门无缘无故地崩塌了,这是不祥之兆,所以我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去。”
  正在说着,内侍报告说征东大将军曹休进宫请安。
  曹丕皇帝叫他进来,对他说:“你们都是国家的柱石之臣,如果能够同心协力辅佐我的儿子,那么我死也瞑目了。”
  说完,他流下了眼泪,然后去世了。
  当时他四十岁,在位七年。

  于是,曹真、陈群、司马懿和曹休等人一面哀悼丕皇帝的去世,一面拥立曹叡为大魏皇帝。
  他们追谥丕皇帝为文皇帝,追谥甄氏为文昭皇后。
  同时,他们还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其他文武官僚也都得到了封赠,天下大赦。
  当时雍州和凉州缺乏守将,司马懿上表请求去守卫西凉等地。
  曹叡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封他为提督雍、凉等处的兵马,并让他带着诏书前往。
  不久,
  孔明听到曹丕去世的消息,吓得脸色发白:
  “曹丕挂了,他儿子曹叡上台,其他人都是小菜一碟;但是司马懿那个老狐狸可不好对付,他在雍、凉一带练兵,要是让他练成了,咱们蜀中就得天天吃辣了…我看还是先下手为强,把他给灭了!”
  马谡摇摇头:“丞相啊,您刚从南方回来,士兵们都累得像狗一样,现在应该让他们休息一下,怎么能又去打仗呢?我有个主意,让司马懿在曹叡那里自讨苦吃,不知道您觉得怎么样?”
  孔明好奇地问:“什么主意?”
  马谡眨眨眼:“司马懿虽然是魏国的大臣,但是曹叡一直对他心存疑虑,我们何不派人去洛阳、邺郡等地散布谣言,说司马懿要造反;
  再伪造一份司马懿的告示,贴得到处都是,让曹叡对他起疑心,这样他就会自己动手干掉司马懿了。”
  孔明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派人秘密执行了这个计划。
  在邺城的门楼上,一天突然贴出一张布告。
  守门人一看,赶紧跑去告诉曹叡。曹叡拿起布告一看,上面写着:
  骠骑大将军司马懿,负责雍、凉等地的兵马事务,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
  从前太祖武皇帝打下了这片江山,本意是让陈思王子建来继承皇位,可惜后来被奸臣陷害,龙潜多年。
  现在曹叡这个皇孙,品行不端,却自封为王,违背了太祖的意愿。我今天顺应天意民心,即将起兵讨伐,以满足百姓的期待。
  从今天开始,大家都要归顺新君。如果有谁不服,就灭他九族!先在这里通告一下,希望大家都能明白。
  曹叡看完奏折,脸色比见了鬼还白,急忙召集群臣开会。
  华歆站出来说:“司马懿申请去守边疆,就是想搞事情。以前武皇帝说过:‘司马懿那眼神儿,跟狼似的,给他兵权等于给国家找麻烦。’现在看来,他已经开始打坏主意了,得赶紧把他解决了。”
  王朗也附和道:“司马懿可是个军事天才,野心也不小,不早点搞定他,将来肯定出大事。”
  曹叡一听,决定亲自出马。
  这时候曹真跳出来说:“别急,文皇帝临终前把儿子托付给我们,就是觉得司马懿不会反。现在这事儿还不清楚,贸然出兵,反而可能逼他造反。说不定这是蜀国或吴国的间谍在挑拨离间呢,陛下还是三思吧。”
  曹叡问:“如果司马懿真的反了怎么办?”
  曹真建议:“可以学汉高祖那招,假装去云梦游玩,引司马懿出来,趁机抓住他。”
  曹叡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让曹真留守,自己带着大军直奔安邑。
  司马懿,这个老狐狸,想给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威严,就带着一帮兵马来迎接。
  结果近臣说:“这家伙带了十几万人马,肯定是想造反。”
  天子一听,赶紧让曹休去迎战。
  司马懿看到兵马来了,还以为是天子亲自来了,吓得跪在地上迎接。
  曹休出来说:“你受先帝托孤之重,怎么还敢反啊?”
  司马懿吓得汗流浃背,问其故。
  曹休告诉他前因后果。
  司马懿说:“这是吴、蜀的奸细反间之计,想让我们自相残杀,他们好乘虚而入。我要去见天子解释。”
  于是他退了军马,到天子面前哭诉:
  “我受先帝托孤之重,哪敢有异心?这肯定是蜀、吴的奸计。我请求带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以明我心。”
  天子犹豫不决。
  华歆说:“不能给他兵权,干脆让他回家种地吧。”
  天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让曹休总督雍、凉军马。天子驾回洛阳。
  话说那些喜欢打探小道消息的“小耳朵”细作们,得知了一件大事,急忙跑回四川去报告。
  诸葛亮听了这个消息,乐得合不拢嘴:
  “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去踢魏国的场子,可那个司马老贼老是带着一帮人在雍、凉两地晃悠。现在他居然中计被贬了,我这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第二天一大早,后主就召集大家开会,诸葛亮出列,得意洋洋地交上了他的《出师表》,仿佛在说:
  “看,我的计划书都写好了,就等您签字啦!”
  【臣有言:昔日帝王基业尚未完成,中途不幸离世。如今世界分裂为三,我国疲弱不振,实在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然而,忠诚的卫士们在国内坚守岗位,忠贞的志士们在外地奋不顾身,他们都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特殊恩遇,愿意为陛下尽忠。
  陛下应该敞开心扉,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激励志士们的士气,不应自我贬低,误解他人,堵塞忠诚劝谏的道路。无论是宫廷还是政府,都应该保持一致,奖惩标准也应该一致。
  如果有奸邪之徒或者忠诚善良的人,应该交给有关部门处理,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或奖赏,以彰显陛下公正明智的治理,不应偏袒私情,使内外有不同的法律。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忠诚可靠的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非常忠诚,所以先帝才会选拔他们留给陛下。
  我认为宫廷中的事务,无论大小,都应该向他们咨询后再去执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不足,有所收获。将军向宠,性格温和,精通军事,曾经被先帝称赞为“能”,因此大家都推荐他担任督军。
  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无论大小,都应该向他咨询,这样一定能够使军队和谐,优劣得到妥善安排。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讨论这个问题,都会对桓、灵两位皇帝表示惋惜和痛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都是忠诚坚贞、
  愿意为国家献身的臣子,希望陛下能够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种地为生,只想在乱世中保住性命,不求在诸侯中出名。
  先帝却不嫌弃我地位低下,三次亲自到我的草屋来请我出山,向我请教当时的大事,我因此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效力。
  后来国家遭遇危机,我在败军之际被任命,危难之间奉命行事,至今已有二十一年。先帝知道我谨慎,所以在临终时把大事托付给我。
  自从接受命令以来,我日夜忧虑,担心不能完成任务,以辜负先帝的期望,所以五月时我渡过泸水,深入荒凉之地。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军队已经充足,我应该率领三军北伐中原,尽力消灭奸贼,恢复汉室的旧都。这是我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
  至于如何斟酌损益,进献忠言,那就是攸之、祎、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能把讨伐奸贼、恢复国家的重任交给我;如果我不能完成任务,那就治我的罪,以告慰先帝的灵魂。
  如果没有恢复国家的言论,那就责备攸之、祎、允等人的过错,以显示他们的怠慢。陛下也应该自己考虑,以咨询善道,采纳雅言。
  深刻追忆先帝的遗诏,我感激不尽!现在我要离开,面对这份奏章,我泪流满面,不知道该说什么】


  https://fozhldaoxs.cc/book/63482308/678522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