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六百六十二章 汉中的丰收

第六百六十二章 汉中的丰收


“哈哈哈”傍晚的昭明堂中,传出了牧景中气十足的笑声“将近六石的亩产,恐怕天下也唯我汉中能做到了”
        “天佑主公”
        胡昭刘劲等人都高兴的很。
        要知道,这是一个农业的世界,无论是什么,都比不上吃饱饭更重要。
        落后的耕种,让这个时代亩产很少。
        稻谷的亩产,其实也就在两石和三石之间起伏而已,即使关中之土地肥沃,江东之天气温和,号称粮仓之地,亩产也不会超过四石。
        而这一次收割,一百亩的试验田,足足收了五百八十石的粮食。
        亩产高大58亩。
        这样的产量,绝对是史前不见的产量,一旦汉中所有的耕田,都有这样高产量的收成,那么紧紧凭借汉中一地,不仅仅养活百万民众,还能支持十万大军。
        “奉仁”
        牧景很满意的看着农曹主事柳陵,亲切的叫着他的字。
        “属下在”
        “这一次有多少耕田是用育苗法耕种的”
        “属下统计了一下,在南郑,只有三千亩,而其他县城,加起来也不到一万亩”柳陵禀报。
        “你盯住收成的情况”
        牧景轻声的道“把所有数据落实了,明岁的耕种,所有耕田都必须要用育苗法,任何人不从之,可以数据讲道理,若是再不行,那就强硬来了,我要明年汉中来一个大丰收”
        “遵命”
        柳陵点头。
        “此法大兴农业,农曹居功甚为,此当嘉赏”牧景对着胡昭说道“孔明,此事交给你,我们明侯府从不亏待立功之臣,莫让某失望”
        “诺”
        胡昭点头,如何嘉赏是需要考虑的,轻一点不可以,重一点不可以。
        “奉仁,传令下去,各地加紧收成”
        “是”
        “下去吧”
        “诺”
        一个小型的会议散去之后,农曹众人离去,刘劲和戏志才也赶紧去忙碌,唯有胡昭留下来了,他有事情和牧景禀报。
        “孔明,和益州谈的如何”
        牧景看着胡昭,沉声的问道。
        “这个赵韪不简单啊”胡昭轻声的说道“在粮草方面,他们不是说不给,只是捏的有点紧张”
        “正常啊”
        牧景平静的道“以益州对我们的态度,不可能对我们这么友善的,我估计想把我们推出去当炮灰而已,让我们和荆州两败俱伤,才符合他们益州的利益,粮草方面怎么可能大方起来了,捏住粮草,他们才感觉能捏得住我们”
        “在战场上,这样很危险”
        胡昭轻声的道“一旦粮道出了问题,我们就等于把身家性命捏在了别人身上,他们随时可以把我们推出去送死”
        “所以接下来做好两手准备”
        牧景眯着眼眸,眸光冷厉“从他们身上能刮出过少粮草,就多少粮草,但是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在南阳,我们也要屯仓”
        “屯仓”
        胡昭道“秋收已经开始,倒是有机会,只是把所有粮草屯来打仗,必对我们来年的发展不利,毕竟上半年我们已经几乎把去岁的收成都压在了西边的战场上,万一明年战事紧张,今年又没有存粮”
        “走一步算一步吧”
        牧景苦笑“我也空手变不出粮食来了,要是有益州,或者有荆州在手,我倒是有点自信,可我们只有汉中可用,巧妇难成无米之炊”
        说到底没有足够的地盘,怎么可能发展起来了农业,汉中的土地相对于益州的天府之国,荆州的湖广之仓,都远远不如。
        “这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的”牧景轻声的道“要是来一个天灾,颗粒无收,那我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冒进一点,益州也好,荆州也好,南阳也罢,必须取得一地,方能补上我们的短板”
        九月份的汉中,到处都陷入了一个丰收的气氛之中。
        南郑,郊外村落。
        “七亩地,足足收的三十三石的粮食,哈哈哈,今年可是大丰收啊”
        “扣除了粮税,我们都二十余石的粮食,足够一家老小撑过明年了”
        “老天爷保佑”
        “明侯殿下果然是我们的大恩人的”
        “”
        这个村落不少人被当初农曹派下来的官吏说服,用了育苗法来种植粮食,而且这一年风调雨顺,让他们的粮食来了一个大丰收,人人高兴。
        百姓都是淳朴的,谁能让他们吃得上饭,他们就信任谁。
