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小说必备知识 > 第44章 古代服饰,用料及饰物资料集②

第44章 古代服饰,用料及饰物资料集②




        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据说是没有上延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类顶,类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玉石,用于田猎战伐。由汉至明,弁的形制虽有差异,但始终是法服主要内容之一。《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郑玄笺:“会谓弁之缝中,饰之以玉,皪皪而处,状似星也。天子之朝,服皮弁以视朝。”《隋书何稠传》:“魏、晋以来,皮弁有缨而无笄导。稠曰:‘此古田猎之服也。今服以入朝,宜变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导,自稠始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冠服弁》:“《大明诸司职掌》云:‘皇帝皮弁,用乌纱帽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各缀五采处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用之。’”

        冕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紘;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巾

        一种通常用于裹头的织物。始用于庶人,东汉流行开来。西汉的巾多约发,东汉的巾多裹头,以一块布帛罩在头上以为风雅,称幅巾。其质料较著者为纶巾,其样式有襙头、帢等。隋唐巾裹俗称幞头,“裁出脚,后幞发”,四角皆成带状。幞头内加进一个固定饰物,覆在发髻上,裹出各种形状,称巾子。宋除幞头外,有笼巾,架在梁冠之上,为高级官员服饰。明保留了笼巾,一般士人则多用四方平定巾,又有系束发髻的网巾。妇女也裹巾。宋明以来,文人仿古,以裹巾为雅,正式的冠帽很少有人过问。《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玉篇巾部》:“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汉书贾山传》:“赦罪人,怜其亡(无)发,赐之巾。”《后汉书冯衍传》:“乃共罢兵,幅巾降于河内。”李贤注:“不加冠帻,但以一幅巾饰首而已。”元字文懋昭《金志男女冠服》:“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自灭辽侵宋,渐有文饰。妇人或裹逍遥,或裹头巾,随其所好。”《胡氏杂抄姚氏记事编》:“明季服色,俱有等级,乡绅、举贡、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寒天绒巾绒帽,夏天鬃巾鬃帽。又有一等士大夫子弟,戴飘飘巾,即前后披一片者;纯阳巾,前后披盘云者。庶民极富,不许戴巾。今概用貂鼠、狐皮缨帽,不分等级,佣工贱役,与现任官员,一体乱戴。”

        纶巾

        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晋书谢安传》:“[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宋陈与义《晚晴野望》诗云:“洞庭微雨后,凉气入纶巾。”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诸葛巾》:“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

        帼

        亦写作“簂”。古代妇女覆于发上的饰巾。后以“巾帼”代称妇女。《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妇人至嫁时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后汉书舆服志下》:“二千石夫人,绀缯簂。”《晋书宣帝纪》:“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玉篇巾部》:“帼,覆发上也。”《隋书五行志上》:“后主好令宫人以白越布折额,状如髽帼。”

        幞头

        亦名折上巾。又名软裹。一种包头的软巾。相传始于北周武帝。始名帕头,至唐始称为幞头。初以纱罗为之,后因其软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纱内,使顶高起。裹幞头时除在额前打两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后取消前面的结,又用铜、铁丝为干,将软脚撑起,成为硬脚。唐时皇帝所用幞头硬脚上曲,人臣则下垂。五代渐趋平直。至宋,幞头以藤织草巾子作里,用纱作表,再涂以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其式样有直角、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身分不同,式样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也称“乌纱”。后代俗称为“乌纱帽”。

        花冠

        古代一种用花朵串成冠状的头饰。始见于唐代。初以纸、绢、通草等为材料制成,后乃簪戴真花,至宋代,插戴花冠习俗尤为流行,已不限于妇女,男子亦爱戴饰。传世的麦积山五代壁画、宋人《宫乐图》、《女孝经图》及南燕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等绘画中皆有当时妇女戴花冠情状。唐张说《苏幕遮》:“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垂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宋杨万里有诗云:“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迎祥池,有对御。至晚还内围子,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簪花。”

