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四百九十章 寒冬腊月又如何,该打还是要打!(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

第四百九十章 寒冬腊月又如何,该打还是要打!(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


苏辛走出来,心情忐忑,他的眼眸在抬头的时候轻轻的略过,在不经意之间抓紧一丝空隙,打量了一眼这个手握大权的少年郎。
        明侯牧景,这个名字在近年来也算是一个不小的传奇,不仅仅是关中,天下皆有闻名。
        但是他骤然的一看,也没有在这个少年的身上看出来多出彩的地方。
        “苏辛”
        牧景这时候也在打量苏辛,这个青年能不能担任起来他的计划,这是他正在考虑的事情。
        他的眸光闪亮如长虹,灼热如火光,盯在了苏辛身上,半响之后,才幽幽的问道“听闻苏固大人被张修抄家灭族,血脉尽亡,子嗣之中,唯你仅存”
        “并非”
        苏辛闻言,摇摇头,说起了一件隐秘的事情,拱手回答“君侯,其实我叔父尚有一子在时间,今年五岁,名为苏越”
        “尚有血脉”
        牧景闻言,微微皱眉。
        这和他打听回来的消息可不一样。
        他到处找苏氏族人,自然会打听清楚当年苏氏一族遇难的前前后后的经过,据他所指,苏固血脉已经被赶尽杀绝,几岁的孩子都被猝死,这个苏辛能逃出来已经是一个奇迹。
        “当初张修率兵,血洗我苏家,苏氏几乎全族遇难,若非舅父等人相助,吾等也不可能逃得出汉中,但是即使如此,我苏氏男丁,括我在内,不过十二人而已,叔父一脉更是受大难,几乎血脉不存,可叔父身边终究尚有一二忠义士,拼着性命,救出了叔父唯一的血脉,苏越为妾室所生,不受器重,旁人少知,方逃一劫”
        苏辛细细道来。
        “原来如此”牧景闻言,顿时明白了。
        不管是任何一个屹立的士族都会圈养高手,其中出来几个忠义之辈很正常,面对这种情况,救人就不了多少,可拼命救出一个不受珍重的孩童,还是有机会的。
        “苏越,一个五岁的孩童“
        牧景摇了摇头,他的目光还是放在了苏辛身上,沉声的问道“苏辛,苏越年幼,难担当大任,汝可敢替他承担苏氏一族的荣耀”
        有一点蔡邕说的很对,他如果想要在汉中安定跪下来了,名分很重要。
        名不正,则言不顺。
        只有名正言顺,才能得民心。
        所以苏家这面旗帜,他必须树立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倾尽全力寻找苏氏族人,没想到他找不到的人,被陈到一头碰上去了,这算是天上掉下的一个馅饼啊,他自然要好好利用起来了。
        “辛愿意”
        苏辛俯首而下,磕头之后,声音坚决“只要君侯能重振我苏家荣光,即使是刀山火海某也在所不惜”
        汉中苏氏,已经家破人亡。
        现在对苏氏想要赶尽杀绝的人并不少,包括那个益州牧刘焉,所以苏家想要生存,唯有紧紧的抱着牧景的大腿,牧景有兵,这年头,有兵就能生存。
        “刀山火海不必”
        牧景摆摆手之后,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言的说道“汉中少一个太守,你可愿意去担当”
        “太守”
        苏辛楞了一下。
        “汉中太守”
        连旁边叶儒也浑身颤抖了一下,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苏辛,然后目光有一丝不可思议的光芒折射在牧景的身上。
        “君侯”
