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道统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三嫁咸鱼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第433章 道统
学术风气还算开放的大周朝,贾琏的所谓贾氏实学,从京城出发,向四周蔓延,渐渐的传开。
相比于注重实践中发现真理的贾氏实学造成的风波,却远远比不上一个爆炸性的学术新闻。
事情是这样的,读书人喜欢大新闻,尤其是学术上的大新闻。
理学和心学分别是儒学的两个分支,因为理学是官学,在官方占据了上风,心学则兴盛于南方,以两江、湖广、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
大周在学术上,延续了明末那种多派别,各执一词的状态,尽管本朝太祖纠正了一下,还是以理学为官学,民间很多学者并不买账。
然后就是吵架,当然都是学者之间的争执,出现报纸后,开启了写文章对喷的格局。
眼瞅着是一个不分胜负的局面,突然有一个人,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质疑《尚书》乃后人伪作。
这个冲击力就很大了,关键这个匿名人士,还列出了四大疑点,诸多证据,什么古文今文,都是假的。
是这样的,《尚书》写的是三皇五帝的事情,来处是司马迁的《史记》,关于《尚书》的事情,自行搜索,这里不赘述,免得说水。
这篇质疑《尚书》的文章出现后,整个大周朝的读书人,有一个算一个,精神世界都出问题了。
《尚书》是儒家经典啊,居然是后人伪作的,这还得了?
这篇文章的传播速度太快了,短短一个月,从京师飞速南下,又转进中原,总之非常之震撼。
大周朝的读书人,满世界的找所谓的作者还珠楼主。
这上哪早去,最早发布这篇文章的报纸《士林风》,成为了众矢之的。
国子监的学生再次暴动,全体出发去堵门,要求报社交出作者,监生们要跟这个该死的家伙辩论。
报社方面再三解释,这文章是匿名投稿,作者连个地址都没留下,报社方面实在交不出人。
交不出人你们敢发这种文章?
监生们更加不干了,从语言暴力上升到了物理暴力。
这事情怎么说呢?读了一辈子儒家经典,突然有人告诉你,《尚书》是假的,那么别的呢?《论语》《春秋》等一系列经典,是不是前人托名所做呢?读书人奉为圭臬的儒家经典,居然是假的,这不是读了个寂寞么?
精神世界都崩塌了!
贾琏在干啥呢?躲在五城兵马司里,这地方安全。
得知监生堵了《士林风》,贾琏很是庆幸,还好是匿名,也没留下地址,稿费都没要。
说起来,这家报纸也真是头铁啊,这种文章都敢发。
你还真别说,这一期报纸,《士林风》都卖爆了,加印了一万份都才勉强够卖。
学术的问题嘛,正经是学术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国子监这地方素来刺头多,喜欢动手。
这不,贾琏正要吃午饭呢,外面来报告:“国子监的监生们,砸了《士林风》报社。”
MD。吃饭都不得安生,这些监生真该死啊,有精力去砸报社,为何不能好好读一下《贾氏实学》。
嗯,现在贾琏的技校,用的教材就是《贾氏实学》。
学术界多有吐槽,好好的一个儒学状元,离经叛道,罪莫大焉。
也就是拿贾琏没法子,官府都不管,民间想管的人,暴力指数远远不及贾琏掌握的力量,只能捏着鼻子看着。
放下筷子的贾琏很生气,怎么能影响贾某吃饭呢?
“走,带上人马,去看看情况。”贾琏一声令下,简仁达立刻集合队伍。他这个领班御史,那是贾琏一手扶起来的,必须要为大人看好地盘。
简仁达的年龄,还是有机会继续进步的,所以很卖力气,三年之后,争取再升一级。
从尝尝被勋贵二代欺负的西城御史到今天,大街上看哪个不顺眼就能叫来询问,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感谢谁啊?
