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朕,崇祯,热爱核平 > 第7章 这样的人不重用,大明必亡啊!

第7章 这样的人不重用,大明必亡啊!


  崇祯的话一落,随驾的随堂太监李凤翔站了出来,说道:“回皇爷,东厂提督王承恩,在内东厂衙署。”

  以往,东厂提督一般都是司礼秉笔太监兼任的,但是如今的东厂已经名存实亡了,连锦衣卫都不如,所以就没有兼任。

  王承恩是上一任是司礼秉笔太监曹化淳兼任东厂提督,曹化淳请辞之后,就由他的干儿子兼心腹王承恩接任司礼秉笔太监,也接任了东厂提督的职位。

  “传朕口谕,东厂权利配合徐烨练兵,负责把守内校场。”

  “十二监全力配合徐烨,一切以练兵为重。谁敢阳奉阴违,阻碍练兵,朕砍他的脑袋。”

  之所以用太监来练兵,那是因为他们本来是用内弩养着的,不需要额外的支出。

  此话一出,李风翔等人就知道崇祯打算建的这雄风营究竟有多重要了。

  还有,那个徐烨有多么的受信任。

  自登基以来,还没有这样让崇祯无条件信任的人。

  内廷十二监全力配合,这是什么样的权利啊?

  等了近半个小时,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就带着一群人赶到了内校场。

  他把司礼监力当职中适合条件的,全都带来了。

  “启禀皇爷,人数礼出来了,皇城里符合条件的内监一共3983人。”

  毕竟是经过整顿的,所以还是有不少人合适的。

  “行,全都召到内校场来,交给徐烨操练。”

  “回武英殿。”说完,崇祯就离开了。

  这里以后就是分身徐烨的天下了,他就不需要往这边钻了。

  分身在这里练兵,和自己练兵没有什么区别。

  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安排。

  所以,回到了武英殿之后,第一时间召见了一个人。

  崇祯要召见的这个人叫李若琏,锦衣卫南堂指挥同知,领兵部尚书事。

  李若琏,字成甫,号谋山,万历戊辰科武进士。

  1644年,李自成破京,李若琏死守崇文门。明亡自缢殉国。

  很多穿明小说,都会提到这个叫李若琏的,毕竟像是这种自缢殉国的并不多,满朝文武在李自成破京的时候,大多都投降了。

  殉国的大明官员里,范景文是内阁中唯一的一位。

  除此之外,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刑部右侍郎孟兆祥、以及他的儿子进士孟章明、左谕德马世奇、左中允刘理顺、太常少卿吴麟征、右庶子周凤翔、检讨汪伟、户科给事中吴甘来、监察御史王章、监察御史陈良谟、监察御史陈纯德、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员外郎金铉、太仆寺丞申佳允、兵部员外郎许直。

  殉葬的勋戚只有七个人,分别是襄城伯李国桢、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巩永固、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阳武侯薛濂以及周镜。

  这些,是大明最后的脊梁。

  大明,不是没有忠臣,不是没有赶为国赴死之辈。

  这些,都是崇祯构想的帝党成员。

  大明有东林党、浙党、楚党、昆党等等,唯独没有帝党。

  这些官员,都忙着党争,经常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治理国家,那就是真的离谱了。

  崇祯要做的就是团结这些人,让他们到各地去搞钱。

  他自己一个人搞钱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官员到地方去跟豪绅,跟地方集团去斗。

  不管多少钱,能挤一点出来算一点。

  其中,崇祯最欣赏的就是李邦华,他有能力,有担当。

  在崇祯元年时,在朱由检的支持下,李邦华整顿了京营。

  京营一向有占役、虚冒的弊端。

  占役就是士兵为诸将服劳役,一个小营中这样的士兵能达到四五百人。

  虚冒就是部队没有这么个人,诸将及勋戚、宦官、豪强以自己家的仆人冒充军队中的壮丁,每个月支取一份厚饷。

  李邦华加以清查,收回了占役士兵一万人,清出虚冒一千人。

  然后,他对老弱病残进行了清理,恢复了京营的实力。

  李邦华还上书主张京营士兵以十二万为定额,粮饷以一百四十四万石为定额。

  所以,李邦华得罪了无数人,最后朱由检除了李邦华的官籍,让他闲赋在家。

  崇祯十一年,建奴入关,让朱由检看清了文官所谓的风骨和嘴脸。

  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抗文官集团了,所以他做出了不少让步,准备复起李邦华。

  他也确实做到了,崇祯十二年四月,李邦华复起,出任南京兵部尚书。

  十五年冬季,李邦华起复故官,掌管南方都察院的事务,不久接替刘宗周当了左都御史。都城受到攻打,李邦华立即请求让自己率领东南地区的援兵前往入卫,艰难地拖着病体出发了。

  可以说,李邦华这一生都在为大明奔波,尽忠。

  这样的人不重用,大明必亡啊!

  刚好,之前处死了一波人,那些人的官职还有空缺的。

  崇祯正好可以把这些忠臣收服,然后安插到那些地方。

  那些地方被建奴席卷而过,不仅一贫如洗,人口也被大量的掠走。

  对于文官来说,已经是苦寒之地了,没有任何油水可言。

  肥缺,他们已经瓜分完了。

  反正,朱由检以前和文官对抗,就是不批吏部的条子,宁愿让地方缺员,也不愿意同意任命。

  因为他觉得,不这么做的话,文官集团会更加的强大,会死死的把控大明,架空自己。

  那些缺员的地方,朱由检就会派出自己的心腹太监去搞钱。

  可惜,朱由检搞错了方向,那些太监们也不敢太逼迫地方豪绅,就专门压榨和搜刮百姓。

  崇祯想到这些,就想骂上几句‘蠢货’。

  …………

  今日,李若琏在兵部当职,因为他除了是锦衣卫南堂指挥同知之外,还领兵部尚书事,负责监督兵部的运作。

  之前朱由检很少询问,但是李若琏还是规规矩矩的做好本职工作。

  武英殿外,李若琏把佩刀递给殿前侍卫之后,十分的忐忑。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他开口了。

  “臣,李若琏求见。”

  早朝的时候,他也在朝堂,也听到崇祯要一年之裁撤南、北镇抚司,精简剩余三卫。

  他身为锦衣卫二把手,难道也要被开革了?······


  https://fozhldaoxs.cc/book/48127260/717421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