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德 > 七百七十二 春秋决狱到此为止

七百七十二 春秋决狱到此为止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周武王和姜太公。

        一对在帝制时期乃至近现代都非常有名的君臣。

        故事的内容讲的是周武王打败殷商建立统治之后,自己觉得自己以臣弑君,如果后世有人也效法他的样子做了同样的事情,毁了他的天下,又该怎么办呢?

        于是武王就开始向姜太公寻求长久统治的方法。

        姜太公听后笑了笑,就是说武王能有这样的忧虑是很好的,说明他的心态转变过来了。

        这就好比猎人射杀猎物的时候,惟恐箭矢插得不够深,但是获取猎物之后,又担心猎物身上的伤口太大、皮毛卖不出好价钱。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想法,但是有了这个想法,就意味着武王已经转变心态,从秩序的破坏者成为了一个维护秩序的统治者,姜太公对此很高兴。

        所以他给武王出谋划策。

        他的意思就是,如果想要长久的占据天下,指导思想就是蒙住人们的眼睛,捂住人们的耳朵,然后引导人们做一些无用功,再养成他们安逸的习惯,让他们清明的思想变得浑浑噩噩。

        具体的方法就是摘掉他们的头盔,给他们带上翎毛装饰的帽子,收走他们的刀剑,让他们手持笏板,制定三年守孝期,限制他们的生育,大力宣讲统治秩序和谦卑退让,让他们不起争斗之心。

        还要多给酒肉、音乐让他们好吃好喝好听好玩,用鬼神之说让他们敬畏天命,用繁文缛节让他们失去自然天性,用厚葬久丧让他们损耗财产,最后再让他们挖掘壕沟、建设城墙来消耗他们的体力。

        这样,就能长久的占据天下了。

        刘备不知道姜太公和周武王之间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对话,也不知道这对君臣是不是真的有过类似的谋划。

        反正他知道的是刘安编撰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刘彻的政治改革,当然,最后他没成功。

        这本书的成书背景是刘彻变法的那个大变革的时代,长安朝廷转变治国思路,抛弃黄老之术,采用儒家霸术,很多人为此感到惶恐不安,刘安则站在刘彻的对立面上。

        在此背景之下,刘安组织手下门客联合编撰了《淮南子》。

        但是不管怎么说,不管两种统治方法和思路有什么不同,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们对于如何巩固统治还是有着非常明确且一致的思路的。

        思路清晰,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方法论都有。

        只不过从来没有统治者能够真正做到一直占据天下,因为他们有一点永远都做不到——他们从来不愿意给人们足够的酒肉、音乐,让他们陷入长久的迷醉的生活之中。

        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天下或许真的能长久,如果天天可以有酒肉吃,有音乐听,那么就算工作累一点,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或许真的会有不少人愿意去当一个被蒙住眼睛捂住耳朵的聋子、瞎子。

        反正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能喝酒吃肉听音乐,又不是太累,又有什么不好呢?

        但是统治者做不到、或者干脆不愿意。

        统治者只想让治下民众损耗财产、损耗体力,却不愿意给他们足够的酬劳和精神享受,连维系统治所需要的愚民之术都搞出一股小家子气,肉食者鄙这句话是真没说错。

        就是因为这种既要又要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历史才显得如此的纷乱。

        刘备不能说蒯越等人说的不对,因为他们的所思所想,真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的,真的是为了他好,为了他第三帝国的统治更加长远。

        他们不是傻子不是瞎子,他们显然看到了刘备这一系列操作之后会带来的一些难以控制的社会现象。

        只是刘备不喜欢这种说法而已。

        所以刘备坚决的否定了蒯越等人的意见。

        “尔等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只不过与这种担忧比起来,朝廷的需求更加迫切,朝廷需要足够多的人才来完成治理和开拓,大汉还有太多太多的荒地没有开拓,还有太多太多的人口需要治理。

        只是靠原有的士人,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更多的人,放开经典文章的传承势在必行,使用标点符号消除句读的困难也是势在必行,这一点,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刘备乾纲独断,下定了决心,使得蒯越等人只能低头接受此事的进行。