        顾姑冠

        “顾姑”亦写作“姑姑”、“故故”、“固姑”、“罟罟”、“古库勒”等。金、元贵族妇女所戴的帽子。高二尺许,形圆,以铁丝或桦木为骨,外包红罗,缀以珠翠等。今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元代壁画及传世南熏殿《历代帝后像》图中均有具体描绘。宋孟珙〈蒙鞑备录〉:“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戏青绒饰。”《长春真人西游记》:“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故名‘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回。”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朝后妃及大臣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

        冠顶

        亦称“顶子”。清代官员朝冠和吉服冠上的顶饰。其制度定于满清贵族入关以前,至顺治二年、八年、九年复定,康熙、雍正、乾隆时又加更定。须按品级戴用,不得僭越,一般所称“几品顶戴”,即是指其按品所戴的顶子。官员如被革职或降职,即须革掉或摘去其原来所戴的冠顶。其规定大体为,朝冠顶子:文一品,顶红宝石;武一品同。文二品,顶珊瑚;武二品同。文三品,顶珊瑚;武三品蓝宝石。文四品,顶青金石;武四品同。文五品,顶水晶;武五品同。文六品,顶砗磲;武六品同。文七品,顶素金;武七品同。文八品,阴文镂花金顶;武八品同。文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武九品同。未入流,同文九品,吉服冠顶子:文一品,顶珊瑚;武同。文二品,镂花珊瑚;武同。文三品,蓝宝石;武同。文四品,青金石;武同。文五品,水晶;武同。文六品,砗磲;武同。文七品,素金;武同。文八品,阴文镂花金顶;武八品同。文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武同。未入流,同文九品。皇帝、皇子则特殊,其常服冠与吉服冠皆用红绒结顶。

        花翎

        清代官服附件。即冠上向后垂拖的一根孔雀尾的翎羽,也称“孔雀翎”。其尾端有像眼睛一般一圈灿烂鲜明者,叫“眼”,不单眼、双眼、三眼花翎之别,无眼者称蓝翎。翎羽插在用玉、珐琅或花瓷制成的翎管之内。清初,花翎极贵重,唯接近皇的近侍、禁卫亦城内外的武职官员、王府护卫人员、立有军功者、皇帝特赐者可戴。亲王、郡王、贝勒向例不戴,唯领兵、随围时戴之。汉人和外任文臣亦极赏戴者。后因亲每兼将军军务,郡王、贝勒时有赏戴,汉人也有因封爵赏戴或文臣而兼提督、巡抚衔者,乃渐普遍戴之。及道光间,开捐官之例,花翎蓝翎可由捐而得,乃变内廷颁赏而成为自置戴用。据《大清会典》,贝子戴三眼孔雀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附戴二眼孔雀翎;内大臣,一等、二等、三等侍卫,前锋、护军统领,前锋、护军参领,诸王府长史,一等护卫戴一眼;贝勒府司仪长,王府、贝勒府二三等护卫戴染蓝翎。各省驻防之辉、副都统并督抚、提镇蒙赐者止戴一眼花翎。清王士禛《分甘余话》:“本朝侍卫皆于冠上戴孔雀翎,以目晕(即所谓眼)之多寡为品之等级。武臣提督及总兵亦有赐者,后文臣督抚亦或蒙赐,得之者为幸。”

        带

        古代服装无纽扣,一般用丝条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束衣之带有大带和带。

        大带,丝织,用于束外衣。打结于前,两头垂下,称绅。仕宦上朝可以插笏。

        革带,皮制,在裳下衣内,用以系韠或挂佩。战国时期,革带两端有带钩联结,称钩络带。魏晋南北朝以后渐不用带钩,而用带扣。革带中还有若干小带下垂,以悬挂什物,称蹀躞带。唐开以后还流行于妇女。宋承前制,其公服大带由两条皮带组成,一条围于前,钻有圆孔,藉以穿插扣针,两端以金银为饰,称□□尾。一条缀有一排并列的饰片,称銙。銙的质料和数量视职位高低而异。这个装有銙的一面必须佩在腰的后背。《战国策赵策》:“[赵武灵王]遂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以傅王子也。”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文武品阶腰带》:“盖古革带也。自三代已来,降至秦汉,皆庶人服之。而贵贱通以铜为銙,以革为鞓。六品以上用银为銙,九品以上及庶人以铁为銙。沿至贞观二年,高祖三品已上金为銙,服绿,庶人以铁为銙,服白。向下捶垂头而取顺合,呼挞尾。汉中兴,每以端午赐百僚乌犀腰带。魏武帝赐宫人金隐起师子銙腰带,以助将军之勇也。高祖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带,武官黑银腰带,示色不更改故也。”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带则紧束于腰,缀以金玉银角,方圆四斤,一、二品玉,三、四品金,五品花银,六、七品素银,八品银镶乌角,九品而下乌角不镶。”

