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明末风流小公爷 > 第34章 需要办个学习班

第34章 需要办个学习班


甜枣计划一出,立刻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原本愁眉不展的众人,顿时变得热情洋溢起来。

        朱庆吩咐史可法和阎尔梅制定奖励、抚恤政策,甜枣的分配方案,大伙就进入了正题。

        作为外行的朱庆,提出的军队重组方案,遭到大家全面反对。

        一是朝廷难以批准;二是未经朝廷批准,擅自组建军队,必然有谋反之嫌。

        三是旧制度一旦改变,朝廷就会乱成一锅粥,到时候谁也不知道按什么方式划拨粮饷。四是不利于尽快恢复战力。

        而联合指挥部的成立,则是解决了以上问题的关键。我们保持原来的编制,只需要联合作战就可以了,上上下下都说得通。

        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决定,抗清联合指挥部机构如下:

        总指挥太子朱莲璧,副总指挥史可法、刘肇基、高杰。

        监军卢久德,阎尔梅。

        参谋处长刘肇基,作战处长高杰,后勤处长史可法。

        总部直属亲卫营:总兵戚才良,编制三千,骑兵。

        下设:

        一营,总兵黄蜚,两万人,由各地溃兵整合后成军;

        二营,总兵李成栋,三万人,以高杰原班人马整合成军;

        三营,总兵乙邦才,两万人,以刘良佐原班人马整合成军;

        四营,总兵胡茂祯,两万人,以刘泽清原班人马整合成军;

        五营,总兵黄得功,三万人,以黄得功原班人马整合成军;

        总预备队,总兵马应魁,编制一万,从各地抽调骑兵整合成军。

        辎重部队,根据各地整合结果,成军,总编制不超过三万,由史可法及幕僚何刚根据战事统一调配。

        工兵部队,根据各地整合结果成军,编制不超过两万,由作战总长高杰根据战事统一调配。

        此外,还成立了城防指导小组,从城防设计,人员组织,设备制造,警报预演等几个方面,巡回指导各主要城镇。

        随后,即命黄蜚、乙邦才、胡茂祯各从高杰处借调三千骑兵,从现有的将领中组织班底,带上赶制好的燃烧弹,迅速接收刘良佐、刘泽清的人马和各部溃军,并于中秋节前整训完毕。

        至于布防安排,等待指挥部统一命令。

        临行时,朱庆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少杀、慎杀。高杰的整改方式,连朱庆都有些怕了。

        将人们打发走,看着这群文盲、半文盲总兵的背影,朱庆有了办学校的想法,要是不把他们改造过来,现代化的军队无从谈起。

        不就是组团嘛,有什么了不起。

        身为太子,自然要接受封建思想的再教育。多几十个老师,百十个陪读,那都不叫事。

        就叫皇帝培训班吧,等自己毕业了,仅仅帝师就百十个;至于同学,不是辅政大臣,就是六部尚书。

        再次也是一省大员,封疆大吏,这关系网,贼铁。

        想想那时候,他拍了拍某同学的肩膀,说道:“大壮,当年你坐在我后面看小皇书,现在都两省总督了,进步不小嘛。”

        关键是师资问题,找谁当老师呢?

        想想这个时代的大能、鸿儒都有谁。

        学术派里得找几个,要不然镇不住场子,培训班的分量不够。

        顾炎武就不用说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世那是杠杠的,是个人就喊得震天响。

        有了顾炎武就得有黄宗羲配对啊,两个民主大家怎么能缺一个呢?

        不来,你们试试?哥给你们推广一下堂普世价值,看谁厉害。

        还有王夫之,《周易》学术大家,人才不能浪费,请过来算个命也是好的。

        两个格物学派的家伙,一定要弄到手。

        《天工开物》可不是白写的,宋应星肯定是跑不掉的。

        方以智也不能丢下,同行难得啊!

        语言学家,张嘴能骂人,下笔如有神,用的还特么是外语。

        可以当个翻译,大使,偶尔客串个蒙古大夫,顺便再哼两支小曲儿,不错。实在没活干,当个媒婆也行。

        当代大禹朱之锡,据说写过《河防疏略》,可以一起研究流体力学。抗洪救灾,兴修水利绝对用得上。

        还有解决吃饭问题的张履祥。地瓜土豆就是给他准备的。

        医学圣手傅青主,就是绑也得绑来。

        军界大佬可就没几个了,能打的都在给地主扛长活。

        吴三桂就算了,你把陈圆圆给哥,哥也用不了。

        李定国离得比较远,主要是因为他现在正在四川给张献忠打工,风险比较大。

        至于张煌言、阎应元、王祥等将领,能叫来几个算几个。

        经过搜肠刮肚,历史知识匮乏的朱庆,也就想起这几位大佬级人物。

        朱庆打算先搞一个培训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

        短期培训班,即插即用。

        中期培训班,三五年内的中坚力量。

        长期培训班是启蒙教育,以八到十岁的儿童为主,为以后的教育普及打下基础。萝莉养成,不也是一桩美谈?

        毕竟都是当代“鸿儒”、“大腕”,朱庆翻身下床,给每个人都写了一份请柬。

        至于课程怎么安排,体育课必须有,就放在早晨吧。

        这个时代空气质量极好,只是医疗水平太低,稍微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可能拜拜了,必须有个好身体。

        政治课是十分必要的,要接受封建主义的再教育。

        艺术课是不可或缺的,让那百十个小宫女穿着两片布,跳一跳拉丁舞,那画面,贼美。

        至于国学、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的更是毋庸置疑,肯定要开展的。

        想起便宜老爹给自己的那三道圣旨,对着外面喊道:“王全,这是三道圣旨,你去找卢久德,将这两道圣旨贴到江北各府县。”

        然后,派人带着请柬,六百里加急,各处搜罗老师去了。

        接着,找来了周昌、孙云球、朱文康、叶溥心四个狗腿,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说了,得到了大家一致拥护。

        于是,一个太监,由四个狗腿,五个宫女,五十个亲卫组成的第一期培训班,开课了。

        至于教材,就是朱庆肚子里的干货。在讲课时,由下面的狗腿负责编写整理。


  https://fozhldaoxs.cc/book/50501228/618927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