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霸王! > 第178章 临淮郡纳入版图

第178章 临淮郡纳入版图


第178章  临淮郡纳入版图

        愿意卖马给江东的幽州诸侯,孙策指望的不是公孙瓒。

        这位白马将军武略既备,但长计不足。没有安定一方之能,也没有雄天下之壮志。

        况且从他行昏招,杀了大司马刘虞,尽失幽州民心,被刘虞部众联军征讨,被一战斩首两万余级,已经是大势已去。

        孙策期待的是田豫能引荐幽州那些拥兵自守,割据一方的诸侯,比如幽州诸侯鲜于辅,乌桓司马阎柔以及乌桓的各个部落名王。

        这些势力都各自拥兵数千到数万不等,拥有战马数千匹。但幽州苦寒,他们可谓是除了牛马,什么都没有。盐、铁、布、粮等等江南富庶之物,都是他们最短缺的。

        甚至如果有一位贤臣负责此事,向他们极力陈列茶叶之利,让他们了解到茶叶能缓解其腹中积郁,那茶叶也将成为最具价值的货物。

        毕竟茶马古道,可是为大宋换来了无数万匹战马!是无数万匹!

        江东不需要这么庞大的规模,哪怕能用茶、盐、香料等从幽州换回一万匹战马,那江东的骑兵规模就非常可观了,不弱于任何北方诸侯。

        要知道袁绍在官渡之战,也就是挑选了十万精兵,一万匹战马,南下进攻曹操。

        当然袁绍的部队肯定不止这么多,毕竟维持十万大军的难度,跟兴师动众用十万大军跨越州郡,征伐诸侯的难度,是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要是只单单拉出来十万军队,幽州那么苦寒之地也可以。为了给刘虞报仇,刘虞的部众和乌桓名王等也集结了十万多人,才打的公孙瓒大败而归。

        而这十万之众,正是孙策希望连结的目标。他们拉出一支这么庞大的部队,拿什么维持?就算刘虞在世时,曾经在渔阳、上谷一带安置了百万难民,经过战乱摧残之后,也根本养不活这么庞大的一支部队。

        所以孙策郑重的对田豫说道:“幽州民生饥馑,豪强并起,而无以为资。若无强援,必有人瓦解流离,无敌自破。国让可以为孤联系这些即将瓦解的诸侯,孤愿以钱粮盐布,与其市马交易。”

        田豫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说道:“我闻吴县桑田沃野,罗列织机,家家户户,妇人皆养蚕缫丝,以纺织为业,岁出绢帛百万匹。而幽州苦寒,衣食皆缺。若能将布帛运抵幽州,确能互通有无,大为便利。”

        孙策笑着说道:“那国让此次返回幽州,可以带上两万匹布帛,送予诸侯、豪强,以证江东之诚意。”

        两万匹布帛,也就是吴县织造署一天多一点的产量,送了也就送了。

        工业生产的财富,哪怕是最初级的手工业,那也是源源不断,远不是畜牧业能比的。

        双方交易,孙策绝对是占据更大的优势。

        而田豫见孙策如此慷慨豪迈,也没有气量狭隘,当即郑重的拱手,说道:“豫必殚精竭虑,以善君侯之事。”

        孙策豪迈大笑,说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国让,就此别过。期待与君来日相逢之时!”

        “君侯,后会有期!”

        待田豫去收拾行囊,准备离去之际,麋芳最后走了上来。

        跟陈群、田豫的大大方方相比,麋芳就谨慎多了,好像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对这个人,恐怕忠义之人都很难有好感。

        哪怕在江东,跟孙策最意气相投,君臣相知的虞翻,历史上对麋芳也是极为鄙夷。

        虞翻曾乘船行,与麋芳相逢,麋芳船上人多,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让开,向前喊道:“避将军船!”

        虞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麋芳遂阖户不应而避之,让虞翻的船先过。

        后来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地,官吏没有开门,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麋芳听闻,更加羞愧。

        虞翻可是孙策最好的小伙伴,两人简直人生知己,心腹之交,通过虞翻态度,就能了解孙策对麋芳是什么看法。

        所以麋芳拱手拜见之后,孙策十分冷淡的看着他。

        麋芳不得不硬着头皮问道:“冒昧请问吴侯,我三妹可是在吴侯营中?”

