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玄鉴仙族
铁血残明
魔鬼的体温贝瑶裴川
逛庙会就是为了吃喝玩乐, 所以很少有在家吃完早饭再出来的,都生恐自己肚子不够大,尝不尽庙会上的美食呢。
这么一大早出来, 或是走, 或者坐车, 到了庙会这里,都已经饥肠辘辘。
恰好这时姜云珠手上的烤串已经快要烤好了, 一大串肉, 滴滴哒哒的往下落着油, 油落到炭火上, 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有时忽然窜起一朵火苗, 炙烤地那些肉更加油润。
这时洒上一把孜然、辣椒,那窜鼻的香味直勾得人口水直流。
“这是什么肉串啊,多少钱?”一个领着孩子的男人问, 他旁边站着个妇人,一看就是一家三口来逛庙会的。
“肉串有三种, 猪肉串八文钱一串, 牛肉串十四文,羊肉十五文, 这边还有面筋跟烤肉肠, 烤面筋四文钱一串, 烤肉肠六文钱一串。”姜城赶紧回。
刚开始说, 他还有点紧张, 到后面, 他已经完全平静下来, 笑问那个男人, “您想要什么串?”
男人低头问媳妇跟孩子,媳妇似乎有点嫌贵,但男人却道,“闻着挺香的,大过年的,就买点尝尝吧。”孩子也在一边拉妇人的手,眼巴巴的看着她,他想吃。
妇人还能说什么,买呗。
“一串牛肉的,一串猪肉的,一串烤面筋。”孩子要吃猪肉的,媳妇爱吃牛肉,至于男人自己,这个烤面筋以前没见过,看着挺有意思的,还便宜。
“好嘞!”姜城赶紧拿了三个串递给他们。
姜云珠他们卖的肉串是那种大串,一根有小臂长,上面每块肉都有小李子大小,一口咬下去,滋滋的冒油,肉香混着调料的香味在嘴里炸开,牙齿跟舌头都得到了满足。
那妇人吃了一口,也弯了眼,觉得这钱花得不冤。
有人带头,立刻有人买。一个胖乎乎的男人买了两串猪肉的,吃了一口,当即又要了三串羊肉的。
也有两个姑娘买了两根牛肉的,用帕子掩着嘴,吃得双眼晶亮。
也有几个壮汉,穿着统一服饰,直接每样要了五串,去旁边的茶饮摊,边吃边喝,大声称赞这肉串地道,让老板再来十串羊肉的。
甚至还有一辆路过的马车停在那里,一个仆人过来,每样买了两串,恭敬的递进马车里。
……
庙会上的人各种各样,姜云珠他们的烤串越卖越红火。
尤其下午庙会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这摊子,来晚了都要排队。
“把那个炉子也烧起来吧。”姜云珠抽空道。
于是她一个炉子,薛京一个炉子,两人手上动作不停,才堪堪够卖。
姜云珠就料到可能是这种情况,所以没做那么多品种,只做了五种最好卖的串。就这,姜城、陈氏、顾祁风,连许青山也来帮忙,几个人还忙得脚不沾地。
晚上回到法同寺,众人都累的不想说话,却脸上都带着笑。
第二天,他们更早去占地方,干劲满满。
就这样,一晃到了正月十五。这中间,当然发生了不少事,比如中间姜云珠发现照这么卖下去,烤串怕不够卖的,于是提了一次价。还比如,有一天他们已经够早了,还是被别人占了地方,只能在旁边卖。
也比如,有人看他们生意好,也弄了摊子在旁边卖烤串。
更比如一个打扮贵气的少年吃了他们的烤串,直接给了一锭银子,足有五两。
做生意就是这样,什么人什么事都能遇到。
“一个羊肉串,一个烤面筋,一共十九文钱。”姜城把最后两根肉串递给那孩子。
孩子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大口吃了起来。
“老板,真没烤串了吗?”
