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翻山记 > 第三章 启程

第三章 启程


第三章启程

        同乐县城不大,横三竖四七条街道,最繁华的乘龙街也不过两百来米长。

        作为最早建设的街道,乘龙街两旁的小吃店、服装店、批零部和机关单位鳞次栉比,分去了县城十之八九的人流量。

        县教育局就在乘龙街上,除了临街的办公楼,背后还有一栋八层高的职工宿舍楼与其串联。正面瞧着不打眼,可若是从空中俯瞰下来,便能察觉这地方的巍峨气派。

        从副局长的办公室里出来,周裕的眉头皱得越发紧了。

        作为教育局人事股的股长,周裕管着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的招聘录用、考核奖惩、调配交流。这是一个能让许多清水衙门里的副科领导都眼红的位置,可周裕却没有丝毫大权在握的感觉。相较以前在乡教办工作时,现如今的他却表现得更加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他还年轻,还没掌握当官的妙义,也不想成为李文斌副局长那样尸位素餐的官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张横渠的这句名言被他摘抄在了笔记本的扉页上,这也是他在读大学时奉为圭臬的人生信条。

        可是在从政之初,他最钦佩的堂哥,现在已经贵为大云乡党委书记的周先洪却告诫他说,做官先做人,把人做好了,再去谈做事。

        周裕知道堂哥所说的“做人”并非是先贤圣人典籍上所注解的那层“做人”的意思,而是市井俗世里所谓的人情练达。

        先做人还是先做事,其实在内心深处,周裕还是倾向于后者的,这几乎是所有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都会做出的选择。不过理智告诉他,堂哥说的应该才是对的,或者说是符合实际的。毕竟要是不对的话,周先洪也不会在三十岁出头之际就成为了一乡之地的父母官。

        理论落到现实中才能体现出它的威力。先做人还是先做事,这在以前也不过是浮现在周裕脑海里的一道猜想题,而现在却成了摆在周裕面前的现实难题。

        今年,市里给了同乐县二十多个师范应届毕业生。这本是件大好事,同乐的师资力量向来薄弱,一下子充实进来二十多名老师,可谓解了燃眉之急。

        但是僧少粥多,学校的条件有好有坏,既要照顾那些教职工稀缺的边远校区,也要考虑留一些好苗子补强县中、县小这些门面学校的教学力量,于是如何合理的安排这帮师范生、让大家都满意就变得极其棘手起来。

        其实,事情本来也不复杂。按照政策规定,师范应届毕业生的分配,除了要统筹考虑毕业学校实力、专业对口的问题之外,主要还是依据学生的毕业成绩来进行调配。优等生分去类如县中、县小这样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成绩一般的安排到乡镇中小学,成绩排名靠后的则“发配”去村里的小学任教。

        可现实中却没法这么操作。

        工作调配是大事,一毕业就留在县城任教自然要比去做乡村教师来得起点高,不少师范生在村里一呆就是十几年,青春蹉跎的惨剧不胜枚举。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但凡有点门路的都不会坐以待毙。

        顺其自然、相信组织那是傻不拉几的农家子弟才会有的想法,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从不相信虚无缥缈的运气,在他们的认知里,三年寒窗苦读拼出来的好成绩、红印醒目的政策文件都抵不过领导们的一句话、一张条子来得有用和靠谱。

        这段日子以来,周裕办公室的门槛都快被人给踩断了。

        局里的同事、同乡的父老、各个单位的熟人,就连那些多年没见过面也联系不上的同学也突然间全蹦了出来。

        要说这些人周裕还能想办法挡回去,但局领导那边,他却不敢再拿规定说事、也不好再像打发自己老同学一样拿出一沓红头文件来忽悠人了。

        能把招呼打到局领导那里的,都不是他周裕一个小小的股长可以得罪得起的。

        刚才在办公室里,李文斌给了他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必须安排好的。周裕大概瞄了一眼,名单上的人,基本上都是毕业成绩排名倒数的。按照他原本的设想,这帮人都是要分配去各个村里的小学任教的。

        李文斌很清楚周先洪同周裕的关系,所以言语还算客气。不过周裕也知道,虽说李局长只是让他统筹考虑一下名单上的人,但领导的客气不能当真,这份名单上的人在明天就会成为县中、县小以及各个乡镇学校的教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从楼上下来,周裕发现有人等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看装束应该是前来报道的师范生。

        迥异于其他前来报道的人,小伙子此刻显得并不如何紧张,而是饶有兴趣的在看墙上挂着的那幅全县教育规划示意图,时不时的还会伸手到图上去比划两下。

        那人看得投入,连身后来人都没发觉。周裕只得主动开口问道:“来报道?”

        那人一个激灵,赶紧转过身来,待看到身后站着是一名身着皮鞋西裤的男子,他瞬间收敛起脸上的笑意,站直身子,声音洪亮的回答道:“报告领导,我是曾明泽,今天过来报道。”

        农家子弟少有这样自信表现的,同样出身农村的周裕对眼前这个名叫曾明泽的小伙子顿生好感。

        将曾明泽领进办公室,周裕指了指门旁的木沙发,示意对方先坐。

        等翻出对方的档案,周裕眼前一亮,“你是玉洪毕业的?”

