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允冠百王刘秀传 > 第九十六章 双剑合璧1

第九十六章 双剑合璧1


  21-1

  寇恂接手河内,立刻开始清理冤案,走访百姓,笼络大户,不到一个多月,寇恂走遍了河内郡的所有县镇。郡县的官吏百姓都知道了寇恂的公正简朴、勤政爱民,对他的要求无不积极响应。寇恂帮助农民组织耕种,发展郡县生产,而后征集粮秣、制造武器、征召民兵,还让外甥谷崇和侄儿寇张一道从军。淇园盛产竹子,寇恂令人将淇园竹子制成百余万箭矢,又派人饲养牲畜,得有战马两千匹,然后将这些战备物资连同收租所得的数百万斛粮秣源源不断地送往刘秀的前线。

  此时的洛阳,有舞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廪丘王田立、白虎公陈侨、河南太守武勃领兵三十万共同守卫。

  当初有人向李轶报告说骑都尉刘隆失踪,李轶并不相信,派人去查,发现刘隆妻子和儿子尚在洛阳,但刘隆本人早已不知去向。李轶收押了刘隆的家人,这才知道刘隆早已投奔了刘秀。李轶大怒,杀掉了刘隆的妻子和儿子,又派兵进攻孟津,被冯异击退。

  冯异击退来犯之敌,以为洛阳方面会对河内大举进攻,但此后两月间,洛阳并没有采取行动。冯异猜测一方面是他们对刘秀心存忌惮,另一方面是他们内部并不协调,李轶当年是与刘秀一起起事的主谋,从他身上应该能找到突破口。于是,冯异给李轶写了封密信:

  “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效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睹群王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苟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间亲,远不逾近,季文岂能居一隅哉?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乘离,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歧慕周,不足以喻。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引自《后汉书》

  自从镇守洛阳,李轶已感觉朝廷日渐衰落。虽然李轶兄弟三人俱为朝中重臣,但如今的朝廷被赵萌把持,而且朝中权臣们结党营私各自为政,刘玄没有能力图谋天下统一,更没有能力图谋长远,其他的人只求眼前利益,不问长远的未来,谁都明白更始政权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很多人都在寻找出路。公孙述已自立为王,刘永也已称王,赤眉军正图谋西进,还有其他割据势力,天下之乱刚刚开始。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刘秀平定河北指日可待,放眼天下,也只有刘秀聚集了天下贤良,有能力实现统一。

  冯异的信让李轶眼前一亮。李轶回想当年正是相信谶语“刘氏当兴,李氏为辅”才与刘秀一起谋划起义,事到如今,李轶依然相信刘氏一定会复兴,而且现在看来,此谶当应在刘秀头上,可惜自己看错了刘玄,谋害了刘縯。刘秀与刘縯兄弟情深,如何能够放过自己?这是李轶心中不安之处。

  但想想未来,只有跟着刘秀才有出路,李轶心中无奈,反反复复看冯异写来的信,内心充满了悔恨与渴望。如果当初不是鬼迷心窍看重一时的利益,一直坚持跟着刘秀干,凭着结盟之义,自己今天在刘秀帐下该是何等的风光……好在他如今要想图谋天下,还需要有人为他建功立业,洛阳便是他跨向天下的第一道门,而开启这道门的钥匙恰好在自己手中。不管怎样,在通往功名的道路上,只要存在希望和出路,自己就绝不会放弃。

  李轶思虑良久,给冯异回信道:“我李轶本是第一个跟萧王图谋重建汉王朝的人,我们相互结拜,盟约生死。后来我李轶一时心迷,背离约定,致使英雄受难、王业受阻,这是我李轶之错。但我从来不曾忘却初衷,辅佐萧王,兴复汉室。如今将军镇守孟津,我守备洛阳,我们同据要地,正是老天给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希望将军能够转达萧王,我愿尽愚力,为萧王成就大业万死不辞。”

  冯异得到李轶的回信后心中大喜,但知道刘秀心恨李轶,也不能肯定李轶是否真心归附,冯异不敢将信贸然送达给刘秀,决定先试探一番。

  冯异留下部分兵力镇守孟津,然后率部向北进入上党郡,接连攻取了两个县,李轶果然没有派兵骚扰。冯异明白李轶确实是有心要归附刘秀,便不再犹豫,乘机开始大肆攻取周围郡县。

  冯异开始进行更大胆的尝试,带兵渡过黄河,连续攻取了河南郡成皋以东十三个县,收服了降兵十余万人。李轶始终按兵不动。冯异确信李轶果真有心,这才派人将信报送刘秀。


  https://fozhldaoxs.cc/book/58302254/6940893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