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553章:金清之争,元蒙九州

第2553章:金清之争,元蒙九州


  第2553章:金清之争,元蒙九州
  皇太极等人为何都没想到,阿骨打会直接叛国称帝?
  原因则在于,对完颜阿骨打而言,此时并不是个称帝的好时机。
  皇太极才回来,并且刚刚登基称帝,  阿骨打就迫不及待的也称帝,一没大义,二没满清各族的支持,显然并不是个聪明的作法。
  阿骨打难道不是道这点吗?
  他自然是知道的,就算他不知道,他手下的人也不可能不知道。
  可明知此时称帝不妥,阿骨打还是选择在这個时候称帝,  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之举。
  皇太极成为清三世后,  无论阿骨打承不承认皇太极这个皇帝,  都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且皇太极才一回归,满清各大族就纷纷景从,再拖下去的话,完颜家只会越来越被动。
  不得不说,大秦释放皇太极这招太狠,直接打在了完颜家的软肋上,处于劣势的满清什么都没干,反而完颜家却陷入被动的境地。
  就在这时,范文程向阿骨打献计,趁着完颜家在军事上尚且占优,不如直接称帝建国,在以绝对的军事实力,消灭爱新觉罗家,  以此来压服满清的各大贵族。
  范文程此计可谓是破釜沉舟,若是不能一举消灭爱新觉罗家的话,那完颜家也将暴露了外厉内荏的本质,  很有可能会被满清各族联合针对。
  作为金国的创始人,  阿骨打不缺破釜沉舟的勇气,所以果断决定采用范文程之计,并将登基之日和皇太极定在同一天,就是故意在和皇太极打擂,以表明自己的决心。
  “混账,阿骨打这个混账……”
  皇太极此时可谓是怒不可遏,他还准备在自己称帝之后,利用大义来算计阿骨打呢,却没想到阿骨打直接掀桌了,这也让他所有的算计都落了空。
  在皇太极看来,如今完颜家的实力,虽比爱新觉罗家要强些,可这并没有什么,毕竟爱新觉罗家最强的武器,从来都不是军队,而是大义。
  是爱新觉罗家结束了东北亚的割据,统合各族,建立满族,  创立满文。
  所以,爱新觉罗家先天拥有大义,  只要爱新觉罗家自己不犯众怒,  满清各大家族就都要臣服于爱新觉罗家。
  可如今阿骨打直接向桌子,背叛满清,称帝建国,那其他各大家族会不会也相仿呢?
  毕竟你完颜家可以建国称帝,我拓跋、苻家为什么就不行?
  若是这些家族真的野心膨胀的话,满清极有可能会车队分裂,那东北亚又将回到过去各族格局的时代。
  一旦东北亚再次彻底分裂的话,完颜家拥有再次统一东北亚的实力,可如今虚弱至极的爱新觉罗家可没有这个实力啊。
  想到这时,知道到了阿骨打的险恶用心皇太极,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不得不说赞叹一句‘狠毒’。
  皇太极和阿骨打的这一轮交锋,虽未直接动刀兵,却是步步杀机。
  皇太极刺中了阿骨打的要害,可阿骨打的反击,也同样让皇太极痛彻心扉。
  之前被动的是阿骨打,可阿骨打这一称帝,反而变成皇太极被动了。
  毕竟爱新觉罗家的实力比完颜家若,又没有能匹敌阿骨打的统帅,就算出兵讨伐,输的可能性也更大。
  爱新觉罗又不能对金国放任不管,否则这股分裂的趋势指挥一发不可收拾。
  一念至此,皇太极心中已经有了决断,沉声道:“阿骨打是我满族的最大叛徒,他和他所为的金国,朕都不会放过。”
  言罢,皇太极看向下方各大家族代表,问道:“尔等家族可愿出兵助朕为大清除此一害?”
  纳兰、钮钴禄、佟佳等小家族代表,直接站出表态,愿意出兵支持爱新觉罗平叛。
  拓跋和苻家这两个大族的代表,则表示此时他们做不住了主,必须返回汇报给家主,由家族定夺。
  而叶赫那拉、纳兰、萧家等亲近完颜家的家族,则直接表示即将不会出兵相助完颜家,也不会助清,他们不想参与清金之间的争端。
  听完各族代表的表态后,皇太极和多尔衮对视一样,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凝重之色,局势开始朝着他们难以掌控的方向失控了。
  ——————————
  金州,金城。
  一身帝皇冕袍的阿骨打站在高台上,旁边的礼官正在宣读称帝招数。。
  高台下方,不但有:完颜宗弼、完颜宗翰、完颜金弹子、完颜洪烈、完颜希尹(异族百召隐藏人物)、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完颜杲等完颜家宗室。
  还有:尔朱荣、连儿心善、黑蛮龙(异族百召隐藏人物)、吕光、姚苌、慈禧等满人高层,;
  以及:范文程、吴三桂、尚可喜、尚继官(青铜百召明清隐藏人物)、宁完我、李栖凤、鲍承先等汉人高层。
  不得不说,完颜阿骨打的人格魅力还是很强的,否则也不可能折服这么多满汉两族的人才。
  当礼部官员宣读完称帝诏书之后,阿骨打手持金国玉玺走出来,冲下方的众文武喊道:“朕,完颜阿骨打,于今日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金,定都金城。
  完颜家才是女真正统,爱新觉罗不过是一个小偷,朕必定再次统一东北亚,再现女真荣光。”
  听到阿骨打此言,下方众文武眼中都露出狂热之色,山呼海啸般的大喊道:“陛下万岁,大金万岁……”
  阿骨打称帝之后立即开启伐清,毕竟他本来就准备讨伐多尔衮,只是因皇太极称帝而耽搁了,现在连他都已经称帝,自然是要继续出兵伐清了;