“娘,我也想吃烤串。”
……
几个人围着摊子问姜云珠。
今天早上看着情况不对,姜云珠又提了一次价。可今天街上的人太多了,买烤串的人也多,尤其到了中午,听说剩的烤串不多了,有些人本来只想买两个,现在却要买三个,这样的人还很多,导致烤串越卖越快。
未时,烤串已经卖的一干二净。
“谢谢大家,真的没了。”姜云珠对众人道。
“老板,天色还早呢,让人再串点烤串不就行了。”有人提议。确实,今晚花灯会,那时人才多。
姜城跟陈氏听着心动,姜云珠却摇了摇头,肉串要提前腌渍才能用,他们仓促做,哪里来得及。现在就很好了,目标达成,再过多追求,恐忙中出错,反而不好。
“那老板,你们明天还来吗?”若是来,就算明天不是庙会,他们也来买肉串。
“或者老板,你们在潞州有摊子或者店铺吗?”
姜云珠只能再次摇头,然后在众人惋惜的目光中,跟姜城等人收拾东西,回了法同寺。
“咱们这就回去吗?”陈氏问,她想走,又不想走的。
姜云珠环视一圈,笑道,“咱们明天一早再走,好不容易来趟潞州,今天又是十五,有花灯节,大家都去逛逛。”说着,她拿出钱袋,每人发了一两银子。
“这是做什么。”许青山跟薛京道。
许青山已经收了车费了,薛京按月拿着月银,两人都不接这银子。
“给大家的辛苦费,赚钱了,大家都沾沾喜气。”姜云珠道。这些天,许青山帮了不少忙,薛京虽是她雇佣的,但从初五跟着她忙到现在,论加班费也不止这些了。
她将银子塞到他们手里。
她诚心要给,许青山跟薛京这才接了,满脸喜色。
也给了顾祁风一两银子,这些天,他也帮了大忙,叫卖的连嗓子都哑了。
顾祁风拿着那一两银子,仿佛看到了星辰大海。
陈氏跟姜城也有份。
忙完了,众人得了银子,又轻松又高兴,开始商量接下来去哪里。
薛京要买点东西去香客楼看看他师父,已经来了潞州城,不去看看老人家,不像话。
顾祁风则拉着许青山去赏灯,顺便好好看看这潞州城。等回去,好跟别人说。别来了一趟,回去一问三不知,多丢人。
“爹,娘,你们也去吧。”姜云珠对姜城跟陈氏说。
两人十分意动,他们一是想逛一下潞州城,二,想买一些新鲜东西回去给陈老爷子跟姜霖他们,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咱们一起去。”陈氏道。
“你们去就行了,我想歇歇。”姜云珠说。她跟他们不同,她对潞州城太熟了,没什么好逛的。忙了这么多天,她也累了,此时,她只想好好睡一觉。
临出门的时候,陈氏又问了姜云珠一遍,“你真不跟我们一起去?”
“不了。”姜云珠说。
陈氏这才跟姜城一起出了门,消失在人群中。
屋中变得冷清起来,姜云珠真的倒在床上,睡了个昏天黑地。
等她起床的时候,外面的天都已经黑了。她此刻精神抖擞,先把钱袋拿出来,仔细点数了一遍,共有银五十八两五钱,除去成本二十五两,她这次净赚三十三两五钱。
当然,如果她不给薛京他们那每人一两,赚的更多,但那样也没什么意思。
五十八两多,已经够租店面、交束脩的钱了,甚至连店面装修的钱都有了。
回去就能把店面弄起来。
姜云珠心满意足的收起钱袋,看了下时辰,决定去厨房给普玄再做两道素斋以作感谢,顺便跟他说告辞的事,也算有始有终。
到了厨房,厨房的人还记得她,又听说她是给普玄做素斋的,都让她随意。
姜云珠看了厨房里的材料,感叹不愧是以素斋闻名的法同寺,大冬天的,这里竟然有这么多新鲜的食材。
她一时手痒,也是为了报恩,决定做两道看家的素斋。
一是文思豆腐,这道菜可算是鼎鼎大名了,只因它要把豆腐跟各种食材切的跟头发丝一样细,一般厨师,就算下苦功夫练,没点天分,都做不到。
这道菜原是要加火腿、鸡汤的,但姜云珠自有办法做成素的,且味道一点都不变。
二是十八阿罗汉,这名字听着就是素斋。
将口蘑、草菇、黑木耳等十八种原料处理好,爆炒炒成一盘菜,成品颜色鲜亮而不乱,味道上保留住每种原料的味道,又能融合成一种味道,恰似十八阿罗汉。
这两道菜,第二道看似比第一道简单,就是一道普通的炒菜,但其实第二道才是最难的。十八种菜,每种菜都要搭配的恰到好处,火候也不能差一丝半毫,就算是姜云珠,做这道菜也要看运气。
有时能成功,有时就是不对,不是这里不对,就是那里不对。
幸好她今天运气不错,一次就做成了。
果然人心情好,做什么都顺手。
姜云珠擦擦头上的细汗,把两道菜装进食盒,去见普玄。
不过等她找到上次接待她那个青年和尚净元,却被告知普玄现在很忙,恐怕没空见她。
是了,十五,庙里肯定有很多事。
“姑娘可有什么要紧的事?”净元问。
“没有。就是又做了两道素斋,想请普玄大师尝尝,多谢他这些天让我们留宿。还有,我们明天一早就要告辞了。”姜云珠赶紧道。
“我会转告我师父的。”净元接过食盒道。
“多谢。”姜云珠转身离开,反正她的心意已经表达了。
净元拿着食盒,又回去见普玄。
普玄这时正焦躁的来回乱转,哪里有空见姜云珠。
今天,庙里来了两位十分重要的客人,他已经让厨房的人给他们做了素斋,可是两道菜端进去,客人都只吃了两口就停住了。
主持还有事要求这两位客人,见此一直对他使眼色,可是他能怎么办?