        孙策也没有否认,说道:“的确是被我所虏获。子方前来是欲索回,送给刘使君?”

        麋芳立即摇头,说道:“我麋氏已经送给刘使君一位族女。三妹既然在吴侯营中,我与兄长之意,是进献吴侯,以结亲好。”

        孙策淡淡的说道:“那就谢过麋氏好意了。”

        说完,氛围就变得十分冷淡。麋芳甚至有些无措,他预想的是,吴侯可能会紧接着询问一句,麋氏可有人愿意到江东效力。

        可是吴侯这般冷淡的表现,怎么也不像是想要邀请的表现。

        他尴尬的站了一会儿,然后才想出措辞,说道:“我麋氏进女于吴侯,本应搭上一份丰厚嫁妆,但自徐方遭乱以来,东海残破,实无余资。不知我麋氏族人,可有何能为吴侯效力之处?”

        说起这个,孙策终于有所意动,眼中有精光闪过,看着麋芳问道:“卿可是有意为孤效力?”

        麋芳立即郑重的拱手,说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孙策居高临下的看着他,然后认真的说道:“那就跟着刘使君,尽量位居高位!孤希望有朝一日,卿能为孤一举决定天下胜负所属!”

        麋芳面色一变,吃惊的问道:“为吴侯担任细作?”

        细作即间谍之意。

        当世已经有这个词,便是因为间谍在当世就已经普遍存在。

        所以三国时期魏蜀吴都设置机构,严防间谍。曹魏有刺奸官,东吴有校事官,都是主掌情报,反间防探。

        孙策望着麋芳问道:“子方不愿?”

        麋芳神情激烈变换,面色一会儿铁青,一会儿惨白,犹豫了许久,方郑重的拱手,说道:“芳必尽善吴侯之命。”

        孙策点头:“那就回去吧,孤希望有能用到你那一日。”

        这天下只能有一人可以君临天下。孙刘联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将来必有一战,以决定天下之归属。

        现在就开始布局,将来或许能收更大之奇效。

        看着麋芳步伐沉重的离去,蒋钦问道:“将军,其人是否可信?他会心甘情愿为我军之密间?”

        孙策完全不在意,说道:“只要他曾经动过此心即可。现在回去,他完全可以当作无事发生,继续一心一意辅佐刘备。就当没有过此间对话。”

        蒋钦恍然明悟,说道:“将来若大势在我,其自然会选择关键之时,反戈一击!”

        孙策笑着点头:“发现你最近长进不少,看来读书还是有不少效果的。”

        蒋钦嘿嘿一笑,说道:“我最近已经在尝试给《孙子兵法》做注。这可是将军先祖所著之书,将来必定位在《春秋》之上!”

        孙策也不禁莞尔,孔子曾自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所以这两部书一直是封建王朝治国的核心理念之一。

        孙家先祖是孙子?这话,孙策自己都不信。往上推两代,孙策他祖父还是个瓜农,卖瓜为生。

        这一点,孙策觉得没什么可避讳的。就是清清白白的起家,越是身份低微,最终君临天下之时,不是更显英雄气度?就像宋武帝刘裕,谁不赞叹一句英雄。

        但孙策不在意,他的部下却早已经开始为他造势。

        这种事,只要宣称出去就足够了。

        李家还宣称他们是老子后代呢。所以道教才能在李唐兴盛一时。

        反正这三位老夫子,孔子、老子、孙子都开创了一家之学问。

        如今孙子当道,那至少将来孙策建国之后,国家武德之昌盛、军事之先进,必然冠绝历代。

        毕竟孙子一旦成为孙氏先祖,那《孙子兵法》必然要成为国家选士必考的内容。

        到时候说不定《孙子兵法》还得避讳改名为《武皇遗书》。

        想到中原男子人人对《孙子兵法》烂熟于心,每个少年子弟,自幼便研习兵法,习文尚武,孙策就对国家未来充满了信心。

        什么强敌外患,什么儒以文乱国,都统统被扫落。

        或许新王朝会出现一个关陇军事贵族一样的军事贵族集团。

        到时候朝廷只要建都在经济最繁华的区域,保证朝廷税收稳定即可。

        因为只要有稳定的税收,能够组建一支强大的军团,任何强敌外患,在举国熟读军事兵法的强军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任何边疆的胡虏敌国,都不足为虑,朝廷的王师只要出动少量精锐,就能倚靠战力,将其一举荡为尘埃。

