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第一臣 > 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

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


第516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

    朱元璋讲的种田,可不是拿着锄头,到农田上意思一下就完了。毕竟和后代帝王比起来,朱元璋是真的会耕田。

    整地,堆肥,翻地,播种,除草,收获……老朱全都门清。

    不同于后世那种,把种子撒下去,上了化肥,喷了农药,就可以坐等丰收的情况,眼下的耕田要复杂得多,必须定期除虫除草,时刻关注苗情,缺水了还要灌溉。

    而且除草什么的,必须顶着日头出去干活……因为自有中午的暴晒,才能迅速杀死杂草,不然顽强的野草,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重新扎根,再度复活,除了个寂寞。

    假如除草的时候,遇上了阴雨,多半是不行的。

    再有除了粮食之外,还要种植蔬菜和杂粮……这一块就更麻烦了,别的就不说了,光是各种豆子,红豆、绿豆、黄豆、芸豆、蚕豆。早熟的,晚熟的。各种不同品种,差不多有几十样。

    为了能丰富餐桌,让家里的孩子多吃一口,在耕田之余,必须按照时令,把一样一样的种子种下去。

    清明种什么,谷雨种什么,全都一丝不乱,唯有如此,才能有所收获。

    所以说在古代种田,也不是闷头傻干就行的,必须熟悉时令,了解历法,甚至懂得些天气变化,唯有掌握这些小窍门,才能把庄稼种好。

    再有就是要老实肯干,不怕脏不怕累。

    没有化肥,就要想办法沤肥。

    粪便,烂树叶,池塘的稀泥……把这些挖出来,堆在一起,经过发酵分解,变成可用的农家肥。

    很可怜的是,辛辛苦苦弄出来的农家肥,百十斤的一筐,背到了田里,累得弯了腰,所能提供的养分,还不如一小把化肥效果好。

    农民的艰辛,可想而知。

    其实真正了解这些时候,就会很自然而然明白,爱惜民力的原因……因为随便征用百姓服役,打乱农时,轻则造成减产,重则绝收。

    失去收获,往往就意味着人会饿死。

    所以,针对百姓,你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修水渠,挖壕沟,建水库,这都没问题,老百姓也愿意出力气干活。

    但是做这些必须放在农闲的时候,或者让百姓自己安排,在料理了自己农事之余,才好出工,不然的话,就会事与愿违。

    ……

    天可怜见,朱标小朋友才八岁,就被老朱提着,吭哧吭哧挖坑撒种子,耳边还不断响起老朱的叮咛。

    一遍又一遍,不停询问,记下没有?    朱标简直要疯了,我是你儿子,欺负孩童,没有天理啊!    小家伙只勉强种了两垄地之后,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喘息,额头上都是热汗。

    朱元璋看在眼里,也是心疼,但更多却是迟疑……这孩子身体不行啊,咱小时候,还不到六岁,就跟着下地干活,一忙活儿就是一天,都不知道累。

    这小子才干这么点活儿,就叫苦连天。

    这可不行!

    “朱标,你是当大哥的,要给兄弟们做个表率,往后你有空就来这一片,学着种田。还有,让你娘带着你养蚕,采茶,纺纱织布,你什么都学点,没有错的。别觉得那是女孩子干的事情,张先生不还喜欢织毛衣吗!咱们国库财税三成就靠着丝绸,茶叶,马虎不得。”

    朱标真的哭了,我想换个爹,在线等,十万火急。

    金陵这边,朱元璋拿张希孟的这套主张,教导儿子,在山东,却是要用这一套主张,来培养人才。

    “张相,我记得在几年前,你就讲过,以民本立学,讲的是衣食为本,日用为道……现在想来,差不多到了落实的时候了吧?”

    刘伯温笑呵呵道。

    一项主张,从提出到实践,从书本变为现实,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

    你有什么主张,必须有什么配套的措施落实下去,不然就是空谈。

    拿儒家来说,人家自诩士大夫,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认为功名只在书中求,然后人家就鼓捣出了一整套的科举学堂体系,从官学到书院,一应齐备。

    考取了相应的功名,就能获得相当的待遇,真正实现了颜如玉,黄金屋,一站式购齐。

    哪怕你七老八十,又老又丑,肾虚腰疼,半夜盗汗,穷困潦倒……只要能考上功名,立刻就成了十里八乡的一枝花,无数人争抢着攀附。

    这倒不是说是对的,问题是人家从主张到实践,逻辑闭环了。

    当初张希孟总结出衣食为本,日用为道。主张亲民爱民的民本主张……但是要怎么落实,还缺了关键一步。

    所以说想要取代儒家,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情。

    眼下的复旦学堂,就是关键的一步。

    “伯温先生,确实是到了这时候,只是要怎么设置,还需要推敲一二,总之,不能跟国子监一般。”