        帔

        1、披肩。六朝的帔近似今日披风,男女兼服。唐代帔子近似后世云肩、背心,为女子常服。宋代的帔子可能指盖头,为已婚妇女象征,且作装饰,为出嫁新娘不可少。《南史任昉传》:“西华冬月著葛帔綀裙。”唐蒋防《霍小玉传》:“容貌妍丽,宛若平生,着石榴裙,紫袪裆,红绿帔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又有宫嫔数十,皆真珠钗插,吊朵,玲珑簇罗头面,红罗销金袍帔。”

        2、命妇的礼服。因文有霞彩,称霞帔。始于唐。宋帔分两种,霞帔非恩赐不得服,直帔通行于民间。明代霞帔形似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挂在用前下垂一根金玉坠子。清代霞帔阔如背心,中间缀以补子,下施彩色流苏。《文献通考王礼九》:“[宋]孝宗乾道中,中宫常服,有司进真红大袖,红罗生色为领,红罗长裙,红霞帔,药玉为坠,背子用戏罗,衫子用黄红纱,裆袴以白纱,裙以明黄,短衫以粉红为之。”《续文献通考王礼八》:命妇冠服,洪武四年定,“一品衣金绣文霞帔,”,“二品衣金绣云肩大杂花霞帔”。“三品衣金绣大杂花霞帔”,“四品衣绣小杂花霞帔”,“五品衣销金大杂花霞帔”,“六品、七品衣销金小杂花霞帔”,“八品、九品衣大红素罗霞帔”。

        绅

        原指古人束衣丝质大带打结下垂部分,后泛指束腰一端下垂的大带。后因朝臣插笏于腰间绅带,故有“缙绅”一词,为高官的代称。缙,亦作搢,插的意思。《礼记玉藻》:“参(三)分带下,绅居二焉。”又:“凡侍于君,绅垂。”《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子张书诸绅。”《说文》“绰,大带也”段注:“古有革带,以系佩韨,而后加之大带,绅则大带之垂者也。”《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宰辅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陈书徐孝克传》:“每侍宴,无所食噉,取珍果内(纳)绅带中,以遗母。”

        绶

        丝织带子。本用于穿联玉器,战国始成为系印之带。汉代形成佩绶制度。绶约三指宽,织有丙丁纹,用不同颜色和绪头多少分别等级,同官印一起由朝廷颁发。退职和死亡,应一同缴还。其长度,帝王有长过二丈的,短的也有一丈七八尺(汉约约当市尺六寸半)。绶的佩带,挂在右腰一侧,打成一大回环,让剩余部分下垂。贮绶有绶囊。宋代宫中妇女又常系于胸前,在腰下正中部分增加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借以贴压裙幅,使其走路和活动时不至于随风飘扬,影响美观,称“玉环绶”。这种结环加玉佩方式,一直影响到明清。《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黄赤绶”;“诸侯王赤绶”;“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公、侯、将军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千石、六百石黑绶”;“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百石青绀绶”。《隋书何稠传》:“又从省之服,初无佩绶。稠曰:‘此乃晦朔小朝之服。安有人臣谒帝而去印绶,兼无佩玉之节乎?’乃加兽头小绶及佩一只。”《宋史舆服志四》:“仍乞分官为七等,冠绶亦如之。”“天下乐晕锦绶,为第一等”;“杂花晕锦绶,为第二等”;“方胜宜男锦绶,为第三等”;“翠毛锦绶,为第四等”;“簇四雕锦绶,为第五等”;“黄狮子锦绶,为第六等”;“第七等,方胜练鹊锦绶”。

