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隆万盛世 > 第939章 1028东番岛

第939章 1028东番岛


第939章  1028东番岛

        花屿位于澎湖群岛最西边,在澎湖岛西南30公里处,面积为1.4729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约40米。

        花屿上此时除了倭寇外,是没有什么原住民的。

        花屿西北端是山地,东南则是一片起伏绵延的苍翠丘陵,是澎湖列岛最西面的岛屿。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本岛与福建省之间,台湾海峡中央偏东的位置。

        不过此时的台湾可不是这个名儿,而是叫东番或者小琉球,而琉球群岛则被大明称为大琉球。

        澎湖列岛之名,是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由台湾海峡东南部64个岛屿组成,主要岛屿有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面积约为96.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6.1%。

        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省泉州府,其开发时间比台湾本岛早380余年。

        元、明时期,随着移民日益增多,设置了巡检司,不过大明对此地一直疏于管理,特别是明初倭乱,为了施行海禁,将澎湖人口迁回福建,撤销了澎湖巡检司。

        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朱元璋虽然一生以军事和政治作为自己的“主业”,但他似乎特别谨慎用兵。

        若是东番岛被佛郎机人占据,对我大明似是不利。”

        实际上,孤悬海外的岛屿,许多已经没有了居民居住,岛上活跃的大多都是倭寇以及海商。

        “大帅,东番岛那边要不要也去看看?上次壕镜传回来的消息,佛郎机人前往倭国贸易时就发现了该岛,称其为福尔摩沙。

        而小琉球,则根本就是个荒岛,岛上早年间倒是有福建人迁居过去。

        俞大猷迟疑道。

        “是。”

        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

        当然,朱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即便当初曾经迁移过百姓居住,也因此朝廷禁海,岛上居民得不到大陆的补给而不得不选择离开,回归大明。

        有了这个原因,所以之前大明水师即便发现东番岛上有倭寇活动的踪迹,往往也只是快速打击一番就立刻撤兵,并不会真正进入东番岛。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

        知道了这股倭寇藏身于澎湖列岛花屿的消息,俞大猷片刻也不能耽搁,当即吩咐平阳县衙先把人收监,自己则是火速赶回码头上船,随即船队起航赶赴花屿。

        他在南京明皇宫奉天门给各部大臣做了这番告谕:“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就是一个澎湖,泉州府都不愿意花精力去管理,更何况偌大一个东番岛。”

        座船上,俞大猷召集部将吩咐道:“此番大军分四路包围澎湖列岛,要对澎湖所有岛礁进行搜查,务求不放过一个倭寇。”

        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直到嘉靖四十二年,为了应对倭寇骚扰,复设澎湖巡检司,但也没有真正起到防御倭寇的作用。

        但是由于安南远离中原,最后还是走向了独立,成为了今天的越南。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定下这十五个不征之国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地广人稀不便管理,且收获与付出不对等。

        不过,随着大股倭寇被击溃、歼灭,这些曾经被倭寇占据的巢穴许多都已经荒废。

        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

        他的担心并非无的放矢,实际上明朝上下多少知道开国时的误会,大琉球确实有所谓的琉球王,还和大明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时不时就会有使节前往大明朝觐。

        安南地处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的连接处,一旦占领,近可牵制占城、暹罗、真腊诸国,远可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

        等天下太平了,只需整修甲兵.操练士卒,备作国防而已。

        这是一生讲究“洪武”、“尚武”的老辣皇帝的“谆谆教导”,这更是朱元璋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到的顿悟。

        有部将开口说道。

        但是,真正阻止大明军队登岛的原因,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的十五个不征之国中就有小琉球的名字,也就是此地不纳入大明。

        洪武二十年十月,在与诸将论及兵政时,朱元璋这般说道:“国家用兵,犹如医生用药。开了大堆的药,目的是要治病,不能没什么病就吃吃药,那可要吃坏的!

        治国也如此,国家不太平,用兵来勘定祸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应该要知道:用兵能消除祸乱,但也能招致祸乱,倘若恃富逞强,好大喜功,惹是生非,就会结怨挑衅,这不恰恰招惹了祸乱!

        正如医生乱开瞑眩之药,强迫无病之人服用,虽然不至于造成身体残疾或送命,但足以大伤元气!

        所以为国当政者应该常讲军事,但千万不能穷兵黩武!”

        “东番,这个其实福建那边也大概知道情况,只是碍于大海阻隔,不便派人监管。

        众将官齐齐应诺。

        洪武晚年,老朱皇帝生怕子孙后代狂妄、轻浮、率意用兵,从而招惹祸害,特地将自己的谨慎对外用兵之国策写入了《皇明祖训》之中。

        而之后的历史,其实多少也证明了朱元璋对此的见解其实是有道理的,朱棣登基后,就违背祖训,攻打了安南。

        由此可见,朱元璋定下的祖训并非无稽之谈,至少用事实证明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只是海禁以后,人大多已经撤回。

        也因为发现了大明对此地的忌惮,所以许多倭寇也曾经把此地作为他们的巢穴加以经营。

        东番岛距离福建太近,可朝发夕至,而据我们所知,岛上并无王权体统,至于无知乡民存在。

        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指漠北蒙古).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

        不过,也因此让大明知道了东番岛的情况,岛上有一些村落,有土著居住其中。

        现在有部将提到东番岛,又指出东番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大明的影响,俞大猷就不得不考虑一下了。

        思索良久后,俞大猷才下令道:“此事,我会先禀报朝廷,由朝廷定夺。

        此番目标是澎湖,一切以消灭盘踞在澎湖的倭寇为首任。

        待消灭倭寇后,船队可绕行东番岛一圈,观察其上是否有倭寇踪迹,到时一并上报。”