        所以在上谕颁布之后,刘备就下令学部尚书郑玄领衔召开五经商讨会议,对五经文章进行讨论,将今文经典和古文经典之间的分歧全部列出来,然后找到一个最合理的说法。

        这个工作交给郑玄去做是最合适的,他曾遍注今文经典和古文经典的文章,对今文经典和古文经典的了解都非常透彻,他来做这个工作,是最能让大家接受的。

        郑玄倒也不推辞,或者说他对这个工作很有兴趣,果断接下了这个命令,对这件事情怀揣着很大的热情。

        不过在接下这个任命的同时,郑玄还向刘备上表,提了一件事情。

        彻底扶正《汉律》,以《汉律》决断一切。

        他主张彻底取消春秋决狱的行为,让专业的律法研究者来决断律法需要去决断的事情,让一切需要决断的事情都由《汉律》来充当主角,而不是让春秋来担当主角。

        过去,郑玄还有所顾虑,但是现在,他没有顾虑了。

        他以学部尚书的身份公开上表,提及此事,提到了春秋决狱所带来的一系列荒唐而又可悲的事情,认为这种事情不能继续下去了。

        律法应该是严明公正的,至少表面看上去是如此。

        也不能随便让人解释律法,必须要让专业的人来解释律法,谁都能插一脚的春秋实在是太业余了。

        刘备对此似乎相当认可,相当满意,于是亲自通过了郑玄的意见,决定将春秋剥离出律法决断的序列之中。

        他规定从今往后的案件决断,必须以《汉律》作为唯一的依据,而不能再使用春秋所记载的古人的故事来作为解决的依据。

        春秋决狱到此为止。

        与此同时,他还要求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的律法三司相关人员都必须要全体学习《汉律》,然后还要搞《汉律》方面的考试,通过考试才能被允许继续担当职位,考试通过不了,就可以转职了。

        这个事情对于雒阳朝廷来说也是个影响不小的事情,虽然说反对力量微弱,但也有人提出这是祖宗成规,执行了好几百年,要是骤然变更,恐怕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事情。

        对此,刘备的回答更干脆。

        他一脸无所谓的模样,甚至伸手抠了抠耳朵。

        “祖宗成规?哪个祖宗?我怎么不记得高皇帝有说过这个事情?”

        这话句话噎死了想要提出反对的官员,因为刘邦确实没干这个事情,而大汉朝皇帝们共同的祖宗,只有一个。

        刘邦。

        什么,你说汉武帝也是我的祖宗?

        可是刘邦才是正儿八经的大祖宗啊。

        古文学派当年面对今文学派的威压的时候,就试图用周公来压孔子,往前照更古老的贤人,拉大旗做虎皮,搞得有声有色,那刘备有样学样,用刘邦来压住其他的祖宗,让其他人无话可说。

        于是这个事情也被刘备强制规定要执行。

        司法三司的官员从现在开始必须要去雒阳城外的律法学府搞一个特别班级,轮流去学习《汉律》,将来新进入的官员们也要搞学习班,还要搞结业考试。

        考试通过才能上岗,考试不通过,休想上岗!

        刘备还提出,就算入职了也不能在学习方面懈怠,对汉律的学习和提升必须要时刻进行,以后就算想要升职,也要参加升职摸底考试,看看这家伙对《汉律》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融会贯通。

        这个事情的发生确实让官员们感到郁闷又无语。

        他们又不是太学生,干嘛老是要考试呢?

        但刘备也有话说啊。

        我的军队,强吧?

        打遍天下无敌手,双手插兜,都不知道什么是对手。

        为什么那么强?

        军官每升一级都要参加升职考试的!

        不单单要战功,也要文化素养,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又能打仗,又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否则他们怎么会那么牛逼那么能打?

        什么叫精英?

        这特酿的就是精英!

        战术后仰.jpg

        正是因为有军队的成功经验,所以你们这帮家伙以为你们能逃得掉?

        正好刘备这边说了要推行官员淘汰制度,刘备干脆就把官员的专业技能考试给纳入到淘汰制度的考核标准里,比较抽象的政绩就不说了,但是比较直观的专业技能就有的考。

        伱这一个司法官员连《汉律》都不能精通,天天捧着一本《左氏春秋》在那边装大尾巴狼,我要你当什么司法官?