        褵

        亦作“缡”。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佩之于前,可以蔽膝;蒙之于上,可以盖头。女子嫁前,母亲把佩巾结在女儿身上,称结褵。后成为一种装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毛传:“母戒女,施巾结缡。”一说香缨,参阅《尔雅释器》“妇人之祎谓之缡”郭璞注《文选<思玄赋>》“缟幽兰之秋华兮,又缀之以江离”李善注。帢巾的一种,尖顶,形似合手。魏晋以来士人所戴。帢的流行,一方面由于战乱,经济凋敝,戴不起考究的冠帽,一方面礼教废弛,士人以放诞为尚。唐宋以后都有人著帢,以之作为一种风度。《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傅子》:“汉末魏□□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合首简易随时之义,以色别其贵贱,于今施行,可谓军容,非国容也。”《宋书礼志五》:“史臣案晋成帝咸和九年制,听尚书八座丞郎、门下三省侍郎乘车白帢低帻出入掖门。又二宫直官著乌纱挟。然则士人宴居,皆著帢矣。”

        白笔

        古代官员的一种冠饰。战国秦汉官吏奏事,必须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笏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发际。至魏晋以后,成为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于帽侧,笔尖不蘸墨汁,纯作装饰。称“簪白笔”。宋代文武官员兼簪。明代官员朝服冠梁顶部一般插有一支弯曲的竹木笔杆,上端闻有丝绒作成的笔毫,名“立笔”,作用与白笔相仿,乃秦汉簪笔之遗制。《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魏略》:“明帝时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保官,侍中辛毗对曰:‘此谓御史,旧簪笔以奏不法,今但备官耳。’”《宋书礼志五》:“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三台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明宋濂《和王内翰见怀韵》:“奇才不换金城百,宠名赏簪白笔双。”参阅《史记滑稽列传》、《宋史舆服志四》》

        幧

        头古代男子一种束发裹额的纱巾。后部尖耸,略偏一侧。为一般平民侍从所服。始于东汉,盛于两晋。往后转成尖顶毡帽。《仪礼士丧礼》“众主人免于房”汉郑玄注:“[免],此用麻布为之,状如今之著幧头矣。自项中而前交于额上,却绕紒(髻)也。”《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少年见罗敷,脱巾著幧头。”《宋书五行志一》:“太元中,人不复著帩头。”幧少头太元中鞶囊亦称“旁囊”、“绶囊”。佩在腰带旁的小口袋,类似今日荷包。始用以盛手巾杂物。汉魏以来,官吏用以盛印绶。多画虎头形象,称“虎头鞶囊”。山东沂南汉墓出土有西汉戴漆纱冠、大袖衣、大口袴、佩虎头鞶囊、系绶、佩剑武士石刻画象。六朝以后异其花饰和质地,用以识别官吏品级。汉班固《与窦宪笺》:“固于张掖受赐虎头绣鞶囊一双。”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鞶囊虎头绶,左珥凫卢貂。”《隋书志七》:“[鞶囊]今采梁、陈、东齐制,品极尊者,以金织成,二品以上服之。次以银织成,三品已上服之。下以綖织成,五品已上服之。分为三等。”

        貂蝉

        古代官员冠饰之一。貂蝉冠,“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原是战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武将标志,赵武灵王将它转介至赵国。秦汉时期把它定为皇帝侍中武官的冠帽。至宋明又称笼巾,作为高级官员的专用服饰。惟明代貂蝉笼巾,改插雉尾。参阅《后汉书舆服志下》。《汉书燕剌王旦传》:“郎中侍从者著貂羽,黄金附蝉。”颜师古注:“貂羽,以貂尾为冠之羽也。附蝉,为金蝉以附冠前也。”《晋书赵王伦传》:“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帻,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

        珮

        古代的一种佩饰。以玉为主,故写作“珮”。中国玉器出现很早。浙江吴兴良渚遗址最近出土有四千多年前的大小玉器一千多件,其功用之一就是作人体佩饰。商周以后,更为流行,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其中以成套的玉器组成的杂佩最为贵重。魏晋以来,男子佩玉渐少,环珮成了女性的代称。玉一般佩系在衣带上。后世佩饰方式或内容有所变化,但通常仍少不了玉。《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初学记》卷二六引汉刘向《列仙传》:“江滨二女者,不知何许人,步汉江滨,逢郑交甫,挑之,不知神人也。女遂解珮与之。交甫悦,受珮而去。数十步,空怀无珮,女亦不见。”清叶梦珠《阅世编内装》:“环珮,以金丝结成花珠,间以珠玉、宝石、钟铃,贯串成列,施于当胸。便用则在宫装之下,命服则在露(当为霞)帔之间,俗名坠胸,与耳上金环,向惟礼服用之,于今亦然。”