        苏辛抖一抖,反应过来了,他冷静下来,沉思了一下,然后对着牧景拱手,用上毕恭毕敬的敬语,沉声的道“苏辛年前及冠,尚未出仕,何德何能,可牧守一方,还请君侯收回成命”
        不是他不心动。
        而是人要有自知之明。
        他这个年纪,如果有人举荐他为一县的县令,他或许还有一点点的胆量上任,可作为统帅一郡的太守,他可没有这个胆子。
        “苏辛,我也和你明说了,我率军入汉中,乃是为了一方休养生息之地,这是私心,我从不否认,奈何我之军如汉中乃是名不正言不顺,不得民心支持,难以长久,日后就算击败了张鲁,为了稳固民心,说不得要大开杀戒,这非我所愿意,我思前想后,唯有一策,在今时今日的汉中,只有昔日苏氏之名,方可为我正名”
        他的目光看着苏辛,把这一切都摊在了台面上直接说开了“我可以举荐你为汉中太守,不管天下人承不承认,以你苏氏族人的身份,昔日苏固大人的侄子,足以能让汉中百姓认可”
        “可是”
        苏辛还是有些忐忑,他不是不想,是不敢,所以他想了想,看了一眼叶儒,灵机一动,才说道“其实君侯,你意欲用叔父之名进驻汉中,并非不可,舅父可当太守之位,他昔日在汉中,亦有薄名”
        “上庸叶家,叶儒,的确颇有声名”
        牧景闻言,眸光略过,定格在叶儒的脸庞上“叶明生,那你就说说,这汉中,谁可稳得住民心,谁可安得住民意”
        “回禀君侯,唯苏家之血脉”
        叶儒拱手,回答说道。
        牧景一开始要抬举苏辛当太守,他也是大吃惊了,但是他很快就想通了,恐怕也只有如此,才能让牧景师出有名,这苏固的名字,苏辛可用,而他不可用,因为他不性苏。
        “为什么”牧景若有趣味的问。
        “苏固大人昔日在汉中仁政爱民,帮过的汉中百姓无数,即使一些地方乡绅或者是那些汉中士族,都要承苏固大人的情分,他得汉中百姓拥戴,虽已战死,可声名流传,父名子承,天经地义,若想让汉中百姓认可,非苏氏族人当太守不可”叶儒拱手说道。
        “苏辛,你现在明白了吗”
        牧景的笑容扬起,反问苏辛。
        他喜欢叶儒这样的聪明人,知进退,明事理,最重要的是关键时候能克制自己的野心,他不相信叶儒不想成为汉中太守,读书人无非名声权力,既然出了仕途,岂能不想牧守一方。
        “辛明白君侯苦心,只是辛害怕辜负的君侯的期望”苏辛苦涩的说道“辛年幼,读书尚不成,昔日叔父还说辛才学不足,若是担当一方太守,实在是的无法继任”
        “我不需要你的能力,我现在就问你,有没有胆量”
        牧景站起来,他散批的头发迎风飞扬,浑身散发出来一股滔天的压力“只要坐上这个位置,与张鲁开战的是你,与刘益州交锋的也是你,你就代表苏家,代表汉中,你有胆乎”
        “男儿有心岂能无胆”
        苏辛闻言,神情一下子坚定下来了,他拱手说道“为了汉中,为了雪耻苏氏,苏辛愿为君侯手中剑,还请君侯成全”
        “好”
        牧景大笑起来“这样的你,才让我看到了昔日苏固大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勇气和魄力”
        “叶儒,李严”
        “在”
        叶儒站出来一步,李严也从牧景左边走出来,两人拱手待命。
        “从现在开始,你们协助苏辛,建立汉中太守府”
        牧景沉声的道。
        “诺”
        两人点头领命。
        “另外”牧景眯着眼睛“汉中太守之名得不得天下认可不重要,但是通传出去还是需要的”
        他低喝一声“霍余”
        “在”
        主簿霍余走出来,拱手待命,这些时日的修养,让他的身体也好了不少,现在已经可以随着牧景到处征战了。
        牧景嘱咐说道“立刻传文书于天下各诸侯,苏固亲侄子苏辛,率军回来汉中报仇了,而且还要以我明侯的名义,上奏长安朝廷和益州牧衙门,举荐苏辛为汉中太守”
        “诺”
        霍余点头,执笔开始起草公文。