最近贾琏缺少安全感,每次出门都带足了人手,今天更是带了十个家将,还有一个队的官兵,沿途还不断的有队官带队赶来。
不是这帮队官们积极,而是跟着贾大人一起出差事,油水很足的。
不到半个小时,贾琏就出现在了现场附近,几十米的距离就能看见数百人聚在一起,他们不断的进进出出的,搬出来一堆东西,在街上放火烧了。贾琏看的清楚,有各种旧报纸,还有桌椅板凳字画之类的东西,总之这帮人冲进去后,打走了报社的人,把家具都搬出来,要烧掉泄愤。
附近一直在看戏,顺便见识的队官跑来,给贾琏见礼:“大人,怎么给您惊动了?”
贾琏远远的看一眼,火苗起来了,火烧起来了,便淡淡道:“火候到了,上去抓人,一个都别放走。”
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们兴奋的哇哇乱叫,四面八方围上去抓人。
简仁达在一旁吹捧:“大人运筹帷幄,贼人插翅难逃。”
“过了,过了,一群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要不是油水……,他们闹的太大,我都懒得搭理他们。”
差点说了真话,贾琏及时改口,简仁达立刻捧哏:“大人素来宽宏大量,为人雅量,若非他们行事太过,自然不会与此辈计较。”
看见五城兵马司的人来了,监生们也不跑,全都安静的站着,等着被抓回去。
真不敢反抗了,以前有肋骨被捅断的案例,切肤之痛,谁也不想尝试一下。
甚至个别有钱人还叫嚣:“抓就抓,别拉拉扯扯的,不就是一个人五两银子么?”
贾琏听到之后,扭头问简仁达:“我是不是太心慈手软了?”
简仁达这次实在没法昧着良心说话了,京城的小康五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是二两银子,监生们走个过场就五两银子,做人不能太黑了。
见简仁达低头不语,贾琏摸了摸下巴:“我还是要狠心才行啊,交代一下,国子监乃惯犯,每个人的罚金翻倍,那几个叫嚣不在乎的是首犯,一个人五十两罚金,关半个月。食宿费方面,每人每天五两银子,少一个大子都不许放人,谁来说话都不好使。”
简仁达自然是俯首遵命,这是给衙门创收,也就是贾大人了,换个别的衙门,谁敢啊?名声还要不要?贾大人不在乎名声?也不是,他只是不在乎在读书人里的名声。说起贾大人在读书人中间的名声,很有点两极分化,喜欢他的人吧,觉得贾琏是道德楷模,不喜欢他的人呢,恨不得咬死他。
贾琏没有出面就回去了,路上自言自语:“早知道这样,我应该早点写的。闹吧,闹的越大越好。”
五城兵马司一口气抓了三百多个监生,国子监的祭酒和教喻们都要疯掉了,都快被抓光了。新上任的祭酒韦护要树立形象,觉得是个机会。
赶紧来找贾琏求情,结果人都没见着,这厮躲起来了。找简仁达没有,这没节操的混蛋,开口闭口,贾大人有交代。
国子监的先生们,对简仁达是又恨又羡慕,恨是因为他不给面子,羡慕是因为他这两年挣大了。狗日的居然都有钱买宅子了。
有一个愿意为下属背锅的上司,但凡是个做官的,没有不羡慕的。
一干先生们没法子,只好离开五城兵马司,想着去找人关说的话,首先想到的是张庭恩,这是贾琏的恩师,他说话好使。
于是一帮人去了内阁,张庭恩倒是见了他,得知他们的目的后,很干脆的拒绝:“本官若是尔等,不会浪费时间找人,而是赶紧凑钱捞人。”
新任祭酒韦护哀求道:“张相,监生们也是为了朝廷好。”
张庭恩冷笑道:“打着端正学术的旗号,砸了人家报社,光天化日之下当街放火,这叫为朝廷好?贾琏只是罚金,已经高抬贵手了。丁廉的前车之鉴,韦兄难道忘记了么?爱护学生,不是这样爱护的。监生们若是在报纸上发文辩论,五城兵马司吃饱了没事干抓人?”
