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53章 攻入崇阳

第353章 攻入崇阳


陆战队乙队先锋从鲁家港登陆后,跑步向崇阳县城前进。这一队陆战队,由第二师师长杨易峰亲自率领。

        杨易峰已经四十出头,原是广东天地会罗大纲的部将。几年前,吴捷和罗大纲在湖南缴获许多民船,筹建水营。罗大纲把杨易峰派给吴捷,充作吴捷手下水营主帅。

        此人是海盗出身,熟悉海战,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应募加入广东水师。战后,广东水师遣散募勇。杨易峰追随罗大纲,落草为寇,在广西西江、桂平江一带活动。

        罗大纲占据永安州,设卡收税,官府不能禁,是广西有名的水寇。1851年初,罗大纲率众加入太平军,杨易峰亦成为罗大纲手下的得力干将。

        因为跟对了人,杨易峰的地位水涨船高,成为右二军第二师师长,主登陆作战。此时的罗大纲,也不过是左七军第五师师长,两人隐然已经平级。

        复兴军在长江流域作战,经常要孤军深入,抢占战略要点。这个任务,往往要由右二军第二师完成。他们自称是“水师陆战队”,可以两栖作战,以经常深入敌后、出奇制胜为荣。

        却说杨易峰率领三千陆战队员,于下午二时抵达崇阳城外。

        崇阳城内的湘军守将也不简单,名叫吴坤修。吴坤修是江西人,家多财,捐纳出身,早年参与镇压湖南天地会李沅发起义,开始崭露头角。

        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吴坤修守城有功,自此混入湖南上流圈子。

        1853年,由王錱穿针引线,吴坤修结识了曾国藩,为曾国藩所赏识。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令吴坤修专司军械。

        吴坤修有大才,之后开始掌兵打仗,无往不胜。1856年,吴捷在江西把曾国藩打得落花流水。时吴坤修在湖北随胡林翼打仗,胡林翼令吴坤修回湖南募兵四千,称“彪字营”。

        自此,吴坤修统领彪字营,开始独当一面。吴坤修打仗很厉害,历史上,他只在1857年,在江西抚州东乡县打过一次败仗。

        不过,吴坤修性格上有弱点,说话肆无忌惮,招人非议。加之他鄙视洋务,不是湖南人,终究未得大用。尽管如此,他还是于1866年至1868年署理安徽巡抚,跻身督抚之列。

        崇阳设有湘军粮台,关系湘军退路。曾国藩对此很重视,令吴坤修率领“彪字营”四千人守卫崇阳。吴坤修以两千人守崇阳,派弟弟吴修凯另率两千人守卫白霓桥。

        白霓桥位于白羊山水上游,崇阳县东,与崇阳县城互为犄角。白霓桥再往东,便是通山。通山已由复兴军占领,曾国藩派湘军悍将田兴恕前出通山,与复兴军对峙。

        田兴恕只有21岁,苗族人,出身穷苦,早年充任湖南绿营镇筸兵。他在1852年长沙之战中崭露头角,受到巡抚骆秉章、师爷左宗棠的激赏。

        田兴恕的部队以湖南镇筸人(今凤凰)为主,所向披靡,无往不胜,被曾国藩命名为“虎威常胜军”。

        历史上,1859年,田兴恕署理贵州提督,1860年11月改为实授。同时,清廷诏授田兴恕为钦差大臣,兼署巡抚,当时年仅24岁。

        只是,田兴恕以军功起家,性格刚猛。1861年,因传教士欺辱百姓,田兴恕将天主教传教士文乃尔及教民4人凌迟处死,首级悬于城门示众,史称“开州教案”。

        传教士文乃尔是高卢国传教士,时高卢国在欧洲争霸失利,把目光转向东亚,以天主教护教者自居。高卢国举兵抗议,满清无能,将田兴恕发配新疆,永不赦免。

        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调田兴恕至甘肃,帮忙镇压回民起义。在甘肃期间,田兴恕不识字,聘请塾师读书。他不仅学会了识字,还能作诗填词,著有《镇生诗草》诗集,把湖南人的坚韧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虎穴无犬子。田兴恕的儿子田应诏是同盟会元老,武昌起义时任敢死队队长,率部攻占雨花台。北洋时期,田应诏长期割据湘西,人称“湘西王”。