        或许帝国的灭国数量,还会超过李唐。

        孙策带着踌躇满志离开了东阳,他的大军主力都在淮阴一带。

        在东阳这里,只要留下从事是仪带着官吏清点物资即可。

        这不是一个能够迅速完成的事情,主要是江东在当地的士吏都相对较少。

        还是陈矫族人前去帮忙,才加快了进度。

        这位淮阴县令故乡就在东阳,如今已经顺利的上任淮阴。

        鲁肃也特意派了一千士卒前往东阳,既是为了运送物资,也是安抚俘虏。

        这批俘虏也将被送往淮阴,开辟运河。

        沟通江淮水系,是目前江东最重要的政务之一。

        在淮阴稍待了几日,待一切都有条不紊后,孙便率领铁骑疾速南下,进入广陵郡郡治。

        毕竟江东还有大量的叛乱,他必须关注处置,以免祸乱尘起,局势糜烂到不可收拾。

        但孙策刚到广陵郡次日,江东叛乱的情报还没有梳理完,行广陵太守事的吕范就追到了他营中。

        见礼之后,吕范来不及寒暄,便直入主题:“将军,刚来的急报,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您要先听哪个?”

        孙策豪爽大笑,说道:“以我性格,自然是先听好消息。”

        吕范没有任何拐弯抹角,干练的说道:“中郎将陈武已经率部收复下邳淮河以南的盱眙、高山、东城、淮陵四县。兵锋已抵近九江钟离一带。”

        孙策笑着说道:“陈武兵锋很凌厉啊。”

        吕范点头,说道:“更重要的在于,吴府君被围困之后,没有坚守死战,而是率部而降。”

        孙策笑了笑,没有多言。这其实是尽在他规划之中的事情。

        跟自己舅父吴景的联系其实早在田豫劝说之前,孙策就已经在进行了。

        毕竟当初刚军进广陵,水军都督周章就跟孙策提过,袁术任命了吴景为广陵太守。

        吴景也有意弃军而走,前来投奔孙策。

        只是孙策力劝他不要轻易莽撞,不能浪费这大好形势。

        田豫拜访孙策时,孙策正在看的书信正是吴景送来的。

        当时孙策便已定下主意,让吴景坚守而战,建立威望,然后在后方收拢士卒,防止溃兵处处分散,各自为战。

        而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江东大军围城,他无粮可用,无军心可守,率部出降,也算合情合理,对其声名无损。

        孙策想了想,说道:“我舅父向者在丹阳担任府君,宽仁得众,士民所思,便调任其为丹阳太守。然后划盱眙、高山、东城、淮陵、东阳、唐邑六县为临淮郡,迁丹阳太守徐琨为临淮太守。”

        临淮郡就是魏晋在这里新设的一个郡,这也是为什么鲁肃明明是下邳人,却被史书记载为临淮郡人。

        行政区划越多,管理越精密,往往就意味着人口越多,财富越庞大,统治越深入。

        就像会稽郡南部,以往这一片比中原三四个郡面积还要大,但只设置了一个县。汉室对当地的统治自然牢固不起来,当地遍布山越、宗贼。

        可贺齐在当地新辟六县之后,郡县官吏精细统计,能够掌控的人口迅速增加了数万户。

        广陵郡也是规模很大,从长江到淮河这么宽广的区域,尽归广陵所有,在西部南北只有三个县就连通了江淮之间。

        这般掌控肯定是不牢固,要想更快的掌控当地,最佳之法莫过于再设置一位太守,而且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太守,才能镇抚当地。


  https://fozhldaoxs.cc/book/43359948/869123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