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 第八十七章义与利治国?

第八十七章义与利治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桓的任务是几乎完成不了的,若是他不强行废除徭役,东府还可以通过压榨百姓来搞钱,但是现在皇帝一句话,废除徭役,东府的相公们就各个要崩溃了。
        还好皇帝承诺两年期限再废除杂税,如若不然,汪伯彦、唐恪等人真要上吊自杀了。
        却说这大宋的朝堂上,一时间是风云诡谲,皇帝要改制的消息很快就透过了严密的皇城,传播下去,一时间东京城内各处议论纷纷,各州县的官员们稳坐官衙内,倒是不似京官那样担忧。
        毕竟下面的人天高皇帝远,影响也不算大,最多是东京来什么政策,下面就怎么做,至于做不做得了,那就不必去思考了,反正什么事都先由上面的相公们顶着,再如何也轮不到自己一个小官头上来,还是继续去收自己的佃租吧,数数钱,玩玩女人,大宋的死活关我屁事
        至于具体怎么改,却还未有确切的消息透露出来,不过,现在能确定的是,这徭役是铁定废除了。
        那运粮案便是因徭役而起,皇帝拿一千多颗头颅向全天下表了决心,就算现在那些满脑子都只有钱的官员,也不敢纵容下面的人公开对老百姓说要服徭役了。
        最多是老百姓干了活,先将工资扣下来,然后再找一些原因刁难说这活没干好,薪资要减半,总之,朝廷剥下来的钱,到老百姓手里,那必须得刮几层下来,不然怎么能是一个合格的大宋官员呢
        与两府的相公们议事完后,赵桓这个皇帝也一刻没有闲着,他召见了秦桧。
        “微臣参见天子万安。”
        “卿免礼。”
        “谢天子,天子召见臣不知所谓何事”
        “卿以为毕昇如何也”
        秦桧心神如闪电般运转,从不知皇帝为何问这话到估摸着猜想皇帝的意思,很快回答道:“回禀陛下,毕昇虽一介草民,地位不如仕子,然则起改良的印刻之术却为我朝文化传承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在商业印刻上大大减低了原料损耗和时间损耗,此乃大功也”
        “卿以为沈括如何”
        秦桧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是猜对了,这位年轻的皇帝是要兴工事,是以才提及毕昇,现在又提及沈括。
        “存中先生大才,梦溪笔谈乃旷世神作,若是后人勤加研习,可出第二个、第三个毕昇,臣以为工事,乃利民利国也,朝廷当兴之”
        “卿此话怎讲”
        “陛下,臣以为,当以义教化,以利治世,方可兴国也”
        被秦桧这么突然来的一句话整得有些懵逼,朕是在问你为什么这样评价沈括和毕昇,你突然跟朕说治国的事,你这脑回路和朕差不多了。
        “卿细细说来。”
        “陛下,士大夫权柄之重,当以义教之,以法束之,方可重用,然陛下之志,乃是国富民富,如今百姓已食不果腹,为求生存,变卖妻儿,何谈义礼乎”
        “卿此言与毕昇、沈括有何关联”
        “毕昇一介布衣,却为大宋制出能减损材料和节约时间的印制之术,其为大宋贡献之利不亚于朝堂某些忠义当头的士大夫”
        赵桓心中一惊,觉得秦桧这人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难怪赵构朝那些人斗不过他,这人的脑回路简直是奔放到了极点,在利益教化如此严谨的大宋,居然能说出这番惊世言论。
        赵桓也没有立刻表态赞同秦桧,而是板着脸道:“如此说来,卿以为忠义为轻,利益为重”
        “臣并非此意,士大夫权柄之重,当以义教之,以法束之,方可重用,然百姓已食不果腹耶,唯以利能富民,是以,朝廷当利礼结合,而非如君子们所言只去义乎”
        秦桧一番话说来,却是为自己也捏了一把冷汗,他这是在干嘛他这是在皇帝面前公开反对孟子的取义论,要知道,这大宋朝的士大夫,哪一个不视孟子为圣人虽然是半圣,但那也是精神领域的贤者,岂容你一个小小的左司谏在这里胡言乱语。
        当朝还好,毕竟经历了宋徽宗一朝后,朝中的士大夫们的节操已经粉碎了一半了,若是放在神宗朝,那里有一个道德楷模司马光,若是这话传到司马君实耳朵里,非联合天下人批死你丫的,让你丫遗臭万年
        赵桓心中是颇有些赞同秦桧的说法的,礼仪教化自然是不可少,但若是那礼仪教化当饭吃,就特么是扯淡了,大宋的很多老百姓已经够惨了,你还天天跟他说,挺住啊,你是个好人什么你饿了想想圣人之言你就不饿了,想想你是有气节的,你就不饿了
        君子们治国,虽然不是直接这样,但其思想构架的底层逻辑不就是如此吗
        就说司马光那货,他认为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成而已,使农民修养生息的方法不过是轻徭薄赋、蠲免欠付而已。
        他认为人存政举,王介甫只要选择优良的官员委任之,所有的政治弊端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如果官员不得优良之人,那么你就是每天给他一个新法,最终也没有什麽好结果的。
        这就是司马君实的政见,你看看他所有的理念都是建立在对别人品德的高标准上面,在他的心目中,人性是光辉的,他思考的出发点是以仁义治国,仁义在政治领域,却偏偏不能让老百姓有饭吃,最后沦为了他自己的自嗨。
        讽刺的是,他竖立了仁义的标杆,还在士大夫阶层赢得了好名声,大家相互效仿也就罢,偏偏仁义这东西最容易被人拿来当政治新装弄权,蔡京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春风得意的上位。
        所以,秦桧说的,毕昇、沈括这样的人,在对使国家百姓富裕的方面,其功劳是要大于司马光之流的,因为毕昇、沈括是解决了实际的问题,而不是用口号在治理国家。
        这也是赵桓认为可取的,人性这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以礼仪来教化,用法律来约束,也会出现大量贪官,但是以实际贡献做出考核标准,方能兴国。
        当然,赵桓也不是完全否认了司马光,至少他的资治通鉴是一本神作。
        赵桓又问道:“如何能让大宋多有沈括、毕昇”
        秦桧道:“庙堂之上多书生,工事之才起于民间。”


  https://fozhldaoxs.cc/book/3545/25776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