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星火2003 > 第九十三章 单晶炉的计划

第九十三章 单晶炉的计划


陈念万万没想到,逛个贴吧还能逛出这样的意外收获来。

        二氧化碳淀粉合成技术,这玩意儿虽然现在听起来鸡肋,但其实是潜力无穷的。

        毕竟,走向星辰大海是仰望星空的文明的宿命,到那个时候,难道你还真要在宝贵的飞船空间里专门设置一片种植区?

        而人工合成淀粉,其本质就是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工业化转化过程,打破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极大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边界”。

        ——

        但当然,现在去妄谈全面应用这项技术还为时过早。

        虽然在这个年代,国内的电力资源总体来说是过剩的,不需要考虑用光伏电能来节约成本,但问题是,转化酶贵啊。

        在陈念的印象里,这玩意儿哪怕到了2020年都还是天价,一直到23年第一座工厂落成时才算是下降了一些。

        造不起,根本造不起。

        ——

        但将其作为高潜力项目提前布局、提前储备起来,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真是赚爆了!

        仅仅1.5个源点,居然能解析这种东西。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买彩票两块钱中了五百万一样……

        ——

        不对,应该说是像跑去奢侈品店见世面,结果正好遇见人家处理尾货残次品,一下子就被自己用地板价拿下了……

        陈念乐呵呵地在房间里转了两圈,随后把催化酶的化学式和合成方法输入电脑,扭头就打了陈果的电话。

        他简要地向陈果说明了自己的“发现”,后者目瞪口呆地听完了全程,随后难以置信地问道:

        “所以说,你是在网上看了别人的发表的谬-——额,幻想,然后自己去试了试,就把这玩意儿搞出来了?”

        “你确定它真的能把甲醇转化成淀粉?这有点太不可思议了吧?”

        “虽然成分相同,但……害,我在这说啥呢。”

        “伱把技术文档传过来吧,我给你找人。”

        陈果说到一半便突然顿住,事实上,他刚才的那番话完全是出于自己下意识的反应,但很快他便回过神来:

        这不扯犊子吗?

        明知道对面这小子是有秘密的,上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自己多什么嘴?

        人家给什么收着就行了,刨根问底对谁都没好处!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陈念居然还一本正经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陈教授,你也知道的,无论是材料学,还是生物化学,其实做实验的过程都跟抽奖没什么两样,大多数时候,能抽出来想要的东西纯粹就是靠运气。”

        “而我当然,只是运气比较好而已啦。”

        “是是是,你的运气一贯很好嘛。”

        陈果连忙附和,心里暗暗说了一句:

        臭小子真能演。

        两人寒暄了几句,陈果带走了二氧化碳淀粉转化酶的文档,打算交给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那边进行实验探索,而陈念则悠然自得地回到了自己书桌前,开始研究起数字阵列雷达科技树的下一个节点来。

        现在,扩散炉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那么下一步就是单晶炉。

        搞定了这两样,基本上数字阵列雷达所需要的T/R原件就能量产了。

        至于进一步提升性能所需要的光刻机、刻蚀机?

        嗯……如果有富余的源点,也不是不可以搞一搞,但总体来说,性价比不高。

        实际上,任何一种军工电子产品,它所需要的半导体技术都不会是最尖端的那一批,甚至在老毛子那边,有很多武器、包括苏-27在内,用的还是60、70年代的电子设备。

        那时候的电子设备都是些啥?

        大型PCB、封装的SMD芯片、卡塞格伦技术造的雷达、甚至还有大型分立式晶体管这种略显赛博朋克的玩意儿。

        可这么落后的电子设备,对其空军的战斗力影响却是有限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极端的例子,进入到相控阵时代之后,大家都开始对自己的雷达系统进行更新换代,但哪怕是最先进的雷达芯片,都会落后于民用芯片好几代,直到20年以后,世界上大部分雷达都还停留在70到40nm的水平。

        所以,单纯为了数字阵列雷达去搞光刻机,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还不如趁着这个还不算敏感的时间点去多买点回来……

        想到这里,陈念轻轻摇了摇头。

        那就还是不要布局太远了,先把单晶炉的技术搞定。

        至于剩下的,走一步看一步也没关系。

        于是,他取出了之前的会议上输出的有关单晶炉设备的技术难点清单,开始逐个用系统进行扫描。

        这一次,技术难点清单相比起扩散炉要少得多,但所需要消耗的源点数量却相差无几。

        主要的原因是,单晶炉的制造涉及到面向过程的仿真软件,而仿真软件初始化必须有大量数据支撑。

        很显然,系统帮他跳过了这个环节,并且把这个环节的成本计入了源点消耗中。

        总体算下来,制造一台先进水平的单晶炉,自己需要消耗的源点数量是2.9。

        看到这个数字,陈念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吐槽:

        果然当初F-22那么便宜都是新手福利,项目完成以后,系统的物价立马就回归到正常水平了……

        不过,自己也没办法跟系统讨价还价,只能想办法去赚够所需要的源点。

        还差1.32个源点。

        陈念叹了口气,记下“1.32”这个数字之后,又开始默默计算起自己赚够这么多源点所需要的时间。

        看来硅材料课程的学习日程,还得再继续往前赶一赶啊。

        一方面可以多赚点源点,一方面也要尽量通过提升知识水平,跟系统好好地“杀一杀价”。

        陈念默默挠了挠头,随后拿出早上记下的笔记,翻到“晶面指数”的页面,开始复习巩固早上学到的计算过程……

        ……

        与此同时,陈果已经以极高的效率联系上了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负责人徐敏,并向他告知了有关二氧化碳制取淀粉催化酶被发现的消息。

        后者的反应同样惊讶,要知道,他们所里虽然有这个课题,但那都还是停留在假设和理论论证阶段,至于工艺和流程,那都是八字都还没一撇呢。

        而现在,你居然跑过来跟我说你们已经把最关键的催化酶搞出来了?

        这怎么可能……

        ——

        但是,从他刚刚收到的文档来看,这又确实不是没有可能……

        “陈教授,你能告诉我他是怎么发现这种酶的吗?”

        徐敏一遍反复阅读文档推理,一遍谨慎地问道。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只能说,他运气很好,恰好发现了这种酶。”

        “至于怎么做到的……这谁能说得清楚呢?其实哪怕是你们自己在实验室里的实验,也不可能保证能稳定地制造出需要的材料,对吧?”

        “都是运气……咱们就把它当做运气就行了,明白吗?”

        “明白了。”

        徐敏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

        “既然这样,那我这边来安排资源进行试制吧。”

        “如果真的能把这东西制备出来,那我们可就要名留青史了……”

        陈果赞同地点头附和,但突然,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妥:

        “-——不对啊,我怎么感觉最近名留青史这词听得那么多呢?”

        (本章完)


  https://fozhldaoxs.cc/book/38336804/678522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