  阿骨打这次出兵十六,号称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共同出击。
  左路军共有十万大军,由阿骨打亲自率军,军师范文程,麾下大将有:完颜宗翰、完颜金弹子、尔朱荣、吴三桂、尚继官、尚可喜……
  右路军共有六万大军,主将完颜宗弼,军师完颜希尹,麾下大将有:完颜银术可、完颜杲、连儿心善、黑蛮龙、吕光、姚苌……
  除了直接出兵之外,阿骨打还派出了大量的使者,向拓跋、苻家、纳兰等大家族抛去橄榄枝,许诺了大量的利益,甚至还许诺了王位,想将这些大族都绑上自己的战车。
  皇太极和多尔衮得知此事之后,顿时急了,同样也许诺出大量的利益以及王位,同时调兵遣将,迎战金军。
  多尔衮本来是咬定主意,打死都不让皇太极染指兵权,但奈何阿骨打太过于咄咄逼人,他一个人实在是无力与之对航。
  所以,多尔衮不得不让出部分兵权给皇太极,让他来帮他分担部分压力,而且身为皇帝的皇太极亲临前线也能鼓舞士气。
  就这样,皇太极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多尔衮手中夺走了部分军权,不过他并没有丝毫喜悦,因为当前满清最大的敌人是阿骨打。
  为了拉拢拓跋家、符家等家族,皇太极和阿骨打都,许诺出了王位。
  原本立下大功都得不到的王爵,如今却好似不要钱了一样,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
  可无论是苻家家主苻丕,还是拓跋家拓跋焘,都没有轻易加入任何一方阵营,反而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样子,打算等局势明朗后在做出决定。
  而拓跋家苻家等家族的观望,也让这场原本清洗的金清大战,开始变得愈发复杂了起来。
  ————————————
  盛乐城,也是后世的呼伦贝尔,如今是元蒙除国都龙城之外的第二大城,也是冒顿的势力核心城池。
  元蒙和满清不一样,满清已经从游牧文明过渡到了半游牧半农耕,而元蒙依旧是纯粹的游牧文明,所以自然没有建城的必要性。
  早在元蒙建国初期,铁木真就意识到了游牧文明的劣势,所以铁木真才会漠北适合的土地建立龙城,想要让元蒙向满清一样过渡到半游牧半农耕文明。
  可奈何元蒙国的领土范围虽广,可绝大部分的国土都是草原,除了草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资源,根本无法耕种,而且一到冬天气候过于寒冷,所以根本不适合进行筑城。
  反观满清,虽也都处于苦寒之地,可是却资源丰厚,土地也易于耕种。
  也正是因为如此,满清才能建国之初,就完成了半游牧半农耕文明的过渡,反而领地面积更大的元蒙至今都未能完成。
  铁木真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才想重新夺回河套,毕竟有了河套,元蒙就有了龙起之地。
  只可惜他到死都没有完成这个目标,反而还耗尽了元蒙本就不丰厚的底蕴。
  铁木真死后,拖雷、忽必烈两代元帝,都在国内寻找适合的地方筑城,并让部分国民就此定居耕作。
  可至今,元蒙也只找到八处资源能够自给自足,并且适合耕地的地方,建立了八座城池罢了。
  再加上龙城,如今的元蒙共拥有九座城池,分别为:龙城、盛乐城、乌海城、赤峰城、通辽城、鄂尔城、乌兰城、锡林城、阿拉善城;
  元蒙也没有相仿大秦,或是满清,实施什么郡县制,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
  要知道,朝鲜国九郡就有七十六座城池,而满清三州的城池数量更是近两百。
  元蒙国的领土面积,比满清和朝鲜加起来还要大上一倍,可却只有区区九座城池。
  元蒙的城池数量实在太少,城池之间离的又远,对于他们而言,每座城池就是一个州,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设郡县了。
  对于元蒙来说建城也是有利有弊。
  好处是有了固定的产粮地而产粮大增,再加上和大秦的贸易往来,以获得盐、铁、粮等物资,国力的迅速恢复,也造成人口快速增加,从而极大了缓解了河套大败的战损。
  而坏处则是全国近七成的半人口,都集中到了九大城池附近,不再向从前那样方便迁移,一旦遭到大秦的针对的话,这九大城池简直就是活靶子。
  对此,忽必烈等元蒙高层心知肚明,可在他们心中更重要的是恢复实力,所以这点风险还是可以承受的。
  元蒙在经过两次大内战后,如今九城之中,忽必烈占了六城,而冒顿只占三城。
  满清那边,阿骨打的实力虽比多尔衮强,但强的并不算太多,多尔衮依旧有着还手之力。
  了元蒙这边,忽必烈和冒顿之间的实力差距悬殊,大秦若是不直接出兵介入的话,冒顿肯定是躲不过此劫的。
  正是因为如此,大秦此番才会故意释放皇太极。
  一能增加多尔衮的实力和筹码。
  二能激化满清内部的矛盾。
  三能空出手脚,好集中力量来插手元蒙的事宜。
  四能……
  总之,好处多多,一举多得。
  此时,冒顿正焦急的来回踱步,毕竟忽必烈三路大军同时来犯,前线告急,由不得他不着急。
  见中行说回来了,冒顿连忙迎上去,问到:“怎么样?大秦同意派援军了吗?”


  https://fozhldaoxs.cc/book/4507/7069379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