“师父,那姑娘说他们明天早上就走了,让我帮忙谢谢你。还有,那姑娘给您做了两道素斋。”净元说着,举起食盒。
普玄本没放在心上,住几天柴房而已,芝麻大的小事。不过,他忽然看向那食盒。
雅致的禅房内,法同寺主持正跟两个男子相对而坐。
这两个男人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都面皮白净,气度十足。
潞州有二林,这二林说的一是安平侯府林家,二,太子太傅林家,也是开了华蓥书院的林家。
林家大老爷一直在京中做官,任太子太傅,过年,朝里放假,他就回潞州探亲。
林家二老爷前些年也在朝中做官,后来不喜官场,便回来在书院当院长。
两人都满腹经纶,又喜欢禅理,所以今天便来跟法同寺主持研讨佛理。
三人一说,竟说到了晚饭时分。
林大老爷要告辞,法同寺主持邀请他尝尝寺里的素斋。
林二老爷也说庙里的素斋十分有名,反正天也晚了,林大老爷回来一趟不容易,不如尝尝再走。
林大老爷便留了下来。
只是说起其它,他不免想起朝中的事,心中烦闷,哪有心情吃饭,所以两道素斋上来,他只吃了两筷子,就不想再吃了,倒让普玄着急了起来。
这时,小和尚又端了两道菜上来。
一道如白玉羹,散发着阵阵香气,一道光看颜色就让人眼前一亮。
法同寺主持诧异,前一道,莫不是文思豆腐?只是,这菜也能做成素斋,他还是第一次见。
后一道又是什么?粗看下去就有十数种材料,这炒在一起,不是乱成了一锅粥?
但在客人面前,他也不好说。
林大老爷跟林二老爷也觉得这两道菜很新奇,当即尝了一口。
文思豆腐,真是文思豆腐,且没有一丝荤腥,关键味道分毫不差。
这道炒菜就更妙了,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处处契合得天衣无缝。
林大老爷当即想到很多,跟另外两人说了起来。
屋中气氛立刻变得松快起来,普玄在外面瞄了一眼,松了一口气。
从法同寺出来,外面到处火树银花,欢声笑语不断,林大老爷坐在马车里,却皱紧了眉头。
“大哥,不行你也回来,跟我一起教书算了。”林二老爷劝慰道。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若人人都像你一样,朝中不是奸佞当道?到时国将不国,你还能躲在家中安心读书吗?”林大老爷训斥道。
林二老爷不敢说话,他承认,他是怕了朝中的权力倾轧。
太子与六皇子斗了这么多年,死了多少人?
“上次不是说六皇子私造武器吗,怎么最后只禁足他一年?”想到这里,林二老爷问。
“你的消息过时了,皇上已经解了六皇子的禁足令。”林大老爷忧心忡忡道。
林二老爷闻言一惊,“怎么会如此?”
