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新制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人心难测,要不是她隐藏得太深,我们也不至于费这么多心思调查。”
正说着话,刑审官来了。
刑审官是个长得极严肃板正的人,面对谢怀也是黑着脸,规规矩矩行过礼,得到授意便抄起家伙干活,他先打了盆冷水将刺客浇醒,然后照例问话,比如你的主子是谁,你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刺杀皇帝和皇后。
刺客仍旧什么都没说。
刑审官用烧红的铁在他身上“写字”,用带倒钩的钩链一下下将写好的字划烂,再写上,就这么重复着,直到刺客再次晕过去。
宋宁安看得反胃,这样的审讯手法并不罕见,若是在战场上抓到敌方的人,为了套话,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但是她通常是听结果的那个人,整个过程都不需要她插手,所以她很难直面这惨忍的画面。
又是什么都没能问出来,两人只好先离开。
刺客不肯出卖德妃,宋宁安手中证据不足,没办接证明德妃就是通敌卖国之人,只能小心防着她。
为了防止德妃再和蜀国人通信,宋宁安对后宫的制度进行大规模变更,尤其是和宫外人往来这方面,更要严格。
特殊时期,不准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和宫人的人通信、见面,若有紧急的事要联系,必须要向宋宁安通报,书信要经她检查过没问题才能传出去或带进宫,若要出宫的,她会让自己的密探跟着去,全程监督,不留一丝可能通敌的机会。
这样严是严了些,但确保了奸细不能再那么轻易和蜀国通气,大部人没有意见,德妃就算不满也不敢说,否则太明显了。
宋宁安宣布新宫规正式执行的时候,后宫众人都在,她特地用余光观察德妃的反应,发现她脸色比生病那几天还要难看,心里不禁唏嘘。
顺贞帝待她不薄,几位皇子以及嫔妃们对她尊敬有加,她为什么要背叛南诏呢?
宋宁安不懂,也不想懂,不管以前她觉得德妃有多好,现在都不得不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她所有行为。
德妃给她送燕窝,她第一反应不是感动,而是怀疑这里面有没有添加别的东西,德妃说一个人闷着无聊来找她聊天,明明只是闲聊,她却神经紧绷,提防德妃,以免她套自己的话。
但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宋宁安知道德妃对她是没有恶意的,甚至说德妃很照顾她,担心她远离故土嫁到南诏会不会伤心,有没有后悔的时候。
一但立场不同,有利益纠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便不再纯粹了,宋宁安承认德妃对自己很好,却没办法再像从前那样用真心回馈她。
万明宫。
宋宁安在后宫大改革,谢怀在朝廷推行新制,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按谢怀的意思,北边正在打仗,物资紧缺,百姓生活不好过,他准备对朝廷的职位进行精简化,去除一些没必要的官职,删掉多余的流程,这样能提高办公的效率。
内部人员不仅要精简,还要提升竞争力,让大家有危机感,否则所有人都懒懒散散,没有人尽心做事,还怎么治理好国家?
单是这两条就让一大部分官员瑟瑟发抖,尤其是平时什么事都不干,就等着发奉禄的那批人,感觉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皇上,臣觉得不妥。咱们现在的人员是分布经过好几代帝王的调整才确定最终的官职和运行机制,您这么做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啊!”
一呼百应。
“是啊皇上,臣认为与其大费周章地调整结构,还不如直接将奉禄减少,不是奏效更快吗?”
“臣附议。”
“臣附议。”
……
什么奉禄不奉禄的,先把头顶的朱纱帽保住再说。否则一但被卸任,贬回乡里都不知道靠什么为生,种田放牛?他们干不了脏活累活,开店经商?他们最瞧不起的就是商人,怎么可以放得下面子做这些。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谢怀对他们的心思再清楚不过,不禁发出一声冷笑,众人心凉了大半。
“谁说一成不变的就是正确的?先帝们用了几百年的制度就一定适合现在的南诏吗?”
“再说了,精简人员结构,提高办事效率,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量,提早放值,还可以把多出来的奉禄均给其他人,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动力。”
接着谢怀对他们发出灵魂拷问:“难道你们不想早下值,多拿钱吗?”
这下众人不淡定了,那些有自信自己不会被罢免的连忙站出来支持改革制度,支持谢怀的做法。
刚刚不出声是因为损益与自己无关,现在有利可图,当然要争取一下。
丞相、各部尚书、太子太傅、内阁首辅等官阶高的都表示赞成。
有这部份人的支持,新制就这么定下了。
除了朝廷的人员结构需要改革,谢怀还要推行新的土地制度——均田制。
南诏目前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因为没有明确规定上限,所以只要有银子多少田都可以买到,这也就导致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农民手里的田越来越少,贵族的地越来越多。
贵族有了地,再用低价征集农民帮他们种田,低成本高收益。
很多农民手里没有田地,被迫当了奴隶,这对国家的农业发展极其不利。
贵族们种植农作物只会挑能卖出好价格的种,百姓日常吃的大米、小麦根本没有多少产出。
供不应求,很多作物的价格炒得比金子还贵,市场平衡一但被破坏,迟早要出乱子,只要一根导火索就会引发大灾难。
谢怀所说的均田制是指把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由朝廷将土地按人头分给农户,禁令禁止个人买卖土地,更不允许将耕地作他用,一经发现,违法者无论身份高低皆杖一百,罚款五十两银子。
而且农民不用再交土地税,每年收秋后将本年收成的四分之一上交国家,剩余的可自行处理。
https://fozhldaoxs.cc/book/55176546/678520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