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穿越回来后我一贫如洗 > 第54章 第54章

第54章 第54章


十一月下旬,佟家的新宅建成。

        十二月初一,佟家趁着没下雪,天朗气清,祭拜完祖宗,搬进了新家。没铺张大办乔迁宴,就请了自家的亲戚和黄师傅祖孙做客。

        这日,金家的卤肉店歇业一天,金大川领着一大家子到来,就连两个多月大的百祥也被二舅母彭氏抱来了。

        一起来的还有金云娘和钱宗淮夫妻俩,钱宗淮怀里还抱着三岁的元茂。

        金巧娘忙往里让:“快进来,别让孩子们吹了风。”心里就担心两小家伙冻着了,特别是襁褓中的百祥。

        彭氏抱着包得严严实实的襁褓笑:“大姐这么大的喜事儿,小百祥来沾沾喜气。”

        朱氏就道:“我们照看呢,这孩子在胎里养得好,哭声响亮得能传到二里去,健壮得很,腿脚也特别有劲儿,还是个丢不开手的,一放手就哭,不然也不敢带出来的,巧娘你放心好了。”

        一到地方,元茂就不让爹抱了,要下来和表哥们一道玩。

        佟秋秋正给百昌和百顺两表弟指小树那屋,两表弟欢呼一声,牵了要跟着一起的小元茂就跑去了。她转过身就对抱着襁褓的二舅母笑道:“我带了二舅母先去厢房吧,厢房里暖和。”

        二舅母彭氏笑着点头,就随了秋秋去。

        金洪搬着半扇的猪排骨,金波拿着一条肥猪后腿和二十斤的五花肉,就往厨房里搬。

        金巧娘瞧着这都可以吃到年后了,便道:“怎么带了这么多?”

        金大川听见大女儿的话,道:“孩子们都爱吃肉,过年嘴里能少得了油水?还有今日,这肉你别省下,今日大好的日子,叫来客都吃满意了,不够叫你两兄弟给你送过来。”

        从卤肉生意做起来,家里的进账就不是从前能比的,金大川心里有数,这是享了女儿一家的福。

        前日县里的酒馆都来打问卤肉,问能不能每日送货去县里,要是能就从这边订了货,给酒馆里添道下酒菜。

        哪有不能的,金大川当日就和酒馆的老板订好了送货的量,次日就让大儿去买了骡车。

        现在的日子,哪是曾经能想到的?就是他那些老伙计们瞧了都羡慕。

        他现在就关心女婿一家的铺子拾掇得如何了,就让大女婿领着他去看看。钱宗淮跟姐夫寒暄了几句,正好,他也跟去一看。

        从院子这边的一道角门,就可以直通前头的铺子的后院,从后院看就是三间并排的铺子。

        第一间就是木匠铺了,三人进了店去,铺子里窗明几净,左边就是按照女子闺房的模样装饰的,里面床榻、桌案、椅凳、柜架等配套,就连妆匣、面盆架等都有配备,这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效果来。

        右边则是按照男子卧房来装饰的,床榻等一应用具都有了变化,明显是多了书柜,少了台镜,案几上多了笔筒架、书架等用具。

        钱宗淮夸道:“这样把家具摆出来,我还是头一次见。”

        佟保良谦虚的笑,他心想着,若按照女儿说的真做成个人住的样子来,你还得惊讶呢。可惜,那样做实在太抛费了,床帐、铺的、盖的、用的……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金大川见了暗自点头,他一个老头子虽然不懂内行,但一看之下就觉得做工精细,连那笔筒都是雕的雄狮盘坐的外观,可见大女婿为开店准备的样样用心了。

        第二间就是面馆,分为了左右两边,左边前面是柜台,后面是厨房,右边则是宽敞的吃面的地方,桌椅都准备得齐全了。

        到了第三间,又与前两间不同,靠近柜台里面的墙面上就是一列列倾斜的木架。

        佟保良见岳父和妹夫疑惑,就解释道:“这是秋秋让做的,说是陈列展示糕点用的,说这样客人看得一清二楚,选择糕饼种类方便。”