林大老爷捏捏眉心,“我怎么知道,圣意难测。”
林二老爷一时间无言。
“要是沈大学士能站在我们这边就好了。”林大老爷忽然说。
还有那个沈指挥使,林二老爷在心中替他补充了一句。当然,沈大学士跟沈凤鸣是一体的。
“这次六皇子的案子不就是麒麟卫办的。”林二老爷道。
“去年,李御史的案子也是麒麟卫办的。”林大老爷看了他一眼道。李御史可是太子的人。
林二老爷又没话说了,他真不喜欢朝中这些事。
“你在潞州,最近安平侯府怎么样?”林大老爷终于问起这件事。
林二老爷尴尬笑笑,他根本不知道。他才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林大老爷气得哼了一声。
此时,姜云珠吃饱了,见陈氏他们还没回来,决定出去走走。今天花灯节,没有宵禁,外面恐怕要热闹一整晚呢。
到了外面,到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百姓摩肩接踵,让她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不时欣赏路边的花灯,她一路往前走。
忽然看见一个卖手暖的,她走了过去。
手暖就是一个棉套,两只手可以揣在里面保暖。
这摊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妇人,做的手暖十分雅致好看,姜云珠正好觉得手冷,便买了一个,继续前行。
潞州最繁华的大街上,有座挽月楼,这楼高五层,站在上面,可以俯览整个潞州城的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权贵商贾趋之若鹜的地方。
今天花灯节,这里更是门庭若市。只是,想上五楼,抱歉,被人包场了。
“我还道是谁这么财大气粗,原来是霆安兄。”几个人却上了五楼,掌柜的想拦也不敢拦,干脆退到了一边。
这几个人,为首的一身月白锦衣,面若桃花,正是潞州城有名的贵公子,林煜白。
没错,他姓林,正是二林中的那一个林。
五楼里原本有人,也是几个贵公子,为首的一人一身宝蓝锦衣,剑眉星目,鼻若悬胆,一张脸棱角分明,正是二林中的另外一个林,安平侯府的大公子林霆安。
林霆安看见林煜白等人,唇角微微勾起,“原来是煜白兄,怎么,屁股不疼了?”
前一阵,林煜白被林二老爷打了屁股,他这是在说这件事回击林煜白刚才的挑衅呢。
林煜白登时变了脸色。
两拨人站在一处,谁也不愿意下楼,便在这楼上嘴不对心地交谈起来。
说着说着,忽然林霆安那边有个人道,“此良辰美景,怎可无诗?不如我们一起作诗,鉴赏一番如何?”他说这话的时候,却看着林煜白。
谁都知道,林煜白虽出身林家,却学问稀松,也就一张脸风流俊俏,能讨女孩子喜欢了。
林煜白哼了一声,作诗就作诗,他还怕他们不成。
“以什么为题?”有人问。
众人四下打量,看见天上的明月,有人说以明月为题,有人说太俗,看见远处的灯火,也有人说以灯火为题,也有人反对。
正在这时,一个人忽然指着远处道,“不如我们就以美人为题如何?”
大家朝着他手指的方向看,恰一簇簇烟火在空中炸开,灯火下,一个丽人一身薄柿色的衣裙站在那处,正抬眼看着天上的烟火。
她乌发如云,双瞳剪水,悠然站在那火光下,站在那灯影中,众人忽然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忽然,烟花熄灭,众人再定睛去看,那里哪还有那人的影子。
姜云珠这时却拐进了旁边一条小巷,她刚才好像闻见了一股伴月香的味道。
这种味道她只在一个人身上闻到过。
巷子里有点黑,她站在那里,犹豫是进去,还是离开。
忽然,里面有声音,似乎正是往这边来的。
她想赶紧退出巷子。
就在这时,一道寒光朝她袭来。她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声惨叫,那寒光落地。
随后又是几道寒光,又是几声惨叫,巷子里彻底没了声音,只是那血腥味浓得吓人。
姜云珠退到了巷子外,外面人流如织,给了她安全感。
她往巷子里仔细看,恰好又有烟花炸开,那亮光一闪时,她看见满地的血,还有一人半靠在墙上,身上似乎也是血,但他是活的,剩下的都是死的。
“沈公子?”姜云珠真没想到,真是沈凤鸣,他怎么在这里?还有那满地的死人。
里面没人应答。
姜云珠犹豫半晌,进了巷子。
“沈公子?”她用手碰沈凤鸣,沈凤鸣忽然扑在她身上,她费了好大力气,才撑住没倒。
https://fozhldaoxs.cc/book/24918898/619316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