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神风之后 > 第68章选定战略方向

第68章选定战略方向


“大友家求和休战?”

        乍听到这个消息,张煌也是一愣,不过,随即一想很快就明白过来了,是大友家吃不住劲了。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至元十九年的二月下旬了,一个月的丰前、丰后突袭战不但收获了近八千石的稻麦,而且摧毁了十余座观砦,捕获了近七千的奴隶,可谓大获丰收,然而这样的打击对大友家并不是最致命的,关键是已经到春耕的时节,为了保证大友家的经济不至于破产,为了保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继续和元军耗下去,大友家作出这样的决定倒也并不奇怪。

        但明白归明白,是不是要顺着对方的意思行事呢?

        张煌陷入了沉思。

        当前新征东军有四个主要的敌人,第一个是驻防长门、周防的幕府军、第二个是占有丰前一部、丰后全部的大友家、第三个是保有日向、大隅、萨摩并把触角伸到肥后的岛津家(张煌当然不知道幕府已经把大隅守护的役职交给了千叶上总介宗胤),最后一个则是猫在肥前群山中的肥前豪族。

        幕府军?

        被新征东军打击过两次的幕府军要是有能力再次组织超过十万人的渡海作战的话就不会派人议和了。

        当然,议和归议和,提防还是必要的,张煌也不会天真的以为自己的挑拨可以立刻引发日本两大势力之间的内斗,所以至少要保留一部分应急的力量应对北方幕府军可能的盲动。

        肥前山中的肥前豪族可是地头蛇,要是打起游击战带着新征东军在山中的兜圈子的话,对于元军来说也是一个漫长的清理过程,为了确保这些漏网之鱼不破釜沉舟杀出山区骚扰元军已经开始的屯种,必要的进剿部队也应该长期存在。

        四大敌人,除去两个,剩下的也唯有号称九州三人众的大友和岛津家了。

        就眼下的情况来看,两家在桃川、筑后一战中都损失惨重,一对一的话,绝不是元军的对手,然而要是两家分别在各自战场上呼应的话,疲于奔命的元军势必要被拖垮的,因此不管大友家是不是提出议和,集中力量对付其中一家势在必行,问题是先拿哪一家开刀呢?

        门司港等丰前港町的陷落突出了大友家的位置的重要性,通过佐伯湾和丰后水道是目前九州跟本州、四国最近的联系通道,也是幕府资源能相对安全的投送到九州的最便捷的途径。

        而远在南九州的岛津家领地中群山崎岖,即不方便进入,也不利于迅速扩大胜利果实,以此来看,攻击大友家才是元军的当务之急。

        然而大友家目前不过领有一国,而保存大友家的存在,其实是吊在幕府头上的一根绞索,只要确保幕府不断失血,迟早会引发日本本土的大变。

        岛津家虽然目前损失也很严重,但毕竟三国守护恢复的速度也不是大友家可比的,再加上萨摩、大隅、日向与元军当前的控制区肥后、肥前紧密相连,从群山、沿海杀出的可能的袭扰部队也是颇让张煌担心的。

        由此看来和大友议和,全力对付岛津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那到底是东进还是南下呢?

        说来说去,归根到底造成眼下两难的抉择的原因还是元军的力量不足。

        自从鹰岛登陆九州之来,元军前后拥有过六万四千余兵力,除开几战的伤亡,最高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出动的力量约有六万一千余人。

        不过,随着张煌推行屯种之后,首先七千余名伤员和五千多名丽军被分散到各县安置,其次由元丽军混编的二千七百余人的水军以及同样由元丽军混编的三千人的倭奴管理部队让元军镇戍部队的总数下降到了四万五千人,最后还要扣除一千五百多人的木匠、船匠、铁匠、药师(郎中)等匠户千、百户和近五百人的行省各级机构,因此现而今的新征东军实际可以动用的最大力量不足四万三千人。

        这四万三千人中,戍守岛原、六角川、天草、八代、玉名、宇土、小城、前原等地的屯戍军又要占去近二十个千户所,能抽出来野战、攻城的部队只有三万七千余人。

        根据这个数字计算,应对本州方向可能跨海的幕府军至少要保留一万五千人的应变部队,深入肥前山区搜剿残余日军也要不下七千人,以剩下的一万五千人发起对大友、岛津两家的攻略也的确有些力不从心。

        “既然大友家要谈,那就派人跟他们谈谈吧。”张煌终于做出了决断。“让丁宇轩和那个丽军的通译过去谈,大友家想要暂时停战,那就要让他们答应本官的要求。”

        张煌想了想,给了一个和谈的底线:“让大友家送五百贯(注:日本古代重量单位,约合三到四公斤)的铜材和一千五百名的倭女作为停战的先决条件。”

        说到这,张煌从边上翻出一叠卷宗,翻看了两眼,补充命令道:“另外让李雄和崔平明天午后来见本官。”

        “崔大人,”新征东军的最高长官一声令下,两位丽人长官自然不敢怠慢,崔平还好,作为行省参议,他就在海东城内,而李雄就惨了,正在外地视察的他接到命令之后不得不快马加鞭花了整整三个时辰从前原打马而回。“不知道,大人召见我等是为何事?”