        这是牧景进入上庸第一件要决定的事情,所以他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当天进了上庸,当天就决议了下来了,很快一份份的公文就从上庸城的四面八方传出去了。
        第二天。
        上庸城没有下雪,但是昨日的一场小雪之后,天气直线下降,有些条件的人都开始的穿上皮袄了,贫苦百姓也在琢磨着如何添加几件寒衣。
        牧景美美的睡一觉之后,一大早就起来了。
        洗刷之后,他没有去巡视上庸县衙的运作,也没有去安抚城中百姓,甚至来不及去看看景平军,他已经开始召集众将,商讨一下汉中战略的部署。
        入冬了。
        汉中这一战的时间已经很是紧迫,根本容不得他浪费一天,哪怕一天都要利用起来了。
        “城外的汉中兵,何时退去的”
        “在主公主力进入上庸三天之前”
        张辽回答说道“末将还追击了一阵,但是杨柏行军谨慎,差点倒是吃了亏,在小溪河被他们伏击一阵,末将不敢再追,任由他们撤兵,后来斥候打听,他们的主力已经撤回了西城”
        “西城”
        牧景微微眯眼,看着大殿上已经挂起来的一副屏风地图“有点意思”
        张鲁这时候不进反退,摆明了要以守为攻,这倒是让他觉得有些的机会了。
        “主公,西城距离我们上庸,起码三百里的距离,如果走山路,四百里有余”陈到拱手,禀报说道“如果强攻西城,行军必须要六天以上,如今已入冬,恐怕不好打”
        “入冬”
        牧景抬头,长叹一口气,问“将士们的寒衣,可有充足的准备”
        陈到张辽闻言,还有黄巾军几个校尉对视一眼,皆然沉默无声,最后摇摇头。
        “我就知道”
        牧景咬咬牙“上庸能拿出多少寒衣”
        “主公,上庸虽为汉中主城,可人口还不如南阳的南乡县城,城中本来不富裕,百姓们尚未能自足,哪怕有叶儒他们支持,恐怕也给不出多少,加上我们从房陵哪里得到了,最多能撑住一营将士寒衣,已经不错了”
        陈到说道。
        他第一个进入上庸,坚守上庸这些时日,最为了解上庸。
        整个汉中郡的人口还不如一个南阳的领头。
        加起来不过三四十万人口,上庸也只有数万人口而已,这点人口,创造力太低了,无论粮食还是布匹,都储存不多。
        “中恒,去给胡昭写信”
        牧景想了想,道“让他从南阳送进来一匹”
        “诺”
        霍余点头,挥笔写信。
        “他们退回西城,我估计是想要拖过这个寒冬腊月吧”牧景看着地图,沉思了良久,最后坚决的说道“我们可不能让他们拖过这段年时间”
        “可寒冬作战,我们很吃亏的”
        “寒冬腊月又如何,该打还是要打”牧景决绝的说道。
        众将闻言,神色有些难看。
        没有人愿意在天寒地冻之中交战,握兵器都握不紧,如何作战。
        他们想要劝劝牧景,可以放慢一点脚步,但是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并非某家刻薄,是我们没得选择”
        牧景把一份奏本递给在场的所有将领“这是戏志才从绵竹送回来的,你们都看看”
        “刘焉已经兵围成都了”
        众将看了看,面面相窥。
        “贾龙虽反了,把蜀郡的好几个城池都拿下了,还占据了成都,想要罢免刘焉而自立,奈何刘焉早已经得了风声,提前离开了成都,驻兵绵竹,十余大战下来,贾龙的益州军节节败退,反而是刘焉的东州兵越来越壮大,算是把他打的节节败退,这一场内乱,恐怕延续不了多久了,一旦蜀郡的内乱结束了,就是刘焉翻脸的时候”
        牧景道“我和他正在争夺时间,在他平定蜀郡之前,我们要先吃下汉中”
