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皇太孙也要听取文臣的意见,好兆头啊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朱允熥踏着百官雷鸣般的进礼声,稳步走向那华盖遮蔽下的龙椅,却没有急着就座。
他站立着,眼神宁静而深邃,将满堂的文武百官一一收入眼帘。
这一刻,他成了那个左右他们言谈举止的人物。
借由这些人的力量,他能驾驭大明这艘当世最强大的帝国巨舰。
它的命运、亿万子民的生活,乃至四周附属小国的起伏,都将因他的意志而动。
随着文武百官恭敬地起身,他们的目光中带着复杂的情绪,聚焦于这位帝国年轻皇太孙的身上。
除了那些各衙门的老臣,许多人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局感到无所适从,似乎一切来得太过突然。
监国的皇太孙,有些过于年轻了。
这样的念头在大多数人的心头盘旋。
昨日还在书斋里勤学苦读,仿佛还是个未脱稚气的孩子,一夜之间,却已负责治理国家了。
朱允熥嘴角轻轻上扬,转过身面向富丽堂皇的大殿,恭敬地拱手行礼。
“允熥谨遵皇命,行使监国之责,定不辜负皇爷爷的厚望。”
这一礼,标志着他正式坐上了那象征权力的位置。
随即,解缙与夏原吉二人分列左右,如同守护神般站立。
若非他们身上那庄重的朝服,旁人或许会误以为是宫廷中哪个角落的年轻侍从。
但这两人却是朝堂新晋的闪耀星辰,炙手可热。
即便是引领文官群臣的御史詹徽,在看到解缙、夏原吉伴于皇太孙身侧时,眼神也不免流露出羡慕之色。
他们心里清楚,这二人加上那位尚在归途中的铁铉,将是未来朝堂的三大支柱。
大明政坛的新兴势力,正冉冉升起。
御门监国在这一片暗流涌动、心情各异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朱允熥坐姿端正,背脊紧贴椅背,一手轻轻搭在胸前,另一手则握住了扶手的前端,姿态从容而威严。
他声音温和而坚定:“皇太子卧病,本王受命,暂时代理监国之职。近日来,朝野波诡云谲,宫闱之内,竟也生出了悖逆之事。”
“所幸有诸位贤臣协力,方能稳固江山。今日集会,既为处理积压的国事,也要深入探讨这连串动荡的根源。”
朝廷各部门的日常事务,按部就班,倒也没落下太多。
因此,今日真正的议题,便是关于昨夜宫中的那场叛乱。
开国公常升一马当先,衣袍飘扬,从武将行列的前列走出,步入场中。
在众人瞩目之下,他沉声道:“微臣建议,叛乱既平,应当即刻恢复京中各卫与亲卫军的常态运作,以此安定京师百姓之心。”
先前对应天府兵权的临时管制,是因为时局不稳,以防军队哗变。
但若持续如此,恐会引起军营中士兵的不安,同时,也会波及京师的商业流通、影响百姓日常生活。
朱允熥没有急于回应,而是目光扫过武将行列。
李景隆与五军都督府的一众都督紧随其后,站到了常升身旁,齐声道:“我等附议。”
这是军方的声音,显然,他们担忧长此以往的管制可能滋生变故。
朱允熥不徐不疾,转而望向文臣一侧。
昨日刚受到鼓舞的各部尚书们,心头再度涌起波澜。
皇太孙同样期待他们的见解,并非偏听偏信,
这无疑是个积极的信号。
好兆头啊。
紧接着,茹瑺站了出来,开口言道:“皇太孙,最近应天的卫所士兵们因为受到约束,城里百姓人心惶惶,商人货物滞留,这已经开始影响到应天的稳定了。”
“开国公的建议,不无道理。放松约束,能安抚民心,也能让那些士兵们喘口气。”
朱允熥轻轻颔首,稍作沉吟。
见没有文官提出异议,他这才说:“那就这样办吧。为了应天的安宁,将士们劳苦功高,应该奖励。”
“兵部和户部准备牛肉羊肉美酒,送到各个卫队营地去。朝廷中的功勋武将和带兵将领,稳定局势有功,理应得到表彰。皇上也会下旨赐赏,以资鼓励。”
“但是,眼下的朝廷局面还未完全平静,五军都督府必须严格要求各卫队的纪律,不能放任士兵骚扰百姓,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大臣们纷纷领命。
再次望向皇太孙时,原本有些犹豫的大臣眼神中已满是安心。
皇太孙这招赏罚分明,既表彰了应天的卫队,又适时敲打了他们,同时拉拢了朝中功勋武将,安抚了卫队士兵,还预先发出了警告。
即便是小举动,却充分展示了皇太孙的沉稳,绝非鲁莽行事之人。
至此,朱允熥今天的亲自主持政务就算正式开始了。
他语气平淡地继续说道:“昨天宫中突然发生了叛乱,幸好及时平息,叛贼已被伏诛……”
朱允熥一字一顿,平静地扫视着下方的大臣。
这时,詹徽从行列中走出。
“皇太孙,微臣有事禀报。”
朱允熥嘴角一扬:“讲。”
詹徽侧目瞥了武将行列一眼,然后沉声道:“微臣身为都察院院使,得知昨日宫中的变故,心中颇为惊慌。多亏先祖保佑,上天庇护,才没酿成大祸。”
说到此处,詹徽语气猛地一凝:“然而,宫中的守卫部队竟然未能察觉到内部的异常,似乎有纵容叛乱的嫌疑,应当追究严惩。”
皇太孙一提宫里头那档子叛乱的事儿,意思就是要在这事儿上再添把火,搞点名堂出来。
詹徽心里跟明镜似的,瞅准了皇太孙的心思,打算等哪个大臣先跳出来,他紧跟着接茬。
果不其然,一切都在詹徽的预料之中。
朱允熥点点头,说道:“詹尚书提到的问题,确实有几分道理。各位怎么看?”
这话一出口,他又扫视了一遍眼前的官员们,特别是那些武将们。
皇太孙这是要追查皇宫守卫队的责任了,不是没来由的。
毕竟那江夏侯的儿子周骥,可是皇宫亲卫队的一员。
周骥用了啥手段暂且不说,能带着手下整出玄武门那档子事,皇宫亲卫队脱不了干系。
这时,五军都督府里有人站出来禀报:“皇太孙,那禁军的周骥行为悖逆,亲卫队指挥官责无旁贷。”
“但好在昨日并未酿成大祸,考虑到亲卫队指挥平日里的辛苦,不如罚他去北方边境戍守。”
https://fozhldaoxs.cc/book/53747597/678522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