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女承父业

第四百七十二章 女承父业


「.....?!」

        看着面前的这份意向书,徐云脸上的表情隐隐有些意外。

        如果说他对今天前来西昌发射基地还算有所预期的话,那么这份文件可就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了。

        过了片刻。

        徐云忍不住抬起头,看向了一旁的李华与葛同友,问道:「李工,葛教授,这是……」

        李华闻言朝文件上努了努下巴,笑眯眯的说道:

        「徐博士,如你所见,这是一份重力梯度仪的组合意向书,来自吉林大学。」

        「这份意向书里设计了一个重力梯度仪的高效模型,不过仅限于仪器结构方面,非结构的环节…….比如测绘模组之类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实际上,作为目前国内比较靠前的航天基地,我们每年都会收到不少类似的意向书或者合作书,而这一份嘛…………」

        「来自今年的一月初。」正如李华所说。

        随着各种需求的发展,如今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早已不是纯官方职能的机构了——注意,这里说的是职能也就是执行的项目,它在关系上还是百分百属于官方的。

        如今基地的版图已经扩展到了各个领域,比如说为东南亚地区或者国内企业提供卫星上天的运载服务,又比如说此前提及过的旅游等等。

        除此以外。

        西昌基地的还有一个涉及较深的领域,那就是与各大机构、高校合作进行仪器的研发或者技术输出。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就是平流层飞行器,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有相关课题组在鼓捣这玩意儿。

        目前业内无论是飞行器升空还是悬停的技术,其中很大部分都来自西昌发射基地——因为西昌的价格老便宜了。

        这辈子是行走的50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成飞的相关技术授权基本上都是五年大几百万级别的,其中有很多小项飞行器还用不上,买来相当浪费。

        而西昌的价格一般都在几万上下,如果真的经费有限,甚至还可以小刀....

        当然了。

        如果课题组经费不足,还可以发来意向书试着说服基地和你共同研发。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意向书,基地方面会先对这些意向书进行一次初步筛选。

        具备重大价值的会优先考虑,其余的则会堆积到预备区,在每个季度末的**会上进行讨论。

        根据李华的说法。

        徐云手上的这番意向书发自一月初,也就是说它并没有通过之前的初

        筛。

        正常来说,它会在三月底或者四月初拿出来详细讨论决议,至于是通过还是否定就不好说了。

        所以这事儿吧说巧也不算特别巧,又不是今天上午或者前两天发来的,西昌这儿见到和重力梯度仪有关的图纸或者规划其实很正常。

        徐云真正意外的点在于......

        「李工,现在国内还有大学的课题组在做重力梯度仪吗?」听到徐云这句话。

        他身边的潘院士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重力梯度仪的重要性自不必说,某种意义上是比光刻机还珍贵的国之重

        器。

        但既然是国之重器,同样代表着它的技术壁垒非常的牢固,不是立刻就能有成果产出的项目。

        因此在研究价值上,它是与大多数高校的项目相悖的。

        所以国内搞重力梯度仪的官方机构有不少,例如三院的3XX所等等,但大学的课题组就比较少见了。

        看着有些费解的徐云,李华思索片刻,反问道:

        「徐博士,既然你的课题组涉及到了重力梯度仪的测绘模组,那么你应该清楚国内研究重力梯度仪的专家权威吧?」

        徐云点点头:「略有耳闻。」

        李华见状伸出手指,在合作单位的吉林大学四个字上指了指:「看看这个,怎么样,想到什么了吗?」

        吉林大学?