        刘焉就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狼,把牧景身边戏志才和黄忠都要去了,才给了这么一个机会,但是刘焉肯定跟随市变卦的,他绝不会是一个欢迎牧景进入汉中的人。
        所以在这之前,他必须要拿下汉中,才有和刘焉谈话的资格,不然等待他的必然是刘焉和张鲁的联合。
        在刘焉的心中,他肯定更加信任张鲁。
        所以他宁可张鲁为他牧守汉中,也不会让牧景的牧氏兵马来为他牧守汉中之地。
        “主公意欲何时出战”
        张辽冷静下来,问道。
        既然战役已经不可避免了,他只能做好准备。
        “也不用太急,景平军攻陷上庸,房陵,已受创不小,你们还是先整顿一下”
        牧景想了想,道“对了,我听说你们俘虏了不少上庸子弟兵”
        “对”
        陈到道“我们想要让苏太守和叶长史为我们劝降,但是进展不是很顺利,昔日的上庸县令张索颇有名望,人虽死,可依旧让这些将士念念不忘”
        “既然归降了,必有软肋”
        牧景道“我允许景平军吃掉他们,但是时间不会留给你们很多,最多半个月”
        “半个月”
        张辽和陈到对视一眼,顿时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慎重。
        他们连忙拱手领命“遵命”
        “至于西城,我来打”
        牧景眸光划过一抹冷芒,道。
        “主公要亲自拿下西城”
        众将吃惊。
        “当然”
        牧景身上冉冉绽放一抹气势“不然我亲自如汉中是做什么的”
        他直接下令“传我军令,黄巾军第五,第六,第七,三营将士,下午拔营,向西城方向推进,日行五十里,必须在七天之内,兵临城下”
        “诺”
        黄巾军三员校尉拱手领命,拿到令箭之后,转身离去,准备拔营事宜。
        “主公,现在出兵,会不会太急了”
        “急一点有急一点的好”
        牧景眯着眼眸“西城想要拿下来不难,张鲁绝不会认为我敢在寒冬天气之下与他开战,主力一旦出现,他必然大吃一惊,但是对我来说,攻下西城,远远不足,我现在更大的野心是吃掉西城的汉中兵,张鲁已经丢了上庸,失去了上庸兵,加上西城驻扎的汉中兵,才能让他彻底的元气大伤”
        “主公想要吃下西城的数万汉中军”陈到瞳孔变色。
        “以为我天方夜谭啊”
        牧景笑着说道“你别忘了,我可还有一支兵马”
        “黄劭将军”
        张辽和陈到猛然一惊,叫喝了出来,他们都几乎忘记了这一路兵马。
        牧景道“黄劭兵出巴郡,目的是接道巴郡,然后从巴郡北上,从巴郡北上不说路多好走,但是想必也比我们好走很多,如果顺利,十之内,他就应该有消息了,我猜想,张鲁应该不会知道,我把一路兵马放在了巴郡方向吧,他现在防守的是我们上庸,一旦黄劭主力杀上来,那才是攻其不备“
        从计划进驻汉中,他们就已经做了无数套的战略,这一套是推演了无数次之后,众人觉得最成熟的一套战略。
        虽然寒冬作战,事倍功半,但是筹谋得当,也会变得事半功倍的。
        “主公,景平军虽在休整,但是一旦把上庸兵融合进来,恐怕需要时间来整合,我倒是有一个建议”
        陈到突然说道。
        “说”
        “留下伤亡最重的两营将士,整合上庸俘虏,其余的精兵挑选出来,整合为一军,可助主公一臂之力”陈到说道。
        景平五营主力,其中伤亡大一点是第五营和第四营,景平营和朔方营还有第二营,主力还在,尚可作战。
        “你这么一想,我倒是有一个念头”
        牧景眸光看了看张辽,在看了看陈到“景平军分家吧”


  https://fozhldaoxs.cc/book/2989/22035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