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45章 最先进的工厂

第45章 最先进的工厂


第45章  最先进的工厂

        技术上的事,所有人都得听万三的,包括朱高炽。

        谈起自己的拿手本事,万三眉飞色舞,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语气充满了自信。

        “北铁不如南铁,福建和广东的铁矿是最好的,铁矿石如此,就连木炭都要比北平的好。”万三如数家珍,说话忘记了顾忌。

        “如果使用这两个地区的铁矿,用来制作蒸汽机,是极好的料子,可惜运输太昂贵,用不起啊。”

        “所以采用的是密云,莲化,武安几地的铁矿。”万三怕贵人担忧质量不好,又忙解释:“大公子放心,这几地的铁矿质量虽然不如南铁,但是差不了多少。”

        “技术上的事情咱哪里懂,万师傅做主。”朱高炽话语中极为的信任万三。

        离开了料房,刚进入冶铁车间,扑面而来一股热浪,高炉中烧的正旺。

        “公子小心啊。”张全拉住朱高炽,不让他靠的太近。

        有数座方塘,其中一处正在使用中。

        从高炉流放出的炙热的铁水,由火塘流入方塘,动静看得吓人。

        三名工匠立在数尺宽的石台上,正往里面撒一些不知道什么成分的灰。两名工匠快速的用极长的木棍在里面搅动,没有多久就烧没了两三寸,剩余的反复使用,一直用到不能再用。

        万三学张全挡在贵人身前,边回头解释:“这是特制的污潮泥晒干,用舂筛细罗如面后,撒入铁水中。”

        贵人能不怕流汗,已然让万三高看一眼,心里越发的认可大公子。

        大公子是真的重视他们工匠,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工匠的本事,犹如这铁水。

        都是铁。

        但铁与铁之间的差别,犹如云泥一般。万三心里服气,愿意为了贵人拿出自己全部的本事,当然,他也有小九九。

        八级三等制度,保护了万三的利益,他的徒弟们可以在工厂安身立命,也不影响他的名气。

        本质上,他一系掌握了工厂的话语权。

        例如这铁水。

        看着墙上老五对铁水的火候掌握度,万三也很满意。

        无论是老三还是老五,乃至老九。

        工厂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他的徒弟们手中,就是代代吃饭的依靠。

        对于工厂里头的冶铁工艺,朱高炽虽然不懂详细过程,只能靠万三,但他却不是不识物。

        从晋朝的炒钢法,到唐宋的铸制改锻制,然后就是现在明初的生铁淋口法,以后日后苏州工匠发明的苏钢法。

        按照后世的标准,发明就是科学家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有无数的发明家。

        犹如鼎鼎大名的瓦特,他改进出的瓦特蒸汽机,是蒸汽机发展历史行巨大的变革。

        他同样是一名工匠,出身于工匠家庭,他的父亲是熟练的造船工人,瓦特也是从一家仪表修理厂的学徒做起。

        工匠。

        才是现代科技以前,人类历史的发明家,所以工厂在技术上被万三掌控,朱高炽内心没有反感。

        只要万三愿意培养徒弟,他的徒弟们在工厂干活,那又有什么区别?

        而且这份技术并不是只在万三手里。

        冶铁车间的工艺,涉及到低碳钢和高碳钢的生产工艺。

        熟铁是含碳量很低的钢的俗称,世界上最早炼钢的国家是中国,先秦到西汉中期的块铁渗碳法,就是一种初级的制造钢的工艺。

        到了明初,根据《中国钢铁史》的说法。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前朝不进反退的各行各业,包括冶铁行业,重新得到恢复,已接近宋朝的水平。

        再根据《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的观点,明朝冶铁的过程中,包括熟铁,生铁,和钢,实际上是“铁碳合金”。

        万三能成为匠头,因为他吃透了这项技术,成为了一名行业推动者,但不代表全国只有他一个匠头。

        如他所言,福建广东的铁矿石质量比北平要好,变相代表了两地的冶铁水平不比北平差。还有技术水平与万三相当,甚至超过他的匠户也不是没有。

        “特制的杂料是什么?”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万三没有隐瞒,老老实实说道:“草灰,黏土,干稻草。”

        这些用料瞒不了人,万三也在乎这些,重要的是技术,光看就能学会,哪里那么简单。

        有些东西不说破,看一辈子也学不会。

        朱高炽汗流浃背,望了眼忙碌的冶铁车间,犹豫要不要离开。

        “后面没什么看头了。”万三人老成精,主动解释道:“往后是水磨的功夫,还需要几日的功夫呢。”

        铁汁流出,炼至五火,用黄土和水做浆,入细稻草,浸泡一两夜,将铁放在浆内,泡沃半日,取出再炼至十火之外,必须生铁十觔,炼至一觔时,方可言熟。

        再分为五六炼和九炼等等工艺,出产各种硬度不一的精铁。

        根据蒸汽机的需求,采用的是九炼工艺。

        但不是说九炼出来的精铁一定比五炼出来的精铁要好。

        前者硬性强,后者具备软性,两者适合不同的需求。

        朱高炽了然。

        根据后世的说法,低碳钢和高碳钢的区别。

        在明末时期,两种冶铁工艺出来的精铁,分别用来制造红夷大炮和鸟铳。

        众人离开了冶铁车间,只觉得凉爽。

        张全拦住朱高炽,拿出了手帕,要帮大公子擦干紧身上的汗水,担忧被风吹了会着凉。

        朱高炽拿过手帕,自己动手擦干了汗。

        众人安静的等待。

        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贵人年岁小,可容不得马虎,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在场的人谁也不好交差。

        “走吧。”朱高炽笑道。

        后面就是模具车间。

        照着土胚模子浇灌铁具的工艺技术。

        整个工厂。

        借助大兴村凤河的水力,用水车替代人力,采用双动活塞式风箱技术,高炉技术,冶铁技术,浇灌技术……

        全部由万三指导。

        在西方人的专业著作中,特别是二十世纪以前的书籍,经常提起中国古代的双动活塞式风箱技术呢。

        因为如果没有双动活塞式风箱技术,那么西方的冶铁技术得不到发展。

        双动活塞式风箱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炉内的温度,让煤炭具备替代木炭的条件。工业革命的本质,是煤取代木柴,为新兴燃料变革的时代。

        十五世纪阿格里格拉在《论天然金属》一书中描述了欧洲当时的鼓风设备,其中手拉,脚踏,水力驱动的鼓风器,还只处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橐及两汉时期的水排技术,而同时期的中国,早已使用上了效率更高的双动活塞式风箱。

        十七世纪初期中国的双动活塞式风箱传入西方,为十八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十九世纪西方学者提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鼓风器,是根据中国风箱改进的。

        但是大明工匠该如何面对西方即将进入文艺复兴,开始的大变革呢。

        西方的地利位置,方便吸收其他的地区的技术与文明,一个国家拿出了新的技术,其余的国家也会吸收。

        大明周边可没有提供他学习的对象,还要等到西方的传教士到来,才会开始借鉴和仿制,那时已经太晚了,近三百年的封建王朝,积弊太深无力回天。

        “关于工匠定级的问题,咱有一个要求。”参观完了自己的工厂,朱高炽带着万三和他的徒弟们,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八级三等工匠制度,万三没有领会自己的思想,标准有些低了,也需要打压一下他。


  https://fozhldaoxs.cc/book/25090261/884379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