        这边,亲娘朱氏头一次来大女儿这建好的新宅,心下高兴,就让大女儿领着她四处看看。金巧娘便陪着娘家的亲娘嫂子们四处转转。

        这院子的前头是正房三间,正中间做了会客的厅堂,其他两间是卧房,三间正房的两侧是两间耳房。左右两边各三间厢房,一边给小树、小苗儿住,一边秋秋和香香住。

        这就是一人一间房都有空余,还别说那每间房都敞亮,就是将来大女婿家开枝散叶,也是够住了的。

        老太太看得仔细,连院子里的一口井都细细看过,一边点头,将来吃水干净又方便。

        老太太心里也为大女儿高兴,她的巧娘是个有后福的,现在可好了!

        以前巧娘过得艰难,带着三孩子,住着在一破房子上加盖的屋子,她是担心漏雨担心把孩子冻着了,还担心孩子们少了吃穿。

        娘家虽然能帮衬一二,但家里两儿都娶了媳妇了,啥事也不能太过,况且巧娘也是个性子倔的,你给她一针一线,她都想着什么地方还回来,不叫她和老头子难做。

        金大川看完铺子,进了院子来,心下愉悦,一看老婆子居然还抹上泪了,忙道:“赶紧收一收,今儿可是巧娘的好日子。”

        “哎,我这不高兴的嘛。”朱氏用袖子抹了抹眼角,就是一脸的笑。

        佟保良引了老丈人和大小舅子和内侄儿金百昌,以及妹夫钱宗淮进了厅堂入座,招待茶水。金百昌十六岁已经当大人使唤了,佟保良便不把他当孩子对待。

        小树小苗儿则招待着本家的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们在自己房间玩耍吃点心。

        大舅母方氏扶着姥姥朱氏,身后是小姨母金云娘,表姐金惠容,由金巧娘领进了厅堂左边的厢房。

        这边厅堂坐着的还有三叔公一家的成年男丁,佟保忠和大儿子佟大富、小儿子佟大贵,不,现在该是叫佟嘉贵了。自小树改名后,他也觉着自己的名字土气,他爹请了先生给取名,结果,先生知道他和佟小树是堂兄弟,就给取名叫佟嘉贵了。

        把佟嘉贵气得,总觉得十分丢面子,自个就跟在小树屁股后头一样。

        这会儿那群小的们都跟小树小苗儿玩去了,小树来叫他,他偏不去,他觉着自己是读书人,虽然还不到十岁,在这和大人们在一处也不为过。

        这厢房里招呼女客,里头三叔公家的几个媳妇和大伯娘曾大燕、表姐佟贞贞已经在里头了,都挨着炕坐着。二舅母把小百祥放在炕上,那孩子已经醒了,二舅母正摇着随身带着的拨浪鼓逗着他玩,一边和人说话。

        正在说着炕的事儿,以前不知道还有这坐着热乎的好东西,这天寒地冻的,家里也能用上,晚上也就不怕冻了。

        曾大燕在心里也是这个想头,恨不得明儿立时就叫黄师傅帮忙做上,再想想自家还没动土的五亩地,心肝肺都疼了,自家又不是没家底儿,咋就不能动用了?要是早用了,早建起个比二弟一家还好的,现在也该自家受用了。