        玦

        古代佩身玉器的一种,环形,有缺口。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后世常用以赠人表示决断、决绝。《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鸿门宴上范增对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他下决断。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书》:“邺骑既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穿匣开,灿然满目。”

        刚卯

        佩在身上用作避邪的饰物。依等级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长形四方体,有孔可穿绳,四面皆刻有文字,多为驱鬼愕疫等辞,首句常作“正月刚卯既央”,因称刚卯。流行于汉代,自皇帝、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与另一种印“严卯”合称“双卯”。王莽曾一度禁止。至魏晋时废。《汉书王莽传》“正月刚卯”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革带佩之。”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葺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元方回《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诗:“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刚卯》。

        朝珠

        清代朝服的组成部分。形制如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珠用东珠(珍珠)、珊瑚、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悬垂于胸前。朝官凡文五品、武四品以上,京堂、军机处、翰詹、科道、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使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有限制和区别,逢大典礼时尤为严格。其中以东珠串缀的朝珠和黄色绦,只有皇、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清昭裢《啸亭续录董太傅》:“闻其有上赐朝珠,价值数万,一旦失去,公毫不介意,但现有司捕治。”《老残游记》第六回:“登时上房里红呢帘子打起,出来了一个人,水晶顶,补褂朝珠,年纪约在五十岁上下。”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朝珠,五品以上始得挂用。六部主事,惟礼部主事虽六品亦挂珠,以其与郎中、员外郎同预各项祀典也。其他若太常寺属官,光禄寺署正,鸿胪寺序班、鸣赞等,亦不论品级,一律挂珠,因其当典礼司事时,所宜肃朝仪、重观瞻也。至翰林院编修、检讨,亦挂珠,穿貂褂,则尊重词林之意,不在此例也。”参阅《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清会典礼部四仪制清吏司》。

        假髻

        古称“编”、“副”,汉以后称“假髻”、“假紒”,唐人又称“义髻”,明清又称“鬏髻”。先秦以奴隶的发丝,后世多用马尾、金银丝或纱作成髻形,戴在头上,供妇女装饰用。魏晋流行的“蔽髻”,便是一种假髻,髻上半装有各种金翬首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能用。唐天宝以后,胡帽渐废,流行假髻。宋仍以高髻为美,大多掺有假发,其髻上常饰以金银珠翠制成的各种花鸟凤蝶形状的簪钗梳篦。明代假髻有丫髻、云髻等,其中有一种称做“鼓”的,以铁丝织成圆圈,外编以发,做成固定的装饰物,比原来发髻约高出一半,戴时罩在髻上,以簪绾住头发。首饰铺有出售,清初仍流行。《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及衣一箧,可时奉瞻。”《宋书五行志二》:“晋海西公太和以来,大家妇女,缓髻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恒戴。乃先作假髻,施于木上,呼曰假头。人欲借,名曰借头。”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扬州鬏勒,异于他地,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八面观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

        黛

        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青色颜料。多以青石或烧焦的柳枝制成,五代后也用香墨。其珍贵者螺子黛,一颗价十金。画眉时常剃去眉毛,用黛描绘出各种形状。据《海录碎事》,唐明皇命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横烟眉,七曰分稍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汉魏至隋唐,多尚阔眉,唐中叶以后细眉也颇流行。又,古代男子亦有画眉,惟不多见。参阅《北齐书文宣纪》。《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王逸注:“言美女又工妆饰,傅著脂粉,面白如玉,黛画眉髻,黑而光净。”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的

