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才子风流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三嫁咸鱼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从太爷爷的笔记里可以看出来太爷爷其实一个封建而守旧的人物,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与鲁班教的渊源,甚至可以说他整个人生故事的开端,都是由黄大仙赠送了他富贵,却因为黄大仙赠人富贵而食人香火“邪性”而起。
在这本笔记当,太爷爷介绍了他的四个孩子,郭平安,郭破虏,郭小妹,郭登科,其花费笔墨最多的便是他的第一个孩子郭平安,特别是在写郭平安故事的时候,我在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到太爷爷对于郭平安的愧疚和怀念,这其想必是因为太爷爷年老之后难免伤春悲秋一些,或许还夹杂了人对失去的东西往往过分留恋的通病。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郭平安,郭破虏,还有那个女孩儿,都没有能陪在太爷爷的身边,最后能陪在太爷爷身边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把香火延续下来的只有太爷爷和毛湘云的孩子郭登科。
可是在太爷爷的笔记当,关于郭登科的记载,除了满月之际遭受盲派的口断,三岁那年又遭殃打的这一段经历之外,其余时候对于郭登科却几乎是只字未提的状态,这其到底是什么原因,这还要从郭登科这一辈子的经历说起。
接下来关于郭登科的经历,并非是记载在太爷爷的笔记当,而是我听家人所说,归纂成书,也算是对太爷爷笔记的查漏补缺。
按照我们郭家族谱上面的记载,郭登科出生于丙申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换算成日子便是一九年,慈禧老佛爷是一九零年仙逝,而满清则是一九一二年满清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华民国宣告成立。
在太爷爷的笔记里有明确的记载,郭家后几年的生意几乎完全依托于京城里的那位爷,太爷爷表面上的老板,其实是一个终极的打工仔,但是在最后因为京城里那位爷的失事加上满清国的覆灭,太爷爷也失去了他的依仗和靠山。
加上之前说过的,太爷爷是一个守旧派的商人,在最后转型时期错过最佳的机会,加上时局的动荡不安,郭家的生意在最后的那段时间里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最后太爷爷壮士断腕舍弃了很多的生意,把生意产业置换成了田产地契和金银,安心的做起了一个坐吃山空的富家翁,这也算是明智之举。
曾经太爷爷是洛阳乃至周围几成富家商会的领袖人物,而在华民国三年成立的原商会会行,太爷爷甚至都没有了参会的机会,足以见郭家当时已经日暮西山不复昔日的鼎盛和繁华。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太爷爷没有魄力和能力在新的浪潮之迎难而上站稳脚跟,起码及时的变现止损,按照太爷爷的计划,郭家只要不发生变故,银库里的现银和田产足以让郭家接下来几代吃喝无忧成为安乐的地主。
这并不能怪太爷爷目光短浅,实际上这是当时很多地主阶级的选择,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土崩瓦解皇帝的退位导致局势不稳定,明哲保身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太爷爷当时留给郭登科的任务并非是出去扩张生意打家业,而是守家业,过上一辈子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便可。
太爷爷一辈子都吃了没有化的亏,后来都不停的抽空学习读书写自传,他对郭登科的学业自然也有要求,不管当时郭家的生意如何,太爷爷给郭登科请的先生都是洛阳城顶尖的,一开始郭登科读的是旧学,也就是四书五经之类的股,在华民国成立的时候,当时的郭登科已经十岁了,太爷爷又把郭登科送往求学,接受“新学”。
所以说太爷爷对郭登科的要求虽然是守家业,却在郭登科的教育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经历。