        她心里为着自己有福没享心痛,抬眼就见金巧娘领了娘家的亲娘嫂子并侄女进来。

        屋里的保仁几位婶子见到亲家老太太都起来打招呼,只原本心不在焉的曾大燕见其中那样貌大方、亭亭玉立的金惠容,眼睛亮了亮。

        这姑娘不胖不瘦,十六岁的模样,身段也有了,露出的脸蛋和手腕子都是白嫩皮儿,模样是真不错,穿戴也齐整,一件杏色小袄更衬出这姑娘的好气色,一看就是家里光景好受宠的。

        曾大燕在心里琢磨了几转,虽说女儿不比男儿值钱,但金家就这独一个孙女,能不稀罕?想当初金巧娘嫁进来,那嫁妆在这乡里也是令人艳羡的。

        何况,现在的金家的家境比从前还强。

        遂,她上前就热情地招呼朱氏来坐,“是亲家婶子啊,快坐快坐。”又上手拉了金惠容的手,上下的打量,问几岁了,平日在家做什么……

        金巧娘脑子里思索了一下,就知道大嫂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对她娘家人如此热情,三两步上前去就把侄女解救出来,笑道:“她小孩子家家的,脸皮薄,嫂子你别见怪。”就带着侄女去炕的另一头坐了。

        曾大燕撇了撇嘴,只能暂时作罢。佟贞贞见了扭过脸去,人家不愿意呗,她娘和二婶的关系那么差,不知道折腾啥。

        朱氏坐在热炕上,就“哎呦”了一声,本来就见这房间新奇模样,摸着手底下的炕,那暖呼呼地劲儿,她用手来回摩挲了下,“这别把人烤着了!”

        仁大婶子也才过了这炕的新鲜劲,但不妨碍她跟亲家老婶子说道她听说来的这火炕来历,“……您放心,没事儿的,这烧不着人。”

        金巧娘特意叫娘家人和三叔公的大儿佟保仁的媳妇——秋秋她仁大婶子,坐在一起,也是照看的意思,才略放心地回厨房忙去了。

        “那就好。”朱氏心满意足坐下,就见外孙女换了新的茶水,又端来了各种口味的蒸糕、面包、饼干上来。

        仁大婶子是个爽快的,就问,“这蒸糕我知道,香香做着卖的,味道极好的。这饼干和面包,只见小苗儿分给他堂兄弟们吃过,却没见往外头卖过,家里几个小的现在还念着呢,可惜,秋秋没开张,不然指定得去光顾。”

        佟秋秋道:“婶娘放心,香香已经给端去小树那厢房里去了,让堂兄弟和表兄弟们都吃个够。”

        “那敢情好!小的们不用我们操心了,我们自个好好受用!”仁大婶子招呼着,大家都笑起来。乡下人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就着茶水用手拿着吃了起来。

        佟秋秋给姥姥拿了一块松软的面包给她老人家吃,这种的面包就是牙不利索也能吃点。朱氏吃着也直点头,这个又香又软,但口感又和蒸糕不同。

        金惠容吃的是一种外圈一层皮脆脆的面包,也说不出啥赞美的词来,就道:“怪香的,还有嚼劲儿。”

        佟贞贞本来想着将就吃点就是给面儿了,但捏着的面包一塞进嘴里,这嘴就没停下来过。

        智四婶子是里头最年轻的媳妇子,挑了点着芝麻的饼干吃,吃进嘴里,咬得咔嚓一声响,不禁笑起来。

        仁大婶子快人快语,吃了个饼干头一个问道:“秋秋这吃食点心啥时候开张啊?”心想着,怪不得家里的小子们惦记呢。

        曾大燕坐着热乎乎的炕头,吃着嘴里的面包,看了如今老二家的这光景,心里的酸味别提了,这会儿听到保仁家的这样说,脑筋又活络起来,忙咽下嘴里的面包,抢着道:“秋秋啊,你这厨下手艺好,教教你大富堂哥呗,别只顾自己,带着你大富哥也挣几个零花钱。”

        她在心里还在怨念,就自家男人那死脑筋不知什么时候想通,那笔财她动不了,还不如让大富先挣上。

        她觉得小摊贩上不得台面,可现在瞅着老二一家都要开店了,就是坐在店里收钱的人了,就很不一样了。她家大富要是学了秋秋的手艺,等将来自家建起了铺子,坐在家里收钱,她乐意。

        佟秋秋还没开口,姥姥朱氏就道:“瞧亲家伯娘说的,都是一家子,只秋秋年纪小,我们做长辈的也要体谅,有什么做不到的别见怪。”