        古代妇女妆饰面部的红点。自魏晋以来,用粉脂作点状傅面,是中国妇女常见的一种花妆样式,不过后来不局限于红色罢了。至唐代犹以黄星点颊,或在嘴角酒窝间加两点小胭脂(所谓“星靥”当即指此),均是。《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当次进御,其有月事,止而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三国魏王粲《神女赋》:“税衣裳兮免簪笄,施华的兮结羽仪。”《太平御览》卷七一九引晋傅玄《镜赋》:“珥明珰之迢迢,照双的以发姿。”

        粉

        古代化妆品之一。包括铅和米粉。铅粉,又称铅华。傅粉以面为主,也有兼及颈项胸背的。秦汉以前以□□为主,至六朝黄粉、朱粉、紫粉等渐次流行,尤以共同粉为尚,往往用以涂点额上,称花黄。直至元代,妇女还常用共同粉涂额。宋代宫中妇女以粉点眼角,名泪状。又,古代男子亦傅粉。《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注引《魏略》:“[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南史王裕之传》:“左右尝使二老妇女,戴五条辫,著青纹袴罗,饰以朱粉。”唐白居易《时世妆》诗:“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宋高承《事物纪原冠冕首饰部妆靥》:“远世妇人妆喜作粉靥,如月形,如钱样,又或以朱若燕脂点者,唐人亦尚之。”

        额黄

        古代妇女脸部妆饰名。南北朝至唐时,妇女爱在额间涂以黄色,作为点缀。因黄颜色厚积额间,状如小山,故亦称“额山”。唐时又有一种专蘸鸦黄色的,称为“鸦黄”。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唐李商隐《蝶》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温庭筠《照影曲》:“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樨俱含频。”唐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诗:“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禅袖太憨生。”

        冠梳

        宋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早在南朝妇女就爱在发髻上插饰梳栉。北宋宫中妇女多在饰冠上安插白角长梳,后来传至民间。其冠甚高,以漆纱、金银、珠玉等制成,两侧垂有舌状饰物,用以掩遮鬓、耳,顶部缀的朱雀等形首饰,并在四周环插簪钗,于额发与髻侧插置白角长梳,其数四六不一。传世的宋人《娘子张氏图》中有“冠梳”形象。后因饰冠过高、角梳过长,曾被下令禁止。然直至南宋,民间犹有高髻插梳之饰。《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志怪录》:“綵衣白妆,头上有花插及银钗象牙梳。”《旧唐书文宗纪》:“太和二年,诏诸公主不得广插钗梳。”宋王栐《燕翼贻谋录》卷四:“旧制,妇人冠漆纱为之,而加以饰,金银珠翠,采色装花,初无定制。仁宗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议者以为妖,仁宗亦恶其侈,皇祐元年十月,诏禁中外不得以角为冠梳,冠广不得过一尺,长不得过四寸,梳长不得过四寸。终仁宗之世无敢犯者。其后侈靡之风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宋陆游《入蜀记》:“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一四《王礼考》:“皇祐元年先时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效之,谓之内

        样。其冠名曰‘垂肩’,至有长三尺;梳长亦逾尺。议者以为服妖,故禁止焉。”

        花子

        妇女脸部的装饰品。以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蜒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因所贴部位及饰物质、色状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胜”、“花黄”、“罗胜”、“花靥”、“眉翠”、“翠钿”、“金钿”等名目。起自秦代,至南北朝时,多在宫中及贵族妇女中使用,唐后始成为流行的妇女而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今妇人面饰用花子。”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至东晋,有童谣云:织女死,时人帖‘草油花子’‘为织女作孝。’至后周,又诏宫人帖五色云母花子,作碎妆以侍宴。如供奉者,帖胜花子。”宋陶穀《清异录》:“江南晚季,建阳进‘茶油花子’,大小形制各别,极可爱。宫嫔缕金于面,背以淡妆,以此花饼施于额上,时号‘北苑妆’。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蜒,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线笼贮养之。尔后,上元赏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契丹鸭渌水牛鱼鳔,制为鱼形,妇人以缀面花。”明陶宗仪《说郛》卷七七引《妆台记》:“宋淳化间,京师妇女竞剪黑光纸围团靥。又装缕鱼腮骨,号‘鱼媚子’,以饰面,皆花子之类。”


  https://fozhldaoxs.cc/book/47291253/626594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