这样的培养看似是完全没有毛病,但是仔细的分析就足以看出来太爷爷对郭登科的期盼和对他的培养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接受了新学熏陶的郭登科自然不会满足于太爷爷对于他守家的要求。
按照祖上流下来的故事,郭登科在二十一岁返回洛阳之后,太爷爷便着手为郭登科安排婚事,这样的年纪在当时绝对已经到了婚配之年,太爷爷帮他选了一个以前生意场上赵姓朋友家的千金,所谓什么人跟什么人玩,这叫圈子,以太爷爷性格和眼界来说,他赵姓的这家朋友自然也是守旧派的地主家庭。赵姓小姐从小到大所秉承的教育肯定是老式女子的教育方式,三从四德,相夫教子。
接受了新学教育熏陶的郭登科自然不愿意娶一个守旧的赵家姑娘,这也是父子二人新旧思想的第一次冲突,这场父子的冲突以郭登科落败同意回家结婚而告终,只不过在婚礼过后的第二天早上,郭登科便留下一封书信飘然而去。
关于此事,坊间有一个传闻,传闻说新婚之夜当郭登科看到赵氏因为从小裹脚而形成旧社会畸形审美的“三寸金莲”的时候,当场呕吐了起来。他实在是欣赏不来那畸形双脚到底有什么样的美感,因此哪怕赵氏容貌其实十分秀丽,他也全无了半点的兴趣。
郭登科婚后第二天出逃的行为让太爷爷极为气愤,赵家听说消息也来兴师问罪,不过两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总不想这事儿闹的太丢脸,尽量还是把郭登科叫回来继续过日子此事也便是算了,在大人们眼孩子不过是因为顽劣罢了,太爷爷只要断了郭登科的钱财供给,在外面活不下去的郭登科自然会在山穷水尽之下回家。
结果太爷爷和赵老爷都小看了郭登科,在当时一百人九十个都是盲的大局势下,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十岁外出学新学归来的郭登科可谓是天之骄子,这样的人才怎么可能会饿死呢,当时的新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天下的读书人,这场新化运动可谓是年轻人的天堂,郭登科思想激进前卫,采也是斐然,很快便在省城声名鹊起,与当时的齐思远,陆天明,李翰林,并称原四大才子,可谓是英雄年少风流人物出尽了风头,他的章经常刊载在当时的报纸上。
太爷爷看到儿子的章刊载在报纸上,听着吴管家带回来孩子的消息,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如何,而且年轻人新时代的东西太爷爷也不懂,但是作为老父亲,看着儿子取得成就自己多半是欣慰的,只是苦了那刚过门便守了活寡的儿媳妇儿赵氏。
从来都不是人造就了时势,而是时势造就了人,当时虽然华民国建立,然而局势却并不太平,笼统的来说那可谓是一个半资本主义半殖民主义的畸形社会,列强和新旧的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命脉,觉醒的年轻人可比现在的愤青要更加的厉害,矛盾也日渐的突出,抵制洋货,爱我华,实业救国等等的游行此起彼伏,作为当时原才子的领袖人物,郭登科自然不满足于狂喊口号,他决定跟当时的齐思远一起搞实业,以实业救国。
做实业就需要本钱,人的风流能让郭登科在外衣食无忧却不足以支撑他大搞实业,于是郭登科便回到了家里,慷慨激昂涂抹横飞的在太爷爷面前讲述他的宏图远瞻伟大抱负,把年轻人的热血和闯劲儿发挥的淋漓尽致,郭登科在外面的演讲总能让年轻人热血沸腾,他相信自己的远大计划绝对能让太爷爷马上出资相助。
岂不知太爷爷也是一生商海沉浮大起大落的人物,郭登科年轻气盛不知江湖险恶,他的慷慨激昂在太爷爷这样的老江湖面前显的那么的稚嫩,太爷爷知道越是动乱的世道生意越是难做,不然他也不会退出商海。
不过为了不打击自己儿子,太爷爷答应郭登科只要他好好的跟赵氏过日子,等有了孩子,自己便出资给他去做生意,这个郭登科哪里肯答应?不过郭登科这慷慨记录的言论却是把赵氏给说动了,虽然郭登科从未看上赵氏,赵氏却早已对郭登科这个思想前卫激进的风流少年痴迷无比,赵氏拿出了自己的嫁妆支援郭登科,眼见着这点嫁妆不够,赵氏还陪着郭登科游说太爷爷和自己的娘家,两家人拗不过小两口,加上郭登科在当时的确算是很有出息的孩子了,最后郭登科拿到了郭家和老丈人家资助的第一笔创业资金投身商海,与齐思远一起搞实业。
两个毫无做生意经验,用现在的话来说不过是两个只会打嘴炮的少年很快便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代价,俩人非但把本钱赔的血本无归,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https://fozhldaoxs.cc/book/33951311/537512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