碰了一头钉子,韦护又去找别人,这次去了顺天府,直接找上了李元。
李元在顺天府的情况比较微妙,大概是以前吃过亏了,现在学乖了,挂着监督的名,却只是带了眼睛和耳朵,没带嘴巴。
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记录,然后分析发生的事情,下班后进宫去见皇帝,汇报工作。
这一套非常的丝滑,一看就是有高人指点的。
这不,韦护带着一干先生堵住了李元后,提出要求。请李元帮忙,去五城兵马司放人。
李元听了韦护等人的请求后,瞬间差点做出了惯性反应,还好及时收住了念头。
怎么说呢,以前这种事情找到李元,有贤王之名的李元,自然是要伸手帮忙的。最近频频接受承辉帝的指点,确实成熟了很多。
以前看的很重的贤王之名,现在李元并不在乎了。这些人再怎么吹捧,也抵不上父皇的认可。
“贾琏身为朝廷官员,履行自身的职责,孤怎么可以随意干涉呢?”李元找了个借口。
韦护还不甘心道:“殿下,您可以以顺天府的名义去要人了,说起来,五城兵马司把顺天府的权利都抢光了。”
这次李元不客气了,直接驳斥:“一派胡言,五城兵马司确实与顺天府有职能重叠之处,却从未越界执法。贾琏执掌五城兵马司之后,京城治安环境大大好转,百姓交口称赞,这也是百姓对朝廷的认可。不能因为监生违法乱纪没能免于责罚,就指摘五城兵马司僭越。”
说完,李元立刻转身走人了,丢下一群先生们,不管了。
一直在暗中悄悄观察李元的李亨,闻讯后很失望道:“哎,老二居然没冲动,可惜了。”
韦护等人只能失望而回,意难平的他们,纷纷奋笔疾书,上奏弹劾五城兵马司轻慢了读书人,有辱斯文。
同时也不忘记,写文章登报,对还珠楼主破口大骂。竟敢质疑儒家经典,你你你……。
三百多监生,此次为五城兵马司创收不过七千两,眼界大大提高的贾琏,已经看不上这点小钱了。
拿到分润的时候,本想退了,想想放弃了这个做法。我不拿,下面的人没法拿。耽误大家发财,太不人道了。
收起五百两银票,贾琏回家给香菱做零花钱不提。
学术界继续闹腾,在报纸上隔空叫阵的事情,贾琏也不去关心了。一篇质疑《尚书》的文章顺利传开,慢慢发酵,目的已经达到了。
只能说,这次针对儒家经典的一次炒作,沉重的打击了儒学,尽管谈不上动摇,但是今后的儒学,人们看着儒家经典时,还能淡定么?
这个事情,承辉帝都被惊动了,贾琏去汇报工作的时候,承辉帝听取了他关于给王子腾发送军需的报告后,特意为一句:“《尚书》被证伪之事,你如何看?”这个话题没啥风险,贾琏能比较正经的回答。
“微臣主张,实践出真知。儒家独大两千年,素来不允许也不接受异己见者,此微臣不喜之处也。本朝理学为显学,微臣读书发现,理学的很多观点,融合了佛道理念,去芜存菁。是故,做学问就该兼容并蓄,吐故纳新,学问才有发展和进步,而不是一成不变,坚持固有观点。需知,理学之前,有王安石之新学,再往前,儒学一度为佛家学说压制。说来说去,争的无非是道统。陛下乃天子,下面的人争什么不要紧,要紧的是对朝廷有没有用。有用的留下,没用的贬谪。界定真理的权利,时刻掌握在陛下手里,任凭怎么闹都翻不出大浪。”
贾琏一番话,承辉帝听了频频点头,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对外面说的。用儒家学问来教化,有利于皇权。如果哪天儒家的道理,不利于皇权了,该废除的时候,皇权是一定不会手软的。
“卿有此见解,朕心甚慰。”承辉帝满意的点头,贾琏的贾氏实学,对于朝廷而言,就是有用之学,而且还不争所谓的道统。
这一场风波下来,贾琏乐见的局面出现了,贾氏实学在社会上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了。不断有读书人主动去买教材,回家自学。
儒家经典被质疑了,精神世界动摇了,找别的理论来看看,这是很正常的行为。
(本章完)
https://fozhldaoxs.cc/book/53304498/678519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