        徐云顿时一愣,不过很快他便意识到了什么,猛然抬起头看向了李华:「李工,您莫非是说....吉大的黄大年教授?」

        李华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接着叹息一声:

        「没错,这个课题组就是老黄原先带过的学生们搞的,申请书上的黄雨婷,就是老黄的亲生女儿。」

        徐云默然。黄大年教授。

        这是国内曾经顶尖的重力梯度仪专家,立下过惊天功劳的国之栋梁。(347章介绍过他,这里就不赘述了)

        19年正式交付的山东舰的重力梯度仪,便是出自黄大年教授之手。可惜在2017年1月8日。

        黄大年教授因病救治无效逝世,次年被被评为2017年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

        当初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徐云曾经为黄大年教授的离世惋惜了很久,科大也曾经派人参加追思会进行过悼念。

        不过由于学校、专业之间都不存在太大关联的缘故,徐云也确实不清楚黄大年教授逝世后相关研究的变动。

        在他想来。

        虽然重力梯度仪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但其本身的性质并不适合作为大学的课题组,上头看重的也是黄大年教授个人的能力。

        因此在黄教授逝世后,这个课题组多半应该就散了,组内众人各奔东西。

        结果没想到....

        黄大年教授的女儿黄雨婷居然女承父业,继续扛起了自己父亲的研究?要知道。

        这种研究可不是靠着情怀就能持续下去的。

        黄大年教授逝世后无论是经费、政策还是课题组成员自身内部,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或者说分歧。

        想到这里。

        徐云身边的潘院士似乎回忆起了什么,轻轻一拍额头:

        「黄雨婷…….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黄教授那个搞超高精密机械的闺女吧,她我有点印象。」

        「黄教授去世的时候她好像就已经博士毕业了,评过科院的百人A,现在应该三十五六了吧?」

        李华拿起茶杯给潘院士倒了杯水,说道:

        「嗯,三十六了,之前在三院工作,和老黄的方向一样。」

        「老黄去世后她就把工作关系调回了吉大,大前年评上了正高,现在是吉大新兴交叉学科学部的副部长。」

        「不过科研这行大家都知道,情怀是一回事,成果是另一回事——而且很多时候,后者才是现实。」

        「吉大给黄雨婷提供了两年资金,但课题组一直没出成果,所以从20年开始就逐渐降低了扶持,不少课题组成员也相继离开了项目组。」

        众人闻言默然。

        虽然无论是国家还是吉大都给了黄大年教授很高的生前评价,但遗憾的是,这种评价并没有办法完全反馈到现实上。

        就像历史上的少主继位,除非你是穿越者,否则不可能迅速平复各方的利益与诉求。

        科研也是一样。

        黄大年教授去世后,黄雨婷除非快速显露出自己的才能并且取得成果突破,否则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经费降低和人才流失的情况。

        随后李华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不过黄雨婷一直没有放弃这个课题,她的职称虽然是正高,但类别却不是教授,而是

        研究员——所以她可以有很多时间投入重力梯度仪的研究。」

        「我们基地收到的这份意向书,就是黄雨婷课题组最近的一次成果。」

        「当然了,据我所知,她不止把这份意向书发给了我们基地,还发给了酒泉、龙城那边,算是一次广撒网吧。」

        徐云又把意向书拿到面前看了几眼,稍作思索,对李华问道:「李工,不知道基地方面对这份意向书进行过论证吗?」

        李华点点头,爽利的答但:

        「当然有,我们对黄大年教授的事迹非常敬重,所以在收到意向书的第一时间——甚至要比常规的初筛更快一些,就对意向书进行了论证。」

        「但遗憾的是,这份意向书主要针对的是重力梯度仪的机构设计,其余的测绘模组、平衡模组都没有思路。」

        「客观来说这个情况很正常,毕竟如果是完整的设计方案,那就用不着叫协作意向函了。」

        「只是对于我们基地而言,这个项目需要打磨的环节还是太多了,因此只能暂时把它放到了预备区,准备在下次**会上讨论讨论。」

        徐云这才心下了然。原来是这么回事…………

        不过很快,他的心脏跳动频率便微微加快了几分。

        李华的这番话看似在解释意向书落地的困难,但实际上还透露出了另一个信息:

        黄雨婷设计的结构是没问题的——最少经得起初步论证。

        否则李华直接说方案没有可行性就行了,没必要提到测绘和平衡这些后续环节。

        而在重力梯度仪的研发中,仪器的结构设计其实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因为有禁运壁垒的存在。