        曾明泽点了点头。

        玉洪师范是苍梧市最好的师范学校,为全市输出了大量的优秀教师人才。就拿同乐县来说,全县高职称、高水平的中小学老师中,毕业于玉洪师范的就占了一半还多。

        “成绩不错嘛!”周裕在档案中看到对方读书期间历年的考试成绩,忍不住出口夸赞道。

        实际上,在这一批的师范应届毕业生中,曾明泽的成绩排名第三,考虑到玉洪师范出名严谨的校风学风,说不定曾明泽这个第三名的含金量甚至还要比其他学校的第一名来得更过硬。

        想到刚才局长给自己的名单,周裕不禁替对方感到惋惜。本来像曾明泽这样的好苗子,是该安排去县中的。可是现在县中、县小甚至乡镇中小学的名额都被人挤占完了,剩下的就只能安排去各个村里的小学了。

        木已成舟,虽然替曾明泽感到不值,但周裕还是决定执行领导的意图。

        他拿出一份空白的介绍信,正准备随便写个村级小学的名字上去,眼睛的余光却瞟见坐在沙发上的曾明泽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塑料瓶来。

        那是一个旧的“旭日升”饮料瓶,里面是罗银玉给儿子装的苦衲茶。这是用当地一种唤作“苦衲树”的枝叶煮出来的茶水,既没有亮丽色泽,口感也谈不上醇厚鲜爽,但胜在能解渴生津,乡下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常备一大缸,以便做工回来饮用。

        曾明泽没有注意到那边领导投来的异样目光,自顾自的拧开瓶盖喝了口茶,又将瓶子收回了背包里。

        周裕讶异不已,他也是喝苦衲茶长大的孩子,以前读书的时候,家里穷,母亲怕他在路上渴着,每次都会用旧的饮料瓶子装上茶水给他带上。这些年,生活条件相较以前有了大幅提升,就是乡下人出门也很少有自带茶水的了。不曾想,现如今竟然还有连一瓶矿泉水都消费不起的人。

        或许是舍不得?

        周裕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他决定帮眼前这个懂事的孩子据理力争一回,哪怕惹得李文斌一时不快,也好过耽误人家的大好前程。

        “你先坐这儿等一下,我出去一下。”周裕交代了一声,拿起曾明泽的档案去找李文斌汇报。

        一进李文斌的办公室,周裕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局长,有个叫曾明泽的,是玉洪师范毕业的,成绩很好,您看是不是……”

        “周股长,调配的方案不是已经定了嘛!那不是我个人的意见,而是经过局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你按照方案执行就行了。”李文斌眉毛一挑,不容周裕说完,就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话。

        “可是……”周裕不甘心,还想再争取一下。

        李文斌顿时火了,提高音量说道:“可是什么?!我说的还不够明白么?我这个副局长说的话你听不懂是吧?周裕,你要是有意见的话,直接去跟局长说,我不拦着你!”

        周裕不敢再分辨,低声说道:“好的,局长,我知道了。”

        见下属服了软,李文斌见好就收,随即换上了一幅平易近人的模样,和颜悦色的说道:“小周啊!我知道你是起了惜才之心!不过这个人呐,不经风雨不能成材。我看先放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锻炼两年未必就不是好事,要真是个块金子,我相信它到哪里都是能发光的。再说了,村里的学校也是需要好老师的呀!我们不能总是顾着那些好学校,也得替农村的孩子考虑考虑不是?”

        顶头上司说出来的话是不容反驳的,更何况是这么一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周裕默默的退出李文斌的办公室,一言不发的帮曾明泽开具了介绍信。

        曾明泽并不知道在刚过去的十分钟里所发生的故事,在接过周裕递过来的介绍信时,他瞥见自己的任职学校是平顶乡东井村完全小学。

        还是被安排去了村里的小学,曾明泽失落不已。

        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对曾明泽来说,毕业了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用再重复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已然是极大的幸运,他并不敢奢望更多。更何况,东井村离家不远,能回本乡工作也算是个不错的安排了。

        从县教育局出来,曾明泽直接去了车站,搭乘最近的一趟班车回了平顶乡。

        由于分配去的是村里的学校,曾明泽今天还需要拿介绍信到乡教办去办理相应的手续。不巧的是,今天教办没人上班,曾明泽在门口等了个把小时,隔壁理发店的师傅才过来告诉他说,教办的人都去县里开会了,让他最好明天再来。

        曾明泽郁闷极了,上班第一天就这么不顺,他忍不住疑神疑鬼起来,寻思着是不是今年清明没回来挂青,祖宗怪罪了?

        天都快黑了,再回高龙肯定不现实。曾明泽原本想着去大娘家住一晚,明天再来乡里办手续。转念一想,明天还要进去东井村,从大娘家过来要大半个小时,万一在教办这里再耽搁久一点,估计到村里就夜了。于是干脆到乡招待所开了间房。

        今天早上出门前母亲给他塞了个红包,里面有三十块钱。曾明泽估计自个到村里教书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除了母亲给的红包,自己也还剩有二十多块钱的伙食费,省着点花,足够撑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了。

        揣着这么一笔“巨款”,到了招待所,曾明泽纠结了半天还是舍不得住五块钱一个晚上的单人间,而是选择了最便宜的大通铺。

        晚上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曾明泽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

        明天,他就将正式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他既彷徨又兴奋,因为他不知道,从明天起,他将迎来的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https://fozhldaoxs.cc/book/47609805/628376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