        却说,曾国藩见湘军久攻武昌不下,担心后路被截,派吴坤修率“彪字营”守崇阳,派田兴恕率“虎威常胜军”与通山的复兴军对峙。

        吴坤修和田兴恕都是湘军骁将,曾国藩把骁将派至崇阳、通山,显然对武昌之战信心不大,已经开始预留退路。

        右二军以铁甲舰上的舰炮轰塌崇阳县城,陆战队员尚未赶到战场。

        崇阳守将吴坤修试图指挥城内军民填补缺口。然而,右二军战舰上的炮火又猛又准,城内军民无法靠近城墙缺口。

        吴坤修也不怂,不愿轻弃崇阳县城。他料想复兴军必要从城墙缺口攻城,在此部署火炮火枪,预作抵抗。

        城内湘军粮台有几十个属吏,还有数百名军夫。吴坤修不准他们出城撤退,给他们配给武器,要求他们参与守城。

        右二军这边,第二师师长杨易峰率领四千人,一刻不停地向崇阳方向疾行军。

        下午二时,四千名陆战队员跑得大汗淋漓,终于抵达崇阳城外。

        队伍拉得很散。杨易峰一面收拢部队,一面来到陆水旁,找到参谋长崔克。

        崔克是个不苟言笑的米国人。他让亲兵为杨易峰奉上一杯白糖水,不顾第二师劳累不堪,说道:“兵贵神速,你不要等大部队了,现在就攻城吧。”

        参谋长总是这样,话很少,却很坚决,不容下属置疑。

        杨易峰一口气把白糖水喝完,仿佛恢复了力气,对道:

        “湘军城墙已破,却不肯撤退,显然抱有死守城池的决心。我不怕他死守,就怕他撤退。参谋长放心,我们二师一定不辱使命,抢先拿下崇阳。”

        崔克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说道:“城墙缺口不大,部队不好展开队形。你得选几百名不怕死的精锐,抢先突入缺口,还得预留兵力,一来防备白霓桥的湘军,二来阻止城内湘军撤退。”

        杨易峰说道:“参谋长考虑得周全,请您在陆水上坐镇,等我们的好消息。”

        杨易峰留下一千人作预备队,阻挡湘军援军,自己督率三千人攻城。其中,北、南、西三处城门各留三百人,防止湘军出城,剩下两千人作主攻,从城墙缺口入城。

        陆战队没有重火器,只有二十门40mm迫击炮。杨易峰将迫击炮阵地设在城墙缺口一里之外,使用迫击炮掩护敢死队。迫击炮可以曲射,防止误杀自己人。

        敢死队逼近至城墙缺口五十米处,杨易峰才下令迫击炮手停止炮击,向前转移阵地。

        一百多名敢死队员一拥而上,通过缺口冲入湘军。

        迫击炮对湘军士兵造成很大伤亡。湘军守将吴坤修不得不下令,让守军从城头下来,躲在城墙根下的射击死角内。

        右二军敢死队冲上城内,与湘军短兵相接。敢死队员每人以左轮手枪、1855-2式步枪为主要装备,每三人为一小组。

        三人战斗小组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进攻、掩护、支援。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型,

        每三个小组为一班。班为基本战术单元,由班长统领。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以排长为统领。

        这个突击战术,被吴捷命名为三三制战术,取材于四野在解放战争时的战术经验,由吴捷亲自教授给复兴军。作战经验表明,三三制战术可以在进攻、支援、防护上取得最优效能,在冲锋、巷战时屡试不爽。

        陆战队敢死队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在三三制战术的加持下,一百人发挥出三四百人的效能。

        纵使吴坤修的湘军拼死抵抗,也挡不住陆战队员的进攻。湘军武器不如右二军,战术不如右二军。在右二军的冲击下,湘军伤亡很重,右二军敢死队伤亡却很小。

        湘军无法封堵城墙缺口,陆战队员如潮水般涌入崇阳县城。


  https://fozhldaoxs.cc/book/60201147/607343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