        由于禁运壁垒的限制,导致兔子没法直接复制最新的作业,只能自己一步步的去尝试。

        目前的重力梯度仪一直在优化,所以结构也几乎隔段时间就是一个样。

        比如山东舰上的重力梯度仪,使用的是37的分组构造,中继线程是126,以此来达到合适的实战参数。(这是可以公开的信息哈)

        福建舰的重力梯度仪则要大一些。

        分组构造为5X9,中继线程高达324,同时还有防广东人生啃的各种硬件等等…………

        随后徐云想了想,对李华问道:

        「李工,如果测绘模组和平衡模组都能解决,再加上黄研究员她的这个结构图纸……」

        「您觉得有机会搞出一台临时版本的重力梯度仪吗?」

        李华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有些迟疑的啧了一声,没有直接给出答复,而是确认道:

        「徐博士,你预设的使用情景是永陵对吧?——不瞒你说,我对永陵的情况不太了解,它周围的山多吗?」

        徐云点点头,肯定道:

        「永陵背靠天寿山阳翠岭,周围的山和树木都不少,毕竟是古代的皇帝陵寝嘛,肯定要山水适宜才行。」

        「山体的高度呢?」

        「高度倒是不高,天寿山的主峰虽然有一千米,但阳翠岭的高度只有三百米出头——而且这种高度的山峰只有两座。」

        「永陵在谷内还是谷外?」

        「谷外,南麓附近吧。」「探测的深度呢?」

        「地下二十……不,三十米吧。」「有积水吗?」

        「有。」

        李华在脑海中构思了一下画面,又将黄雨婷那份意向书中的某些参数拿来做了个草稿计算,最后对徐云说道:

        「徐博士,根据初步计算结果来看,平衡模组大概需要联接盘、动平衡套、转子动平衡衔接器这三个模块。」

        「参数方面大概是3392

        g—、1696g—、—27.5in,气动参考点大概0.02左右。」

        「当然了,这只是简算出来的数值,不过大致区间应该还是能保证的。」说完,他便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葛同友。

        葛同友意会的取过算纸,再次认真的看了起来。小半分钟后。

        他深吸一口气,对李华说道:

        「李工,以咱们现有的能力……搞出这套平衡模组应该问题不大。」听闻此言。

        徐云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测绘模组、梯度仪结构、平衡模组这三样一旦齐了,一架简易的重力梯度仪似乎......

        真不是难事儿?想到这里。

        徐云便忍不住搓了搓手,一脸迫切的对葛同友问道:

        「葛教授,也就是说咱们确实有很大可能完成这个项目?」孰料葛同友沉默片刻,轻轻摇了摇头:

        「徐博士,你应该知道,在科研项目中,可行性是一回事,流程落实是另一回事。」

        「比如你看这份意向书,预设的经费是三十万华夏币以及设备若干,算上铸造模具之类的损耗,估计怎么着也要个五十万左右。」

        「这种级别的项目,理论上是要经过**会决议的...」徐云不由啊了一声:

        「不是吧…………」

        随后他苦哈哈的看向了王老,投去了一道求助的目光。

        王老今天的精神头很不错,一直都有精力关注着几人的对话,眼见徐云向自己求助,便没好气的瞪了眼葛同友:

        「好了小葛,小徐大老远的从蓉城跑过来不太容易,况且你膝下儿孙满堂,小徐到现在连个女朋友都没找到呢,你就别逗他了。」

        徐云:「????」

        虽然王老这番话像是在给他解围,但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况且】这俩字是什么鬼?

        另一边。

        葛同友的内心情感显然没有徐云那般复杂,在被王老点破后,他便是哈哈一笑:

        「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噻。」

        「徐博士,别的不说,光凭你和潘院士这次给咱们国家挣来的面子,这事儿我也断无推脱的理由啊。」

        「所以徐博士你尽管放心,今天下午我就组织人手,两天之内,准保把平衡模组的事儿给搞定!」

        注:

        明天出院,请假一天,希望各位读者老爷批准。


  https://fozhldaoxs.cc/book/41102228/6801105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