        这让明侯声望在汉中爆发,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五斗米教死灰复燃,恐怕也难以撼动明侯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了。
        当然有人高兴,也有人不高兴。
        “该死,当初为什么不和白家那般,听从官府了,用育苗法,他们家的粮食大丰收,我们家亩产只有三石而已,种了十几亩地,也就收的三十来石粮食”
        “我们家更惨啊,早知道就该听那些官府的官人们劝谏”
        “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用这法子”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按道理来说,今年的收成也算是可以了,汉中商税高一点,粮税不是很高,延续汉朝的税赋规定,三十税一的规模,并没有如同各地诸侯大幅提升税赋的打算。
        但是看到人家种植几亩地,必自己种植十几亩地的收成还要高,很多人心中不平衡了。
        西城。
        “为什么老许家的粮食这么高产啊”
        “嘿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老许家可是退役兵将,人家取了我们村的姑娘才落户我们这里的,分了足足五亩地,当初官府的人来推广那什么育苗法的时候,大家都没当一回事,可人家老许一声不响,直接就应了,结果现在人家就大丰收了,看看那稻谷,都把稻杆给压垮了,多饱满的米粒啊”
        “那明年我们也学着老许家,用那什么育苗法”
        “其实我认为了,现在官府可比昔日靠得住了,自从明侯殿下进了我们汉中之后,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们老百姓,日后官府推广了东西,我们得学会去接手”
        “谁说不是,当初明侯殿下没有来汉中的时候,我们汉中哪里有这样的大丰收”
        “以前那些小兔崽子都去参加什么五斗米教,村里面的耕田都荒废了,现在看看,村里面的耕田,那一片不是黄橙橙一片的”
        上庸。
        “只有一千亩”上庸县令巡视秋收,看到那一片比较独特的耕田,有些面色难看“为什么只有一千亩地用了育苗法”
        “县尊大人,当初农曹的官吏来推广的时候,我们不太当一回事,所以”
        “混账东西”县令大怒“给我传令下去,明岁开始,所有耕田都要用育苗法,不会的就派人去农曹学习”
        “是”
        整个九月份,汉中九县,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投入了丰收之中,这算是汉中这么多年来,难得的一个大丰收,大丰收的喜悦,总能让百姓们高兴起来了。
        “主公,大喜”
        刘劲带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昭明堂。
        “什么喜事啊”
        “第一批的粮税已经收上来了,足足有一百万石”刘劲拱手禀报“而且因为各地的丰收,百姓手中有了粮食还是比较多的,让我们汉中各地的粮价都在跌”
        “南书房能挤出多少钱”
        牧景突然问。
        “主公想要做什么”
        “收粮”牧景轻声的道“我们不能蛮横的从百姓手中要粮食,但是凭借官府的面子,从百姓手中购买粮食,这是一个不错的渠道,汉中今年虽丰收,但是不能因为丰收,让我们的粮食流出去,必须收起来”
        百姓手中有余粮,必然会引起粮商的主意,汉中今年大丰收,粮价很低,可是未必各地都是大丰收,粮食贩卖出去,那可是高价格的倒手。
        这事情不得不防。
        “主公提醒的对,我这就去安排一下”
        刘劲匆忙而来,又匆忙而走。
        牧景看着其之背影,不禁有些摇摇头。
        不过有一点倒是值得高兴的,今年的大丰收,最少能支持接下来牧军对荆州的战役,这一场战役一旦爆发出来了,那可不是几个月能解决的。
        靠着益州的支持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想要在荆州获取利益,牧军必须独立,就算没有益州支持,也能打的哪一种,才能在未来的博弈之中取得属于汉中的那一份。
        因此,粮食囤积,那是必然的事情。


  https://fozhldaoxs.cc/book/2989/22037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