        淘汰!

        这个事情被刘备明发上谕通传八部予以执行之后,立刻引起了司法三司和一些其他部门官员的小小恐慌。

        别说律法需要专业技能,搞农业也要专业技能,搞工程也需要专业技能如果司法部门的事情成为现实,那他们也有理由认定只要刘备想,他什么都能给你整一个专业技能考试来。

        官员们愁云惨淡的时候,刘备倒是开心得很。

        他依稀会想起了自己上辈子很年幼的时候在学校里听到的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他曾为此感到非常的无力,屈服于考试的威力之下而无法自拔,但是眼下一转攻势,没人能考他,他却能考所有人。

        愉悦。

        他现在觉得大汉朝廷的虫豸那么多,不单单是社会问题和阶级问题,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很多因素一起造就了虫豸遍天下的局面。

        有些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但是有些问题还是能立马上手解决的。

        刘备没办法立刻上手诛杀全部的虫豸,但是他能让大家一起去考试啊。

        虫豸那么多,一定是因为学习内容太少!专业考试的次数太少!

        如果能让他们全都经历几次专业技能考试,那不单能把混子挑出来,还能大幅度提高官员队伍的专业素养。

        考试的确不能选拔出道德君子,但是考试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这一点对于现在的刘备来说很重要。

        于是自太学生们和打仗的军人们需要面临考试地狱之外,这一股考试之风终于也吹入了雒阳朝廷,原先只是微风拂面,现在这风的强度明显增强了。

        首先遭殃的司法三司的官员们就被吹得睁不开眼。

        他们当中的好些人连夜向身边人咨询有没有《汉律》的范本,能借给他们抄录一份拿回去背诵研习,临时抱佛脚,指望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但是该说不说,这个过程还是挺痛苦的,这一批司法三司的官员有不少都是当初赶鸭子上架拉上来的,对汉律了解有限,现在让他们准备考试,难度确实很大。

        而据说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太学里的太学生们有不少都笑开了花儿,觉得那些当官的终于也要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了。

        但很快又有比较明智的学生提出一点关键点——

        高兴什么?咱们现在那么努力的考试,不还是为了当官以后可以不用那么痛苦的考试?

        结果现在当官的也要考试,这对咱们来说难道是好事吗?

        还以为当了官儿能轻松一点,结果当了官儿还要面临各种专业考试,考不过去就不能升官,甚至不能继续做官……

        于是太学生们又开始愁云惨淡,感觉自己这辈子都逃离不了考试地狱了。

        不过刘备到底也不是全方位的加强官员们的压力、而没有给他们提供哪怕一丁点的帮助。

        他提供了帮助,还是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他下令印刷所紧急刊印了三百册《汉律》线装本送给司法三司,让三司分一分,拿回去给所有人阅读、学习。

        还说他们不用着急用手抄录,当然想抄也可以,不过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线装本《汉律》下发了。

        人手一本是大概率事件,只是稍微需要一点时间。

        他们很快就可以拿着一本硕大的很厚实的《汉律》回去昼夜背诵、学习,然后彻底变成《汉律》的形状。

        对于这个情况三司的官员们和听到风声的其他朝廷官员感到非常震惊,纷纷前往司法三司观看这个传说中的线装本《汉律》。

        挺大一本书,拿起来比他们的脸要大多了,还很厚实,翻开来左看看右看看,他们发现这《汉律》不仅每一本都一模一样,字形也一模一样,甚至其中还有用来断句的小小符号。

        这就是那传说中的标点符号吗?

        还有这些书看起来都一模一样,所以不是手抄,而是使用了传说中的印刷术吗?

        刘备就在这个时候对朝廷公开了印刷术的存在。

        他对外公布,有了印刷术之后,大家再也不用手抄书籍了,只要时间足够,一百万本书也能印刷出来,且每一本书都是一模一样,不会有任何区别。

        大家放心的学习即可。

        (本章完)


  https://fozhldaoxs.cc/book/56244974/535312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