        要说这堂兄弟姊妹间帮衬些也没啥,但巧娘这嫂子是个事儿精,别到时候搅和得不好收场。她怕秋秋年纪小,抹不开面拒绝,她这做长辈就替外孙女出声了。

        人家姥姥开口,是说她这分家了的伯娘别过分呢,曾大燕刚又要张嘴,就被旁边的一堂妯娌扯了袖子,这是人家姥姥,别在人家跟前丢人。

        大家日子都不富裕,谁不想着借着东风跟着挣钱呢,但做得也不能太难看。

        仁大婶子打圆场就道:“咱也不说那外道话,秋秋卖回月饼,我公公和三弟的竹编手艺得了施展,还挣上了钱。再说我那小叔子,赶牛车稳当,跟着秋秋卖月饼也挣了不老少。所以说啊,家里要是有点拿得出手的本事,也别憋着,叫秋秋知道了,要是以后用得上,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

        佟秋秋轻轻拍了拍姥姥的手,对着仁大婶子一笑,便对各位长辈道:“马上就到年节下了,我这做出来这些糕饼就在咱这个地儿卖,要是叔伯兄弟有从我这进货往出卖的想法的,我给个公道的进货价,进多进少都可以,就是一次只拿个一斤半斤的围着附近几个村卖也行。只一点,未免伤了情分,话要说在前头,进了的货是不能退的。”

        这下坐下的婶子伯娘心里都有了想头,无外乎这活计干不干的问题,这年节下的,各家各户或多或少要置办点吃食,这糕啊饼啊的,每年自家都要买点,就是给老人孩子吃了甜甜嘴,那也是个意思。

        想到这,就有心动的,也有忧心的,这一年到头都在自家这个地界,很多人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大集上了,对外出吆喝买卖还是有点怵的。

        佟秋秋说到这里就成了,见姥姥吃喝安稳,又见大伯娘这会儿老老实实也没作妖,就在那喝茶吃点心呢,想来有这些个长辈、堂婶子在这,也不敢过分了。

        她就跟长辈招呼一声,就去厨房给她娘帮忙去了。

        刚到厨房门口,里头她娘正准备着席面,三叔公家的义二婶子和礼三婶子,这会儿正在帮忙。

        厨房的西边是连着的两口灶眼,靠里那面墙边是一条有一米宽三米长的案几,案几上放着砧板,极为宽敞,此时,礼三婶子正在切菜,随手就从墙面上的筐拿出洗干净的菜来。

        这筐做得四四方方,深度不过半尺,挂的高度是按金巧娘的身高适用的高度定的,极为方便取用。

        义二婶子在蒸米饭,金巧娘在瓦罐里放了一整只鸡和各种配料后,把瓦罐搁灶膛里煨着,等炒菜完,这鸡汤也就在灶膛里煨熟了。这是这地界乡下人常见的煲汤方式,既省柴火,做出来的汤滋味又极好。

        这会儿,金巧娘见秋秋卷袖子的样儿,赶紧道:“你去和香香一块儿玩去吧,娘这用不到你。”

        义二婶子和礼三婶子纷纷笑把她往厨房外赶:“做姑娘还能在家做几年?趁着时候松快些才是正理儿。”

        佟秋秋被这一说,脑子里冒出来一句,还早着呢,最早还得等三年,她立马呸了自己一声,感觉脸上烧起来,赶紧避了出来。

        她咋这样了呢?真是中了季知非的毒了!

        义二婶子和礼三婶子瞧秋秋那模样纷纷笑起来,义二婶子对金巧娘笑道:“哎哟哟,咱秋秋也知道不好意思啦,今儿我才确信巧娘你生的这是个姑娘不是小子!”

        佟秋秋:“……”好了,这地儿是真不能待了,她得静静!

        这个小插曲过去。这次待客除了茶点,重点就是正餐了。

        金巧娘准备的菜油水足,鸡鸭鱼肉皆备了,每桌都准备了八大碗的菜肴,来客一个个都吃饱喝足满意而归。


  https://fozhldaoxs.cc/book/28743099/638597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