        <div  class="contentadv">        俞大猷这么说,部将大多心知肚明,这是给好听开口子留个理由。

        如果朝廷想要对东番岛出手,则就会利用他们的奏疏上表述东番以被倭寇盘踞的理由,出兵东番。

        是的,东番岛上是有人的,只不过不接触怎么可能知道他们是倭寇还是原住民。

        分不出来,那就只能疑似倭寇活动。

        在当下,浙江刚刚遭遇了倭寇袭击,虽然这股倭寇即将被他们消灭,可朝廷上对此肯定也会施以雷霆手段,主要就看朝中大人们是否有取东番之心。

        南洋水师东行,向着大海而去。

        他们不知道在他们大获全胜回归大明之后,他们此行也会被载入史册,因为这次事件终于给了魏广德出手的机会,名正言顺把东番岛,或者更应该叫做小琉球的台湾纳入中国版图。

        既然东番岛上有人生活,又没有王法体统,只是无知乡民,自然该感受到圣人教诲,学会礼仪尊卑。

        两月后,京城收到俞大猷的急报。

        魏广德在看完战报后,当即以此为题写了一份奏疏,详尽把东番岛可谓福建屏障,佑护东海安宁的作用写出。

        又着重强调东番没有政权,虽然地广人稀,不便管理,但朝廷可在东番岛南北建立卫所,迁移卫所军户过去。

        同时,魏广德又摘取战报上关于此时东番岛上环境的描述,参天大树随处可见,郁郁葱葱。

        写这个,当然不是因为这是一个美丽之岛,而是大明现在出现缺乏上好木料的窘境

        当然,这个缺好木料主要是指江南地区。

        经过多年开发,此地森林已经大多被开荒,林木资源已经枯竭。

        现在朝廷采办巨木,已经多从琼州和西南置办,千里迢迢,运输也极为麻烦。

        用魏广德的话来说,明军上岛可为当地原住民带来圣人教诲,让他们开慧明智,乃是大功德之事。

        如果将南直隶及浙江的工部船厂迁移两处,可为南洋水师解决海船建造的材料难题。

        在此之前,大明海船木料,大多已经是从广西运送去浙闽船厂,运输费用高昂不说,危险也很多。

        魏广德这样写,目的自然也是想把东番岛打造成水师基地,使其成为南洋水师母港。

        以岛上资源,完全可保证大明水师数百年的建设。

        “善贷,你迁移卫所去东番,还要教化当地百姓”

        内阁值房,张居正右手不断揉搓扶手,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合理的理由反对他的话。

        张居正其实也是很纠结的,上次想着开疆拓土,结果引来数千人被王杲部屠戮的消息。

        开始消息被严格封锁还好,可是当朝廷对辽东用兵后,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

        为此,他和魏广德都遭到了科道言官的数道弹劾。

        作为内阁首辅,他自然也是被骂的最惨的。

        好在上月辽东发来捷报,王杲就缚,已经被押往京城。

        最近,魏广德的工作已经是联络礼部和兵部,筹备献俘大典。

        灭逆酋,本来可以不办此事,但张居正想要通过此事,挽回一些之前丢失的脸面。

        魏广德对此也不反对,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现在魏广德又支持俞大猷去拿下东番岛,虽然就张居正所知,东番岛上只有少量原住民,并无什么国主之类的,也就是大明可兵不血刃拿下此地,可私下里张居正询问过福建官员,大多对此不看好。

        说直白点,东番岛虽然大,可都是为开发的土地,朝廷真去了那里,必然要投入精力进行开发,资源就是海量的投入而见不到半点效益。

        福建官府不知道东番岛的情况吗?

        当然不是,他们知道的更早,甚至在洪武朝就已经知晓情况。

        可就是考虑到投入和产出不匹配,大家都是流官,完全没必要为后人做嫁衣。

        知道情况,张居正自然也有些犹豫。

        转念一想,拿下东番岛其实也是开疆拓土,只是有个巨大的阻碍很难克服,那就是《皇明祖训》。

        魏广德正篇奏疏,都刻意回避了此事。

        可朝廷诏书一旦发布,朝臣可不是瞎子,特别是翰林院里的人,他们必然会百般反对。

        于是,张居正开口说道:“此事,一旦诏书发布,朝中必然以祖训反对,善贷可想好对策了吗?”

        魏广德听到张居正这么说,淡淡笑道:“此奏疏只是不传之秘,只在你我和宫中知晓便可。

        对外,则是以兵部命令南洋水师上岛剿倭为名出兵,只后在南北设立水寨,也可对外说是防止倭寇死灰复燃。

        至于迁移卫所,可徐徐图之,以浙闽各挑选一卫所东迁,之后则是从南直隶和浙江各转移一船厂,前后我计划五年完成。

        届时,再有陛下昭告天下此事,木已成舟,自然也就这样了。

        同时,还可招募天下举子赴东番岛教化百姓,可以五年为限,五年后回朝以上等补录朝官。”

        魏广德做出这个安排,就是想要士人的响应。

        去东番岛教书,学生自然是东番岛上的军户和原住民子弟。

        直接以教谕身份招募,怕是许多人都不会愿意去,给他们五年时间换取九年考满,回来直接安排到县衙担任县令一类的官职,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实际上,许多举人入仕做教谕,大多只能从县学升到府学,之后再难存进。

        像海瑞那样,从教谕做到县令,还继续往上升的,那是少之又少。


  https://fozhldaoxs.cc/book/46898586/846757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