    刘伯温当然表示赞同,国子监说到底还只是培养官吏为主,各地精通文义的青年才俊,经过推荐,进入国子监。

    而在国子监之中,设立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光是听名字,就差不多知道是干什么的。

    课程也主要是,四书五经,以及律令、书、数、《御制大诰》等等。

    考核方式则是每月试经、书义各一道,诏、诰、表、策论、判、内科二道。

    每日习书二百余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为的是能写出漂亮的馆阁体,满足官场公文需要。

    虽然这些年也把张希孟讲的东西,引入课堂,但也仅限于张相又说什么了,大家伙了解一下,考试的时候可能用得到……仅此而已。

    “复旦学堂,不是以培养官吏为目的,而是以培养百工百业人才为先。因此经义文章的课程,必须削减压缩。设立农科、工科、医科、商科、天文、算术六科,学制暂定八年,前三年为基础课程,后五年为专业课程,学生可依据兴趣和考试成绩,升入不同学院,进行学习,待到学业完成,可以凭借毕业证书,进入各行各业,为国效力。”

    张希孟说得很粗略,其实他也没法仔细讲……因为张希孟真正想弄的数理化,暂时连学科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

    他只能借着工科的名义,弄一些试验,讲一些原理,然后再把理论提炼出来,筹组新的物理学院,化学院。另外农科也是個笼统的分类,像什么肥料啊,良种啊,土壤改良,盐碱化治理,都能归结其中,如果拆开了,又会涉及到水利,工程的内容。

    最有趣的就是商科,这也是个筐,里面甚至包含了外语课程,你敢信?    尽管市舶司早就设立了,和海外通商也在做,但是要想成立航海专科,介绍海外蛮夷情况,鼓励航海开拓,还是做不得的。

    这倒不是阻力的问题,实在是想成立学堂,建立学科,连基本的教材都没有,到底这个学科研究什么,方向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全都是一片空白。

    张希孟只能先挂羊头卖狗肉,借着办学的机会,挑选合适的人才,完善相应学科,适当机会,组建新的学院。

    按照张希孟的目标,在十年之内,把复旦学堂弄成有至少二十个专业的综合性学堂,规模庞大,生员要超过万人。

    不只是大明,放眼整个世界,那也是首屈一指,无可比拟。

    即便是如此粗糙的框架,也足以让人耳目一新。

    农学,医学,工学,商业……这些小道堂而皇之登堂入室,并且赫然成为学堂主要内容。

    斯文扫地,读书人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让我们来山东吃苦也就算了,又派了一堆武夫,骑在我们头上。

    不嫌弃丢人,不要脸皮,我们忍了。

    可是到了今天,连课程设置也对我们如此不公。

    读书人啊,你何时能站起来?

    经过千辛万苦,赶到了山东的一众文人,如丧考妣。

    经义呢?    诸子百家呢?    诗词歌赋呢?    我们只懂圣人的微言大义,让我们教这些东西,真是难为我们了。

    不会就是不会啊!    “废物,全都是废物!到了今天,还敢耍赖,当真该杀!”刘伯温杀气腾腾,他是真想动手了。

    只不过在一片喧嚣之中,有人的见解让人眼前一亮。

    不用说了,这就是钱用壬。

    他认为很多学科不是不存在,譬如商科,管子就有很多经营之道,吕氏春秋也有,孔子就讲仁民爱物,老子也说不贵难得之货。

    历代设有常平仓,调剂粮价,宋代有买扑制度,为了方便征收商税。还有市舶司,和海外打交道,这些内容早都有了,只是儒者视而不见,不愿意真正深入研究,总结出来罢了。

    所以说罪在我们读书人,我们愧对先贤,愧对天下。

    我们应该赎罪啊!    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出了钱用壬这个不要脸的叛徒,算是把这帮读书人的脸皮给撕扯干净了。

    这帮人再也没有别的说辞,只能抓紧时间,翻阅典籍,寻找内容,总结成书,准备教导学生。

    由于提出了真知灼见,钱用壬不但获得了孔府的一间房舍,用来办公,还有一个人专门伺候他。

    这个人很能干,钱用壬需要的书籍,他很轻松就找到了。

    “不错,回头我给你升官……对了,还没问你的全名,你是哪里人?”

    面对问题,此人沉默了片刻,低声道:“小人就是这里人,叫孔希学!”

    (本章完)


  https://fozhldaoxs.cc/book/56231833/7127286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