        “我也不知道。”崔平虽然和李雄之前因为彼此的家族和出身问题有些龌龊,但此时两人一同宣誓效忠张煌,也不好在衙署里不给对方面子。“突然间就通知下来,不过我自以为不外乎丽军以及倭奴这些事务吧。”

        丽军?

        倭奴?

        李雄还在揣测,张煌的近卫出来通知两人可以觐见了,于是李雄不得不暂时按下心中的困惑连同一样一无所知的崔平随着近卫走进了曾经是少贰家主人书房的征东行省最核心的屋子。

        “不必多礼。”张煌淡淡的说在,但两人又怎么敢在主子面前拿大,还是恭恭敬敬的行礼参加。“坐。”对于两个人恭顺的举动,张煌并没多说什么,手指了指两侧依旧散发出新木清香的原色座椅,两个人慌忙以半个屁股佥坐下来。“目前行省一共用多少倭奴。”

        “目前行省一共有充当主要劳力的成年男倭奴七万三千四百二十六人,成年倭女一万七千八百一十三人。”

        崔平对此早有准备,因此几个数字张口就来。

        “充当营妓的倭女七千二百十七人,嫁入行省民屯各户以及分配给行省千户及都事以上官员的倭女一万三千六百二十六人,八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少年倭奴、倭女一万四千四百十七人,以上累计十一万九千二百八十二人。”

        “已经分配给民屯各户以及行省千户及都事以上官员的倭女口粮不计,充当主要劳力的倭奴一日消耗糙米一合(注:一合等于150克)、糠一合半,倭女一日消耗糙米半合、糠一合半;充当营妓的倭女一日消耗糙米半合、糠一合;少年倭奴、倭女一日消耗糙米半合、糠半合;以上合计一日需耗糙米八十余石、糠六百余石。”

        “一年光是用在倭奴的食物上就要近三十万石。”虽然一天只让干着三倍于丽军民屯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倭奴吃上十一两(注:十六两制)的米糠也算得上涸泽而渔了,但是对于征东行省现在经济压力也是极大的。“对于这个数字,你们有什么看法?”

        “臣下一定让倭奴加倍效命。”李雄如是表态着,他已经决定回去后再给倭奴们一些颜色看看,以此来向张煌显示自己的能力。

        “用三千人管理近十万的倭奴怕是丽军已经力不从心了吧?”张煌冲着李雄摇摇头。“年前伐木、修路、筑屋、修筑水渠已经让累死了上千名倭奴,要是再加担子的话,恐怕这些倭奴就要做反了。”

        虽然二十个戍军千户也有配合丽军监管镇压倭奴的使命,但毕竟实际管理者却是李雄手中这只丽军和元军混合的监工部队。

        “我给你支个招。”张煌冲着摸不着头脑的李雄笑说道。“你且将倭奴编成若干组,以组定产,量高者赏,量少者罚,如此既可以让倭奴分化,也可确保产量。”张煌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再传令明示全部倭奴,许每年生产最得力的十人解除倭奴身份,交由西园静仁大师的寺院出家为僧。”

        “主上这个主意高明啊。”

        李雄的眼前一亮,立刻大加吹捧着,当然张煌的主意还是不错的,诱之以利吗,想来一定有不少倭奴会陷入毂中的,但李雄的吹捧过于夸张,以至于张煌深感意外的又看了他一眼。

        此时无人,此辈丽人不得不用,抱着这样的信念的张煌并没有深究李雄突然谄媚的行动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深意,他只是随后将平静的目光移向崔平。

        “大友家准备与本军暂时议和,本官以为此事若是成功对行省的经济必有好处,本官准备在中津之东设一处椎场,不知道崔参议是否愿意出面主持此事?”

        “臣下愿听主上差遣。”

        虽然崔平也是行省参议,但事事不能插手,本就是已经闲得无聊,听得张煌如此一说,当然大喜过望。

        “很好,等两家议定了,此事就交给你了,你且记住,粮、铁、硫磺等国之重器,日人或不可能售予我方,但铜、银、大木等乃是行省之急,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全力收集······”


  https://fozhldaoxs.cc/book/30300258/635273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